回族文化习俗.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86405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族文化习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回族文化习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回族文化习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回族文化习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回族文化习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回族文化习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族文化习俗.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回族的民俗,万轩庭 张西康,第一节 回族的宗教信仰习俗 第二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 第三节 从衣、食、住、行看回族风俗 第四节 回族的礼仪习俗 第五节 回族的语言习俗,第一节 回族的宗教信仰习俗,回族的信仰总起来讲有内心诚信、诵念表白、身体力行三个部分。 具体来讲,回族穆斯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在意识形态方面必须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信天仙(麦俩伊克)、信经典、信圣人、信复生、信前定。回族群众为了表白自己的信仰,在实际行动中,履行五功,即念、礼、斋、课、朝。,一、回族的基本信仰,信安拉(真主) 这是六大信仰的核心 认为安拉是独一无二的,造化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 信天仙(麦俩伊

2、克)认为除了人世以外还有个妙世,真主用光创造的诸天仙即属于妙世的世界范畴。 信经典 回族穆斯林信仰古兰经及其在穆罕默德之前的穆撒的讨拉台、尔撒的引支勒、达吾代的宰卜尔等列圣的一切经典。,信圣人 回族经常口头上能叫出名字的主要有: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撒、穆罕默德等,并讲述他们许多有趣的传说和故事。 信复生 认为整个宇宙及其一切生命,终究有一天会全部毁灭,然后安拉使一切生命复活。 信前定 认为人生的寿命长短,贫富贵贱,善恶丑美,一切均由真主在你生前定夺好。,二、回族的基本修功,念 回族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学会念清真言,阿拉伯语叫“舍哈德”(作证词),即“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

3、不仅要念,还要理解其含意,要念念不忘真主。,礼 礼拜,阿拉伯语叫“撤拉特”,波斯语叫“乃麻孜”。主要是每日的五时之礼(晨礼、晌礼、礼、昏礼、霄礼),每周五的聚礼,以及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两次大的会礼。,斋 就是斋戒,统称“封斋”、“闭斋”、“把斋”。伊斯兰教历九月,斋戒一月,每天东方发白前进食,日落后开斋,白天不饮不食,绝性交,意谓“清心寡欲,专事真主”,磨练意志、思想、身体。 课 天课,也叫“济贫税”。每一家回民到年末都将所有资产清算一下,出自己生活所需外,盈余都按比例纳课,用于慈善和公益事业。,朝 就是朝觐,朝觐一词是阿拉伯语“哈吉”的译意。伊斯兰教规定凡是穆斯林成年男女,身体健康,经济条

4、件许可,一生中必须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克尔白圣地朝觐一次。朝觐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2月9日至12日古尔邦节前后。主要仪式有受戒、转天房、住米那、站阿尔发特山、奔走萨法与麦尔卧二山之间、射石(打鬼)和宰牲等。凡是朝觐过的人被称为哈吉(朝觐者),哈吉在回族中是非常荣耀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每年都组织大批穆斯林朝勤团到麦加去朝圣。,回族除五功外,还有要求子女孝顺父母,福气要相互敬爱,回族同胞间相互宽忍,朋友间真诚相待等等,认为也是信仰的一部分。,三、回族的宗教场所,回族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清真寺 “清”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长存,无所比拟。 “清真”,原为普通的名词,是

5、纯洁质朴的意思。唐宋时期有名的文人墨客以“清真”入诗的不少。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宋代陆游园中赏梅诗有“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等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了“清真”一词,并赋于“清真”以新的含义加以“垄断”专用。如明清之际的回族学者解释为:“清”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无所比拟。从此以后,回族穆斯林虔诚地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寺院为“清真寺”。,清真寺用途广、作用大。是回族穆斯林沐浴净身、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举办宗教教育、传播宗教常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讲坛和经堂,还是回族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及公益事

6、业的一个中心。回族穆斯林会礼、聚礼的场所,阿訇讲学,主持婚丧嫁娶、屠宰食用禽畜等有关活动。动乱年代,还是回族人民反抗斗争的重要场地。,回族的清真寺,从建筑风格看有两类:一类是圆柱拱顶的阿拉伯式建筑,另一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宫殿式建筑。清真寺院干净卫生,清新宁静,古朴典雅,寺院墙壁上绘有各种花卉图案,殿门多是古体字古兰经浮雕、阿拉伯文匾额、图案绘画装饰,肃穆庄严、别致壮观。,银川西环大寺,位于银川市老城西区,是宁夏新建的最具阿拉伯风格的代表清真寺之一,占地大,邦克楼高耸云端,殿堂宽敞,色彩浓郁。,新建的银川西环大寺,银川西环大寺里的回廊,固原上店坊清真大寺,座落于固原市原州区南郊,在凹地上堆高建寺

7、,其风格结合了中西方的建筑特色,尤其是大殿带有明显的我国古代建筑风格,是固原回族重要的寺宇之一。,固原上殿坊清真寺的中式大殿,固原上殿坊清真寺的外景,四、回族宗教人士的“穿衣”仪式,“穿衣”亦称挂幛,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经堂学校小学生毕业仪式的称谓,即授予阿訇资格。 穿衣,一般选择在学生受教育的经堂或清真寺等,多在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和回族教主的忌日以及住吗日等举行,仪式庄严隆重。,典礼仪式上,首先,本坊阿訇想广大穆斯林群众总结汇报他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穿衣者本人的学习成绩,讲授“穿衣”的贵重; 其次,由本坊阿訇、乡老、管事将毕业证书赠给本人,并给他穿衣; 第三,亲戚朋友、同学给穿衣者披

8、红挂彩以示庆贺;,第四,穿衣者和家族亲戚以及本坊教民,给阿訇赠送匾额、衣服及其他纪念品,以报答教育之恩; 第五,“穿衣”的满拉要向在场的全体穆斯林演讲古兰经和圣训的有关章节,同时,赞索里娃提,教民一个个与“穿衣”学生摸手,以示亲切、敬仰。 至此,“穿衣”的学生便正式取得了“阿訇”的头衔。,五、回族宗教信仰民俗的特点:,第一,农村回族信仰比例高于城市。第二,聚居区回族信教比例高于杂居区。第三,老年人信教比例高于青少年。第四,农民信教比例高于干部职工。第五,文盲、初识字的信教比例高于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就信教程度而言,也呈现出不同层次和特点。第一,清真寺阿訇、满拉以及60岁左右的回族老人笃信伊斯

9、兰教,严格遵守其教规,坚持“五功”,特别是每日坚持五时礼拜。,第二,中年回族特别是回族聚居的中年人由于参加生产,外出经商,以及家庭负担重等原因,坚信伊斯兰教,但不能很好地坚持一日五时礼拜。根据情况一般只参加星期五主麻日聚礼。在斋月有的也不能天天坚持。 第三,农村青年回族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但参加宗教活动很少,一般都不会念古兰经,多数只会念“清真言”,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随顺参加会礼,平时礼拜的很少。 第四,城市里工作的回族中青年,知道自己是回族,有些也信仰伊斯兰教,但一般都不履行“五功”。生活上有些人也不大讲究,有不少人抽烟喝酒。,第二节 回族的传统节日,我国回族的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

10、、圣纪节。这三个节日既是回族的民族节日,也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希吉来历(伊斯兰教历)计算的。,一、开斋节,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 是回族斋戒之月,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进行一个月的斋式,白天不饮不食,一个月结束,望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 开斋节一般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这天清早起来沐浴净身,穿上最洁净整齐的衣服,到清真寺去举行会礼等庆祝活动,并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因此,开斋节又叫“济贫节”。会礼后请上阿訇到已故亲人的坟茔去走坟,悼念亡人。,二、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

11、尔德古尔邦”、“尔德阿祖哈”,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献牲节”、“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等地的回族称为“大尔德”,云南等地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这个节日属于穆斯林朝觐功课的仪式范围。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12月上旬,穆斯林去麦加朝圣,朝觐的最后一天,开始举行庆祝活动。,三、圣纪节,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穆罕默德于571年4月21日(伊斯兰教历纪元前51年3月12日)诞生在阿拉伯麦加一个古莱什族家庭中,病逝于623年6月8日(伊斯兰教历第11年3月12日),终年63岁,葬于麦地那。

12、 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因此,回族把“圣纪”和“圣忌”合并纪念称为圣纪节。其纪念方式主要是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到清真寺听阿訇宣讲穆罕默德的历史及其伟大功绩,宣扬他的高尚品格等,并为他诵读古兰经及祈祷词。仪式后开始丰盛的聚餐。圣纪节一般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举行,也可以在3月内任何一天举行,圣纪是回族每年一次隆重的庆典,也是回族的“圣诞节”。,四、回族节日民俗特点:,回族的三大节日,原来都是宗教节日,随着伊斯兰教在中国1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和中国化,它已深深地融入到回民的生活,它不仅是宗教节日,而且已成为回族人民文化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回族过节不过年,回族

13、人民习惯于欢度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传统节日和阿舒拉节、法图麦节、登霄节等节日,不过年。 第二,回族的三大传统节日,具有全民性、稳定性、纪念性等特点。 第三,回族传统节日还具有交流学习、贸易等文化特点。近几年来,回族在过节时越来越注意商业贸易。根据回族节日的消费特点,买卖牛、羊肉及其他饮食和蔬菜,买卖民族用品等。,第三节 从衣、食、住、行看回族风俗,一、回族服饰习俗及特点 二、回族的饮食习俗 三、回族的饮茶习俗 四、回族的居住习俗 五、回族的禁忌习俗,一、回族服饰习俗及特点,服饰是人体外部装饰的总和。回族把服饰通常称为“衣着”、“穿戴”。回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保持了一 些具有本民族特

14、点的 服饰习俗。回族的服 饰既有历史的继承性, 又受到伊斯兰文化和 中国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 。,回族的服饰,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且男女服饰差别很大;根据年龄形成幼儿服饰、成年服饰和老年服饰,回族妇女的年龄服饰更清楚,有未婚服饰、已婚中年服饰和已婚老年服饰;根据地区和季节、宗教职业形式形成不同的服饰等。,(一)回族男子服饰 号帽:回族男子戴的无檐小白帽,亦称“顶帽”、“孝帽”、“回回帽”或 “礼拜帽”,意为回族的头号或标志。号帽从颜色上看,有白、灰、蓝绿、黑五色,分春、 夏、秋、冬不同 的季节来戴。一般 春夏秋季戴白色 帽最多,冬季戴黑 色或灰色。,戴斯达尔: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

15、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 回族除了带白帽以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 俗有“缠头回回”之称。 相传是因为穆罕默德 在早期传教时,头戴 戴斯达尔礼拜。,准白:阿拉伯语音译,意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 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档宽松裤等。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回族简朴、大方的民族特点。回族男女都爱穿坎肩,特别是回族男子喜欢雪白的衬衫上套一件适体的对襟青坎肩,黑白对比鲜明,倾心、干净、文雅。,麦赛海袜:亦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 回族男子的鞋,一般都是自制的方口或圆口的布鞋,也有用

16、麻和线自制的凉鞋。农村男子的袜跟、鞋垫一般都是绣花的。 回族的老人均扎绑裤腿。 回族男孩的童装,有的地 方所用颜色比较俗,有的 地方一律用花布。衣服的 袖口和膝盖处也喜欢绣花。,回族男子还喜欢随身佩戴一把小刀,俗称腰刀。回民挂腰刀,一是为了装饰,二是为了随身宰牲、救牲,是从阿拉伯传入我国的。,(二)回族女子服饰,回族妇女的衣着打扮也很有特点。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回族的盖头一般都是绿、黑、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或上 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戴绿盖头显得清俊娇丽,戴白盖头显得干净持重,戴黑钙土显得素雅端庄。,回族妇女衣服的颜色不

17、喜欢妖艳,一般老年人多黑、蓝、灰等几种颜色;中青年喜欢穿亮色的,如绿、蓝、红;农村青年喜欢穿红上衣,绿裤子;城市里的回族女青年则喜欢穿 苹果绿、翠蓝、天蓝、水红、粉红和藕荷色的衣服等。,回族妇女老少一般都有节日服装;经常礼拜的人还有一身礼拜服。回族妇女一般不穿超短袖衫、短裤和裙子,忌赤脚行走。 回族妇女的传统衣服样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大禁衣服,但装饰内容却比较丰富。 大部分回族女子从小就要扎耳朵眼子,七八岁时要戴耳环;同时还喜欢戴戒指、手镯有的还点额、染指甲等等。已婚妇女还要经常开脸,显得清秀、干净。,以上是回民的传统服饰介绍。如今随着对外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回民的服饰有了很大变化。尤其

18、居住在城市的回族青年,他们紧跟时代潮流,穿戴打扮丰富多样。西装、夹克衫在回民男子中深受欢迎,妇女的衣着更是千姿百态、款式新颖。,二、回族的饮食习俗,回族的食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回民所吃食物必以清真食物。其主食习俗,由于受地域的影响和所产原料的不同,其制作方法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个极具特色。回族的菜肴原料 是比较丰富的,主要有蔬菜、瓜果、鱼肉、蛋乳油及调味品等等。期中蔬菜调味基本上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就是在肉和蛋方面有自己的习惯和讲究。,(一)回族主食类型,1、油香、馓子、及其炸货 2、馄馍、干粮馍及其烙蒸煎货 3、拉面、揪面、手擀面及其煮货 4、油茶及流食,1、油香、馓子、及其炸货 油香,是回

19、民对油饼的一种特殊称法,是回民喜好的一种传统食品。当家里来了客人,或给孩子贺满月、过百岁、抓岁、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 。当祭祀往亡人时,要炸油香过“尔麦里”表示纪念。特别是回族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家家户户要炸油香。 馓子,是回民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 麻花,卷煎饼,酥合子,卷果和油糕等也是回民中常见的炸货。,2、馄馍、干粮馍及其烙蒸煎货 油旋子,俗称花子抖皮袄,为回族烙饼中的佳品。 蒸糕,是回族传统蒸糕货类中的佳品,多用于下孩子满月或抓周。 回族的小笼包子、烧麦、馅儿饼因各地使用不同的馅子和佐料,味道也不同,各有其特色。,回民还喜欢吃甜食,因此 ,糖包子、糖酥馍、糖火烧

20、都很有特色。,3、拉面、揪面、手擀面及其煮货 回族的面条、面片做法多样,名目繁多。 牛肉拉面,是回族的风味小吃。,宁夏回族的米蒿子长面,也叫“过桥面”。,宁夏同心的炒揪片,也是很有特色,4、油茶及流食 油茶,是回民群众出门经商、旅游的方便食品。回族俗称“肉面子”,色黄味香,携带方便,易于储存,卫生安全,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吃起来节省时间。,流食,(二)回族的风味菜肴,回族只吃驼、牛、羊、鹿、鸡、鸭、鹅、兔、鱼、虾等肉或蛋,将这些写原料可制作出两千种菜,其中以爆、烤、涮、烧、酱、扒、炸、蒸为主的牛羊肉佳肴上千种。 1、手抓羊肉,2、蒸羊羔肉和爆炒羊羔肉,3、烩羊杂碎,4、涮羊肉 5、涮羊肉、酱牛

21、肉 6、全羊席 7、其他菜肴,鸡、鸭、鱼、蔬菜做的菜,汤食,素菜,三、回族的饮茶习俗,茶,是回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其中尤以盖碗茶、八宝茶著名。 八宝茶除了放茶叶以外,还放白糖、红糖、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枸杞等,喝起来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回民喝盖碗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用嘴吹上面的茶叶,而是用盖子“刮”几下,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在喝茶中,如果喝完一盅还想喝,就不要把茶底喝净,要留一点;如果已经喝够了,就把茶盅的水全部喝干,用手把碗口捂一下,或从盖碗中捞出一颗大红枣吃到嘴里,表示已经喝够了。,八宝盖碗茶,四、回族的居住习俗,回族的

22、居住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回回民族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与回族的信仰习俗、饮食习俗等有一定联系。,云南省鲁甸县桃源回族乡房舍,回族住宅类型有三种: (一)根据山大深沟、丘陵纵横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修成窑洞居住。 (二)根据地势较平坦的川、坝、塬、台、平川的地形特征和缺少木材的自然经济条件,利用地面空间,用土坯和黄草泥垒窑洞,回民叫箍窑。 (三)根据地形特点和经济条件,建造上栋下宇的房屋。,回族人家里无论贫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很爱干净。特别是回族人喜欢种花弄草,庭院里喜欢栽种各种树木和花草,不少地方的回民还有养盆花的传统习惯,窗台上、院子里到处摆放着千姿百态、争妍斗奇

23、的盆花。,五、回族的禁忌习俗,回族的禁忌习俗,主要有三大类: 一、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禁食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 、喝酒等; 二、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 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第四节 回族的礼仪习俗,回族的礼仪习俗包括人生礼仪和生活礼仪两大部分。 人生礼仪,主要是从生到死之间若干重大阶段的礼仪。如中国回族自形成以来主要有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抓周礼、割礼、婚礼、丧礼等。 生活礼节主要是见面礼、待客礼等。,回族见面亲切地互道”色俩目”,人生礼仪之一:命名礼,回族除了汉名汉姓外,还都有一个阿拉伯语名

24、字,也叫经名。回族出生婴儿要请阿訇给起个经名,男孩一般叫尔撒、尤素夫、欧默尔、阿立、苏乃玛乃等;女孩多叫法图麦、阿依舍、麦尔燕、海撒等等。有的将汉名上加上经名使用,如欧默尔王杰,阿依舍杨小花等。参加过朝觐者,在经名前加哈吉二字,如哈吉欧默尔王杰。,阿訇为回族婴儿起经名,抓周礼,人生礼仪之二:回族的婚礼,回族的婚姻形式与汉族大同小异,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程序大致是提亲、相亲、订婚、结婚。结婚时首先按照婚姻法规定到政府部门去登记,再举行婚礼。但回族的婚姻也有异于汉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主面:,一、回族坚持民族内部通婚 由于受宗教信仰及饮食禁忌习惯的影响,一般不与外族通婚,过去回族也有与其他民族通

25、婚的,但为数不多。大都是回族男子娶其他民族的女子,这些女子必须改奉伊斯兰教,然后才能举行婚礼;也有其他民族男子改奉伊斯兰教后与回族女子结婚的,但属个别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民族关系融洽、经济发展及回族城市人口增加等原因,回族青年男女与其他民族结婚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且回汉通婚者较多。,二、回族的婚礼程序及习俗表现 主要程序:请媒人提亲,看人看家道,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 尼卡哈,撒喜, 闹洞房,摆针线, 回门等。,迎娶新娘,回族结婚要念“尼卡哈”(证婚词),回族结婚除履行国家规定的登记外,还要举行伊斯兰教式的婚礼,念“尼卡哈”。当新娘娶到家后,家里要请阿訇给新

26、郎新娘念“尼卡哈”。,三、回族婚姻民俗的特点,第一,回族的婚姻习俗,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从婚姻观上来讲,回族主张凡穆斯林都要结婚,反对独身,主张婚姻自主,求婚时须有两个成年人听见才有效等。但是,伊斯兰教关于家庭关系的思想,对回族的婚姻习俗有消极的作用。如伊斯兰教要求妻子服从丈夫,离婚的主动权也掌握在丈夫手中,恢复夫妻关系也以丈夫回心转意为准,等等。 第二,回族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许多回族青年已深深认识到感情是维系家庭和睦的主要因素,择偶时,除了考虑信教、家庭等因素外,还要看对方的人品、注意文化、技术以及性格和文化素养等,不看门第。 第三,通过回族的婚姻习俗看出,回

27、民除了与本民族通婚外,在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通婚时,不但没有被同化,反而通过婚姻同化了不少汉族、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人生礼仪之三:回族传统丧葬习俗,回族作为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在丧葬文化上,显示了自身独有的特性。回族把死亡称为“无常”或“归真”(即归至真主阙下),忌说“死”,因为伊斯兰教把死亡理解为“嘎来布”(即肉体)的消失和“罗亥”(精神)的升华,并不是生命的归结。称死者为“埋体”。 一般来说,回族对年迈或病危的人很早就为其准备后事。根据病情提前通知在外的儿女或远方的亲属,以使见“活面”,聆听遗嘱,又名“口唤”(伊斯兰教用语,意为“同意”或“允许”)。当病人处于危亡之际,要请阿訇念“讨白

28、”。所谓“讨白”,就是忏悔词,其意思是向真主祈祷,饶恕和赦免他一生中的罪过。,回族丧葬民俗的特点,回族的丧葬民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是回民聚居区,还是回汉杂居区,总起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行土葬,忌火葬。回民实行土葬,传说是根据伊斯兰教关于安拉造化人类始祖阿旦,是由泥土造成,死后仍归于土中而来的,有“入土为安”之说。回民有句俗语说:“天下的土地埋天下的回回。”这就充分说明了回族实行土葬,并且亡在哪里就埋在哪里。 第二,主张速葬。回族的丧葬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在第四天埋的。即使是发生意外事故

29、亡故的,查清原因后,先埋人后等待处理,避免停尸过长、腐烂发臭等不卫生的做法。,第三,从俭节约。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回族当中有着一句俗语:“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 第四,一律平等。回族在处理丧事上,毫无贫富贵贱、大小之区分,一律平等。都是在阿訇的引导下,用水冲洗后,白布缠身,举行殡礼,最后将尸体抬往公墓安葬。回族人不信风水,也不看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 第五,有自己的场地。回族不管是聚居区,还是与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决不允许非穆斯林埋葬,也不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第五节 回族的语言习俗,回族的先民原来是使用阿拉伯语和

30、波斯语。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和频繁交往,逐渐学习运用汉语。 现在回族完全使用汉文、汉语。但回族的语言也有它的特点,在广大回族中间,特别是阿訇、满拉,受过经堂教育的和老年人中,说话时常夹杂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阿拉伯语如:安拉(真主)、伊玛尼(信仰)、哈俩里(合法的、洁净的)、哈拉目(非法的、不洁的)、顿也(今世)、给亚埋提(后世)、讨白:(忏悔)、色俩目(平安)、色瓦布(谢谢)、都阿(祈祷)、尼卡哈(婚姻)、属迷(倒霉)等等。波斯语如:胡达(真主)、杜失蛮(敌人)、阿訇(教长)、乃虽布回族人在家庭中或与本民族人交往中,常使用这些语言。 (福分)、尕则海(火狱)、乃麻孜(礼拜)、别玛尔(疾病)等等。,除以上习俗外回族还有善于经商,讲究卫生,崇尚武术,合群团结等值得提倡的优秀文化习俗。 回族特有的习俗礼仪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人类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