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规定.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2635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11 大小:60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基本规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第一章基本规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第一章基本规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第一章基本规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第一章基本规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基本规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基本规定.ppt(2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检查要点,第一章 基本规定 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二、建筑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1、建筑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

2、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4、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

3、应资质。 10、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四、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2、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作为一个子单位工程。,3、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专业性质、建筑部位确定。 (2)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

4、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5、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及系统等进行划分。观感质量检验评定的检验批划分应与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相一致。,五、建筑工程质量验收,1、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定: (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检验批

5、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以下规定: (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5、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器具、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

6、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5)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1、检验批及分项工程观感质量由监理工程师(建筑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2、分部工程质量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7、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3、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4、建设单位接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5、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第二节 岩土工程勘察的有关要求,一、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 1、房屋建筑和构筑

8、物,(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下简称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其主要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2)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

9、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3)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可按表1.2.1确定。 表1.2.1 详细勘察勘测点的间距(m),(4)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面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5)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米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

10、.5倍,且不应小于5米;,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察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的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2、桩基础 (1)土质地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端承桩宜为1224米,相邻勘探孔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宜控制为12米;

11、 2)对磨擦桩宜为2035米,当地层条件复杂,影响成桩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勘探点应适当加密; 3)复杂地基的一柱一桩工程,宜每柱设置勘探点。,(2)勘探孔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到预计桩长以下35d(d为桩径),且不得小于3米;对大直径桩,不得小于5米; 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下卧层验算要求;对需验算沉降的桩基,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 3)钻至预计深度遇软弱层时,应予加深,在预计勘探孔深度内遇稳定坚实岩土时,可适当减小; 4)对嵌岩桩,应钻入预计岩层以下35d,并穿过溶洞、破碎带,到达稳定地层; 5)对可能有多种桩长方案时,应根据最长桩方案确定。,二、现场检测和

12、监视,1、天然地基的基坑(基槽)开挖后,应检验开挖揭露的地基条件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如有异常情况,应提出处理措施或修改设计的建议。当与勘察报告出入较大时,应建议进行施工勘察。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岩土分布及其性质; (2)地下水情况; (3)对土质地基,可采用轻型圆锥动力触探和其他机具进行检验。,2、桩基工程应通过试钻或试打,检验岩土条件是否与勘察报告一致。如遇异常情况,应提出处理措施。当与勘察报告差异较大时,应建议进行施工勘察。单桩承载力的检验,应采用载荷试验与动测结合的方法。对大直径挖孔桩,应逐桩检验孔底尺寸和岩土情况。 3、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开挖支护的施工设计确定,

13、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支护结构的变形; (2)基坑周边的地面变形; (3)邻近工程和地下设施的变形; (4)地下水位; (5)渗漏、冒水、冲刷、管涌等情况。,4、下列工程应进行沉降观测: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 (2)不均匀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乙级建筑物; (3)加层、接建、邻近开挖、堆载等,使地基应力发生急剧变化的工程; (4)因抽水等于原因,地下水位发生急剧变化的工程; (5)其他有关规范规定需要做沉降观测的工程。,三、成果报告的基本要求,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

14、标准;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议价。 2、成果报告应附下列图件: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工程地质柱状图; (3)工程地质剖面图; (4)原位测试成果图; (5)室内试验成果图表。,第三节 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一、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检查 1、施工前办

15、理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手续情况。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依法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施工许可手续,工程建设的规模应与许可的规模相一致,否则不得开工建设。,2、按规定委托监理情况。 下列工程建设必须实行监理: (1)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2)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3)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4)利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5)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

16、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3、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工作情况。 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设计单位对各专业问题进行交底,由施工单位汇总、整理,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签认后,形成正式的图纸会审记录。 工程变更经任意一方提出,必须经设计单位签认,建设单位同意后发出。任何单位未经设计变更,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文件。,4、原设计有重大修改、变动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重新报审情况。 施工图一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进行修改,如遇特殊情况需做重大修改、变动的,必须重新报请原审批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二、对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检查,1、单位资质、人员资格、配备情

17、况。 工程勘察单位应在其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勘察业务,人员配备齐全,并应具有相应的资格。禁止勘察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2、参加地基验槽情况。 勘察单位应参加工程地基验槽,并应进行签认,三、对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检查,1、单位资质、人员资格、配备情况。 工程设计单位应在其资质证书规定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设计任务,人员配备齐全,并应具有相应的资格。禁止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 2、参加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情况。 工程设计单位应参加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

18、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并应进行签认。,3、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通知情况。 工程设计单位应及时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通知等。 4、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设计单位应参与工程质量事故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四、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检查,1、单位资质、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资格、配备及到位情况。 施工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允许的范围内承揽工程任务,项目经理、质量检查员、资料员、技术负责人等项目管理人员配备应齐全、到位、专业配套,并应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2、主要专业工种操作上岗证、配备及到位情况。 测量工、起重、塔吊等垂直运输司机,钢筋、机械、混凝土、焊接、瓦工、防水等主要

19、工种的工人应具有相应的操作上岗证书,人员配备应满足施工的需要。,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批及执行情况。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制订完成后,首先应经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然后报请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审批,并应严格按照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如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需作较大的变动,应重新报审。 4、施工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配置及实施情况。 施工现场应具有该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标准图集等。,5、工程技术标准及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实施情况。 检查施工技术资料和工程实体,是否有违反工程技术标准和不按照

20、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的情况。 6、施工现场物料存放条件情况。 (1)水泥:水泥在贮存时应保持干燥,贮存水泥仓库的屋顶、外墙不得漏水,地面垫板要离地30cm,四周要离墙30cm,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10袋,且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应分别贮存,不得混杂。水泥存放期过长,由于空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的作用而降低水泥强度,在一般条件下,,三个月后的强度约降低10-20%,时间越长降低越多,因此工地使用的水泥应坚持先到先用的原则。 (2)钢筋: 钢筋运至施工现场后,必须按批分不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并注明生产厂家、等级、规格、批号、数量等,不得混淆,且在存放时应保留标牌。 钢筋应尽量堆入仓库

21、或料棚内,在条件不具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地质坚实的场地堆放,并做好必要的遮挡措施。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填以垫木、砖砌台等,使钢筋离地不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成品要按工程名称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项工程与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按号挂牌排列,牌上应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尺寸、钢号、根数、直径等,不得将几项工程的钢筋叠放在一起。 (3)砂、石骨料: 砂、石骨料应堆放在底部经硬化好的料池内,在堆放过程中应防止离析和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挂牌堆放。石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m,但对单粒级或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的连续粒级,堆放高度可以增加到10m。,7、检查工具。

22、 施工现场应具有砂浆稠度仪、混凝土坍落度筒、靠尺等检查工具,并应有效运行。 8、现场标养室及试块的标注。 (1)标养室温、湿度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混凝土和水泥砂浆试块标养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的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 水泥混合砂浆试块标养条件为温度203,相对湿度6080%的标准条件。 (2)混凝土和砂浆试块应标注的内容为:工程名称、强度等级、试件代表的详细工程部位(楼层、轴线)、制作日期、养护方式等。,9、搅拌站、计量设置、配比标志。 (1)严格控制混凝土、砂浆的各种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布,并应设专人进行计量,计量均应采用重量比,计量误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2)混

23、凝土搅拌的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 水泥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时,应先向已转动的搅拌机内注入适量的水,再按配比将水泥和砂子先后投入,视其稠度再加入其余的水量; 水泥混合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时,应先向已转动的搅拌机内注入适量的水,浆砂子和石灰膏倒入搅拌机内,拌合约1分钟左右,再按配比加入水泥和其余的水,搅拌均匀,达到要求稠度。 (3)混凝土和砂浆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五、对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检查,1、单位资质、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及到位情况。 工程监理单位应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监理业务。监理单位履行施工阶段的委托监理合同时,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项目监理机构,监理人员应包括总监理工

24、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必要时可配备总监理工程师代表。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数量满足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需要,且均应具有相应的资格。 注:,注:监理工程师是指取得国家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的监理人员。 监理员是指经过监理业务培训,具有同类工程相关专业知识,从事具体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 2、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审批内容的执行情况。 监理规划是在总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编制,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用来指导项目监理机构全面开展监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并应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前报

25、送建设单位。监理规划的编制应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目标,确定具体的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并应具有可操作性,,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工程项目概况;(2)监理工作范围;(3)监理工作内容;(4)监理工作目标;(5)监理工作依据; (6)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7)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配备计划; (8)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岗位职责; (9)监理工作程序; (10)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1)监理工作制度; (12)监理设施。,监理实施细则是根据监理规划,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写,并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针对工程项目中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监理工作的操作性文件。对中型及以上

26、或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项目监理机构应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做到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监理实施细则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专业工程的特点; (2)监理工作的流程; (3)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4)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监理工作应严格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进行,在监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如实际情况或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而需要调整监理规划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研究修改,按原报审程序经过批准后报建设单位。 3、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的情况。 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

27、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监理资料中应具有材料、构配件、设备合格证书及有关有检(试)验报告。,4、对分包单位的资格审核情况。 监理单位应严格对分包单位的资格进行审核,并应有审核记录。对分包单位资格应审核以下内容: (1)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 (2)分包单位的业绩; (3)拟分包工程的内容和范围; (4)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5、见证取样制度的实施情况。 监理单位应严格济南市建筑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济建管字2002第11号)和关于严格执行济南市建筑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的通知(济质监字2002第4号)

28、文件的规定,对用于工程的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并应有见证取样送检记录及有关的试验资料。,6、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的情况。 监理单位应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并应有旁站监理记录。 7、质量问题通知单签发及质量问题整改结果的复查情况。 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达监理工程师通知,要求承包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监理人员发现施工存在重大质量隐患,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已经造成质量事故,应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达工程暂停令,要求承包单位停工整改。整改完毕并经监理人员复查,符合规定要求后,,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署工程复工报审表。监理单位应具

29、有相应的通知单及质量缺陷与事故的处理文件等资料。 8、组织工程质量验收的情况。 监理单位应及时组织隐蔽工程验收、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和参加单位工程的验收,并应及时签认。监理单位应具有施工单位报送的报验申请资料及有关的验收资料。,六、对检测机构的质量行为检查。,检测业务核准的类别、业务范围及计量认证情况。,质量检测的业务内容 一、专项检测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1、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2、桩的承载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检测; 4、锚杆锁定力检测。,(二)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 1、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30、 4、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 1、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 2、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1、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2、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3、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检测; 4、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 二、见证取样检测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2、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3、砂、石常规检验; 4、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5、简易土工试验; 6、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7、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8、沥青、沥青混合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标准,一、专项检测机

31、构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专项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 构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 (二)所申请检测资质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三)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检测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边远的县(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少于6人; (四)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二、专项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

32、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二)主体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幕墙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四)钢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机械连接检测、钢网架结构变形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见证取样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

33、的不得少于3名;边远的县(区)可不少于2人。 检测工作的制度执行情况。 检测内容和方法的规范性程度。 检测报告形成程序、数据及结论的符合性程度。,第四节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的有关要求,一、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括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表1.4.1的规定。,表1.4.1 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二、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包括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吊顶材料等,进行分类时,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应符合表1.4.2的规定。,表1.4.2 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放射性指标限量,三、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

34、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 四、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涂料,应测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1.4.3的规定。,表1.4.3 室内用水性涂料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限量,五、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溶剂型涂料,应按其规定的最大稀释比例混合后,测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1.4.4的规定。,表1.4.4 室内用溶剂型涂料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限量,六、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胶粘剂,应测定其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1.4.5的规定。

35、 表1.4.5 室内用水性胶粘剂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限量,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溶剂型胶粘剂,应测定其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的含量,其限量应符合表1.4.6的规定。 表1.4.6 室内用溶剂型胶粘剂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苯限量,八、聚氨酯胶粘剂应测定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含量,并不应大于10gkg,测定方法可按国家标准气相色谱测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涂料溶液中未反应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单体GBT 184462001进行。 九、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用水性阻燃剂、防水剂、防腐剂等水性处理剂,应测定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

36、其限量应符合表1.4.7的规定。,表1.4.7 室内用水性处理剂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有甲醛限量,十、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1、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3倍及以上、5倍以下时,工程设计中除采取建筑物内地面抗开裂措施外,还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的一级防水要求,对基础进行处理。 2、民用建筑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围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5倍及以上时,工程设计中除按上款规定进行防氡处理外,还应按国家标准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GBT 177851999

37、的有关规定,采取综合建筑构造措施。,十一、施工单位应对所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进行进场检验。,1、民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饰面采用的天然花岗岩石材,当总面积大于2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分别进行放射性指标的复验。 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采用的某一种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 5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分

38、别进行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的复验。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水性涂料、水性胶粘剂、水性处理剂必须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台物(TVOC)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粘剂必须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氨酯类)含量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6、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检测项目不全或对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必须将材料送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当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进场检验,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时,严禁使用。,十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当多

39、次重复使用同一设计时,宜先做样板间,并对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当检测结果不符合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十三、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1、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2、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表1.4.8的规定。,表1.4.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量,注:表中污染物浓度限量,除氡外均应以同步测定的室外空气相应值为空白值。 I类民用建筑工

40、程包括:住宅、医院、老年公寓、幼儿园、学校教室等。 II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 3、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应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抽检数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间;房间总数少于3间时,应全数检测。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凡进行了样板间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且检测结果合格的,抽检数量减半,并不得少于3间。,4、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 (1)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个检测点; (2)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3)房间使用面

41、积大于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 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取各点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检测值。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游离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h后进行。 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中氡浓度检测时,对采用集中空调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空调正常运转的条件下进行;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应在房间的对外门窗关闭24h以后进行。,7、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全部检测结果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 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

42、度检测结果不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可进行再次检测。再次检测时,抽检数量应增加1倍。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再次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时,可判定为室内环境质量合格。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第五节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技术要求,一、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 二、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三、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四、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五、外墙外保温工程在罕遇地震发生时不

43、应从基层上脱落。,六、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七、外墙外保温工程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八、外保温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的有关规定。 九、外墙外保温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外墙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十、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外墙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25年。

44、 十一、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1、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EPS板薄抹灰系统)由EPS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构成,EPS板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图1.5.1 )。,图1.5.1 EPS板薄抹灰系统,1基层;2 胶粘剂;3EPS板;4玻纤网;5薄抹面层;6饰面涂层;7锚栓,2、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在受负风压作用较大的部位宜使用锚栓辅助固定。 3、EPS板宽度不宜大于1200mm,高度不宜大于600mm。 4、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 5、EPS板薄抹灰系统的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

45、找平层应与墙体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面层不得有粉化、起皮、爆灰等现象。 6、应按规定做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检验,粘结强度不应低于0.3MPa,并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50。,7、粘贴EPS板时,应将胶粘剂涂在EPS板背面,涂胶粘剂面积不得小于EPS板面积的40。 8、EPS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EPS板应粘贴牢固,不得有松动和空鼓。 9、墙角处EPS板应交错互锁(图1.5.2a)。门窗洞口四角处EPS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EPS板切割成形,EPS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图1.5.2b)。,图1.5.2(b) 门窗洞口EPS板排列,图1.5.2(b)

46、门窗洞口EPS板排列 10、应做好系统在檐口、勒脚处的包边处理。装饰缝、门窗四角和阴阳角等处应做好局部加强网施工。变形缝处应做好防水和保温构造处理。,十二、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1、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保温浆料系统)应由界面层、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和饰面层组成(图1.5.3)。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经现场拌合后喷涂或抹在基层上形成保温层。薄抹面层中应满铺玻纤网。,图1.5.3 保温浆料系统 1基层;2界面砂浆;3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 5玻纤网;6饰面层,2、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设计厚度不宜超过1

47、00mm。 3、必要时应设置抗裂分隔缝。 4、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和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空鼓、疏松部位应剔除。 5、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宜分遍抹灰,每遍间隔时间应在24h以上,每遍厚度不宜超过20mm。第一遍抹灰应压实,最后一遍应找平,并用大杠搓平。 6、保温层硬化后,应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并现场取样检验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 7、现场取样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不应大于250kg/m3,并且不应小于180 kg/m3。现场检验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十三、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1、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无网现浇系统)以现浇

48、混凝土外墙作为基层,EPS板为保温层。EPS板内表面(与现浇混凝土接触的表面)沿水平方向开有矩形齿槽,内、外表面均满涂界面砂浆。在施工时将EPS板置于外模板内侧,并安装锚栓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墙体与EPS板以及锚栓结合为一体。EPS板表面抹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外表以涂料为饰面层(图1.5.4),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2、无网现浇系统EPS板两面必须预喷刷界面砂浆。 3、EPS板宽度宜为1.2m,高度宜为建筑物层高。 4、锚栓每平方米宜设23个。 5、水平抗裂分隔缝宜按楼层设置。垂直抗裂分隔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在板式建筑中不宜大于30m2,在塔式建筑中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宜留在阴角部位。

49、 6、应采用钢制大模板施工。 7、混凝土一次浇筑高度不宜大于1m,混凝土需振捣密实均匀,墙面及接茬处应光滑、平整。,图1.5.4 无网现浇系统 1现浇混凝土外墙;2EPS板;3锚栓;4抗裂砂浆薄抹面层;5饰面层。 8、混凝土浇筑后,EPS板表面局部不平整处宜抹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修补和找平,修补和找平处厚度不得大于10mm。,十四、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1、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以下简称有网现浇系统)以现浇混凝土为基层,EPS单面钢丝网架板置于外墙外模板内侧,并安装6钢筋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EPS单面钢丝网架板挑头钢丝和6钢筋与混凝土结合为一体,EPS单面钢丝网架板表面抹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形成厚抹面层,外表做饰面层(图1.5.5)。以涂料做饰面层时,应加抹玻纤网抗裂砂浆薄抹面层。,图1.5.5 有网现浇系统 1现浇混凝土外墙;2EPS单面钢丝网架板;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厚抹面层; 4钢丝网架;5饰面层;66钢筋,2、E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