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1513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西文审美文化(二),人性显现:现代审美文化 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一、人性显现:现代审美文化,文艺复兴标志着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 一、人的发现与生活的世俗化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了一个与中世纪生活迥然相异的人性世界即希腊世界,这一时期的小说形象再现了宗教信仰的终结与解体,生动描述了教会神职人员的虚伪与奸炸。,堂吉诃德对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此外这一时期的绘画也肯定了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达芬奇的蒙娜 丽莎,米开郎琪罗的大卫像,一、人性显现:现代审美文化,二 、理性主体与感性主体的对立和统一 整体而言,现代审美文化是一种主体 性审美文化,并且首先表现为理性主义的审

2、美文化。 比如,布瓦洛在其诗的艺术中明确提出:“首先需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作品则以高乃依的熙德、歌德的浮士德为典范。,一、人性显现:现代审美文化,三、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 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在现代审美文化阶段才成为可能。只有到了解19世纪,艺术才真正确立自身的自主性,实现艺术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彻底分离。其标志就是“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的诞生。 其中,王尔德的相关理论论述最具代表性。 四、审美精神,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后现代究竟起源于何时? 西方学界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战前起源说;战后起源说,战前与战后综合说。本文的后现代所指称的是第二次世界

3、大战以来 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后现代的出现并不意味现代审美文化的终结,以及后现代审美文化的开端。,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一、后现代艺术 我们所说的后现代艺术主要是指后现代绘画、后现代建筑、后现代雕塑,以及过程艺术、大地艺术等等。 “后现代文化之父”杜尚(18871968),1917年,他在买来的小便池上签下“R.Mutt,1917”,取名为喷泉,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1919年,在印刷品蒙娜丽莎上画了两撇胡子,将其命名为l.ll.O.O.Q。,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大地艺术的代表作有罗伯特史密斯创作于1970年的螺旋开的防波堤,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后现代建筑摈

4、弃了现代建筑理性化、刻板化的表现风格,注重建筑的感性化、人性化、生态化、注重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 代表建筑有:古根海姆博物馆,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 罗马的千年穹顶,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二、后现代主义文学 如同后现代艺术,后现代文学也十分典型地体现了后现代的审美文化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碎片化与不确定性是后现代文学对后现代生活世界的总体描述。 比如,“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作品玻璃山由1001句编了号码的短语组成,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第二,文学门类之间、文学与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各种文体被杂糅在一起。

5、比如,后现代诗歌没有遵从现代诗歌的写作规范,并俚语大量引入诗歌,而且使用散文语言写诗。 第三,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界限模糊。 比如,美国后现代小说家托马斯品钦于1973年创作了长达千余页的万有引力之虹。,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审美精神 后现代审美文化凸显了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可能的救赎之道。 平面化、边缘化、碎片化则是后现代人的本真存在状态,我们从以下方面论述: 第一、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与对抗。 无可否认,理性与感性的对立是现代与后现代社会的共同特征。不同之处在于,无论是现代时期的理性还是感性都各自拥有其自治性的领地与相对完整的世界。,二、感性碎片:后现代审美文化,第二、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后现代强调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 第三、从价值取向看,后现代审美文化不是神圣文化而是世俗文化。,思考题,以现代成品艺术为例,谈谈后现代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