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13458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标准.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畅听,从发现开始 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WHO (New Engl J Med,2007),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2006,全 球,中 国,(2780万),为什么要关注耳聋?,1,我国每年有3万以上患严重耳聋残疾的宝宝出生,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3/1000,与唐氏综合症的发病率一样高,2,耳聋离我们有多远?,80%的聋孩子是由听力正常的父母所生,目前耳聋能治疗吗?,无药可治,听力损失不可逆 由聋至哑 人工耳蜗价格昂贵 再生育风险,3,每出生一个聋儿,国家及家庭要花费70万人民币(不包含人工耳蜗和语言康复训练),无法在产前预测遗传性耳聋风险 -家庭不幸 新生儿普通听力筛查存在漏检 迟发性耳聋

2、、药物性耳聋 -引发纠纷,4,耳聋预防的困境,敲 盆 辨 聋 儿,耳聋的原因是什么?,6,6,耳 聋,非综合征型(70%),遗传因素 (约60%),常染色体隐性(77%),环境因素(约20%),综合征型(30%),Alport 综合征 Pendred综合征 Waardenburg综合征 BOR综合征 Usher综合征 等四百余种,常染色体显性(22%),X连锁( 1%),线粒体 ( 1% ),不明原因(约20%),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耳毒性药物 外伤磕碰 声损伤 ,很可能是 遗传因素,流调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聋病分子诊断中心 流调范围:全国 28 个省市 样品规模:3552 例,7,全国耳聋流

3、行病学调查,中国人群遗传性耳聋的特点,8,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 7800万人,主要致聋基因,9,GJB2:先天性聋哑基因,导致生下来就聋,PDS: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导致后天性耳聋 对震荡高度敏感,提示人工耳蜗植入有较好的效果!,大前庭水管综合征,10,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正常,主要致聋基因,11,12SrRNA:药物性耳聋基因,“一针致聋”基因;母系遗传,携带药物性聋基因的个体及 其母系家族成员应禁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线粒体母系遗传,12,线粒体基因属于母系遗传,即下一代的线粒体基因来自于母亲。 原因:在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进入卵子,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精子中的线粒体会被卵子中的泛素水解酶水解掉。

4、因此,下一代的线粒体全部来自卵子。,主要致聋基因,13,GJB3:我国克隆的第一个遗传病基因,后天高频听力损失,补救方法: 佩戴高频助听器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多指标:同时检测针对先天性耳聋药物致聋后天迟发性耳聋 4 个基因(GJB2, GJB3, 12SrRNA 和 PDS)9个突变位点 高精度:301医院、协和医院和吉大第一医院对 1088 例临床样 本作双盲对照实验证明芯片与测序法符合率为100,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激光共焦扫描仪,自动判读软件,遗传性耳聋检测芯片试剂盒 获国家医疗器械证(2009),芯片杂交仪,芯片洗干仪,14,专利及论文,15,影响因子:7.033,16,报告模板

5、,17,报告模板,临床应用:,产前耳聋基因筛查,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耳聋病因查找,产前耳聋基因筛查 孕育听力健康宝宝,19,应用一,为什么要开展普筛?,原因: 正常人群常见耳聋基因携带率约6% (GJB2:2-3%,SLC26A4:1-2%,mtDNA:0.3%) 依赖聋人的筛查和干预尚不足以从根本上阻断遗传性耳聋在整个人群中的传递和发病。,预防 : 及早地发现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和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通过指导用药避免耳聋。实现常见遗传性耳聋的预防.,原因,预防,控制,20,控制: 有效减少耳聋出生缺陷的发生,实现优生优育。,21,301医院具体病例,GJB2 235 杂合,235野生探针,2

6、35突变探针,21,在301医院,一对第一胎生育聋儿的听力健康夫妇,怀孕第二胎时进行了孕期耳聋基因诊断,最后确定胎儿是杂合突变,出生后孩子听力正常。(该夫妇为加拿大籍华人),22,熊X的父母是GJB2基因突变携带者,由于未进行产前诊断,先后育有两个聋儿,此次怀孕,经301医院进行孕期耳聋基因诊断,胎儿确定为杂合突变,出生后听力应正常。,熊X9岁,GJB2基因235delC纯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耳聋。,熊X的妈妈,GJB2基因突变携带者并怀孕5个月。,陕西汉中熊XX一家,耳聋芯片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新生儿耳聋基因联合筛查 减少耳聋漏检率,23,应用二,常规物理听筛,24,传规听筛存在不足,我国每年

7、有3万以上患严重耳聋残疾的宝宝出生,新生儿耳聋发病率为1-3/1000,现有常规新生儿物理听力筛查方法无法检出迟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每年实际新增聋人6万人,因为每年还会新增迟发性耳聋和药物性耳聋患者,25,常规听筛, ?, ?,新生儿听力联合筛查,耳聋基因 芯片检测,早发现、早预防后天迟发聋、药物聋,耳聋基因筛查是对常规听筛最有效的互补筛查手段,联合筛查提高听力异常新生儿的筛出率,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策略,26,27,新生儿筛查 及早确诊先天聋,在沈阳202医院,一对夫妇带新生儿就诊,父母听力正常,孩子出生后3天听力初筛未通过,在一个月时带孩子到202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经耳聋基因芯片检测,发现G

8、JB2纯合突变,及早确诊先天性耳聋,及早干预(正常情况下3-6个月干预)。,GJB2 235 纯合,235野生探针,235突变探针,27,新生儿筛查 及早发现迟发聋,因说话不清,5岁才被发现,IVS7-2AG杂合,IVS7-2AG杂合,IVS7-2AG纯合,28,致聋病因查找 指导婚育和治疗,29,应用三,指导聋人婚育,明确耳聋病因,评价人工耳蜗植入效果,再生育指导,聋人,有耳聋家族史的人群,母系成员中有药物致聋的人群,听力波动性下降患者,检测对象,重要时机,高危人群致聋基因检测,查基因,找病因,让耳聋不再发生,30,基因检测助耳聋未婚夫获得结婚许可,患有听障的王杰(化名)在未婚妻李敏(化名)

9、的陪同下,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拿到了一份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报告,拿着报告的李敏由衷地叹了口气后告诉记者:“这个结果证明了王杰的耳聋不会遗传给我们的下一代,我也好回家跟我爸妈交代清楚,明天就能去领结婚证了。”,腾讯大渝网(通讯员 曾理),31,耳聋基因芯片产品社会影响力,32,2012年北京市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项目,33,新生儿致聋基因筛查项目纳入2012北京市为民办实事工程,位列35件实事的第14件,主要责任单位为市卫生局,为全市新生儿自愿免费开展耳聋基因筛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均对此进行了报道,同时,搜狐、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网、千龙网等多家媒体也对此进行了转载。,34,北京市听障人群基因筛查项目,35,成都耳聋基因筛查项目启动,爱耳日大连启动残疾人耳聋基因筛查项目,36,37,减少耳聋出生缺陷 从耳聋基因筛查开始,山东省脐血库耳聋基因检测 为您宝宝听力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