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265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9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室内热环境.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建筑热工学篇,主要内容,核心内容与学习目的 通过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有效防护或利用室内外气候因素 合理解决房屋的日照、保温、防热、防潮、通风、能耗等问题 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环境并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耐久性 被动方式与主动方式的关系 室内、外热环境 传热的基础知识 建筑保温、防潮;建筑防热;建筑日照;建筑节能,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学习重点,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影响因素、室内热环境的评价 室外热环境(气候)要素 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建筑热工气候分区 改善室内热舒适的建筑途径,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

2、规划系,3,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1.1 组成要素 室内气温ti、室内相对湿度i、气流速度vi、壁面的热辐射I室内热环境是指由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室内风速及环境平均辐射温度(室内各壁面温度的当量温度)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室内热环境。 不同的要素组成不同的室内热环境 1.2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a)室外的热湿作用 ( b)建筑设计及规划手段 (c)材料及构造的热物理性能 (d)室内热工设备,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4,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1.3 人体的舒适感,人体热平衡方程:,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人体得失热量q的影响因素: 室内气候

3、四要素、人体 活动量(新陈代谢率m)、皮肤平均温度、汗液蒸发率、 衣服的热阻,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皮肤温度及汗液蒸发率处于舒适的范围,或称按正常比例散热:对流25%30%,辐射45%50%,呼吸和无感蒸发25%30%。,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5,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1.4 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室内热环境标准是建筑热工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 最简单的标准是室内空气温度,如住宅冬季18 ,夏季26 。缺点:不全面 主要评价方法: 有效温度 (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热应力指标 (Heat Stress Index, HSI

4、) 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指标),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6,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 ET) 由Houghton,Yaglou等人于1923年提出 表征室内气温、湿度及气流速度三者对人体综合作用的一种主观评价指标 未考虑辐射的影响,改进后称为ET*, 1972成为ASHRAE的评价标准,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7,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有效温度(ET) 是室内气温,相对湿度和空气速度在一定组合下的综合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具有相同热感觉、静止、饱和(=100%)空气的温度

5、。,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8,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热应力指数(HSI) 热应力指数HIS(Heat Strees Index)是在已知室内气温,相对湿度,空气速度,平均辐射温度和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的前提下,根据人体热平衡条件,先计算在给定环境中人体所需要的蒸发散热量,然后再计算出在该环境中的最大允许蒸发散热量,以二者的百分比作为热应力指数。热应力指数全面考虑了热环境四个因素的影响,比有效温度更为科学。 热应力指数愈高,维护热平衡时,要求蒸发散热量愈大,热环境条件愈差。,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9,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热应

6、力指数(HSI) (Heat Strees Index) 给定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热应力等于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 数值上等于需要的蒸发散热量与人体最大蒸发散热量之比乘以100; 主要用于夏季室内热环境评价,q w.req=q m q c q r,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0,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 由丹麦学者P.O.Fanger在1960年代提出; 基于下列方程:,舒适的充要条件,热平衡方程,实际环境的舒适度,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1,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

7、,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2,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人体在环境中感到热舒适的充分条件,必须使人体的皮肤温度tsk处于舒适的温度范围,而且肌体的蒸发率也应处于舒适范围内。 该方程比较全面合理地表达了人体热感与上述6个参数的定量关系,从而建立起PMV指标系统,把PMV值按人的热感觉分成7个等级。,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3,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预测热感觉指数(PMV-PPD),最为全面的评价方式,广为采用 尽管PMV=0,仍有 5%的人感觉不舒适 ISO推荐-0.50.5为热舒适环境,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4,第一章

8、室内外热环境,2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2.1 室外气候因素 室外热环境是指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 (一)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室外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2.太阳辐射的分类。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散射辐射。 3.影响太阳辐射照度的因素。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质量。,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5,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太阳光谱。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区域,其中97.8%是短波辐射。(波长0.2m3 m) 5.日照百分

9、率 实际日照时数 日照百分率= 100% 可照时数 (二)大气温度 1.气温。指距地面1.5m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 2.变化规律 (1)年变化规律。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引起,形成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或8月(沿海、岛屿),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 (2)日变化规律。由地球自转引起。日最低气温出现在6:007:00左右。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6,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三)空气湿度 1.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可用绝对湿度或相对湿度表示,通常使用相 对湿度表示空气的湿度。 2.变化规律 (1)年变化规律:最热

10、月绝对湿度最大,最冷月绝对湿度最小。 (2)日变化规律:晴天时,日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4:005:00,日相对湿 度最小值出现在13:00 15:00。,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7,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四)风 1.风指由大气压力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2.风的类型 (1)季候风(大气环流) 由于太阳辐射热在地球上照射不均匀,使得赤道和两极之间出现温差,从而引起大气在赤道和两极之间产生活动,即为大气环流。 (2)地方风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内的大气流动,如海陆风、山谷风、庭院风等。 3.风的特性 (1)风向风吹来的地平方向为风向,通常用风向风玫瑰图表示。 (

11、2)风速单位时间内风前进的距离,单位为m/s,也可用风玫瑰图表示。,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8,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五)降水 1.降水 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蒸汽进入大气层,经过凝结后又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分。如雨、雪、雹都属降水现象。 2.降水的性质 (1)降水量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透流失而累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单位为mm 。 (2)降水强度单位时间(24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mm/d 根据降水强度,可将降水划分如下: 小雨 10 中雨 1025 大雨25 50 暴雨 50 100,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19,第一章

12、 室内外热环境,2.2 室内的影响因素 (1)热环境设备的影响 (2)其他设备的影响 (3)人体活动的影响,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0,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福建省气候分区,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1,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4.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 (1)窗口设计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外墙面积不应过大,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北向不应大于0.45;东、西向不应大于0.30;南向不应大于0.50。 (2)透射体设计 (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2,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 改善室内热

13、环境的建筑途径,4.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 (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Passive solar house) 以墙、地板、屋盖等为主体,组成吸热、储存、控制与分配太阳能的系统。不用机械力量而靠对流、传导、辐射等传热机制吸收、蓄存、释放太阳能的建筑。,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3,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4.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 (4)太阳房( solar house) 太阳房是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的重要方面。把房屋看作一个集热器,通过建筑设计把高效隔热材料、透光材料、储能材料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使房屋尽可能多地吸收并保存太阳能,达到房屋采暖目的

14、。,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4,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4.1太阳辐射热的利用与调节 (4)太阳房( solar house) 太阳房可以节约7590的能耗,并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各国太阳能利用技术的重要方面。在太阳房技术和应用方面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玻璃涂层、窗技术、透明隔热材料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5,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2 优化围护结构性能 1)保温性能 在采暖建筑中,围护结构应有足够的保温性能。这不仅是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同时对建筑节能亦具有重要意义。 2)隔热性能

15、 在夏季需要防热的地区,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隔热性能,对于屋顶、西墙和东墙,更应特别重视。 3)防潮性能 无论是从室内环境的要求,还是从围护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考虑,围护结构防潮都是重要的。由于引起围护结构受潮湿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防潮措施必须有的放矢。本课程涉及到的仅是热物理性能的潮湿问题。,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6,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4.3 自然通风 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排除室内产生的不洁气体、物质、烟尘、湿汽与热空气,通风换气是必不可少的。就炎热地区防热而言,不仅应有一定的通风量,还应使空气具有适当的流速。但通风的前提条件是室外

16、空气的品质(包括温、湿度等),都应优于室内空气才有意义,才能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下午9时38分,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27,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4 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建筑途径,4.4 绿化 植物对人体的影响,除心理因素和美化环境外,还具有增加氧气、清洁空气、调节水分和湿度、降低噪声干扰等多种作用。特别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辐射热,茂密的簇叶能有效地遮挡直射阳光,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总之,绿化是在多方面可以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 由于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较多,改善热环境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而且应当在规划设计与单体设计中,从方案构思到建筑施工图逐一落实,以便创造优雅、舒适的建筑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