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含解析201707013106.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41286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含解析20170701310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含解析20170701310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含解析20170701310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含解析20170701310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化学45分钟课时检测练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含解析201707013106.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A.NaClB.KOHC.MgOD.Cu【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分类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物质的分类标准,氯化钠为盐,氢氧化钾为碱,氧化镁为氧化物,铜为单质,故选A。【知识归纳】酸、碱、盐的对比1.水溶液组成及导电性:名称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性酸溶液H+和酸根离子能导电碱溶液OH-和金属(或铵根)离子能导电盐溶液金属(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等能导电2.组成比较:氢元素氧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酸一定含不一定含不一定含一定含碱一定含一定含不一定含(氨水)一定含盐不一

2、定含不一定含不一定含(铵盐)一定含氧化物不一定含一定含不一定含一定含2.(2016重庆万州区模拟)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苛性钠NaOH碱B.纯碱KOH盐C.苏打NaHCO3酸D.石灰石CaO氧化物【解析】选A。NaOH俗称苛性钠,属于碱;纯碱是Na2CO3的俗称,属于盐;NaHCO3俗称小苏打,属于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所以只有A正确。3.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aNO3B.K2SO4C.NH4H2PO4D.Ca3(PO4)2【解析】选C。C项中含有N和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

3、铜CO+CuOCu+CO2(置换反应)B.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CuSO4+BaCl2BaSO4+CuCl2(复分解反应)C.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2HClCuCl2+2H2O(复分解反应)D.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解析】选C。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两种反应物都是化合物,故不属于置换反应;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时,生成物BaSO4不溶于水,应在后面添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选C。【方法归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比反应物生成物化合价特点化合反应不确定一定是化合物可能变

4、也可能不变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定是化合物不确定可能变也可能不变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定是单质和化合物一定是单质和化合物一定变化A+BCB+AC复分解反应一定是化合物一定是化合物一定不变AB+CDAD+CB5.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Cl、NaNO3B.HCl、NaHCO3C.NaCl、AgNO3D.H2SO4、NaOH【解析】选A。A选项中氯化钾和硝酸钠不反应,能共存;B选项中盐酸与碳酸氢钠能反应,不能共存;C选项中氯化钠和硝酸银能反应,不能共存;D选项中硫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不能共存。6.(2016武汉模拟)下图所示记录正确的是()实验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记录A无色无变化无色溶液白

5、色沉淀B蓝色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产生气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D蓝色产生气泡白色沉淀无色溶液【解析】选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硝酸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观察选项,故选B。7.(2016南宁模拟)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A.生成沉淀的质量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D.溶液的pH【解析】选C。产生碳酸钡的质量应该先逐渐增加,而后不变,故A错误;溶液中溶剂没

6、有参加反应,也没有产生,应该不变,故B错误;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根据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可以知道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溶液中氢氧化钡的质量,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先减小,当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完,碳酸钠粉末过量则溶质质量变大,故C正确;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生成碳酸钡沉淀,而氢氧根离子并没有参加反应,所以溶液的pH基本不变,故D错误。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8.(5分)在下列物质中: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填字母,下同)。(2)可用作调味剂的是。(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4)可用

7、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解析】“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指的是纯碱;食盐有咸味,可食用,常用作调味剂;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碳酸氢钠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盐可以根据所含的金属元素分类也可以根据所含的酸根分类,碳酸钙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答案:(1)b(2)a(3)d(4)c(5)d9.(13分)某同学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发现盐溶液NaCl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该同学认为有可能有的盐溶液会呈酸性,上网查资料发现(NH4)2SO4、FeCl3溶液呈酸性。该同学来了兴趣,写出如下的学习小结,请你做一做:(1)盐溶液的pH

8、可能为(将你的假设填入空格中)pH=7(2)要测定该溶液的酸碱性用,如要知道该溶液的酸碱度可用。操作方法为 。(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NH4)2SO4是一种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4)铵态氮肥的检测方法是 。(5)该同学加热FeCl3溶液发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请写出化学方程式。提示:Cu(OH)2等难溶性碱在pH5的盐酸中不溶解(6)为什么Na2CO3溶液呈碱性,(NH4)2SO4、FeCl3溶液呈酸性,上网查不是很明白,是高中要学的,等上高中后我一定要搞清楚。【解析】(1)盐溶液的pH除可能等于7外,还可能大于7或小于7;(2)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9、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作比较;(3)由于硫酸铵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4)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生成氨气,所以检验的方法是加碱研磨;(5)产生红褐色沉淀是生成了氢氧化铁的原因,再结合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知应该是氯化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与氯化氢。答案:(1)pH7pH7,则A的成分是。【解析】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根据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可以确定已经变质;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故需将碳酸钠转化为呈中性的盐后,才能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除去碳酸钠后的溶液pH等于7,则不含

10、氢氧化钠,除去碳酸钠后的溶液pH大于7,则含氢氧化钠。答案:(1)溶解过滤(2)已(3)完全除去碳酸钠(4)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拓展延伸】物质的鉴定、鉴别和推断的异同相同点:均需要物质的特征反应,选择恰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生成与气味等现象加以判断,得出结论,必要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不同点:鉴别是利用物质的特性,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若干种物质区分开来的操作;鉴别几种未知物质,应根据几种物质在同一反应中表现出的不同现象(或不同反应)加以区分。选用的方法要简便易行。有时一步鉴别不开,还需两步,甚至三步。鉴定是根据物质的某些特征,用实验方法分别检验出

11、物质的阴、阳离子及有关成分,从而确定是某种物质。例如,要问某矿石是否含有碳酸盐,应该利用碳酸盐跟盐酸反应能放出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再如,要问某溶液是否含有氯离子,应该利用硝酸银溶液里的银离子跟氯离子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的特征反应。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实验内容、步骤、现象以及物质的其他特征,通过推理确定未知物的成分。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30分)11.(14分)某同学家中有一袋化肥,可能混入了其他化肥,且化肥包装袋上字迹模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提出问题】该化肥中含有什么物质?【收集信息】经询问得知,该化肥可能为铵态氮肥。【提出猜想】该化肥所含的阴离子

12、可能是Cl-、CO32-、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_含有铵根离子(2)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没有_存在(3)取(2)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有Cl-存在【实验结论】若该化肥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其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写化学式)。【实验反思】步骤(2)中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是否可行?(选填“是”或“否”),请简要说明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对肥料成分的探究,主要根据相应的反应现象来确定其成

13、分。【实验、记录与分析】(1)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加入硝酸钡后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那么生成的沉淀全是硫酸钡,没有碳酸钡。(3)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确定有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那么就有氯化铵、硫酸铵。【实验反思】步骤(2)不能用氯化钡代替硝酸钡,因为氯化钡中有氯离子,影响后面氯离子的检验。答案:【实验、记录与分析】(1)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碳酸根离子(3)硝酸银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实验结论】NH4Cl、(NH4)2SO4【实验反思】否因为氯化钡中有氯离

14、子,影响后面氯离子的检验12.(16分)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1)如果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并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确认,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变化滤液中没有_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少量_滤液中没有_(2)如果滤液中含有两种溶质,则溶质的可能组成(写化学式,可不填满,也可补充):;。(3)选择你填的第种组成,将其中一种溶质除去,可加入适量的。【解析】(1)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钠,所以若

15、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这种溶质就是氢氧化钠。可利用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来确定碳酸钠是否剩余,利用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来确定氢氧化钙是否剩余。(2)若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只有一种剩余,所以可以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也可以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3)若要除去氢氧化钙这种杂质我们可选择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若要除去碳酸钠这种杂质,可选择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答案:(1)NaOHNa2CO3Na2CO3无明显变化 Ca(OH)2(2)Ca(OH)2、NaOHNa2CO3、NaOH(3)若选择:Na2CO3溶液若选择:Ca(OH)2溶液四、计

16、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3.向盛有100 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克。【解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与未反应完的稀硫酸反应,再与硫酸镁反应,通过图象可知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40 g,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氢氧化钠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再利用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即可计算出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即设消耗硫酸溶质的质量为y。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8030% y808030%=98yy=29.4 g答案:(1)解:设与硫酸镁反应消耗NaOH的质量为x2NaOH+MgSO4Mg(OH)2+Na2SO480 58x 8.7 g80x=588.7 gx=12 g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 g120 g-80 g100%=30%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2)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