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99484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2章第1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必修一,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 大气运动,考点1 地面和大气的受热过程 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2.“大地暖大气”地面在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而言,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

2、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2009广东文基)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云”是高空的水汽,一般不会形成地面的“露”,所以A错误。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更难以促使水汽凝结,所以B错误。“水汽少”,兼“地表降温慢”,也难以形成露,所以C错误。晴天的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3、近地面温度低,水汽极易凝结,在气温高于0时成为露。所以D是正确的。,【规律技巧总结】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其过程包括: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这是一个降温的过程。大气吸收了绝大部分的地面辐射,同时向外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少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于是我们可以推理:如果地面在夜晚降温幅度大,天气应该是晴朗的,这也容易导致水汽的凝结,进而形成雾、露或霜。对闽北及我国北方地区而言,一般夜有浓霜,白天就会有晴朗天气。这是因为霜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到了地面上的物体,温度降到0以下凝结而成的。霜的凝结

4、不仅取决于地面温度是否降低,还要取决于天空有没有云,是否刮风。天空有密云的时候,就仿佛替大地盖上了一床被子,而地面的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就很难降到0以下,而地面温度在0以上时就不可能形成霜。在刮风的日子里,即便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由于冷空气积聚不起来,仍然结不成霜。换句话说,要结霜必须是天空少云,也不刮风,而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由此可见,凝结成霜的这些条件,正是晴天的征兆,所以说“霜重见晴天”或“露重见晴天”都是有道理的。,(2009全国文综)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分析:当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到15时甲聚

5、落的气温最接近( ) A.15 B.18 C.21 D.24,见图,上午10时,甲聚落气温为17,按照垂直气温递减规律知,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H地气温应为8(17-150.6=8)而实际气温为12,增加4,这是H地受高压影响的结果。甲聚落位于河谷地区,天气系统每天约200千米左右东移,每小时约8千米,两地相距40千米,到15时,该聚落位于高压控制之下,按照H地的增温幅度,甲地气温至少应大于21(17+4),再加上是气温接近最高的时候(14时气温最高),因此,上午10时为17,下午15时最接近24。,D,考点2 大气的水平运动 1.风的形成原理 风的性质可从风向和风力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6、,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下面从三个力的方向、作用和大小三个方面来认识三个力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三个力对风向、风力的影响(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风力大小及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2)等压线图的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其次判断风的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3)判读规律: 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在等压线图上判断天气形势。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

7、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气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反气旋控制下,天气晴朗。,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读图,回答(l)(2)题。,(1)沿图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剖面图(横坐标自左至右为X至Y)与下面四幅等压面剖面图最接近的是( ),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知,B处900hPa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低,因此该处的气压与同平面地区相比也较低;而C处900hPa等压面分布的高度较高,即气压也较高。,A,(2)下列关于图中A、D两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吹偏北风,D处吹偏南风 B.A处吹偏南风,D处吹偏北风 C.A、D处均吹偏北风

8、 D.A、D处均吹偏南风,第(2)题,由上题的分析可知,A处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北部,故吹偏南风;而D处位于低压中心的西部,故吹偏北风。 B,【规律技巧总结】(1)气压场的形状: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谷(槽线)。 (2)风向的判定:首先明确高低气压,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确定风向。,【变式训练2】(2010安徽高考信息交流试卷)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1)(2)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解析】第(1)题,热岛效应是指城区气温比周围郊区高的现象。城区上空气流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城区是低气压,郊区是高气压,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自东向西指向市中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成东南风。第(2)题,N地为市中心,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等温面向上凸起;气压低于周围地区,等压面向下凹陷,故A正确。 答案:(1)A (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