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5.16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2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47644 上传时间:2019-06-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5.16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5.16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5.16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5.16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5.16亚洲第一共和国同步练习岳麓版选修2201706280227.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基础达标1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解析两派都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发展资本主义是其根本目标。答案B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B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C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延续D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实质的分析理解能力。革命派主张在中国进行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而改良派反对革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因此实质上是为建立何种政体而进行的论战。答案A3关于钦定宪法大纲的表述

2、,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B在立宪运动强烈要求实行立宪的情况下颁布的C使君主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D人民的合法权利和政治地位得到根本保障解析本题考查对宪法大纲的理解能力。大纲规定人民的权利来自君主,只是得到极其有限的认可。答案D4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湖北军政府的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解析本题考查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意义的理解。A项是地方革命政府的成立,C项标志着封建帝制结束,D项标志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只有资产阶级革命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才是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答案B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3、其实际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D结束了封建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临时约法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项内容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是对君主个人专制独裁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答案A6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蔡锷 C宋教仁 D黄兴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与共和的斗争,同时考查阅读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抓住关键词1913年、国民党、国会、责任内阁,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

4、个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实际上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积极宣传国会选举,希望重组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答案C7下列关于袁世凯专制独裁的表现,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暗杀宋教仁迫使第一届内阁辞职公然宣布复辟帝制解散国民党和国会A BC D解析袁世凯1912年6月解散第一任内阁,1912年底刺杀宋教仁,随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1915年复辟帝制。故选B。答案B8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但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5、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解析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查辛亥革命失败的因素。材料中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可看出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基础,对农村地区影响微弱。A、B两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表述错误。D项未深入到问题的本质。答案C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

6、权利解析从材料中中国乃是中国人之中国的含义,可知,辛亥革命使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了。答案A能力提升1020世纪初,中国先后出现两部宪法,对中国政治近代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清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宪法大纲只有“君上大权”一章,后附臣民权利义务。拟定者申明钦定宪法大纲的宗旨:认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大纲条款中把“君上大权”放在首位,赋予“臣民”的权力十分有限。摘自人民版历史选修2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

7、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分布法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时人创作的漫画,讽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却是“猿”(袁)之天下。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完成下表。宪法名称背景国家元首国家权力公民权利钦定宪法大纲皇帝独揽大权,但立法、行政、司法权有所分离给予臣民极为有限的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民国成立总统(2)如何评价这两部宪法?解析第(1)问,表中内容,可根据材料来完成,第(2)问,要从目的和作用上分析评价。答案(1)清朝统治危机皇帝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公民获得许多民主权利(2)钦定宪法大纲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宪法极力维护君主专制;但是它是中国第一部宪法;其欺骗性进一步激发了革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度,并通过参议院对总统的弹劾权,试图避免独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言之成理即可)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