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80212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94850 上传时间:2019-06-21 格式:WPS 页数:13 大小: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80212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80212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80212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80212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802127.wps(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沁县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 答题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1-301-30 每小题 1 1 分,31-4031-40 每小题 2 2 分,共 5050分) 1. 关于土壤小动物类群中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小动物的种类采用记名计算法 C.有些小动物要借助放大镜和实体镜进行观察 D.不同环境下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不同 2. “谚语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反映的种间关系依次为( ) A.竞争、寄生 B.共生、寄生 C.寄生、竞争 D.竞争、捕食

2、3.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若边缘有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调查车前草种群密度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B.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C.“”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

3、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中,“不改变培养条件酵母菌呈 J”型增长 D.九寨沟地区在发生地震的若干年内群落将发生次生演替,人类活动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形成竞争关系 年龄组成能够对种群密度变化进行预测 “种群 S”型曲线中,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特征 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的分层现象提供了资源基础 校园内蒲公英的随机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松花江近岸区和江心区生物分布的差异,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6.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

4、千树万树梨花开 中的所有梨树为一个群落 B.竹海中的湘妃竹长得高低错落有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 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成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 D.影响森林中植物和动物垂直结构的因素往往是不同 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 影响 是一种化学物质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以传递到胚芽鞘 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

5、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8.下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不正确的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 K 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C.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 Y 与曲线 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 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9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 ABCDE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 是单向的 D.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仍能

6、 产生反应 10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 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 解释是( ) A双子叶杂草对 2,4-D 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 2,4-D 的敏感性差 C. 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 2,4-D 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11.下图中 A、B 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 A芽能发育成枝条 2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抑制生根 12.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 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进生长 A. B.

7、 C. D. 13.下图表示 3 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 化的是( ) A. c d e Ba b c d e Ca b c Db c d e 14.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下列分析与该生理过 程最相符的是(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15.右图中的 X 代表的是( ) A效应 T 细胞 B效应 B 细胞 C吞噬细胞 D浆细胞 16.下列可以证明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例子是( ) A植物的向光性 B顶端优势 C生长素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D茎的背地性 17.“”朵朵

8、葵花向太阳 的生理基础是( ) A茎的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 B茎的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 D茎的背光侧细胞伸长的快 18.下列关于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一直存在 B.兴奋经突触传递时不需要能量 C.递质的释放必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逆转 3 D.兴奋传到突触小体,其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递质 1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年缺少生长激素,会引起呆小症 B.激素分子会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但只作用于特定的器官、细胞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分泌物的靶细胞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

9、状腺细胞,则垂体细胞不可能是靶细胞 2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可以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而神经调节不受体液调节的影响 B.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不相同 D.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较长 21.下列属于人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的是( ) 皮肤血管收缩 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汗液分泌增多 汗液几乎不分泌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 骨骼肌颤栗 代谢活动增强 A. B C D 22.如右图,若茎的 a 侧生长素浓度在 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 下列对

10、b 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 A在 BD范围内 B在 OA 范围内 C在 BC范围内 D在 BA 范围内 23.“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 通 ”知 T 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C树突状细胞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浆细胞、T 细胞、效应 T 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24.如图用燕麦幼苗做如下两个实验。组实验如甲图:将切下

11、的胚芽鞘尖端 C 水平放置,分别取 4 两个琼脂块 A、B 紧贴在 C 切面上,数小时后如甲图所示处理。 组实验如乙图,将附有琼脂块 X 和 Y 的胚芽鞘顶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数小时后如乙图所示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天后,胚芽鞘 D 的生长向左,胚根 E 生长向左,胚芽鞘 G 直立生长 B两天后,胚芽鞘 D 的生长向左,胚根 E 生长向右,胚芽鞘 G 直立生长 C两天后,胚芽鞘 D 的生长向右,胚根 E 生长向左,胚芽鞘 G 向左生长 D两天后,胚芽鞘 D 的生长向左,胚根 E 生长向右,胚芽鞘 G 向左生长 25.对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处理:若电机以 10转/min的速度匀速旋

12、转,把 A、B、C、D 分别单独 放在平台正中央,一星期后胚芽鞘能够发生弯曲的是( ) A.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 B.胚芽鞘下部用锡箔纸遮住 C.在胚芽鞘尖端插入云母片(不透水) D.胚芽鞘放在一侧开有一小窗的暗箱内 26.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下列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 细胞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 体起防御作用,具有识别特定抗原能力 B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 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 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27.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 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

13、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抑制细菌繁殖 小狗听到主人叫“花花“,就奔向主人 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 A.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自身免疫病 B.体液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过敏反应 C.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过敏反应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免疫缺陷病 5 28.下列生理活动与相关激素之间的关系不相符合的是( ) A.摄入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B.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 C.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

14、9.下列关于神经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复杂转换过程 B.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C.神经元产生的局部电流在膜内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外则相反 D.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30.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现将相同长度的茎段下部浸在某一 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生长量为 acm,从图中可知其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4 molL-1和 16molL-1。为进一步确定其浓度,将待测溶液稀释为原浓度的一半,再取相同切段浸 入其中,测得其生长量为 bcm,下列有关分

15、析正确的是 ( ) A.若 ab,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 16molL-1 B.若 af=da=b=e=g B.fad=eb=gc C.ca=fd=eb=g D.fa=b=d=egc 33.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 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是对外来过敏原起作用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34.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 和 c 表示人体丙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 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

16、的是( ) A.a表示垂体,b 表示甲状腺,c 表示下丘脑 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激素分泌增加 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可能会导致呆小症 35.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 经 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 A 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 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36.关于如图中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 的生长素浓度为 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

17、大于 2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则 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 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使杂草的生长素浓度处于大于 h 状态下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g,产生顶端优勢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 h 37.a、b、c 表示三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B.c中含有各种血细胞 C.b、c 中蛋白质含量相近 D.b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 c 增多 38.人体 I 型糖尿病与胰岛素分泌失调有关,“患者常表现出 多食、多饮、出现尿糖”等症状,下 列有关 I 型糖尿病

18、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者血糖利用率增加 B.此人胰岛 A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能增加 C.患者应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D.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升高 39.下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 论是( ) A.15 年种群呈 J 型增长 B.2030 年之间种群增长率为零 C.到 20 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多 D.1520 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40. 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下图 1 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 数量变化关系,图 2 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四种营养关系,“”表示营养物质或能量 的流向。下列说法

19、正确的是( ) A.图 1 中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为图 2 中的 b B.图 1 中乙是消费者,甲不是消费者 8 C.图 2 中 a 可表示捕食、b 可表示寄生、c 可表示竞争,d可表示互利共生 D.所有食物网(捕食食物链形成)中都存在 a、b、c 代表的种间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 50分) 41.1.(13 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 (1)图中的 f 表示的结构是 。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填数字)。 (2)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的神经中枢中, 这样的结构有 _个。 (3)图乙中的 B 是下

20、一个神经元的_或_的膜。图乙中处的液体为 。 (4)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 A 细胞合 成,经过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经_作用 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5)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 较多的_(细胞器)。 (6“”)突触后膜上 受体 的化学本质是_。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 。 2.(10分)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 e 的亚显微 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9 (1)图甲中所示的是 免疫过程,图甲中 c 是_细

21、胞,e 是 细胞,e 细胞 (能、不能)识别抗原。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 b 可分泌 促进 c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 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图乙中与物质 X 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5)若该抗原为 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 胞在_内分化成熟,c 细胞在_内分化成熟。 42.(7 分)研究人员同时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请据图回答: (1)比较曲线 可知顶芽对侧芽的

22、生长有抑制作用;比较曲线 可知顶芽产生的 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2)经研究发现,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远高于顶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可向侧芽运输,这说 明此过程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 (3)比较曲线 1、3、4 可知_(激素)能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该激素 通过促进侧芽的_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 (4)与植物叶片的逐渐衰老和脱落有关的激素是 。 10 (5)综上可知,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是 的结果。 43、(20 分) 1.大兴安岭沿沼泽至森林方向上依次分布有 5 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如图所示,图中数据为相应 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 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的种类有着显著的差异,

23、这体现了群落具有_结构。白 桦沼泽中所有白桦组成一个_。 若大兴安岭的草丛沼泽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下所示。海三棱藨草群落 芦苇群落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1)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演替。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 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 和 。 (2)由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和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旱柳的数量呈现 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 (3)旱柳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填序号)。 死亡率 垂直分层现象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水平镶嵌分布 复杂的种间关系 迁入率 2据下图

24、分析,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_(“填 正”“或 负”)相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 特征是_,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 。 3.下图为种群年龄结构三种类型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1 (1)图示中 A、B、C 所代表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为_、_、_。 (2)种群 C 的密度会_,以前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是因为我 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图_(填代号)所示的类型,若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种群密度会逐 年_。人口控制的目标是力争使人口年龄的结构趋于图_(填代号)。 12 沁县中学 2018-2019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1-30

25、1-30每小题 1 1 分,31-4031-40每小题 2 2 分,共 50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C D D D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B A B D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B D B C B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D C C D A D C C C 41、1.(共 13分,每空 1 分) (1)效应器 (2) c 2 (3)细胞体 树突 组织液 (4)高尔基体 胞吐 (5)ATP

26、 线粒体(6)糖蛋白(或蛋白质) (7)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 突触后膜。 2.(共 10分,每空 1 分) (1)体液 B 淋巴 浆 不能 (2) 淋巴因子 (3) (4) 、 (5)b 胸腺 骨髓 42、( 共 7 分,每空 1 分) (1)1、4 1、2、4 (2)主动运输 (3)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 (4)脱落酸 (5)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 43.(共 20分) 1.水平; 种群; (1).次生;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2)竞争; S; 环境容纳量(K 值); (3) 2.正; 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 3.(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越来越小; A; 增大;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