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doc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30070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高考语言运用之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一、【标点符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一)点号的基本用法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包括句号、问号和叹号;句内点号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句号(。)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

2、气。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例:(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2有时也可以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例:请你稍等一下。例: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问号(?)用在疑问句末尾,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例: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例: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例: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为了加强语气,也可在每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例:诗中记述的

3、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例: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例: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3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例: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例: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叹号(!)表示一句感情强烈的话完了以后的停顿,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例: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例:你给我住嘴!例: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例:咔嚓!

4、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例: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3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例: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例: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例: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2用于不同语法位置。(1)较长的主语之后。例: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

5、人叹为观止。(2)句首的状语之后。例: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3)较长的宾语之前。例: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4)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例:他呢,倒是很乐观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例:(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5)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例: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例: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例: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

6、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6)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例: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例: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3用于不同停顿处。(1)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例: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例: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2)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和呼唤语之后。例:哎哟,这儿,快给我揉揉。例:大娘,您到哪儿去啊?例:喂,你是哪个单位的?(3)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例: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

7、过程中走弯路。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1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例: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例: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2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例: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例: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3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例:飞机在6 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

8、的基础。4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例:“日”“月”构成“明”字。例: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例: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例: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顿号与逗号】顿号与逗号都可表示并列关系,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我们深深地陶醉了。(2)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

9、但用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祖国啊,你伟大,富强!(3)并列成分较少,不用顿号也能自然显示并列关系,则不必再用顿号。如: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4)词语加“呀”就变成了句子,表列举,用逗号不用顿号。如: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的色彩都聚拢到这儿来了。(5)表示突出强调用逗号不用顿号。如: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例: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

10、养成一种习惯。例: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例: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分句内用了逗号,所以分句间用分号停顿)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因果等关系)之间的停顿。例: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例: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例: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例: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

11、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例如: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二)标号的基本用法标号是标明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引号(“”)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引号的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例如: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例如:这里所谓的“

12、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部分。例如: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4标示否定、反义、讽刺的词语。例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5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括号(( ))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例: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例: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2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例:信纸上

13、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例: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3标示引语的出处。例如: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1)一个远在异乡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景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分析:括号里的话注释的仅仅是冒号后面的话,而不是整个句子的。因此,这里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应放在句号前、引号后。(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分析:本句中的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诗句出处的,并且诗句又是独立的,故此括号为句外括号。破折号()标示语段中某些

14、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例: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例: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2标示插入语。例如: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例: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例: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4标示话题的转换或意思的转折。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例: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5标示声音的停顿、中断和延长。例如:“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6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例:“

15、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例:“亲爱的妈妈,您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7标示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面的句子表示结果,破折号后面的句子表示原因。例如:他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省略号()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1标示引文的省略。例如: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例如: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3标示语意未尽。例如:你这样干,未免太4标示说话断断续续。例如: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

16、您一定是认错人了。”连接号()()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1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韩愈(786824)。例:“济南青岛”豪华列车。2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着重号()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着重号表示要强调的字、词、句,加着重号的部分要重读。例如:有些标点的使用还有较强的修辞效果。间隔号()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1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17、例如:克里丝蒂娜罗塞蒂2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例如:淮南子本经训3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例如:沁园春雪4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例如:天地人书名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1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例如:红楼梦(书名)、史记项羽本纪(卷名)、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每周关注(刊物名)、人民日报(报纸名)、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例如:渔光曲(电影名)、追梦录(电视剧名)、勿忘我(歌

18、曲名)、沁园春雪(诗词名)、东方欲晓(雕塑名)、光与影(电视节目名)、社会广角镜(栏目名)、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3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专名号()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表示人名、地名、书名、爵名、朝代名、种族名等专有名词,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例如: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分隔号(/)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1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以用逗号和分号)。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例如:T13/14特别快车。4分隔层级或类别。例如: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自治州/县(县级市、区)/乡(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