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3冀教版2019052123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94215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WPS 页数:3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3冀教版2019052123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3冀教版2019052123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3冀教版2019052123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3冀教版2019052123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三乘法3.4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3冀教版20190521237.wps(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校举行队列活动,共有 7 个方阵,每个方阵有 25列,每列有 4 人。 (1)7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列? (2)学校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二、新授 1、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一。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师板书。 (1) 725=175(人) 257=175

2、(人) 师: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725 = 257)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板书:乘法交换律) 师:你们能用字母表示这个定律吗? 学生字母表示:ab=ba (师适时板书) 师:想想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 生:(师提示)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 用了乘法交换律。 2、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能解决问题二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抽生回答,让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并板书) (725)4 7(254) =1754 =7100 =700(人

3、) =700(人) 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发现:计算顺序不同,但计算结果 相同;(725)4=7(254) 还可能发现:后一个算式比第一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 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师板书) 让生用自己语言来叙述规律,并起名字。 字母表示。 (ab)c=a(bc)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 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完善板书。 五、作业: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4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列? (2)学校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725=175(列) 257=175(列) (725)4 7(

4、254) 725=257 =1754 =7100 ab=ba (学生举例) =700(人) =700(人) (725)4=7(254) (ab)c=a(bc)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教学反思: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我准备用两堂课进行讲解,一堂进行知识理论的推导,一堂让学生在练 习中明白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的简便。这节课教学意图是让学生能通过教 师的引导归纳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归纳推理 能力,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一堂课的讲解,我自己发现,对本章知道还有 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例如:在引导学生推理的时候,逻辑不是很慎密,往往忽略了一些环节, 这 些是备课时想到,但在课堂教学却没有应用出来的;其次整堂课教师还是没有放开手脚让学 生进行推理,希望通过下一堂的讲解弥补此堂的不足。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