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解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04314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解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耳解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耳解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耳解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耳解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解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解剖.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 吉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耳的应用解剖,颞骨解剖,鳞部 乳突部 鼓部 岩部 茎突,外耳,耳廓,耳道,鼓膜,耳廓,耳轮,耳轮结节,对耳轮,耳甲腔,耳屏,三角窝,对耳屏,耳垂,耳屏间切迹,耳轮脚,外耳道 长约2.53.5cm 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 两个狭窄: 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 外耳道峡,外耳道疖好发于外耳道外1/3处(软骨部皮肤)。 因软骨部皮肤含有耵聍腺。,光锥,锤骨柄,松弛部,紧张部,脐部,锤骨短突,鼓膜,鼓室的6个壁,外壁:鼓膜。 内壁:内耳的外壁,包括鼓岬、前庭窗、圆窗。 前壁:颈动脉壁。前下部与境内动脉邻近,上部有咽鼓管鼓室口及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 后壁:

2、乳突壁。鼓窦入口,砧骨窝,锥隆起。 上壁:鼓室盖。 下壁:颈静脉壁。,三个听骨:即锤 骨(malleus)、 砧骨(incus)和 镫骨(stapes)构 成听骨链。 二条肌肉:即镫 骨肌与鼓膜张 肌。 一条神经:面神 经。,听小骨,咽鼓管,沟通鼓室与鼻咽的管道。 两个开口,全长约35mm。 外1/3位骨部,内2/3为软骨部。 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与功能。 成人鼓室口高于咽口,咽鼓管与平面约成40,与矢状面约成45 。 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短,内径较宽,故咽部感染易进入鼓室。,内 耳,迷路,螺旋器的示意图,外耳道炎 otitis externa,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广泛的急慢性炎症。在潮

3、湿的热带地区发病率高,又被称为“热带耳”。分为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病 因,正常外耳道皮肤及其附属腺体的分泌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当外耳道皮肤本身抵抗力下降或被损伤,微生物进入引起感染,发生炎症。 温带地区: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热带地区: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症状(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疼痛:耳内涨痛,咀嚼或说话时加重。 分泌物:随病情发展,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为稀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症状(慢性外耳道炎),耳道瘙痒不适,耳道皮肤呈暗红色。若患病久,则耳道皮肤增厚,并有较多鳞屑痂皮附着。,检查(急性外耳道炎),有耳屏和耳廓牵引痛。 外耳道弥漫充血、肿

4、胀,潮湿。 耳道内有分泌物。 若肿胀不严重,有时可见鼓膜,可呈粉红色,也可正常。 若严重,耳廓周围可肿胀,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增厚,有痂皮附着,撕脱后外耳道皮肤呈渗血状。 可有少量稠厚分泌物,或潮湿、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堆积在外耳道深部。,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容易。 要与化脓性中耳炎,急、慢性外耳道湿疹, 急性药物性皮炎,外耳道疖等相鉴别。,治 疗,急性外耳道炎 清洁外耳道 药敏试验 局部酸化的广谱抗生素制剂 局部滴用酚甘油 全身应用抗菌素 慢性外耳道炎:保持局部清洁,局部干燥药 物,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

5、titis Media,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主要在鼓室,但可累及中耳其他各部。主要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较常见。儿童好发。,1咽鼓管途径最常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粘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本病;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为上述传染病的局部表现。此型病变常深达骨质,酿成严重的坏死性病变。,病 因,感染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3)在不清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 (4)婴幼儿的咽鼓管较

6、成人的宽而短,接近 水平位,如哺乳方法不对,可导致中耳炎。,外耳道鼓膜途径,血行感染,极少见,外伤,穿刺,置管,早期,中耳粘膜充血,血浆、纤维蛋白、红细胞及多形核白细胞渗出,鼓室粘膜增厚,纤毛脱落,杯状细胞增多。鼓室内有炎性渗出物聚集,并逐渐变为脓性。鼓室内的压力随鼓室积脓的增多而增加,鼓膜受压而贫血,且因血栓性静脉炎,终致局部坏死溃破,出现穿孔,脓液外泄。若治疗得当,局部引流通畅,炎症可逐渐消退,粘膜恢复正常,部分穿孔可自行修复。病变深达骨质之急性坏死型中耳炎可迁延为慢性。,病 理,全身症状 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

7、,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耳痛 耳深部痛,逐渐加重。如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放射,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加重,甚者夜不成眠,烦躁不安。鼓膜穿破流脓后,耳痛顿减。,症 状,听力减退及耳鸣 开始感耳闷,继则听力渐降,伴耳鸣。耳痛剧者,耳聋可被忽略。偶伴眩晕,穿孔后耳聋减轻。 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水样,以后变为粘脓或纯脓。,耳镜检查 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鼓膜穿孔前,局部出现小黄点。开始穿孔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之鼓膜有闪烁搏动之亮点,或见脓液从该处

8、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融溃,形成大穿孔。 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 呈传导性聋。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检 查,治 疗 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及病因治疗 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 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 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鼓膜穿孔后取脓 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参照其结果改 用适宜的抗生素。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雾鼻咽部 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引流。 ()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全身 症状重者注意支持疗法。,(1) 鼓膜穿孔前: 2 石炭酸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

9、。鼓膜穿 孔后应立即停药。因该药遇脓液后释放石炭 酸,可腐蚀鼓室粘膜及鼓膜。 鼓膜切开术:如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 明显膨出,经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或穿 孔太小,引流不畅;或有并发症可疑,但无 需立即行乳突手术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 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局部治疗, 先以双氧水或硼酸水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 脓液。 局部用药以抗生素水溶液为主,如0.251氯霉素 液,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利幅平 液等。 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 耳,如3硼酸甘油,3 硼酸酒精,5 氯霉素甘油 等 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 。流脓确己停止而鼓

10、膜穿孔长期不愈合者,可作鼓膜 修补术。,(2)鼓膜穿孔后,3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 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 作。 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 游泳。,预 防,急性乳突炎 Acute mastoiditis,乳突气房粘骨膜、特别是乳突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就解剖关系而言,乳突是中耳的一部分。,病 因,患者抵抗力差:如急性传染病或全身慢性病患者。 致病菌毒力强,耐药,对常用抗生素不敏感。 中耳脓液引流不畅。,临床表现,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恢复期,大约在疾病的第34周,各种症状不继续减轻,反而加重。 乳突皮肤轻度肿胀,潮红,耳廓后沟可消失。鼓窦区及乳突尖区有压痛。 骨性外耳道后上壁红肿、塌陷。鼓膜充血,松弛部可膨出。 颞骨CT可见乳突气房含气量减少,房隔破坏,并可见液气面。 白细胞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应注意和外耳道疖相鉴别。(见书中表格) 治疗:早期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感染未能得到控制,或出现可疑并发 症时,应立即做单纯乳突凿开放术。,思考题,中耳的解剖:鼓膜、鼓室的解剖,咽鼓管。 外耳道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急性乳突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急性乳突炎与外耳道疖的鉴别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