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98946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6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物理复习专题.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图、实验、计算专题复习,计算题,1、速度公式: 2、单位要统一 3、数据后写单位,1、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经过0.2S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解:由题意知,声音到达井底所用时间t=0.1s, 声速v=340m/s,则井深为: s=vt = 340m/s0.1s =34m 答:这口枯井约有34m。,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约为1000km,假设声音在空气中能传得这么远,那么从北京到上海需要多少时间?,解:由题意知,s=1000km=106 m, v=340m/s 声音传播所用时间: t=s/v = 106 m/340m/s = 2941s = 49min 答:从北京到上海需要49

2、min。,3、一架飞机的速度是声音速度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且沿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机在头顶上方轰鸣时立即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解:由题意知,声速v声=340m/s,飞机的速度 v机=340m/s1.5=510m/s,声音传播的距 离s声=2720m 声音传到人耳所用时间: t= s声/ v声 = 2720m/ 340m/s = 8s 飞机飞行时间即为8s, 飞机飞行的距离: s机=v机t = 510m/s8s =4080m 答:抬头看时飞机已飞到前方4080m的地方。,实验题,1、凸透镜成像实验;2、平面镜成像实验; 3、熔化凝固实验; 4、水的沸腾实验;

3、5、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09晋江)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 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 点(填字母符号)。,火焰焰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右,B,(09福州)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

4、)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 (2)他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cm。,光屏中央,10,(09泰安)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

5、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会聚,11,蜡烛放在了焦点以内,放大,投影仪,靠近,(09济宁)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下面左侧图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上面右图所示,其中明显还需

6、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 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 “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光屏,3,倒立、缩小的实像,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09贵州安顺)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

7、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约是多少? (2) 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当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间的某位置时,光屏将会接到烛焰的像,该像与物比较有什么特点? 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学仪器?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此现象说明近视眼镜是凸

8、透镜还是凹透镜?,10cm,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凹透镜,【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薄玻璃板、玻璃板支架、光屏、刻度尺、火柴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一个侧面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后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确定成实像还是虚像) 3、将相同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调整其位置,直至与烛焰的像重合,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画出玻璃板前表面位置、蜡烛及像的位置,而后移去玻璃板和蜡烛,观察测量蜡烛与像的

9、连线与玻璃搬面的夹角。(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及研究像物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对称,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7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 _。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 。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

10、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不能,虚,小明用图1026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026,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 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如图所示是某固体发生物态

11、变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根据图像回答在下列问题:,由图像可知该固态物质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图像为该物质的_图像。 BC段表示_过程,经历了_分钟,该物质的熔点是_,此时物质的状态为_。 _段处于固态,_段处于液态。 由图像可知晶体凝固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达到_不断向外_。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遵循的规律是_。,晶体,凝固,凝固,5,80,CD,AB,凝固点,放热,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80,固液共存,如图2所示,某固态物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加扫在1标准大气压下进行,由图象分析下列问题:,(1)这种物质AB段为_态,它熔点为_, 沸点为_.,(2)这个物体熔化成液态后的

12、名称是_. (3)在图象的_段,此种物质处于三态共存.,固态,0,100,水,BC,(09四川绵阳)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酒精灯、烧杯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 (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温度计、手表,B,图16,图17,图18,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6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

13、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3)分析图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温度计接触了烧杯底部,98,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减少烧杯内的水量 2、提高水的初始温度 3、给烧杯加盖子,1、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2、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 3、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4、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作图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如图14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试用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在图上作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光的反射,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要求画出法线),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