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III3套含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29346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X 页数:321 大小:4.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III3套含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1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III3套含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1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III3套含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1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III3套含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1页
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III3套含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11月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工作人员高频考点试题【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可根据实际调整大小)题型12345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卷一.名师堂押题卷(共150题)1.老张购进一批商品,共20件。销售时每件合格的商品可以赚50元,不合格的商品一件亏20元。他卖出的这20件商品中有几件是不合格的,那么卖出这批商品可能赚: A.690元 B.720元 C.780元 D.850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不合格的商品有

2、x件,由共20件可知,合格商品有(20x)件。根据每件合格的商品赚50元,不合格亏20元,可知总利润为50(20x)20x,化简得100070x。第三步,依次代入选项,A选项:若100070x690,解得x不是整数,排除;B选项:若100070x720,解得x4,满足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2.小陈到该小吃店点餐,打算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包点和一种粥,则小陈有()种不同的点餐配选择。 A.8 B.12 C.16 D.24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该小吃店有4种包点和4种粥,则任选一种包点和一种粥的情况数为:种。故正确答案为C。3.下列说法,作者最不认可的是: A.鸡蛋中的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 B.

3、吃鸡蛋后没有异常反应的人应该坚持食用 C.鸡蛋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对人体非常有益 D.中国人对鸡蛋的研究结论比外国人的更可靠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对应“您的胆固醇水平较高,就应该适当控制鸡蛋或者蛋黄的摄入量”,说明鸡蛋的胆固醇主要集中在蛋黄,符合文意,排除。 B项“异常反应”偷换概念,文段中为“超反应”,且文段仅指出“如果您是鸡蛋的超反应者,应该控制鸡蛋或者蛋黄的摄入量”,并未指出不是“超反应”的人群应该怎么做,故与文段不符,当选。C项对应“含有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说明鸡蛋中的抗氧化物质对人体有益,符合文意,排除。D项对应“关于鸡蛋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参考中国人

4、自己的研究数据”,说明中国人的研究更可靠,符合文意,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心内科专家跟你谈谈鸡蛋的“好”“坏”4.红楼梦中“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指的是: A.薛宝钗 B.贾宝玉 C.林黛玉 D.贾探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是林黛玉进贾府时对贾宝玉的描写。因此,选择B选项。A项:薛宝钗,是曹雪芹著长篇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

5、原著对薛宝钗的描写:“头上挽著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A项错误。C项:林黛玉,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母亲贾敏是贾代善和贾母四个女儿里最小的女儿。原著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诗云“颦儿才貌世应稀”。C项错误。D项: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

6、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D项错误。5.某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合理的财政结构建立多元经济结构财政收入过度集中于某领域财政危机 A. B. C. D.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中选择。 比较可知:必然先有“财政收入过度集中于某领域”后有“某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和“财政危机”,则为首句,排除B、C两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应从中选择。比较可知:必然先有“建立多元经济结构”,后有“合理的财政结构”,则为尾句,排除A选项。因此,选择D选项。6.下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A.如上图所示 B.

7、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各图进行拼合。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结合选项进行匹配,寻找等长边,如下图所示:因此,选择C选项。7.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这几年,就业市场一头是工厂感叹招工难,另一头却是就业者诉苦就业难。其实,就业问题不仅是总量问题,还有一个结构性问题。化解这一问题,急需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补上职业教育短板。今天,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呼唤懂智能制造的技术工人,乡村振兴同样渴求懂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发展社区养老最缺的正是专业护理人才发挥职业教育的

8、人才蓄水池功能,有助于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也将更好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更将推动我国的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B.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 C.市场上最紧缺的人才类型 D.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功能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提出文段观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接着从各个方面具体解释说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原因,一方面解决“就业问题”突出的问题解决劳动者技能与市场需求的错位问题,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发挥职业教育的人才蓄水池功能,推动我国的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因此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第

9、一句话是文段的主旨句,即强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功能。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因此,选择D选项。A项和C项:“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市场上最紧缺的人才类型”非文段重点。B项:“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无中生有。8.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所在省(区)不属于黄河流域的是: A.五台山 B.莫高窟 C.避暑山庄 D.孔庙、孔府及孔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C项“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不属于黄河流域。A项“五台山”位于山西省;B项“莫高窟”位于甘肃省;D项“孔庙、孔府及孔林”位于山东省,这些省份均属于黄河流域的范围。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0、9.PC、平板、智能手机,已成为时下大学生的标配,网络化生活方式真实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据支付宝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已超过55,在广东这一数字达到67,而在上海,这一数字更是高达88。这表明,上海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比广东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高。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得出的结论? A.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大学生的日均生活费用是广东大学生的1.6倍 B.广东的调查样本大部分来自学生上网要限制的特种高校,而上海的全部来自于普通高校 C.被调查的学生是从与研究者进行合作的老师的学生中选取的 D.当前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仍在不断升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

11、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上海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比广东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高。论据:据支付宝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网上消费的普及率已超过55,在广东这一数字达到67,而在上海,这一数字更是高达88。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无关选项。调查结果比较的是日均生活费用,而论点比较的是网上消费的普及率,该项讨论的话题和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选择样本不典型,具有削弱作用。C项:无关选项。阐述的是被调查的学生是从哪里选取的,而题干论点比较的是上海大学生和广东大学生的网上消费的普及率,该项

12、讨论的话题和题干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明选择样本不够典型,具有削弱作用。第四步,强弱比较。B项指出了上网普及率调查结果广东低于上海,是因为广东选的是上网受限制的高校,而上海选择的是普通高校,削弱力度较强。D项并未指出为什么上网普及率调查结果广东低于上海,力度弱于B项。因此,选择B选项。10.下列关于生活常识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水在真空中会先沸腾后结冰 B.颜色深的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好 C.纯水(只有水分子)在0时不会结冰 D.天凉时,湿润的地方比干旱的地方使人觉得更冷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隔热膜又叫太阳膜,在

13、现代太阳膜生产技术中,往往是通过真空喷镀或磁控溅射技术将铝、金、铜、银等金属制成多层至密的高隔热金属膜层。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造的太阳膜,通过强力磁场吸附金、银、镍、钛等贵稀金属原子,不仅能通过金属本身的物理属性来隔绝热量,提高舒适度,更能保证优异的透光性和清晰度,确保车主视野清晰。由此可见,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与颜色深浅没有直接的关系,汽车贴膜内的涂层工艺才是决定隔热效果的关键因素,颜色浅的隔热膜同样可以达到好的隔热效果。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理法和猜测法解题。D项从我们自身的感受看是正确的,先排除D。在A、B、C三项中,A、C两项需要较专业的知识,可能不知道,但B项从我们生

14、活中给车贴膜的经验看,隔热膜的隔热效果与所用的材质、工艺相关,没有证据证明与颜色有什么关系,可猜测答案为B。A项说法正确。水在真空中会先沸腾后结冰,因为气压降低后水的沸点也会降低,水会开始沸腾,水变成水蒸气使水的内能降低,水会结冰。 B项说法错误。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和膜的颜色深浅没有必然的关系,且颜色过深的隔热膜由于会阻挡司机的视线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C项说法正确。纯水在0不会结冰是因为缺少凝聚核。 D项说法正确。湿润的地方湿度大,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感觉比干旱的地方更冷。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A项正确: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而真空中没有空气,所以水开始会沸腾,然后水变成水蒸气

15、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进而结冰。 B项错误:汽车贴隔热膜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汽车玻璃上形成一道隔绝层,阻止热量透过玻璃进入到车内。早期的隔热膜以染色工艺为主,靠颜色来隔热,需要颜色越深才能起到效果。而实际上这种方式并不好。现在的汽车隔热膜的隔热效果和膜的颜色深浅没有必然的关系。优质的隔热膜不但能够高效地隔热,还能同时保证高的透光度,保障行车安全。C项正确:纯水只含水分子时,当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时还会保持液态,这被称为过冷水。但是一旦有振动或凝结核加入(比如随机的灰尘、气泡以及不平整的容器壁)时就会迅速结晶。D项正确:水的比热很大,用人的体温来加热潮湿的空气要比加热干燥的空气会消耗更多的热量,所以人会

16、在湿润的地方感觉到更冷。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1.颁奖:领奖 A.受虐:施虐 B.成功:失败 C.盈利:亏损 D.行贿:受贿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颁奖与领奖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有颁奖才有领奖,且主体与客体对应。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有施虐才有受虐,位置与题干相反,排除。B项:成功与失败并无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二者为并列关系,排除。C项:盈利与亏损并无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二者为并列关系,排除。D项:有行贿才有受贿,二者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先后顺序,且主、客体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12.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空气中

17、的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基本恒定。这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边增长、边消耗”的动态平衡状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多年来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保持不变的原因。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 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和概括。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首尾句是文段的关键句,正

18、确选项应是对首尾句的准确概括。文段首句指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然后从二氧化碳的来源、吸收溶解及转化方面详细介绍其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始终不变的原因;尾句由“这就是”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多年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所占比重保持平衡。综合分析可知,文段为总分总结构,重点是首尾句,强调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重基本恒定,对应C。 A项的“含量”、B项的“来源”、D项的“消耗”均对应文段的部分内容,不具有概括性,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上保持恒定,然后进行具体解释说明,阐述二氧化碳的来源和消耗情况,最后总结

19、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主旨句是首尾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B项和D项“来源”“消耗”表述片面,且对应具体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A项“含量”表述不明确,文段说的是含量恒定,即平衡。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恒定,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接着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行介绍,随后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如何被吸收、溶解、贮藏的,指出这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得以保持恒定的原因。因此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介绍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处于平衡状态,对应C项。 A项“含量”、B项“来源”、D项“消耗”分别对应后文解释说明部分,并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

20、案为C。13.附加刑作为主刑的补充,只能同主刑一起适用,不能独立适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附加刑作为主刑的补充,可以附加于主刑一起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故表述错误。14.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反馈给用户。云计算采用虚拟化技术,其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这是云计算最为显著的特点,因此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获取应用服务。

21、而云计算的兼容性非常强,不仅可以兼容低配置机器、不同厂商的硬件产品,还能够外设获得更高性能计算,从而支持用户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故表述正确。15.张某欲抢劫路人财物,买了铁锤,深夜躲在路边树丛中准备伏击路人,后遇到路人付某,正准备实施抢劫时,张某看到马路对面有五名学生经过,心中害怕,趁学生发现前,慌忙逃走,未劫得任何财物,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守候被害人的到来属

22、于预备行为,因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的,成立犯罪预备。A项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B项:本题中行为人并未“着手”,即并未对被害人实施暴力,故不成立未遂。B项错误。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D项:犯罪既遂,即犯罪行为符合了构成某罪所需的全部构成要件。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16.()是正式沟通的特点。 A.效果好 B.约束力强 C.灵活性 D.权威性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 第二步,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

23、的组织机构中,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正式沟通渠道的优点:沟通效果好,具有严肃性,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其缺点是传递速度比较慢,而且也不够灵活。因此,选择ABD选项。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形式不拘,直接明了,速度很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新闻”,而且这种沟通一般是以口头方式进行,不留证据,不负责任,许多在正式沟通中不便传递的信息却可以在非正式沟通中透露。C项:灵活性是正式沟通的缺点不是优点,正式沟通不够灵活。C项错误,不当选。17.题目中的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最有可能出现在?处的图形是()。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

24、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题干图形均由两个图形组合而成,结构存在共性,优先考虑静态位置。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从左到右观察各图形,第一段出现了1白1黑两图形相交,1白1黑两图形相离,两个空白图形相交三种图形结构,第二段应用规律,图形结构依次为两个空白图形相交,1白1黑两图形相离,缺个1白1黑(纯黑图形)两图形相交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因此,选择A选项。18.在知情同意方面,由于绝大部分没有专业知识的受试者对基因治疗的原理无法准确理解,因而很难真正完全知晓其所承担的风险。另一个风险是由于很多基因治疗所针对的是严重的

25、遗传疾病,因而通常需要在病人婴儿或儿童时期治疗,但此时是否做基因治疗的知情同意和选择将取决于其父母或监护人。父母或监护人是否有权为病人选择有可能改变其体内部分细胞的基因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共识。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实现难度 B.基因治疗中医患关系的特殊性 C.基因治疗中医疗风险的特殊性 D.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观念分歧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式结构,分别介绍了基因治疗中知情同意方面的两个风险。其一是受试者很难真正完全知晓其承担的风险,其二是父母或监护人是否有权为病人选择改变其体内基因,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共识。综合可知,文段主要介绍了知情同意在基因治疗中的实现难

26、度,对应A。B、C两项未提到“知情同意”问题,D项的“观念分歧”只对应第二个风险,均可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了在知情同意方面,因为专业知识受限,所以受试者很难真正知晓基因治疗的风险。“另一个风险”表并列,后文介绍了由于需要在病人婴幼儿时期治疗,而这时知情同意和选择权在于父母或者监护人,所以病人知情同意也是很难做到的。总结文段,文段通过两个并列部分,说明病人知情同意实现很有难度,对应选项,A项符合文意,当选。 B项和C项没有提及文段的主题词“知情同意”,与文段不符,排除。D项“观念分歧”无中生有,文段并没有介绍知情同意在治疗中存在什么样的分歧,而是介绍了知情同意的实现有难度,

27、与文段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基因治疗时代真的要来临了吗19.“全光通信”是一种无需进行任何光电变换的全新光波通信。在全光通信系统中,图像和话音信息直接变换为光信号,并在传输媒体中传输。在摄像光学系统、光纤系统和接收光放大系统组成的全光通信系统中,由于不要求光电变换,所以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信号失真小,能够在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是理想的通信方式。下列说法不符合这段文字内容的一项是( )。 A.全光通信无需进行信息转换 B.全光通信系统的信息媒体是光波 C.全光通信系统中没有电子元件 D.全光通信信号失真小,因为没有光电转换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可将选项

28、与原文进行对应。 根据文段第二句“在全光通信系统中,图像和话音信息直接变换为光信号”可知,全光通信需要进行信息转换,表述错误;B项,根据文段第一句“全光通信是一种无需进行任何光电变换的全新光波通信”可知,表述正确;C项,根据文段第三句“由于不要求光电变换,所以没有任何电子元件”可知,表述正确;D项,根据文段第三句“由于不要求光电变换,所以没有任何电子元件,信号失真小,能够在以上的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是理想的通信方式。”表述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20.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能传声 B.真空能传声 C.液体能传声 D.气体能传声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

29、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真空的含义是指在给定的空间内低于一个大气压力的气体状态,是一种物理现象。在“真空”中,声音因为没有介质而无法传递,但电磁波的传递却不受真空的影响。因此,选择B选项。ACD项:声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ACD项正确,排除。21.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长期以来对“三农”的金融支持服务还不够,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服务获得感不明显。传统金融体系受“短期绩效”“资本至上”以及“规模

30、偏好”等观念的影响,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金融服务相对不足。另外,风险控制与监管、市场之间还存在一定失衡情况。这些难点和痛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满足。基于此,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痛点和服务障碍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市场对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B.建设新金融的现实背景 C.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 D.传统金融体系的新发展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及其影响,然后指出在这种背景下,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正是要解决传统金融体系

31、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基于此”后面的内容。文段首先介绍了传统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对“三农”的金融支持服务不够、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金融服务不足以及风险监管和市场之间存在失衡等。接着指出这些问题对实体经济和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影响。最后以“基于此”指出,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和解决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分析可知,文段主要介绍的是新金融崛起的现实背景,对应B项。 A项的“金融服务”,C项的“农村金融体系”,D项的“传统金融体系”,均脱离了文段论述的重点“新金融”,排除A、C、D。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用“另外”连接了传

32、统金融体系中的三个问题,然后指出这些痛点和难点带来的影响,最后对整个文段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这些痛点和难点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文段为“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的主旨句,主要介绍了新金融崛起的现实背景。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传统金融体系对“三农”支持不足,接下来指出其对中小企业、创业者的金融服务也相对不足,“另外”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失衡情况。随后通过“这些难点和痛点”总结前文,指出这些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尾句“基于此”得出结论,说明传统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正是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故文段为“分总”结构,意

33、在强调“新金融崛起的出发点”即现实背景,B项当选。 A项,“市场的需求”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问题”对应尾句之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D项,“传统金融体系”非重点,文段重点论述的是“新金融”的崛起,偏离文段主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金融22.鸣凤是老舍创作的家中的人物形象。()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鸣凤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高公馆内的一个小丫鬟,她美丽,善良,聪明,刚烈,深爱高家三少爷觉慧,但由于要嫁到老头家里做小老婆,她不能和觉慧分开,也不能承受做小老婆的现实,最后投湖

34、自尽。因此,本题错误。老舍,原名舒庆春,“京味小说开创者”,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23.我国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中,少了些如履薄冰的文化敬畏,让优秀的历史文化_在了推土机的滚滚狼烟里;城市独特的传统文化即便被简单复制,也丢失了历史_的文化精髓。城市记忆变得_甚至从此消失殆尽。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埋葬沉淀模模糊糊 B.葬送积淀不伦不类 C.丢失累积面目全非 D.消逝沉积遥不可及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让优秀的历史文化_在了推土机的滚滚狼烟里”可知,文段要表达的是城市改造让许多优秀的历史文化不复存

35、在。C项“丢失”指失掉,遗失,侧重于丢掉了,一般搭配具体事物,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A项“埋葬”指掩埋尸体;B项“葬送”指掩埋死者、出殡等事或指断送;D项“消逝”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三者置于此处均能表达“不复存在、消失”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搭配“历史”。A项“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释出;D项“沉积”指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也指这样沉下来的物质形成冲积层或自然的堆积物。二者均与“历史”搭配不当,排除A项和D项。B项“积淀”指积累沉淀,常搭配文化、经验等抽象事物,置于此处搭配合适。答案锁定B选项。第三步,验证第三空

36、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城市记忆变得不伦不类甚至从此消失殆尽”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和选项,第一空的解题关键在于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第二步,第二空词语不好辨析直接跳过,第三空通过提示信息选择与句意最契合的一项。第一空,“丢失”指遗失;“消逝”多指随时间慢慢消失。二者均不符合旧城改造过程中推土机暴力破坏优秀历史文化的语境,排除C、D。 第二空不好判断,跳过。 第三空,与“模模糊糊”相比,“不伦不类”更能体现“简单复制传统文化,丢失历史文化精髓”的状态,排除A。 故本题选B。24.老王在芳草水岸楼盘购买了一套毛坯房老王对不断接到询问装修事宜的

37、电话非常恼火芳草水岸楼盘还未开盘就开始大力宣传一家知名装修公司被老王选中为他装修新房亲友们都来老王新居祝贺乔迁之喜 A. B. C. D.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中选择。 比较可知,“已购买”“还未开盘”,所以应该在前面,确定为首句,排除D项。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其后,“老王在芳草水岸楼盘购买了一套毛坯房”,购房后,“老王对不断接到询问装修事宜的电话非常恼火”,通过老王的精心挑选,进而“一家知名装修公司被老王选中为他装修新房”,新房装好后,老王入住了新房,最后“亲友们都来老王新居祝贺乔迁之喜”。因此,选择A选项。25.最早对“峨眉”二字做出解释的是晋人任豫

38、其益州记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今四川乐山)界以南八十里,两山首相望如蛾眉。这个说法为北朝郦道元所接受,其水经注记载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秋日清澄,望两山相峙如蛾眉。任豫、郦道元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几乎成为后世定论。然而考查图书典籍,我们却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这段文字是一篇论文的开头,这篇论文最可能: A.考证“峨眉”一词的来源 B.介绍峨眉山外貌形态的变化 C.介绍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 D.论证文献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下文的推断。阅读并分析文段,文段通过介绍晋人任豫、北朝郦道元的观点,指出一种对“峨眉”一

39、词来源的考证,即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并转折指出我们考查图书典籍却发现上面的说法缺乏相应的文献证据。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围绕考证“峨眉”一词的来源展开论述,对应A。 文段首先说晋人任豫对“峨眉”二字做出的解释;接着说北朝郦道元也认同其观点;然后说他们都是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最后以“然而”进行转折,指出我们在图书典籍里面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继续围绕考证“峨眉”一词的来源展开论述,A项说法与之相符,当选。B项,文段已经说明了任豫、郦道元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一词的来源,“峨眉山外貌形态”属于本文内容

40、下文不可能再赘述峨眉山外貌形态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峨眉”一词的来源,“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论证文献对地理研究的重要性”脱离了对“峨眉”一词的考证的话题,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开头介绍了晋朝任豫是最早在益州记中对“蛾眉”一词进行解释的,随后文段指出其说法被郦道元所接受。最后,文段尾句介绍了这二人都是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断“蛾眉”的词源,但书籍中却并不能查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文段话题落在尾句,接下来应围绕“峨眉”词源的考证展开论述。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语境。

41、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接语选择题,重点关注文段尾句。文段首先分别介绍了任豫、郦道元对“峨眉”二字作出的解释,并指出他们是根据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的语源语义来历,尾句“然而”转折,指出没有图书典籍能够证明“峨眉”为“蛾眉”。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围绕“峨眉”的来源在论述,作为一篇论文的开头,这篇论文最可能在考证“峨眉”的来源,对应A项。 B项,“峨眉山外貌形态”与尾句话题不一致,且“变化”无中生有,排除;C项,水经注为举例部分的内容,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D项,与文段话题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峨眉”语源考26.学校运动会4400米比赛,甲班最后一名选手

42、起跑时,乙班最后一名选手已经跑出20米。已知甲班选手跑8步的路程乙班选手只需要跑5步,但乙班选手跑2步的时间甲班选手能跑4步,则当甲班选手跑到终点时,乙班选手距离终点( )米。 A.30 B.40 C.50 D.60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条件可知,甲乙两班选手每步跨出的距离之比为,相同时间内跨出的步数之比为,则二者的速度之比为,即相同时间,甲跑400米时,乙跑了米,此时乙距离终点米。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基本行程类。 第二步,甲跑8步的路程乙只跑5步,甲、乙步幅之比为58;乙跑2步的时间甲跑4步,甲、乙步频之比为42,所以甲乙速度之比为V甲V乙(54)(

43、82)201654,故路程之比为54(时间一定,速度与路程成正比)。第三步,甲跑400米,则乙跑了(米),乙距离终点4002032060(米)。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以甲班最后一名选手出发为起点时间,在其到达终点时,甲班选手的路程为400米,此段时间内甲、乙两班选手经过的时间相同,所跑的路程与速度成正比。本题中速度单位时间内的步数每步的长度,题干中直接给出甲、乙两班选手之间的步长和单位时间内的步数比,按步求解即可。由题意可知,甲班最后一名选手与乙班最后一名选手的速度之比相同时间之内跑的步数之比每步长度之比 5:4。则甲班最后一名选手跑400米,乙班最后一名选手跑了40045320米,所求为4003202060米。27.把一根线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线绳的中间剪开,这线被剪成了几段? A.6 B.7 C.8 D.9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第二步,根据剪刀剪绳子问题公式可得,最后绳子的段数2119段。因此,选择D选项。剪刀剪绳子问题公式:对折n次,剪m刀,绳子可分成的段数m+1段。28.下边的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上边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的,请把它找出来。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平面拼合,找平行线做突破口,图3底边与图2顶边平行,且长度一致,优先拼合在一起,图3、图4斜边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招聘面试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