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20170727.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2277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2017072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2017072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2017072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2017072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20170727.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6讲钠及其化合物A组基础题组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金属元素,单质的熔点很高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C.钠可保存在四氯化碳或酒精中D.钠与CuSO4溶液反应,可置换出单质铜2.下列对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故可用于呼吸面具中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只作氧化剂3.(2016湖北宜昌月考)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A.Na和O2

2、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AlCl3和NaOH4.(2016河北衡水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黄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滴加澄清石灰水C证明Na2O2与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Na2O2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检验Na2CO3溶液与K2CO3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5.(2016福建漳州模拟)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金属钠投入水中,

3、再经过一步转化可得碳酸氢钠B.分别向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较快的为NaHCO3C.等物质的量的Na2O2、NaHCO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产物为纯净物D.钠与O2反应时,由于O2的量不同,可分别生成Na2O、Na2O26.(2016安徽合肥模拟)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1 mol Na2O2参加反应,有2 mol e-转移C.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CO2分子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7.(2016辽宁大连月考)关于Na2CO3和NaHCO3,下列说法

4、中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3B.分别向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CO3C.可以用Ca(OH)2溶液区分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常温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8.现有25 mL 2 molL-1的Na2CO3溶液和75 mL1 molL-1的稀盐酸。(1)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2)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况下)为()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D.现象不同,所

5、得气体的体积不等9.(2016湖南岳阳月考)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快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10.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其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盐酸。所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气体

6、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当加入35 mL盐酸时,所产生的CO2的体积是mL(标准状况)。(3)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有,其物质的量之比为。B组提升题组11.(2016山西临汾段考)含8.0 g 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后,将得到的溶液低温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9.3 g,则该无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A.Na2CO3 B.NaHCO3C.Na2CO3和NaHCO3 D.NaOH和Na2CO312.(2016湖北襄阳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少量

7、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3.(2016湖南衡阳模拟)某学生为了探究钠与CO2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填写装置中字母):c接f,接,接,接。(2)若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A.NaNO3溶液 B.CCl4 C.苯 D.稀硝酸(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

8、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时再点燃酒精灯。(4)反应过程中CO2足量,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两种情况下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装置中钠的质量为0.46 g,充分反应后,将装置中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 mL(标准状况)CO2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14.(2016江西宜春模拟)已知: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B、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9、)。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金属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X的电子式为。(3)B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常温常压下,7.8 g A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C也可转化为B,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将一定量的气体X通入2 L B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HCl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请回答: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ab之间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1.BA项,钠的熔点低于100 ,是熔点很低的金属;B项,钠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

10、,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C项,钠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在液面上,起不到保护作用,钠与酒精易发生反应,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D项,钠与水剧烈反应,置换出氢气,不能置换出CuSO4中的Cu。2.CA项,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但生成氧气,引入杂质,所以过氧化钠不能作气体的干燥剂;D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CA项,钠和氧气反应,在常温时生成氧化钠,在点燃或者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故A不符合题意;B项,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不足时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过量时生成碳酸氢钠,故B不符合题意;C项,过氧化

11、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C符合题意;D项,氯化铝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偏铝酸钠,故D不符合题意。4.C应将钠表面的煤油用纸吸干且烧杯中不能装满水,A错误;B项都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Na2O2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如果棉花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能证明是放热反应,C正确;观察钾的焰色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D错误。5.B选项A,Na NaOH Na2CO3 NaHCO3,所以还需经过两步转化才能得到NaHCO3。选项B,Na2CO3与H+反应,需两步反应即可生成CO2,NaHCO3只需一步反应即可生成CO2,前者反应相对

12、较慢,后者则相对较快。选项C,反应后得到NaOH、Na2CO3的混合物。选项D,钠与O2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可分别生成Na2O、Na2O2。6.C该反应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项错误;根据2Na2O2+2CO2 2Na2CO3+O2可知,1 mol Na2O2参加反应,转移1 mol e-,B项错误;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分别为O22-、Na+,个数比为12,C项正确;CO2分子的结构式为OCO,CO2分子中只含极性键,不含非极性键,D项错误。7.C加热Na2CO3不分解,加热NaHCO3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

13、3,故A项正确;NaHCO3与盐酸反应快,所以分别向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产生CO2气体较快的为NaHCO3,故B项正确;加入澄清石灰水,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与其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区分两种溶液,故C项错误;常温下,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所以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故D项正确。8.D把Na2CO3溶液逐滴加到盐酸中,开始时盐酸过量,则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H2O+CO2,开始就有气体放出。若将盐酸滴到Na2CO3溶液中,开始时Na2CO3过量,只发生反应Na2CO3+HCl NaHCO3+Na

14、Cl,无气体放出,只有在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滴加盐酸才有气体放出。n(Na2CO3)n(HCl)=(0.025 L2 molL-1)(0.075 L1 molL-1)=2312,故产生的CO2的体积不相同。9.BA项,碳酸钠和盐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慢,故A错误;B项,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都是0.01 mol,根据反应方程式知,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说明HCl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 mol,所以其浓度大于或等于2 mol/L,故B正确;C项,若最终两气球

15、体积不同,所需HCl的物质的量范围是0n(HCl)9.3 g,不可能;若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假设完全为氢氧化钠,则质量为8.0 g,若完全为碳酸钠,则质量为10.6 g,8.0 g9.3 g9.3 g,所以不可能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若完全为碳酸氢钠时,白色固体的质量为16.8 g9.3 g,不可能;根据以上讨论可知,反应产物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12.D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故不符合题意;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不符合题意。13.答案(1)gdea(或b)b(或a)h(2)A、B、D(3)装置中澄清石

16、灰水变浑浊(4).2Na+2CO2 Na2CO3+CO.4Na+3CO2 2Na2CO3+C解析(1)根据实验目的,先要制备二氧化碳,选用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选用的药品是块状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需要用装置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然后干燥二氧化碳,选用装置,干燥后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与金属钠反应,反应后的气体利用装置检验,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cfgdea(或b)b(或a)h。(2)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不能选。(3)反应开始前,需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免空气中的O2、CO2、H2O干扰实验,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尽。(4).装

17、置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装置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生成的固体是碳酸钠,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2 Na2CO3+CO。.钠的质量为0.46 g,物质的量为0.02 mol;充分反应后,将装置中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 mL(标准状况)CO2气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含有碳酸根离子0.01 mol,钠与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说明生成了碳酸钠固体;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说明有固体碳生成,根据以上分析,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

18、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2Na2CO3+C。14.答案(1)(2)O:C:O(3)极性共价键、离子键2Na2O2(s)+2H2O(l) 4NaOH(aq)+O2(g)H=-20a kJmol-1(4)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Ba(OH)2+Na2CO3 BaCO3+2NaOHOH-+HCO3- CO32-+H2O(5)Na2CO3、NaClCO32-+H+ HCO3-解析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A为Na2O2,根据2Na2O2+2H2O 4NaOH+O2,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知E为O2,B为NaOH,C为Na2CO3,D为NaHCO3,

19、X为CO2。(3)B为离子化合物NaOH,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极性共价键、离子键;利用7.8 g A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 kJ,计算2 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20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2O2(s)+2H2O(l) 4NaOH(aq)+O2(g)H=-20a kJmol-1。(4)C转化为B,即Na2CO3转化为NaOH,可以加Ca(OH)2或Ba(OH)2实现,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Ba(OH)2+Na2CO3 BaCO3+2NaOH;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CO3- CO32-+H2O。(5)根据Na2CO3+HCl NaHCO3+NaCl、NaHCO3+HCl NaCl+H2O+CO2知,Na2CO3转化为NaHCO3、NaHCO3转化为NaCl需要的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实际上产生气体之前消耗盐酸与产生二氧化碳消耗盐酸体积之比为32,所以溶液中还存在NaOH,说明原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结合化学方程式可知,溶液中n(NaOH)n(Na2CO3)=12,故a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Cl,ab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 NaHCO3+NaCl,离子方程式是CO32-+H+ HCO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