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29620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作计划】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八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例文 特征码 dxuSCroryAbsjuoPbkRs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 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 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 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 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 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 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 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六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共计 315 名学

2、生,每周 12 个课时。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 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 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 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 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小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 第 2 页 绩提够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 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 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 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 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

3、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 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 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 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 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 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共分三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 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 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 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 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 气候、河流、

4、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 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 第 3 页 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 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的交通、 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响交通、农业 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 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

5、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 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 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 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 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 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 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

6、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 第 4 页 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 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 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 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 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 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 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 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