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78073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7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9-调查报告的写作.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调查报告的写作 朱李平2011.10.21,共同学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 调查报告的作用; 调查报告的种类; 调查报告的结构(格式); 课题研究报告正文的结构;,一、什么是调查报告,1.调查报告的解释 调查报告(也有叫考察报告的), 是作者有目的地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把调查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加以系统整理和分析研究后,写成的调查情况、调查分析、调查结论和建议的一种文书。,“调查报告”, 就是“调查的报告”; 全部文字都是与“调查”有关的内容, “报告”是写作的目的: 向上反映汇报; 向下交代指导; 平行宣传交流。,调查报告,顾名思义是调查

2、和报告两部分所组成。本讲座所讲的主要是怎样写作,重点在于报告。 要写好一份调查报告,必须掌握相关的写作知识。但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前提是科学的、细致的、深入的调查研究。,2.为什么要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调查报告,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经过 分析综合而写成的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书 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写作,是研究掌握客观事物 规律、反映介绍客观事物规律的最重要的 过程和形式。 调查报告的写作,是社会工作者、教育工 作者、研究人员、管理人员等从事学习研 究工作的重要的基本能力。,四懂五会,1986年6月,全国妇联妇召开的“女干部培训工作规划座谈会”提出,全体妇女干部要做到“四懂五会”: 懂马列、

3、懂妇女、懂儿童、懂法律; 会调查、会演讲、会写作、 会管理、会总结。,综合能力:,多种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 1.调查能力; 2.学习能力; 3.研究能力; 4.写作能力; 5.宣传能力。,二、调查报告的特点,1.写实性(真实性)。 2.针对性。 3.逻辑性(科学性、准确性)。 4.时效性。 5.叙述、说明、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 综合运用。,1. 写实性(真实性)。 事实确凿,内容真实。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时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实的。 充分了解事实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2针对性。 观点鲜明,有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

4、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所以,调查报告必须有的放矢,反映的问题集中并有深度才能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3.逻辑性(科学性、准确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 是材料的机械堆砌(简单的罗列), 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判断)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4. 时效性。 调查报告也常常作为一种新闻文体, 它要反映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反映新情况,解释社会现象,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建议),才能发挥其辅助决策的效力。,5. 叙述、说明、议论相结合,

5、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调查报告是 用叙述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实; 用简明的说明来交代描述客观情况; 用准确的概念、判断、推理来论述事物和事 件的客观规律; 从而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结论)研究建 议和推论(展望)。,三、调查报告的作用,1.为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2.反映真实情况,表达准确观点,提供指导参考。,四、调查报告的种类(应用范围),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划分: 综合性调查报告、 专题性调查报告。,例如: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 关于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报告、 全国妇联儿童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出版 全国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市城市经济形势调查等。 这类综合性

6、的调查报告篇幅较长,内容详尽,对准确制定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或某一方面的方针政策有较大的参考价值。,2.按调查的内容分: 情况调查、 经验调查、 问题调查等。,3.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分类: 新生事物调查报告; 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社会情况调查报告; 揭露问题调查报告; 学术研究调查报告等。,各种分类都有一些细微的交叉重叠,只不过我们在分类时主观地侧重了某一方面。 其实,很难找到一个能把全部调查报告划分开的真正的分类标准。,五、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形式,1.标题与作者、正文、附录三部分组成; 2. 前言、主体、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的; 3. 标题提要正文附录落款;, 标题与作者,重要性: 调查报告的题目与作

7、者将出现在论文集的目录、图书馆的文献目录卡、信息网络上。一般情况下,读者首先接触的是调查报告的目录和作者,然后根据题目和作者来决定是否需要查找阅读这篇调查报告的全文或调查报告的摘要。,包括: 1.标 题, 2.作 者, 3.作者单位, 4.作者说明(参与者)。,1.标 题 写作要求: 调查对象的类别与范围; 调查的主要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的研究类型。,标题写作形式:,单标题:公文式、新闻报道式; 双标题:正副标题;,公文式标题 (调查单位)关于事由文种 公文式标题多适合机关工作的调查告。 “事由”指 调查的对象、调查的课题等; “文种”即 “调查”或“调查报告”。,例如:,关于当前我国

8、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报告 全国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全国妇联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 婴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调查报告 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形式与内容的调查报告,全国妇联关于失地妇女土地权益及生活状况报告2010.5.15权益部、 中国旅游研究院关于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 2010年全国婚恋调查报告婚姻家庭研究会、 全国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全国妇联儿童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出版。,新闻报道式标题(文章式), 即以调查报告的内容的主题作标题,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在报刊上发表的调查报告多用这类标题。 例如: 城乡居民收入距离加大,

9、双标题(正副标题), 即采用公文式和新闻式相结合, 正标题用新闻式,副标题用公文式。 正标题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揭示调查者 对问题的看法, 副标题多用公文式标题,标明调查的对象 与内容。,例如: 中国知识分子整体寿命高于普通人群中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状况调查,2.作 者 署名的责任,应该看到,在调查报告上署名,既是一种成就荣誉,又是一种工作责任,署名者对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可靠负有责任。 作者不署名,意味着没有人对调查报告的内容负责,调查报告的可信性势必受到影响。,写作要求: 作者要用真实姓名,不能用笔名或化名; 署名应该署主要研究者; 署名数量一般不超过3人,人数很多时,可 用脚注对其他参

10、与人员加以介绍说明。,3.作者单位 写作要求: 用中括号 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和单位所 在地区的邮政编码,便于读者对作者的了 解并在需要时与作者进行联系; 作者单位应用行政单位。,4.说 明,写作要求:需要时用脚注说明 该调查报告属哪一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该课题的级别与归属; 如作者认为需要,可说明课题研究过程 中的研究工作分工; 在作者栏没有署名,但作者认为需要说 明的对调查研究有贡献的其他人员。, 正文主体(学术研究调查报告的内容),调查报告的正文: 前 言、 主 体、 结 束 语 三部分组成。,1. 前 言,也叫导语、引言;内容提要。,写作要求:简要交代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 调查的时间、地

11、点、对象、范围、目等; 调查的经过和有关调查的背景材料; 有些调查报告也把调查的结论写在导语中。,2. 正文主体,正文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干部分, 主要内容为事实和分析。,事实, 指被调查对象产生、发展、变化的详细程。 分析, 指在调查研究得来的事实的基础上, 归纳总结出的规律性的东西, 以及据此提出的调查者的观点和相应的具体的建议、措施、办法等。,写作要求(五要): 事实要典型; 情况要真实; 数据要准确; 分析要合理; 建议要可行。,正文常用的写作安排:,按调查问题的性质归类, 逐点逐层阐 述,各点各层可用顺序号或冠以小标 题; 按调查时间的顺序或事物发展的演变 阶段,边叙述边议论,使报告

12、的内容 呈现出时间性和阶段性;,按调查对象的各部分、各方面分别报 告,常用于综合性调查报告; 按对比的方式,把两种事物加以对 比,从对比中分清是非,阐明观点。,无论哪一种写法,都必须介绍主要事实和中心观点。,课题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常常这样安排: 问题的提出;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结果; 分析与讨论。,1.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部分应该向读者交待该调查 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研究这一问题有何 价值。 一般包括: 研究的课题; 研究的意义; 研究的价值; 研究的主要内容。,2. 研究的方法,目 的: 让读者了解,调查结果和调查结论是用什么 方法、经过怎样的步骤获得的,从而使读者 可以据此判断调

13、查结果和结论的可信程度和 可适用范围。若读者需要重复,也可“如法泡制”。 研究的方法,应体现课题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可靠性、合理性和逻辑性。,“研究的方法”一般包括: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手段; 调查组织; 数据处理; 调查研究的步骤等。,3. 研究的结果,对调查后获得的原始数据,根据课题研究 的要求进行统计处理后,可获得调查的结果。 调查的结果一般采用统计表加以概括,并伴以文字说明。 这一部分在具体处理时应根据调查内内容的不同部分,分别对研究结果加以说明。,每一部分研究结果可以包括: 1.统计表的编制办法; 2.统计表; 3.从统计表可以得出的结果要点,必要时还可用统计图加以直观地描

14、述; 4.统计图的编制办法; 5.统计图。,统计表,研究结果的主体是统计表。 统计表的主要结构成分有: 表号; 题目;线条; 主栏; 宾栏;数据。,表号,当一份研究报告中有两张或两张以上 统计表时,应用表号加以区分。 采用表号后,研究报告中涉及该统计 表时,不再用统计表的题目,而只需引用 表号即可。 表号一般在统计表的左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目,用一句简要的话把统计表的数据是 怎么一会事加以说明,并用这句话作为 统计表的题目。 一个好统计表的题目应该将统计表 的主栏、宾栏和数据三者加以反映。,线条,统计表的线条不宜过多、过繁。 一般的统计表有4条最基本的线条: 1.顶部的横线:将统计表的内

15、容与标题隔开; 2.底部的横线:将统计表的内容与文字说明隔开; 3.竖 线:将主栏与数据分隔; 4.第二条横线:将宾栏与数据分隔。 统计表的左右两端一般是不封闭的。,主栏,一般用以说明统计表内数据的所属主体项 目的主语名称; 主栏内各项目应处在同一个维度上; 主栏往往是不同调查样本的名称; 样本的人数有时在主栏内加以说明。,宾栏,说明数据所属主体项目的宾语名称; 宾栏内各项目应处在同一个维度上; 宾栏是对样本进行调查的内容项目; 当同一调查项目内的各种数据的单位一致 时,单位名称应在宾栏内注明,而数据格 内不再标明。,数据,数据是统计的结果,是统计表要反映的内容本身。 统计表的其他一切内容都是

16、为说明数据服务的。,1. 数据必须准确; 2.数据格内不应有空格; 3.调查数据空缺,应用“”标明; 4.数据为零,应用“0”表示; 5.数据若有小数,小数的位数一般应该相同,并使小数点对齐; 6.数据的单位,尽可能要一致,不一致的单位要注明。,4. 分析与讨论,主要包括: 结论; 解释; 建议; 存在问题; 新的研究课题(研究结论拓展)。,结论:结论即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对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作出结 论式的回答; 研究的结论应具有客观性,结论应从研究的 结果得出; 结论应该是是经过提炼的,最主要的东西; 结论应用准确的、简要的语言加以表述。,解释:,对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原因的分析,或从 理论

17、上给予解释。 收集有关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 析,发现自己研究结果中有价值的结果; 学习有关领域的理论,进行思维、想象, 提炼出自己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显得特别重要。,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和得出的结论,对实践工作 提出建议; 建议应该从调查的结果出发; 建议应该是有依据的,切合实际的,同时 又是可行的。,例如: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 可以直接针对家庭教育实际向家长提出,可以面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向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指导单位提出, 也可以从宏观背景角度向传播媒介、政府部门提出舆论导向和政策导向方面的建议。,存在问题,在对研究全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研究设计上和实际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研

18、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存在不足是正常的,自然的; 说明研究上存在的问题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 交待清楚研究中的问题比遮遮盖盖聪明得多。,新的研究课题,根据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新的研究课题可以是拓展范围的研究,也可以是深化的研究。,3.结束语,结束语,是调查报告的结尾; 是在对调查的事实作了科学分析后,所作的全文的总结。,写作要求:(结束语的内容) 对调查现状作概括说明; 对主要观点加以注释综述; 对存在问题作精要归纳; 对具体情况提出可行的建议; 对发展远景展望预测等。, 附 录,1.文献资料。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须对具体的引文注明出处。 编写的书籍、普及的读物、通俗文章只要说明参考过哪些书籍、文章即可。,注释办法,脚 注: 在引用资料处右上角用 * 标记,在同页下 面用 * 号后标出参考资料; 尾 注: 在引用资料处右上角用1标记, 在正方后 参考文献部分的1后标出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的表述格式,报刊资料:作者,资料题目,报刊名称, 出版日期与期数; 书 籍:作者,书名,章节名称,码, 出版社,出版日期,版本。,2.问卷与评分标准,在”研究的方法”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将调查用的全部题目一一列出。 有时对每一题目的评定和同类题目进行合并的办法也不能具体加以说明。 为了让读者了解具体情况,可以附录的形式在研究报告的正文后面加以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