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73459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8.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特金斯_山西绿地洪洞广胜寺项目旅游开发策划概念性规划_111P.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阶段(2010-12-23),工作内容: 发展背景分析 发展条件分析 旅游市场分析 案例分析与借鉴 发展定位与目标 空间规划(初步)与项目策划 空间规划深化(第二阶段) 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第三阶段),规划历程: 2010年11月22-25日 洪洞 Atkins现场考察与访谈 2010年12月15日 上海 Atkins与绿地集团、绿地 云峰公司沟通 2010年12月20日 无锡 Atkins灵山胜境景区考察 2010年12月23-24日 洪洞 Atkins向陆合集团、洪洞 县政府、佛教协会汇报 洪洞 Atkins第二次现场考察,1 发展背景分析 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 1.2 佛教旅游发展

2、背景 1.3 上位规划解读,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山西省层面,山西省旅游业发展迅猛,正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迈进,旅游产业渐成地区支柱,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排名第一的地上文物大省,名胜古迹众多,特色鲜明,拥有旅游景点628处,其中5A级景区2处(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4A级景区23处 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山西省旅游总收入已达893亿元,国内游客数量9384 万次, 海外游客数量94万次,分别是2000年的11倍、3倍和6倍 旅游产业渐成地区支柱:自2006年以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山西省旅游产业实现重大突破,旅游业在

3、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地区性支柱产业。2009年,旅游产业占比重达到12.1,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山西省层面(续),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明确提出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山西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指出将山西建设成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北方生态休闲避暑胜地。,财政总收入均破千亿元大关,开始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资本向旅游等新兴产业转移。,休假制度调整,推动了中短线旅游产品的发展,广胜寺镇因中短程客源地太原、北京而受益;省政府将旅游业确立为山西省“接续型支柱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计划五年内作出较大的导向性投入及实行优惠政策,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资本向旅游产业

4、转移。,山西省“十二五”规划建议(讨论稿)出台,全省实施“大作品、大集团、大景点、大会展、大服务”战略,特别强调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实现由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全省游客首次超过1亿人次,省政府对旅游业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省政府确定旅游产业为山西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文化旅游产业尤受重视,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山西省层面(续),空间格局呈现“四分天下”特征 以大运高速为轴线,由北至南依次分为四大旅游区,如右图所示。其中晋北景区等级较高,但晋中为旅游热点区域 文化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导 山西省主要旅游产品包括宗教朝拜、古迹观光、红

5、色教育、晋商民俗、寻根祭祖、生态休闲六类,仍以文化观光为主;其中五台山、平遥古城、晋祠、绵山、关帝庙、大槐树、云冈石窟等景区较受市场欢迎 基地处于晋南黄河根祖文化旅游区,是晋南多元化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可承接晋中热点区域,呼应晋北佛教旅游,山西省旅游“四分天下”,以文化观光型产品为主导,宗教旅游景区发展势头良好,山西省旅游发展空间结构图,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临汾市层面(续),旅游业持续增长:临汾市旅游稳步发展,旅游总收入10年实现了近翻15倍的好成绩,游客数量也增长了近6倍 旅游总收入位居山西省中游,增速排名靠后:临汾市旅游业总收入在省内位居中游,与晋中、晋北领先的太原、大同等城市差距较

6、大,与临近的晋南各城市差距不大,呈现“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旅游业总收入增速在省内排名较为靠后,与晋南其他地区发展类似,后续发展压力较大 旅游产业增速乏力: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临汾市旅游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但是自2005年以来,临汾市旅游收入和旅游总人数增速乏力,增速下滑明显,迫切需要旅游产品创新与品牌突破,临汾市旅游产业持续增长,但增速乏力,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临汾市层面(续),空间上沿大运高速形成旅游走廊 临汾旅游沿大运高速和霍侯一级路,形成发展主轴,并向东西延伸 主导旅游产品为根祖朝拜、黄河观光 临汾围绕“中华根、黄河魂、尧乡韵”重点发

7、展根祖文化和黄河观光旅游,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景区主要有尧庙、大槐树、壶口瀑布、丁村文化园等,其他景区大多处于自然开发状态 基地旅游区位优越,位于临汾旅游发展主轴上,邻近两大核心景区,一方面有利于旅游线路合作,产品互补,分流市场;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受到根祖文化强势景区的旅游遮蔽影响,临汾市旅游发展沿大运高速分布,拥有尧庙、大槐树、壶口瀑布等发展较为成熟的景区,临汾市主要旅游景区/资源分布图,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洪洞县层面,洪洞县三次产业比重(2004-2009),经济发展水平高: 洪洞县是山西省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域之一,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113.7亿元,增速5.8%, 名列中部六省百强县之

8、一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有待提升: 洪洞县国民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 近年来第三产业比重略有增加,但整体产业结构变化不大。2009年,洪洞人均GDP达到2230美元,但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为23.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际上GDP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理论数值: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占比为40;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占比为55;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0),洪洞县历年GDP(2006-2009),洪洞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程度严重不协调,1.1 区域旅游发展背景:洪洞县层面(续),洪洞县旅游产业概况(2008

9、-2009),洪洞县旅游产业总体发展缓慢,与全省及临汾市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旅游人均消费仅为150元左右,洪洞县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与省域其他景区差距巨大:当前洪洞县旅游以观光为主,主要为大槐树寻根祭祖游、苏三监狱文化观光游、广胜寺宗教朝拜游等。旅游总收入低,小于临汾市旅游总收入的1% 旅游业缓步发展,地位有限:近年来,洪洞旅游业逐步发展,但增速较慢,不足5%。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旅游业总收入在GDP中占比仅为0.16%,尚未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客接待量比例明显高于旅游收入在临汾所占比例:洪洞县旅游收入不高,游客在洪洞的平均消费相对较低,人均仅150元左右,1.1 区域

10、旅游发展背景:洪洞县层面(续),洪洞县旅游资源分布呈“一核两带”,现有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洪洞县城,仍停留在观光旅游层面,洪洞县主要旅游景区布局图,佛教旅游资源概况 我国佛教文化遗迹众多,全国佛教寺院达1.3万余座 佛教旅游资源分类 寺庙: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基地范围内的广胜寺即为我国著名的佛寺之一 石窟:为古代佛教徒就山崖开凿而成的寺庙建筑,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 佛塔: 用于存放佛的舍利。基地范围内的飞虹塔即为我国十九大佛塔之一 佛教旅游资源分布 分布广泛,但地域差异明显,中原地区佛教资源分布最为密集,其中基地所在的山西省佛教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占全国佛教旅游

11、资源的1/4强。,全国佛教(不包括喇嘛教)旅游资源主要分布省份,中国佛教旅游地分布图,1.2 佛教旅游发展背景:资源概况,我国佛教旅游资源丰富,尤以山西省最为密集,开发级别高 佛教旅游景区级别较高,5A级佛教旅游景区占全国5A级景区数量(截止2010年4月18日为76家)近1/10 地区分布广 佛教旅游景区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传统佛教旅游景区以中原地区为主,新兴佛教景区则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开发形式多 佛教旅游景区开发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扩展开发(如四大佛教名山)、重建开发(如杭州雷峰塔)及全新开发(如无锡的灵山大佛景区) 开发特色明 因为佛教旅游竞争的激烈性,各佛教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往往注重塑造

12、自身的特色,譬如通过标志性的造像、佛塔等来吸引眼球,中国5A和4A级佛教旅游景区统计,1.2 佛教旅游发展背景:开发概况,我国佛教旅游发展兴盛,分布广泛,各个佛教旅游区均强调塑造自身鲜明独特的特征,开发导向一,开发导向二,开发导向三,信仰载体: 华美的佛教建筑,文化沉淀: 深厚的文化底蕴,游憩空间: 清幽的人间净土,开发导向四,配套设施: 成熟的服务系统,1.2 佛教旅游发展背景:开发导向,佛教旅游依托资源,形成多样化的开发导向,完善的佛教旅游产品包含有以观光朝拜为代表的初级产品、以文化体验为典型的深度产品、以休闲度假为主体的拓展产品三大方面,其代表了佛教旅游产品的不断深化与完善 佛教旅游正由

13、朝觐观光型向宗教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方式转变。与传统的佛教旅游相比,现代佛教旅游更强调集普适性、游乐体验性、教育性与科学专业性、休闲性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产品,因此,未来佛教旅游的开发应贯穿整个佛教产业链,注重朝拜、观光、体验、疗养与度假的多元化、一体化发展,佛教旅游将向集观光朝拜、研修养生、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发展,1.2 佛教旅游发展背景:开发趋势,以独特的故事、历史文化为创新来源,打造“人无我有”的旅游资源 同类佛教景点的旅游文化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共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但是,各个佛教景点由于地域性或历史性的原因,或者选取佛教圣典的角度不同,都追求打造具备独特

14、性的景观。 项目规模大型化、功能综合化、设施高科技化 以高大雄伟的佛教设施为吸引物满足旅游者的猎奇心理、反映佛教事业的繁荣;传统佛教项目正由单纯礼拜、观赏功能向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旅游配套功能发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主题旅游区; 在新开发的佛教旅游项目中,设施设备的现代化、科技化程度高,以高科技的方式使静态景观动态化,满足游客参与性、体验性的需求。,1.2 佛教旅游发展背景:开发趋势(续),佛教旅游发展呈现出产品创新化、规模大型化、设施综合化及高科技化的趋势,1.3 上位规划解读:洪洞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文件(送审稿)(2004-2020),广胜寺镇定位为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基

15、地,是洪洞县打造旅游服务中枢的重要支撑;广胜寺镇区(基地)为县域八大旅游景区之一,将重点发展庙宇文化旅游,洪洞县规划建设为旅游服务中枢城镇 广胜寺镇被定性为旅游型城镇,是洪洞县的重点旅游服务城镇 洪洞县旅游发展定位为“以槐乡文化、古代监狱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古遗址古墓葬文化为特色的我国重要的寻根祭祖旅游区”,其中广胜寺镇区为其庙宇文化重点景区 洪洞县域规划八大旅游景区,其中广胜寺镇涵盖两处,分别为广胜寺镇区和广胜寺仿堆旅游景区,洪洞县旅游发展定位为以大槐树情结为独特感召力的全球华人“老家体验”旅游目的地 洪洞县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为“一核一心一带三大片区”。其中广胜寺镇隶属于遗产游憩区,定位为以宗

16、教体验、遗产观光、滨水游憩为主,以文化创意、科考修学、养心度假为补充的特色旅游小镇 广胜寺镇区地处广胜寺镇与广胜寺交汇地段,是镇域重点建设区,为全镇提供主要旅游服务、休闲度假接待设施,1.3 上位规划解读:洪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广胜寺镇隶属于洪洞县的遗产游憩区,镇区紧邻广胜寺,是镇域的重点建设区,1.3 上位规划解读:广胜寺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功能定位: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集居住、旅游度假、文体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环境优良的新镇区 规划布局:“一心、一环、两轴、三区” “一心”:在仰虹街以北、飞虹路以东、广泉街以南,规划布置

17、镇区中心公园,形成镇区绿化景观中心 “一环”:指沿南环街、北环街、西环路、聆泉路,通过沿街绿化、广场及公园绿地等有机布置形成镇区的一个环状景观带 “两轴”:指由霍泉、中心公园以及河流水系形成的东西向景观轴线和沿飞虹路形成的沿路景观轴线 “三区”:指组成镇区的三个功能片区。包括镇区北部的生活居住片区、镇区中部的旅游景观片区和镇区南部的旅游接待服务片区,生态、文化、旅游是广胜寺镇发展的关键词,广胜寺镇区景观规划图,广胜寺镇区功能结构图,2 发展条件分析 2.1 区位与交通分析 2.2 现状分析 2.3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2.4 GIS用地条件分析 2.5 开发建设适宜性分析 2.6 基地综合评价

18、,2.1 区位与交通分析:区位,广胜寺镇位于山西省南部,处在临汾城市发展主轴和洪洞县主要城镇分布带,为晋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型城镇,洪洞县城镇体系规划图 (一主三次四中心,一圈三轴),现状可利用的主线机场为太原机场,辅助机场有运城机场及长治机场。其中太原、运城机场因有大运高速连接,到达基地较为便利;连接长治机场道路等级较低,现状利用较少 规划中的临汾机场位于洪洞县幸村镇白石村,距离基地20分钟车程,其建成开放将极大地增强基地的可进入性 为提升基地的可达性,应加强其与各大机场的联系,在太原、临汾等主要机场设立直达基地的旅游专线巴士,2.1 区位与交通分析:航空交通,基地周边现有太原、运城及长治机场,

19、并规划有临汾机场,建议开通旅游专线巴士加强基地与机场之间的联系,基地周边航空交通分析图,南同蒲铁路北至大同,南接陇海线,与太原、西安、北京等城市相联系 基地距南同蒲铁路洪洞站17公里,车程约10分钟 现有山焦铁路专用线连接基地及南同蒲铁路,建议保留该专用线为未来进入基地提供铁路到达方式,2.1 区位与交通分析:铁路交通,基地临近南同蒲铁路,未来可考虑改造利用山焦铁路专用线与之相连,既可增强基地的可进入性,又可丰富旅游体验,基地周边铁路交通分析图,基地周边南北向有大运高速公路、霍侯一级公路及108国道,东西向有309国道 基地目前已开通洪(洞)广(胜寺)旅游快速路,为双向8车道,10分钟可由广胜

20、寺至洪洞,20分钟可至大运高速洪洞出入口 规划建议增加基地到大运高速明姜出口的公路联系,并可结合山焦铁路专用线于广胜寺镇西设置镇区服务性交通枢纽 规划建议加强与规划中临汾机场的公路联系,提升基地的可达性,基地的公路可进入性较好,未来建议加强其与大运高速(明姜出口)及临汾机场的连接,2.1 区位与交通分析:公路交通,基地周边公路交通分析图,2.2 现状分析:规划范围,基地(红线范围)西至西环路,北至北环路,东至霍山山脚,南至涧河北岸,规划面积3.16KM。 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山林资源,规划将基地西侧的山地区域(蓝线范围,2.34KM)纳入考虑范围,基地规划范围图,基地对外交通设施现有山焦铁路专

21、线、洪广路及洪广快速路,其中洪广快速路为基地最主要的对外道路,应结合旅游开发设置旅游区的主要入口;与此同时,建议保留山焦铁路专线,结合旅游与城镇发展对其局部轨道进行改道,建设车站,为游客进入景区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基地现有结合洪广路所设的广胜寺客运站,规划建议结合洪广快速路及旅游和城镇发展进行调整设置 基地内部现状道路等级较低,缺乏有序的规划结构,建议结合旅游与城镇发展及还建区已规划道路进行调整,2.2 现状分析: 交通设施,基地对外交通联系便捷,但内部现状道路等级较低,结构模糊,基地现状交通设施分析图,山焦职工休闲广场,2.2 现状分析: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基地内现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主要

22、依托山焦厂的附属设施,应依据规划予以利用或进行调整,山焦职工医院,山焦污水处理车间,基地内现状设施多为山焦厂附属设施,为现状广胜寺镇的主要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如山焦职工休闲广场为现状镇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已拆医院为主要服务设施等等,在规划中均应予以还建 现状山焦污水处理车间可考虑升级重置,收集及处理未来场地内部污水,为蓄水造景提供可持续水源,基地现状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分析图,2.2 现状分析: 现状接待设施,基地内现有望虹宾馆、信息宾馆和聆泉宾馆,除望虹宾馆外,其他宾馆档次均较低,难以满足未来旅游与城镇发展的需求,基地内现状接待设施除望虹宾馆外,档次均较低,未来需根据旅游与城镇发展需要予以提升

23、和补充,基地现状接待设施分析图,2.3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类型分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梳理基地内旅游资源种类 主类:基地旅游资源覆盖8大主类中的6类,占旅游资源主类的75% 基本类型:基地旅游资源覆盖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5类,占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9.7% 资源单体:总量为23个,自然类单体占总量的26%,人文类占总量的74%,其中,建筑与设施类单体约占总量的43%,基地旅游资源以人文类型(占74%)为主,属于典型的文化型旅游资源富集区,2.3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等级评价,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基地内旅游资源进行

24、等级评价,结果如下:,基地拥有高等级的旅游资源,具备打造国际级旅游产品的潜力,基地旅游资源等级及其分布图,五级人文旅游资源 四级人文旅游资源 三级人文旅游资源 二级人文旅游资源 一级人文旅游资源,五级自然旅游资源 四级自然旅游资源 三级自然旅游资源 二级自然旅游资源 一级自然旅游资源,2.3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空间分布,基地内山、水、寺、镇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良好,2.3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核心资源提炼,2.4 GIS用地条件分析:现状及规划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确定之用地分析图,结合北部已规划确定用地类型、利用 卫星影像解译场地现状用地类型 场地内有较高生态环境价值的用地 类型包括天然林地

25、、人工林地,占地 面积共53% 天然林集中于场地东部山区,植被 覆盖度高,生态环境良好,是场地 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人工林主要位于 场地西南部,沿河两岸且与农田混 交分布,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2.4 GIS用地条件分析:现状及规划确定土地利用(续),基地东邻山林,西为村落,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良好,基地分东西两部分,西部为 项目核心建设区,地形平坦, 海拔高度主要集中在550600 米之间;东部为太岳山余脉的 山地丘陵区,项目核心旅游资 源-广胜寺所在,地形起伏大, 海拔高差达500米 总体地形为东部高、西部低、 海拔高度由东北山地向西南平 原过渡,2.4 GIS用地条件分析:高程,基地西部

26、区域平坦,东部区域地形丰富,基地海拔高程分析图,基地西部绝大部分坡度小于8 度,大规模开发建设条件良好, 东部山地因地形起伏大,坡度 多大于15度,开发建设需较大 的土方挖填工程,少量坡度较 小的区域位于山地沟谷和山坡 台地部分,旅游游线可考虑适 当利用 西部山地坡度大,且坡长较 长,有潜在水土流失风险,需 在开发建设中注意防治,2.4 GIS用地条件分析:坡度,基地西部坡度较小,开发建设条件良好,东部坡度大,旅游开发中需防治水土流失,基地坡度分析图,综合基地冬至日日照强度和日照时间分析,西部核心建设区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均满足建筑采光条件,而东部山地由于 地形因素,日照时间和强度差异极大,北面

27、坡(阴坡)日照时间短,且部分阴坡面冬至日无日照,地表温度相对较低;南 向坡( 阳坡 )日照时间最长,接收太阳辐射量最高,地表温度相对较高,在项目策划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日照条件较好的片区,2.4 GIS用地条件分析:日照,基地西部日照条件充分,东部日照条件多样,基地太阳辐射量分析图,基地太阳日照分析图,选取佛教中有重要意义的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圣诞)对太阳直射进行分析,且农历十月初五临近冬至日,能近似模拟一年 中日照时间最短的情况(最差日照条件分析) 避免在重要时间节点上(比如早晨、中午、傍晚)的佛教节事活动和重点项目位于山体阴影中,在项目策划和规划中需要考虑 右图一分析得出农历十月初五8点时刻

28、的山体阴影线包括西部建设区的部分地块,图二分析出下午4点20分后整个场地无 太阳照射“太阳落山”,节事活动的策划需要适当灵活调整场地和时间,2.4 GIS用地条件分析:日照阴影,基地紧邻霍山,旅游项目及节事活动策划时应考虑到山体日照阴影的影响,基地日照阴影分析图(上午7-8点),基地日照阴影分析图(下午4-5点),基地内现状河网主要由两部 分组成:由霍泉引出的水系和 由西部山区降水产生的季节性 河流,其中霍泉水系水量大, 且常年水量均衡,季节性差异 较小;而季节性河流在夏季暴 雨期水量陡增,常伴有洪涝灾 害发生,冬季雨量小,枯水期 常断流干涸 霍泉水主要来源为地下水,是 区域内人畜饮用水和农业

29、灌溉用 水的主要来源,需重点保护,2.4 GIS用地条件分析:水文-现状水系,基地内拥有洪洞县唯一的饮用水源霍泉,需重点保护;另有季节性河流,需考虑洪涝灾害防治,基地水文条件分析图,图为根据场地地形环境模 拟的降雨后地表径流走向和汇 水区域边界,根据分析结果 , 合理利用地形环境、改造地表 汇水路径,作为场地开发建设 重要的补给水源、避免过度开 采地下水(霍泉) 东部霍山区域降雨产生的地 表径流沿山谷汇流,并从建设 区东南角进入场地,西部区域由 于部分地形数据缺失,地表径流 模拟有部分紊乱,并由于地形平 坦产生漫流,但总体汇流按地 形环境由东部向中部的方向汇集,基地地表径流分析图,2.4 GI

30、S用地条件分析:水文-地表径流,基地周边有较为丰富的地表径流,可根据地形整理沟谷河渠予以收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挖,2.5 建设适宜性分析:生态价值因子,基地生态价值分析图,基地东部区域生态价值较高,需重点保护,霍山的天然林地和基地内的人工种植林具有最高的生态价值,应尽可能予以保护 由季节性洪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区位于基地北部,由于其是基地内唯一的洪旱交替的生态环境栖息地,故而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应尽可能予以保护 人工建设的冷泉、沟渠和水塘生态价值不高,但在它们周边常种植有生态价值较高的人工林。规划应结合现状已有林种,构建场地绿色基质以增强当地生物多样性,基地内存在若干具有重要社会经济影响的

31、地块,规划时应适当规避,基地社会经济价值分析图,2.5 建设适宜性分析:社会经济因子,从对当地社会和(或)经济的影响作用来考虑场地开发的约束性,其关键衡量因子包括: 广胜寺的宗教影响和霍泉的历史价值 由霍泉引出的水渠对下游河水的补给影响 任何因变更开发建设而产生的成本 村民安置和农田占用赔偿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成本 对季节河道和泄洪区的占用、改造而具有的潜在洪涝风险的控制,2.5 建设适宜性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因子,围绕广胜寺和霍泉的文物保护区划是建设适宜性分析的重要组成因子,其核心区禁止开发建设,基地文化遗产保护因子分析图,基地文化遗产保护区划图,广胜寺和霍泉是重点保护区,具有极高的建设开发制约性

32、。这两个重点保护区的周边也有相应的建设开发控制要求: 重点保护区:具有最高的保护等级 一般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的第一层缓冲区 建设控制区: 建设开发应在色彩、体量、建筑高度等方面与保护区协调 旧水泥厂可考虑改造为展示当地工业遗址的重要场所,基地日照条件基本满足建设用地需求,差异性不大,2.5 建设适宜性分析:日照因子,基地日照因子分析图,建设地块应尽量选址于日照时间最长的区域,特别是对于新建居住区和学校的选址而言尤为重要 旅游景点有充分的日照条件,特别是在寒冷季节,对于游客而言具有更好的游览体验,综合以上因子的考量,加权得出基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基地东部由于地形、生态环境、文物保护等因子制

33、约,其建设适宜性等级最低,除少量旅游设施外,应严格限制建设开发。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为区域发展营造绿色的自然空间背景 基地西部总体建设适宜性条件较高,规划布局应考虑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充分利用,注重规划方案的绿色和可持续,避免“推倒性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2.5 建设适宜性分析:结论,基地建设适宜性分析图,优势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等级高,有利于打造佛教文化胜地,飞虹塔、霍泉地标性强,有利于景观营造 后山环境清幽,有利于丰富旅游体验 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 建设用地较为平坦,有利于开发建设 劣势 山焦原工厂遗留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地处区域地震断裂带上,建筑需要高等级的抗震设防 季节

34、性河流水量不确定,暴雨季节需防治洪涝灾害 现状建筑风貌较为凌乱,需要大量的整治、拆迁工程 现状设施难以满足未来旅游发展需要,需加大投入,2.6 基地综合评价,3 旅游市场分析 3.1 旅游市场分析 3.2 省域佛教旅游竞合分析 3.3 目标市场定位,3.1 旅游市场分析:县域旅游市场现状分析,洪洞旅游客源市场以观光和祭祖为主, 商务市场、周边休闲及自驾游市场潜力较大,未来应重点引导,考虑到基地自身的旅游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目前主要依托洪洞县域旅游市场进行分析。 从旅游目的来看,洪洞县旅游市场可以分为寻根祭祖和商务会议市场,其中, 商务会议市场:数量庞大,消费能力强劲,虽然目前旅游相关花费较少,但

35、是未来应成为基地重点引导的市场之一 寻根祭祖市场:作为目前中远程外来主流客源,可为基地带来分流客源 按照游客来源,洪洞县旅游市场可分为分流过境、本地及周边市场,其中, 过境市场以观光为主 本地及周边市场偏好自然休闲和大型宗教活动 洪洞县旅游消费以门票为主,基地未来发展应朝多元化结构发展,实现“吃+住+游+购+娱”的有效结合,注:表中信息来源于洪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洪洞县过境及周边市场旅游特征一览表,洪洞县寻根祭祖及商务市场旅游特征一览表,3.1 旅游市场分析:区域潜力市场分析,京太西发展带上大中城市交通联系便捷,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市场需求大,综合考虑地缘、文缘和经

36、济条件等因素,选择京太西地区,分析基地主要潜在客源市场拓展潜力。 省内周边客源市场 太原、运城、临汾与洪洞交通联系便捷,潜在出游市场规模较大,是基地重点拓展的客源市场 依托大运高速,沿线城市自驾车旅游市场值得挖掘 省外客源市场 京太西发展辐射带上集聚众多大中城市,因为移民历史与洪洞联系紧密,且其省会城市经济较为发达,人口规模大,居民出游意愿较强,且大都进入休闲度假旅游需求阶段(按人均GDP3000美元计算) 以北京为代表的这些城市文化底蕴深厚,居民自身文化素养较高,对文化旅游消费的诉求及认同度较高,基地应重点培育这些省会城市,注:表中数据来源于洪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京太西客源市

37、场潜力分析,3.2 省域佛教旅游竞合分析:概况,山西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晋北;从类型上大致可分为综合型佛教旅游地和专题型佛教旅游地,综合型佛教旅游地 五台山、天镇慈云寺、浑源悬空寺 、佛光寺东大殿 、广胜寺 、普救寺、法兴寺、绵山禅林 专题型佛教旅游地 太原双塔、应县佛宫寺木塔 、临猗双塔、大同云岗石窟、河曲状元塔 、浑源圆觉寺塔、太原天龙山石窟 根据基地的资源特色,分别选择知名度较高的佛教旅游地及与基地相似的佛教旅游地进行竞合分析,主要竞合对象包括:五台山、云冈石窟、介休绵山和应县木塔,山西省主要佛教旅游区分布图,3.2 省域佛教旅游竞合分析:重点对象分析,山西省域

38、重点佛教旅游目的地竞合分析,3.2 省域佛教旅游竞合分析:结论与建议,基地应立足广胜寺的独特优势,以综合型佛教旅游地为发展导向,形成晋南宗教文化旅游的领军者,寺庙建筑是佛教旅游地的重要载体,4,佛教文化和自然生态结合易受市场青睐,基地应与五台山、云冈石窟等合作,串联产品,共享客源 基地应以综合型佛教旅游地为发展导向 基地应加强广胜寺的提档升级和市场宣传 基地在传统佛教朝拜市场上不占优势,未来应以佛教文化体验市场为突破点 基地应充分利用霍山、霍泉等山水自然旅游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在山西省域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山西省佛教旅游地等级较高,尤以综合型佛教旅游地发展较好,3.3 目标市场定位,立足山西省内

39、市场,瞄准京太西发展带上的大中城市,辐射全国,开拓国际市场;以佛教文化体验客群为核心,同时吸引商务度假、生态休闲、民俗体验等客群,4 案例分析与借鉴 4.1 无锡灵山胜境佛教旅游区 4.2 山东南山旅游区,4.1 无锡灵山胜景佛教旅游区:发展概况,区位 地处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太湖国家度假区内,位于长三角两小时交通圈内,与沪宁杭联系便捷 占地面积 约30公顷 发展背景 1994年开发;2001年被评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2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5A级景区 旅游特色 集湖光山色,园林冠城,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历史知识为一体的佛教文化胜地;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也是

40、唯一集中展示释迦牟尼佛伟大一生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 ;灵山大佛也是世界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佛教文化建筑景观群,长三角热点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国一流的佛教文化胜地,国家5A级景区,4.1 无锡灵山胜景佛教旅游区:发展阶段,从观光朝拜型景区向佛教文化体验型景区转变,体现了“无中生有有中生好好中更优”,1994-1997-2002,2003-2006,2007-,1994年动工奠基 1997年88米高的灵山大佛开光 代表景点:灵山大佛、祥符禅寺 旅游活动:灵山新年撞钟 运营状况:开园迅速达到高峰,然后逐年下降,观光 祈福,宗教观光型景区,文化体验型景区,从荒芜的山水地,建设成以灵山大佛为核心的宗

41、教文化旅游胜景,在宗教界、文化界、旅游界打响了知名度,强化原有佛教文化观光、祈福、休闲体验产品,以召开佛教论坛为契机,以梵宫为核心,建设佛、法、僧文化区域,形成深度体验的佛教文化圣地,佛教文化休闲,佛教文化深度体验,2003年灵山胜境文化园开放, “九龙灌浴”建成 新增景点:九龙灌浴、五智门、五明桥、降魔壁等 旅游活动:“感恩与祝福”莘莘学子大型活动 运营状况:人数保持150万人/年以上,逐年持续增长,2007年建成梵宫 2009年建设五印坛城 新增景点:梵宫、五印坛城、曼龙飞塔、禅修精舍 旅游活动:世界佛教论坛 运营状况:人数达到250万人/年以上,逐年持续增长,4.1 无锡灵山胜景佛教旅游

42、区:旅游产品,深入挖掘佛教文化,运用创新化表现手段,先期开发观光朝拜型初级产品,逐渐升级为文化体验型深度产品,观光朝拜型初级产品,文化体验型深度产品,龙头产品:灵山大佛 支撑产品:祥符禅寺、大照壁、五明桥、胜境门楼、洗心池、佛足坛、五智门、菩提大道、降魔浮雕、 转经廊、阿育王柱、天下第一掌、百子戏弥勒,灵山胜境,龙头产品:梵宫 支撑产品:九龙灌浴、五印坛城、曼龙飞塔、禅修精舍、佛学院、慈恩宝塔、无尽斋意、佛教文化博览馆,4.1 无锡灵山胜景佛教旅游区:空间布局,整体格局 中轴对称,形成三条主题线:中轴为佛线,中轴右侧为法线,中轴左侧为僧线 空间上呈现“壮观”的特征 景观设计 依山就势,自然景观

43、、建筑景观与人工园林交融,呈现“大气开敞与灵秀并重”的特征 项目布局 大部分观光朝拜项目集中布局在中轴上 二期文化体验型项目主要布局在右侧法线上 设施布局 商业设施分散布局 游服设施、交通设施、商业设施捆绑布局,中轴对称格局,形成“佛、法、僧”三大主题轴线,旅游项目集中布局,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与商业设施捆绑布局,4.1 无锡灵山胜景佛教旅游区:景区运营,景区管理 文化公司运作 采用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成立无锡灵山实业有限公司,负责灵山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开发建设、商业运营等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经营战略,从经营景区向经营品牌转变,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市场营销 重大节事引爆 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44、,形成固定吸引力,如每年的除夕撞钟、佛诞法会等活动,形成了稳定的客源市场 通过和权威媒体合作,承办重大节事活动,扩大国际影响力,如通过香港凤凰卫视向全世界转播大型旅游活动; 通过央视第四套节目,让中国的灵山大佛与美国的自有女神对话等 借势世界级文化活动世界佛教论坛,确定其在宗教界的地位,吸引全球文化市场、旅游市场的瞩目,采用公司化运营管理,保证可持续开发;通过举办重要节事活动,不断吸引市场眼球,近年来灵山重大节事活动列表,4.1 无锡灵山胜景佛教旅游区:经验借鉴,区位:位于山东半岛港口城市-龙口市,东临烟台,南靠青岛,隔海与韩国、日本相望,海陆空交通便利 规模等级:占地面积760万平方米,是国

45、家AAAA级旅游景区 功能定位: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观光、会议商务、娱乐购物、工农业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旅游景区。 形象定位:“福寿南山,养心天堂”。 三大“世界之最”: -南山大佛:世界最大的锡青铜坐佛(高38.66米,重380吨) -南山药师玉佛:世界最大的室内玉佛(高13.66米,重660吨) -南山高尔夫球场:世界第一大的球场(279洞,共15个半球场),4.2 山东南山旅游区:发展概况,南山三十年,三大世界之最,一个旅游胜地,以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骄人的旅游业绩全面推动区域建设,带动其从“穷山村向花园城”大踏步迈进,重点举措,由农业生产向工业致富转变 引入玻璃纤维

46、加工、棉纺、毛纺、织毛巾等项目,建成当时最大的村办毛纺厂 建立村企合一的企业集团,瞄准服务业,将旅游业定为企业新的发展道路 累计投资22亿元于旅游服务项目,大手笔规划建设旅游景区,注重区域环境,新增大面积人工湖和绿地,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建高标准文化娱乐设施、现代化医院和学校、高档次宾馆和国际会展中心,产业发展,纺织服装 能源、铝业 建材,宗教旅游 高尔夫 葡萄酒等加工产业,教育、会展等深度旅游 文娱、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延伸,延伸,4.2 山东南山旅游区:发展阶段,山东南山旅游区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图,三大功能区联动发展,创建“主题鲜明,连片开发” 的多元化、规模化、创新化发展模式,4

47、.2 山东南山旅游区:空间布局,南山国际会议中心 南山购物中心 南山庄园葡萄酒堡 南山养生谷 高尔夫俱乐部 高尔夫球运动技术学校 高尔夫别墅,拓展深化传统宗教旅游产品,打造集“观光游憩、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产品体系,4.2 山东南山旅游区:旅游产品体系,南山民俗文化村 马术俱乐部 宠物园 欢乐岛 观音岛 菩提岛 瀑布广场,多板块开发,空间拓展联动,塑造“主题鲜明,连片开发”的空间格局。 实现多元化、规模化、创新化发展,最大化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旅游业为先导,导入朝阳产业,并构建配套完善的产品体系 打造引擎项目,打造特色产品,聚拢人气,提升区域价值,4.2 山东南

48、山旅游区:经验借鉴,深化旅游产品,打造复合型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实现区域的综合开发,打造功能齐全的旅游目的地,5 发展定位与目标 5.1 发展定位 5.2 主题形象 5.3 功能定位 5.4 发展目标,5.1 发展定位,广胜佛境-佛教文化旅游胜地,5.2 主题形象,典藏万佛 广胜天下,一部赵城金藏,荟萃万佛经典 一座广胜古刹,济世天下众生,5.3 功能定位,近期(2011-2015) 国家4A级旅游区 洪洞县旅游发展龙头,5.4 发展目标,站在创造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立足大旅游,打造中国佛教文化旅游的新标杆;立足大区域,打造晋南旅游的新龙头,中期(2016-2020) 国家5A级旅游区 晋南

49、旅游拳头产品,远期(2021-2025)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兴建景区:提升广胜寺现有庙宇的品质,启动广胜佛境旅游景区的建设 塑造品牌:开展市场营销,塑造“广胜佛境”旅游品牌 旅游接待人数60万人次,旅游收入1.2亿元,论坛造势:通过举办佛教论坛等活动,提升广胜寺在佛教界的地位 多元复合:复合文化体验、生态游憩、教育修学、养生度假、乐活居住等业态 旅游接待人数95万人次,旅游收入3.8亿元,区域联动:与洪洞县、临汾市乃至山西省的重要旅游景区联动发展 生态示范: 倡导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塑造山西省生态发展示范区 旅游接待人数140万人次,旅游收入8.5亿元,6 空间规划与项目策划 6.1 空间规划理念与结构 6.2 概念规划方案比选与建议 6.3 项目策划与游线组织,6.1 空间规划理念与结构:规划理念,水为脉 结合霍泉及水系脉络,形成基地 发展的核心景观空间,绿为容 结合涧河生态涵养带,形成渗透 基地与东部山体的绿色生态走廊,佛点睛 结合古寺、宝塔、清泉,形成佛教 文化核心主题,统领基地空间布局,一核: 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