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8985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43 大小:6.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3页
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3页
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3页
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3页
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颈椎和颈椎病补充修订版.ppt(2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颈椎和颈椎病,天津南开新阶层医院 姬长海,学习心得,颈椎病为常见病,发病率高; 发病年龄跨度大; 颈椎(脊柱)发育、形成复杂; 颈椎结构复杂; 颈椎功能繁重; 颈椎保护薄弱; 颈椎使用频繁。,一、颈椎的发育,胚胎早期 (发育),每个体节腹内侧一群间叶细胞(生骨节)包围脊索脊柱 脊索退化少量残余髓核。 生骨节细胞两个肌节对面聚集成簇脊椎骨体椎体的始基背侧和侧面成对的间叶细胞椎弓和肋骨的始基发育成软骨骨化成椎体、椎弓和肋骨。 每个椎体有一个原发骨化中心,两侧椎弓各有一个骨化中心扩展为横突越过椎管背侧棘突。 椎弓的骨化中心向腹侧扩展,与椎体的骨化中心连合。,出生至16岁(发育),出生时,一个椎体和椎

2、弓的两半 出生后一年,椎弓的两半连合,最初见于腰部 36岁,椎体和椎弓连合,最初见于颈部,最后为下腰部和骶部。 912岁,椎体上下缘,即上下二面的骨骺环或纤维软骨板继发骨化中心椎体前后缘先后骨化。 16岁,横突和棘突尖端及每个关节突上继发骨化中心逐渐增大。 25岁时与附近的结构连合。,颈椎曲度的形成(发育),出生时,脊椎有两个弯曲,胸腰椎凸面向后弯曲,第5腰椎和第1骶骨凸面向前成角(骶椎角)下面骶骨形成第2个凸面向后的弯曲。 79个月,颈椎曲度形成。 1岁,腰椎曲度形成。 胸椎和骶骨的曲度为原始曲度,颈椎和腰椎的曲度为适应重力而形成。,二、颈椎的解剖,颈椎X线解剖颈椎正位片,C1,C2,C3,

3、C4,C5,C6,C7,T1,横突,钩突关节,钩突,颈椎X线解剖颈椎侧位片,横突,颈椎X线解剖张口位,张口位 1、枢椎之齿突 2、寰枢之外侧块 3、寰枢关节 4、枢椎之椎体 5、第3颈椎),斜位片,颈椎的解剖,7节,凸面向前,第4椎最凸。 环枢椎,结构特殊。 37椎,结构基本相同。,12节环、枢椎,第一颈椎(寰椎)无椎体,第二颈椎(枢椎)有齿突, 寰椎绕齿突作旋转运动,第一、二椎体间的关节突无小骨突关节的作用。环椎体部的骨化中心,脱离此椎和枢椎的椎体融合,形成齿状突,环椎的棘突呈位于后弓上的结节。环、枢椎的关节突为另一种类型,无关节功能。其位置靠前。,37节,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较小,横断面呈

4、椭圆形,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横突孔;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七颈椎的棘突较长,可无横突孔。 椎体:呈筒形,上下为平面, 椎体的横径大约为矢径的二倍,椎体的上、下面均呈鞍状,使相邻椎体更加稳定。主要由骨松质组成,周围为致密的皮质。第4、5椎前部稍扁。第4椎水平与声门裂阴影重合密度减低。 椎弓:两个椎弓根和两个椎板组成。椎弓和椎体连接处为椎弓根,其余部分为椎板。椎板的后方连合为棘突。椎弓的每侧有一横突和上下两个关节突。 椎体和椎弓围成椎管,内容脊髓。, 两个关节: 椎间盘:中心为包含着胶样液体的富有弹性的髓核,周围为纤维环。(少动关节)两椎体间X线表现为一个透亮区即椎间盘。 椎间关节:上下关节

5、突构成,覆盖有软骨和关节囊。(活动关节) 韧带:前、后纵带、棘突上韧带、棘突间韧带、黄韧带。,颈椎的横突,横突略短有横突孔,其中通过椎动脉、椎静脉和交感神经椎动脉丛。横突孔周围结构的改变可影响横突孔大小,尤其钩突增生,更易压迫椎动脉.,关节突,颈椎的关节突呈短柱状,位于横突之后,上关节面朝向上后方,枢椎的上关节面近似水平位,而下部颈椎的上关节突与椎体约呈40-45度。,椎间孔,椎间孔是神经根离开椎管时的骨性管道,位于关节突关节和钩椎关节之间,上下是相邻颈椎椎弓根之切迹. 正常的椎间孔为椭圆形,如有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椎体滑移、关节突及钩椎关节增生等,则椎间孔变狭小,以致压迫神经根。,颈椎的椎

6、管,颈椎椎管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矢状径,若低于11一13mm,则为椎管狭窄,脊髓易受到压迫.,椎体间的连接,( 1 ) 椎间盘:椎体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椎间盘的构造分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个部分。 ( 2 ) 前纵韧带: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面,有限制脊柱过伸的功能。 ( 3 ) 后纵韧带: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部,与椎体间有空隙,有椎静脉通过。,颈椎间盘,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之间无间盘,为环枢关节;故共有6个椎间盘。椎间盘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无神经、血管,故损伤后无修复能力。,软骨板,椎体的上下软骨板,作为髓核的上下界,与椎体的松质骨相接,并与纤维环融合,将髓核密封其中。只要软骨板保持完整,髓

7、核不容易向上下椎体的松质骨内突出。,纤维环,纤维环为纤维软骨组织,位于椎间盘的周缘部,质地坚韧而富有弹性,将上下两个椎体紧密连结。,髓 核,髓核是一种有弹韧性的液态胶质物质,含水量很高。椎间盘的弹性和张力与其含水量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随年龄的增长,髓核含水量逐渐下降,其弹性和张力减退。如纤维环退变,则髓核易于向狭窄薄弱的后纵韧带处突出或脱出。,前纵韧带,前纵韧带很坚韧,是人体中最长的韧带。上起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结节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或第骶椎的前面。前纵韧带张力和弹性较大,因此有限制颈椎过度伸展的作用。,后纵韧带,后纵韧带细而坚韧,位于椎管的前壁,起自颈2,向上移行至枕骨,向下依次沿

8、椎体后缘达骶管。,椎弓间连接,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属于平面关节,由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关节突之关节面覆有透明软骨,周围包有关节囊。 韧带:主要由黄韧带,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构成。,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的神经支配为脊神经后支。后支分为后内侧支和后外侧支,两支均有小分支到关节突关节的关节囊,这些小分支受压或由于骨的移位,神经受到牵扯.均可引起疼痛!,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有弹性的坚韧的黄色韧带组织.位于相邻的两个椎板之间。 上缘起自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止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外缘止于关节突。颈椎的黄韧带薄而较宽。在正常情况下黄韧带有限制脊椎过度前屈的作用.,棘突间韧带和棘上韧带,横突

9、间韧带在颈椎不发达。但棘上韧带发育形成项韧带。项韧带为三角形的弹性纤维膜,基底部向上方,与寰椎后结节及下6个颈椎棘突的尖部相连,其后缘肥厚呈游离状,为斜方肌的附着部。具有参与支持头颅的功能。,椎体上面的侧方有嵴样隆起,称为钩突。 其作用是从左右两侧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当椎间盘退变后,形成骨刺。故易致颈神经根和椎动脉受压。,钩椎关节,颈部的肌肉,颈是头与躯干之间的部分,在解剖上,将颈部划分为前后两部分。在斜方肌前线后方的部分为后部,称为项部。在斜方肌前线前方的部分为前部,即普通所谓的颈部!,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大部分为颈阔肌所覆盖,是一对强有力的肌肉。具有维持头部端正的姿势。一侧

10、收缩时使头部向同侧倾斜,面向对侧倾斜。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由副神经支配!,斜方肌和肩胛提肌,斜方肌和肩胛提肌能使肩胛骨上提而帮助上肢上举,是抗重力的肌群.颈痛患者在重劳动工作后症状加重,与此肌群的作用有密切关系.,菱形肌,菱形肌位于肩胛提肌的内侧,斜方肌的深部.起于颈椎棘突上部的肌束称为小菱形肌。起于胸椎1-4棘突的肌束称为大菱形肌。菱形肌产生痉挛,可使背部产生压迫感和剧烈疼痛.,颈部的神经系统,颈脊髓. 颈脊神经. 颈部的交感神经.,颈脊髓,颈脊髓为扁圆柱状,中下段特别粗大,称颈膨大.颈脊髓的前角特别发达,后束分为楔束和薄束.脊髓内部病变时,首先引起上肢功能障碍,继续发展后才引起下肢功能障碍

11、。若颈髓外部受压,则先有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病变继续发展才出现上肢功能障碍.,颈脊神经,颈脊神经根共8对,由前后根组成.颈神经穿行于下颈段较小的椎间孔内.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颈1-4神经前支组成颈丛,第一颈神经的后支称枕下神经,颈2-3后支组成枕大神经. 颈5-8神经及胸l神经前支组成臂丛,分布于肩部和上肢。,颈部的交感神经,颈交感神经位于颈椎的前外方,颈血管鞘的后方,椎前筋膜的深侧,左右各一条,颈交感神经干有三个节,分别为颈上,颈中、颈下神经节.,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伴行有交感神经丛和椎静脉丛.由第六颈椎横突孔向上穿行于上位的所有横突孔.当钩椎关节病变时,易压迫或刺激该处椎动脉,影响脑

12、部的血液供应.,三条线,各椎体前后缘连线; 环椎后弓前缘与其他颈椎棘突前缘连线; 齿状突前缘延长线。 三条线为凸面向前的光滑弧度,基本平行。 颈部前屈,曲度减少或消失时,三条线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三、颈椎的功能,支撑功能 运动功能 左右、前后伸曲运动 左右旋转运动 环形运动 横向运动,四、颈椎的保护,虽然有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保护,但为了保证颈部运动的灵活和较大的活动度,所以保护比较薄弱。 椎体较小,强度较小。,五、颈椎的使用,颈椎是脊柱中使用最频繁的部分。 颈椎是脊柱中活动幅度最大的部分。,六、X线检查常用体位,开口位 正位(前后位) 侧位(左、右) 斜位 (左前、右前) 过伸、过曲位,颈椎

13、张口位,摄影目的:观察寰、枢椎的正位情况 摄影体位: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头稍 后仰,枕外粗隆置于暗盒中 心上方2cm,口尽量张大 中 心 线:上下牙齿中点 照片显示:从口腔中清晰显示一、二颈 椎的前后位影像,标准片显示,寰、枢椎显示于上、下齿之间 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 牙突与第一颈椎两侧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寰、枢椎骨纹理显示清晰,颈椎张口位,颈椎张口位,寰椎,枢椎,寰枢关节间隙,齿突,颈椎张口位,颈椎张口位,颈椎前后位,摄影目的:观察第37颈椎的正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头部 后仰,胶片上缘超出枕外粗 隆,并吩咐患者做下颌骨上 下运动

14、中 心 线:头向10角,甲状软骨 照片显示:第37颈椎的正位影像,标准片显示,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投影于照片中 颈椎棘突位于椎体正中,横突左右对称 椎间隙与钩突关节显示清晰 气管投影于椎体正中 下颌骨位于第2、3椎间隙水屏高度显示 第37颈椎骨纹理显示清晰,颈椎前后位,第2颈椎,第3颈椎,第4颈椎,第5颈椎,第6颈椎,第7颈椎,椎体,横突,棘突,椎间隙,椎弓根,枕骨,第1胸椎,第1肋骨,颈椎正位,颈椎正位,气管,颈椎正侧位,颈椎侧位,摄影目的:观察全部颈椎的侧位影像 摄影体位: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头稍 后仰,两肩尽量下垂,身体 站稳 中 心 线:第4颈椎 照片显示:颈椎椎体、棘突、椎间隙及 软

15、组织、舌骨清晰显示,标准片显示,第17颈椎序列以正常生理曲度显示照片正中 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示清晰、边缘锐利 气管、颈部软组织与椎体层次可辩 椎体骨纹理清晰显示,颈椎侧位,颈椎侧位,寰椎,枢椎,上关节突,下关节突,第7颈椎棘突,齿突,下颌骨,颈椎侧位,颈椎椎间孔前后斜位(左、右),摄影目的: 观察椎间孔、小关节及椎弓 根的情况 摄影体位: 患者直立于摄影架前,背向 暗盒,身体的正中面与暗盒 成45角,颏部内收,头部 向 被检侧外旋,使头部的矢 状面与暗盒平行 中 心 线:第4颈椎,颈椎斜位(左),照片显示:颈椎斜位影像,椎间孔及椎弓根清晰显示 标准片显示: 第17颈椎显示

16、于照片正中 椎间孔呈卵圆形,边缘锐利 下颌骨与椎体不重叠 椎体骨纹理清晰显示,颈椎椎间孔前后斜位,椎间孔,椎弓根,第7颈椎,枢椎,棘突,颈椎前后斜位,颈椎前后斜位,颈椎前后斜位,七、先天变异,椎体融合; 寰椎骨化; 齿状突畸形; 枕椎畸形; 半椎体; 蝴蝶椎; 脊柱裂。,脱位,寰枢椎:椎关节间隙增宽,寰椎前弓后缘和齿状突前缘成人:2mm;儿童:4mm,椎管前后缘连线相错,齿状突与侧块关系失常。 其它椎体脱位:半脱位、脱位。,颈椎的X线片测量,颈椎标准侧位像生理曲度 (A、X线片测量法,图中示正常椎曲; B、图示下颌角A平C2下缘,示第1椎棘突基底部向下至第7颈椎后下缘连线,其中点连线经过C4、

17、5间为正常椎曲),【X线片测量】,腰椎弓顶距离及前突指数(Seze测量法) (A、X线片测量法;B、弓顶距离测量图示12胸椎后下缘向第1骶椎后上角连线正常a线为1.82.2cm,前突指数b线正常2.5cm以内。,椎曲测量方法 为了更准确观测颈腰曲的变化,对标准颈、腰曲X线侧位片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计算前,先将X线侧位片按如下方法画线。,(1)颈椎侧位X线片需下颌角平第二颈椎下缘的标准侧位片。测量颈曲自寰椎棘突基底部(A)到第7颈椎后下缘(B点)连线。正常此线中心点经第4-5颈椎之间(C点)(图a);颈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2)腰椎侧位片测量腰曲。腰曲自第12胸椎后下缘(A点)到第1

18、骶椎后上缘(B点),正常此线中点在第3腰椎中间(C点)(图b)。腰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3)C点与AB线中点D,作垂直延长线,此线与AC或BC线(图中虚线)中点E的垂直延长线相交点为G,即为扇形圆心。 AG、BG交角即为圆心角,DG线为三角形的高h,AG、BG为圆的半径r (4)计算法 测量AG、BG、AB(即L)、DG(即h)的长度,再测量AGB角度,然后按照以下公式运算,即可测出弓形面积。,运算公式:,正常颈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颈曲(A.为寰椎棘突基底部下缘, B.为C7后下缘)。,正常腰曲弓形面积测量图示 (A.为T12后下缘,B.为S1后上缘),r.为半径 .为圆心角 L.为AB弦长

19、 h.为圆心至AB的垂直距离,例如:颈曲面积:,腰曲面积:,经240例国人正常颈腰曲弓形面积测量结果,正常颈曲弓形面积为均值 14.10cm2(标准差S2.86 cm2)正常腰曲弓形面积为均值 32.36cm2(标准差S5.26cm2)。临床应用参照表2。,表2 颈腰椎曲分级标准,颈椎椎体倾斜度测量法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在所需测量椎体的下一个椎体上缘作CD连线,并与AB线平行,将倾斜的椎体下缘作 EF连线,EF线与CD线相交角度,为该椎体倾斜度。,颈椎旋转棘横线测量法A、棘突,B、C、左右横突,正常AB线等于AC线,如不相等,则椎体旋转。,颈椎侧弯测量法。A、正常:正常ECD角=

20、FCD角约10度,GCD角=HCD角约15度; 沿第7椎下缘至第1肋弓作AB连线,经第7椎棘突作CD垂线并与AB线成90度角,然后取上部颈椎颈3、4横突分别作EFGH点。,侧弯:ECD角12度减去10度,侧弯为2度,GCD角18度减去15度,侧弯3度。,后倾角测量法 自第1颈椎前缘至第7颈椎前缘作AB线,E为反弓椎体后上角,AB线与EB线交角为后倾角。示椎曲消失且反弓成角。,七、颈椎病早期X线分析方法,观片原则:需要标准的颈椎X光片 首先应全面观片,排除颈椎的炎症,结 核,肿瘤及先天变异等疾病。 X线征象要与临床表现一致。, 患椎左右旋转移位,正位片 1)患椎棘突中部偏离棘突正中线; 2)患椎

21、棘突中部到锥体边缘线的距离左右 不对称; 3)患椎左右倾斜其下方椎间隙左右不对称。 侧位片: 1)可见锥体后缘“双边”征和上关节突的 “双突征”; 2)后关节间隙上下不等宽; 3)棘突间隙上下不对称。 斜位片:一侧椎间孔变形 。, 患椎前倾和后仰移位,前倾移位: 正位片:1)患椎棘突上下间隙不对称,上窄下宽 2)患椎棘突可有轻度偏歪 侧位片:1)颈椎生理曲线不好,出现向后反张 2)患椎下方椎间隙前窄后宽 3)后关节间隙上下不对称 4)棘突间隙上窄下宽 后仰移位: 与上相反,颈椎屈度增大。斜位片椎间孔变小, 患椎前后移位,侧位片:1)颈椎后缘曲线中断 2)椎体向后移位2-4毫米 3)常伴有患椎后

22、仰移位 斜位片:椎间孔变形,其前后径变小, 患椎侧方移位,正位片: 1)患椎棘突中部偏离棘突正中线 2)患椎棘突中部到锥体边缘线的距 离左右对称 3)椎体边缘线两侧不对称, 一侧微 凸,另一侧微凹, 钩突关节左右不对称 侧位片:无“双边”和“双突”现象, 以此可与左右旋转移位鉴别。,5 环枢椎错位的x线表现,正常值:侧位片环齿间隙成人2.5毫米以下,儿童4.5毫米以下。环椎管前后径17毫米以上 )环椎前移位: a 侧位片、环齿间隙增宽,成人大于 2.5毫米,儿童大于4.5毫米 b 环椎管前后径变小,小于14毫米 以下常出现症状 c 过伸过屈位片环齿关节前后稳, 过屈位片环齿间隙增大,)环椎俯旋

23、移位: a 环枕后间隙变小, 颈1颈2棘突间隙增大 )环椎仰旋移位: a 颈1颈2棘突间隙变窄, 环枕后间增宽 b 环齿间隙呈倒“v”形 )环椎左右旋转移位: a 开口位片环椎侧块 左右不对称 b 环枢关节左右不对称,5)环椎侧方移位: a 开口位片,环齿间隙左右不对称 b 环枢椎体边缘线中断 c 齿突轴线与环椎轴线不能重迭 6)颈2左右旋转移位: a 开口位片,枢椎棘突中部偏 离齿突中轴 线 b 颈2棘突中部到颈2椎弓根内 缘的距离左右不对称 c 环枢关节左右不对称 7)颈2仰旋移位: a 侧位片,环齿间隙呈“v”字形 b 环齿角小于70到80度 8)颈2俯旋移位: a 侧位片,环齿间隙成倒

24、“v”字形 b 环齿角大于70到80度,八、颈椎病简介,(一)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是颈段脊柱的慢性劳损、急性外伤、颈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而影响及压迫神经、血管、颈髓或颈部软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大致分为 (1)颈肩型 (4)脊髓型 (2)神经根型 (5)交感神经型 (3)椎动脉型 (6)混合型,基础病因,1、椎间盘退变引起的失稳、错位; 2、颈、肩背部软组织劳损和外伤所致 颈椎失稳错位; 3、骨质增生突入椎管、椎间孔、横突孔; 4、韧带肥厚、钙化、软组织痉挛、挛缩; 5、颈椎先天性畸形(椎体融合、颈肋、椎管狭窄); 6、颈部、咽喉部炎症、感染; 7、内分泌失调、过度虚弱等。,发

25、病诱因,1、轻微扭挫伤; 2、过度疲劳; 3、睡姿不良、落枕 ; 4、工作或生活姿势不良; 5、感受风寒,潮湿等; 6、精神内分泌改变、睡眠不佳。,诊断标准: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影象学检查显示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 性改变、椎体的错、移位; (3)、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表现一致。,(二)颈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的病理,退行性骨关节病是关节软骨变性所引起的关节病变。颈椎为常见病变部位。大多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生理性改变。但疾患或病理状态如:先天畸形、外伤、急、慢性关节炎、局部贫血、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疾患等均可促进退行性改变的形成。外伤为最主要的因素。关节运动的力量和方式的不当,

26、也是关节退行性改变的直接原因。,关节软骨变性:各种原因引起的软骨缺血,使原来光滑透明的关节软骨转化为致密混浊、少弹性的纤维软骨,其表面粗糙、出现裂纹、凹窝、溃疡。软骨变性后,机体的代谢修复功能使软骨下骨质增生,形成关节边缘的骨赘形成和关节面的增厚、硬化。关节变形后进一步影响血运,更促使骨质硬化。,椎间盘软骨退化变性:纤维环增厚,软骨变薄破损,椎体边缘骨质修复增生形成唇样骨刺。失去弹性的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入骨内,形成许氏结节。椎体周围韧带增厚、钙化。小关节骨质增生和周围韧带钙化,使关节间隙和椎间盘变窄,椎间韧带折叠和椎体的后凸或侧弯,相应椎间孔缩小。,病理基础,颈间盘组织 、椎周围软组织退变椎体

27、失稳、移位(刺激、牵拉、压迫)神经血管、脊髓发病 所以说颈椎正常解剖结构的改变,使颈部的内外平衡失调,是引起颈椎病的根本原因,椎体病理移位后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以椎间盘退变,脊柱周围软组织相对松驰及脊柱周围软组织受损或慢性劳损造成脊柱失稳后而发生椎间小关节移位最常见。, 椎间孔前后径及椎管失状径的变短 横突孔相对变窄 椎管相对变窄 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变窄椎间孔的刺激和压迫出现疼痛、麻木或运动障碍 椎动脉可因颈椎关节移位或钩突关节增生的骨刺压迫出现挤压或扭曲,产生血循环障碍。环枢关节移位时,常加大椎动脉第三段的扭曲、牵拉、压迫,极易引起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及脑供血不足的一系列临床表

28、现, 脊髓受到变窄椎管的骨性直接压迫或因脊髓前动脉受压致血运障碍,也可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出现髓型颈椎病的表现; 交感神经受压迫刺激或牵拉而引起内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相应内脏器官的功能障碍。 因椎间关节的移位是脊椎病或脊柱相关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治疗脊柱周围病变的软组织,恢复脊柱周围软组织的动态平衡,矫正脊柱关节的移位,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椎间关节的动态平衡是治疗的主要环节。,(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局部或放射性疼痛,肩臂痛、手、臂麻、头部眩晕、恶心、呕吐、颈部活动受限或颈髓受压而造成相应支配区域的感觉或运动障碍。 部分退行性改变的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体征。 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可不平行相符。,

29、(四)颈椎病的X线表现,椎体趋向长方形,边缘增白锐利并有唇样骨刺形成; 椎间隙变窄; 纤维环和韧带钙化; 小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 椎间孔缩小; 生理曲度变直; 骨性椎管狭窄; 椎体的变形或移位; 单依据X线改变不能诊断颈椎病,但没有X线的改变也不能诊断颈椎病。,(五)颈椎病预防保健要点,1 、牵引; 2 、理疗、按摩、针灸、舒筋活血(膏药)、 注意保温; 3 、颈部活动锻炼和避免长时间固定一个姿态; 4 、椎管内治疗、硬膜外封闭治疗,交感型的可 做颈交感神经封闭;,5、内服药物; 6、推拿要慎重,有损伤脊髓、椎动脉、脊神经 的可能,也可造成小关节的附加伤。需要经 验的专业医生方可; 7、只

30、有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才可考虑手术疗 法, 有椎板减压、椎管扩大、椎间盘切除加椎体 间植骨等。,按摩、推拿疗法,解除肌肉痉挛,恢复脊柱内外平衡. 松解局部组织炎性粘连。 纠正椎间关节紊乱。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调节神经系统,减轻疼痛。,牵引法原理,解除肌肉痉挛. 减缓对脊髓的压迫,改善脑脊液和颈髓的血液循环。 调整关节位置。,牵引角度:以自觉舒适为度。 牵引重量:以稍有牵拉力为度。 牵引时间:每次不少于30分钟。,物理治疗,可采用蜡疗、红外线、电疗垫、超短波等在患处进行治疗,以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的目的.,中药内服及外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神经系统恢复,改善症状。 宣通气血

31、,疏通经络,通利关节。 调节脏腑功能,减轻症状。,颈围领制动,治疗期间,特别是发病急性期时,可用颈部围领固定制动,以减轻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消肿止痛,以利病损组织修复,但颈围领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长期制动造成颈部肌肉萎缩、颈肌力下降,反而影响治疗。,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原则: 1.患颈椎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脊髓压迫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 生活者; 3.非手术治疗虽有效但病情反复发作者; 4.症状突发经短期保守治疗无效者。,练 功,练功疗法对治疗骨伤科疾患,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经验总结证实“功能锻炼不仅是治疗的目的,而且成了治疗的必要手段”,九

32、、鉴别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1、病因不清,属胶原性病变一部分; 2、骨和关节是主要损害部位; 3、以滑膜炎开始充血、水肿、增厚、关节囊 内滲液、关节周围症状肿胀; 4、滑膜肉芽显著增生成绒毛状(血管翳),覆盖 在关节面的软骨表面,虽然不侵入软骨,但软 骨的营养障碍,导致软骨变形溶解; 5、软骨下肉芽肿胀增生,软骨两面破坏;,6、关节内压力增加,血管翳自破坏的关节软骨裂 口嵌入骨内形成关节面下囊性破坏区。 7、囊内为纤维肉芽肿胀及滑液,破坏囊腔逐步扩 大,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使破坏的软骨和关节 骨端紧密粘连,关节腔闭塞,形成纤维性关节 强直,纤维组织骨化形成骨性关节强直畸形。 8、肌腱韧带附着处,

33、炎性反应,骨细胞增生,关 节强直及周围组织的骨化钙化。也可因水肿软 化萎缩,关节脱位。 9、炎症充血,废用,营养障碍导致骨质疏松。,类风湿性脊柱炎(颈椎)X线表现,常起于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到腰骶、腰椎、胸椎、颈椎。亦称中心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早期侵犯含有滑囊的多动关节,椎间盘两侧和小关节的骨缘毛糙、模糊、融合,可见小的骨质凹陷、破坏。椎间盘中央很少受累,故椎间隙狭窄不明显。椎体呈方形,骨质疏松,韧带钙化,小关节强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僵硬。可见椎体滑脱、移位。,脊柱退行性改变和类风湿性病变的 鉴别诊断,退行性变 类风湿性病变 病理基础 关节软骨变性 滑膜炎症 骨质反应性增生 肉芽增长增生 临

34、床表现 多见老年男性 多见青年男性 体力劳动者 潮湿、寒冷地区 无全身其他症状 有全身症状 发热、 游走性关节痛 关节活动不灵活 多见关节僵硬、畸形 很少畸形 血沉加速 血沉正常,X线表现 一般无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明显 和骨质破坏 关节面及关节面下 有小囊状骨破坏 骶髂关节正常 自骶髂关节起 影响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病变以椎体小关节为主 椎体呈长方形 椎体呈方形 有唇样骨刺增生 韧带钙化、骨化 多见椎间隙变窄 椎间隙很少窄变 小关节不融合 小关节融合 脊柱无骨性强直 脊柱强直,竹节样改变,请看几张X光片,钙化,项韧带钙化,曲度变化,曲度改变,融合,移位 错位,图1 C6椎体右旋移位。1b箭头所示

35、为“双边”征和“双突”征。,图2 C6俯旋移位并前移位,2b示C6棘突间隙上窄下宽箭头所示。2a示C6-7水平颈椎曲线中断。,图3 C4仰旋移位。,图4 C4后移位并仰旋移位。,图5 C5左侧方移位,5b侧位片示C5椎体无“双边”和“双突”征象,与椎体旋转移位不同。,图6 环椎前移位,X线侧位片示环齿 间隙2.5mm,箭头所示。,图7 环椎俯旋移位,侧位片示环枕后间隙变小 环齿间隙呈“v”字型,箭头所示。,图8 环椎仰旋移位,侧位片示C1-2棘突间隙变小,箭头所示。,图9 C1右旋移位并左侧方移位,开口位片示环椎侧块右侧大。环齿间隙左右不对称,图10 C2左旋移位。,图11 女 25岁 右颈肩

36、臂疼痛急性发作,伴右上肢麻木。11a、11b治疗前X线片示颈椎曲度反张 ,C2、C3、C4椎体俯旋移位,C5左旋移位。11c、11d治疗后X线片示颈椎曲度恢复正常, 移位椎体均有不同程度矫正。,图12 男37岁,头晕心慌胸闷不适伴颈枕部麻木7年,12a治疗X线片示颈椎向左侧弯, C1向右侧方移位并左旋移位。12b治疗后X线片示颈椎侧弯及C1错位大部矫正。,颈椎正常x线片,正常开口位片,C4左旋移位 双突征 椎间孔变小,C4仰旋移位,C4后方移位,C6左侧方移位,C5左侧移位,C2、3左旋移位,C1右旋移位,C6右旋移位,C1、2右旋移位 C1右侧方移位,C1左侧方并右旋移位 C2右旋移位,C3仰旋移位,C1仰旋移位,C4俯旋移位,C5俯旋移位,环枕后间隙变窄,环枕后间隙变窄,增生,椎间隙狭窄,颈椎病,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