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08969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和废水-监测方案的制订.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本节内容: 1)首先介绍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原则 2)然后学习按照不同水体分类的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原则 3)要求熟练掌握地表水、地下水、水污染源等各种各类水体的监测方案的制定原则和方法,1、明确监测目的 2、进行调查研究 3、确定监测对象 4、设计监测网点 5、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6、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 7、选定分析测定技术 8、提出监测报告要求 9、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订流程),已建的4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地表水监测 地下水监测 废水监测,地表水监测,一、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二)

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一).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 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 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 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 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布局 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功能区 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断面设置,1.监测断面设置原则 代表性、可控性、经济性 (1)大量废水排

3、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地表水,河流 湖泊、水库 海洋,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三断面法 背景断面:未受影响河段 对照断面: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质 控制断面:评价污染源对水质影响 自净(消减)断面:了解水体的自净能力,整个水系,(1) 对照断面:,设置目的:了解流入某一区域(监测段)前的水

4、质状况,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 设置方法: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 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 a. 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 b. 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 断面数目:一个河段区域一个对照断面。 (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2) 控制断面:,设置目的:监测污染源对水质影响。 设置方法:主要排污口下游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饮用水源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增设。 断面数目:多个。,此处横断面上的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一般出现高峰值,(3)削减断面:,设置目

5、的:了解经稀释扩散和自净后,河流水质情况。 设置方法: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左中右浓度差较小的断面。小河流视具体情况) 断面数目: 1个。,(4)背景断面:,设置目的:为了评价一个完整水系的污染程 度而提供水环境的背景值 设置方法: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应 设在清洁河段上 断面数目: 根据需要而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控制断面,河流监测断面设置,A,A,B,B,C,C,D,D,E,E,F,F,G,G,河流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A-A对照断面 G-G削减断面 B-B、C-C、D-D、F-F控制断面,污染源,排污口,水流方向,自来水取水口,3. 采样点位的设置 设置监测断面

6、后, 应根据水面的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垂线, 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垂线确定,有明显水流处,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垂线确定,等间距设置,采样垂线确定,采样点位确定,水面下0.30.5m处,河底以上0.5m处,水深处,3.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只设监垂线(水体复杂时,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功能区法 网格法,渔场,入湖水,入湖水,入湖水,工业区,娱乐场所,网格法:,A.与水面宽度关系,5.采样点位:要考虑水质的不均匀性,避开水体边界。,小于等于50m,50m-100m,100m,避免:岸边、河底、渠壁等25CM以内的位置采样,

7、B.与水深关系,0.5m,0.5m,0.5m,小于1M,小于等于5M,5-10M,大于10M,.海洋: 分区法(污染区、过渡区、对照区),小结:三断面法采样部位的确定,河流上 选取采样断面; 采样断面上 选取采样垂线; 采样垂线上 选取采样点。,岸边标志的确定: 每个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位置确定后,断面所在位置处应该有固定而且明显的岸边标志, 如:树、电线杆、桥等。 如果没有天然的标志物,则应设置人工的标志物。 如:竖石桩、木桩。 设置后应防止丢失、移动,每次采样应严格以标志物为准,使采集的样品都在同一位置上,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所采水样要具代表性,能反

8、映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必须确定合理的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按水体水系的不同而有不同要求。 一般原则是:,(1)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监测12次,采样时间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2)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采样监测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选定。底质每年枯水期采样监测一次。 (3)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监测,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4)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泊、水库、每月采样监测一次

9、,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库全年采样监测两次,枯、丰水期各1次。有废(污)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5)背景断面每年采样监测一次,在污染可能较重的季节进行。 (6)排污渠每年采样监测不少于3次。 (7)海水水质常规监测,每年按丰、平、枯水期或季度采样监测24次。,(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1、结果表达: 水质监测所测得的众多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的监测数据,是描述和评价水环境质量,进行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进行科学的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 2、质量保证: 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 3、实

10、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可行,使各环节工作有序售协调地进行。,地下水基本类型,埋藏于地表以下土壤空隙和岩石孔隙中的水,统称为地下水,二、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收集资料 水文、地质、气象资料及历史 调查城市规划情况、化肥农药施用面积和用量、污水灌溉和排放、地面水污染现状 测量水位水深-采水器和泵的类型、费用和采样程序 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根据地区特点和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个水文地质单元,(二)采样点布设 地下水的分层和流向 布点:通常利用已有的水井,研究受污情况时开辟新的采样点 对照监测井:地下水流向上游不受监测地区污染源处 控制监测井:污染源

11、周围尤其是下游 地质影响: 含水层渗透性大 带状污染 沿地下水流向及其垂直方向布点 含水层渗透性小 点状污染 近污染源处 面状污染源 块状污染 网格布点 线状污染源 线状污染 沿流向布点,1)点状污染区(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小的地区形成的),监测井设在距污染源最近的地方。 2)条(带)状污染区(渗坑、渗井和堆渣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大地区及沿河、渠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网格布点法设置监测井。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 3)块状污染区(污灌区、污养区及缺乏卫生设施的居民区),监测井设在地下水流向的平行和垂直方向上。,监测井的布设,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2、HJ/T164-2004),(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依据:丰水期和枯水期 季节 月份 频率:常规性监测-大于1次/期,饮用水源-大于2次/期(间隔10天以上),水口水库自然环境状况: 位于福建省闽清县上游14km的闽江干流上,一峡谷中,两岸以山地丘陵为主,底部岩石裸露,高处被常绿阔叶林、竹林、草丛等植被覆盖。水库上游距离南平市94km,下游距离闽清县城14km,距福州市84km。 水口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52438km2,占闽江全流域面积的86。水库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流域内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758mm,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728m3s,年径流总量545亿m3,实测最大流量3020

13、0m3s,最小流量196m3s。电站拦河大坝高101m、长786m。水库水面面积约101km2,平均河宽约1000m,平均水深23m,总库容26亿m3 ,为不完全季调节水库。根据福建省地震局鉴定,坝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水库正常蓄水位65m时,库区淹没涉及闽清、古田、尤溪3个县和南平市。 水口水电站工程于1987年3月9日开工,1989年9月实现大江截流,1993年8月8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96年12月7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例:水口水库监测断面设置,水口库区社会环境状况 水口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效益的工程,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电站。库区沿途经过雄江镇、水口镇、黄田镇、樟湖坂镇、太

14、平镇、下道镇等多个乡镇,包含人口数有几十万。这些乡镇的经济涉及网箱养殖、食用菌、水果、各类竹子等。古田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乡,水口镇的网箱养殖面积达4900亩,拥有网箱1万多个,水产养殖产量达5070吨,新建果园3000多亩。,监测点位是: -大坝前 -石潭溪 -雄江镇-雄江口 -水口大桥 -古田溪口 -湾口村 -高洲溪 - 莪洋村 -谷溪口 -黄田镇,近海域监测布点举例,一、水污染源分类和水污染参数的层次及参数 二、调研、收集和分析资料,确定监测项目 三、确定监测点位 四、确定采样时间和频率及水样种类 五、确定采样和监测方法及技术 六、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实施计划,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

15、的制订,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 截面积比较小, 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采样点位按成因不同分别设置:,三、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一)采样点的设置 1. 工业废水 (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监测一类污染物;,(2)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二类污染物。,(3)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布设采样点。为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可在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4)在排污渠道上,采样点应设在渠道较直,水量稳定,上游无污水汇入的地方。可在水面下1/41/2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水样采集。,(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浓度随工厂生产及居民生活情况常发生变化,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规定: 工业废水每年采样监测24次; 生活污水(sanitary waste)每年采样监测2次,春、夏季各1次; 医院污水(hospital sewage)每年采样监测4次,每季度1次。,河流监测断面设置,复习,思考:当河道有支流汇入时应如何设置断面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500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