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964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9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ppt(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课堂研讨案例,刘乾唯 郑红丽 范周飞 林佳 朱娇娇,案例1: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粉饰经营业绩 1.一个会计主体应该反映的会计责任应该是什么?,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主体,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还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实际上确立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和在通常情况下对会计资料的虚假和重大遗漏承担主要责任,2.该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如何?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应具 备哪些特征?,会计信息质量不真实,不可

2、靠。 虚列成本,造成成本失实;虚增利润,虚列投资收益,虚假负债等调节利润指标。 因此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要具备8个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3.该公司属于会计造假吗?如何理解会计造假?会计 造假的动机何在?,属于会计造假,案例中有关经济业务并未发生,虚列资产,虚增利润,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低估负债,高估资产; 会计造假的含义: 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造假强调的是出现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会计造假的动机:偷逃漏税而少计应税收入或应税所得;为了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少计利润;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或者股票筹资而多

3、计利润;经营层的经营业绩而虚增利润或隐瞒亏损.总的说来,它的根本动机是是能够获取现实利益而却又不需承担高额成本,4.怎样处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关系?,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对立统一。 相关性与可靠性常常是矛盾的。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扩大会计反映的范围或改变会计方法等,使得可靠性可能有所削弱。反之,为了提高可靠性,而使大量计量困难的经济资源末能得到反映或沿用旧的会计方法,则削弱了相关性。 其统一性体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如果信息相关性失去了可靠性的支持,那就会降低甚至失去相关性,会对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如果信息虽可靠但偏离了相关性这一方向指引,也就会因不相关而使可靠性失去存在意义。,至年的

4、世界性经济危机中,为了遏制会计信息过分失真的严重现象,罗斯福政府相继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并直接导致了年会计准则的正式出现。可以说会计准则首先是会计信息可靠性要求的产物,人们当时关注的是可靠性而不是相关性。 世纪年代前后,美国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问题基本解决,人们开始关注相关性。年的第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已将相关性与可靠性并列为“决策有用性”下的会计信息两大主要质量特征。 世纪年代末期,人们对信息相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年公布的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中更是突出强调相关性,使其成为贯穿这份综合报告的主线。然而,相关性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近几年,随着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通公司、默克公司等

5、一系列公司重大会计造假事件的出现,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会计制度和监督机制,公司又重新将目光聚集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上来。为此美国政府发布了长达页的公司改革法,并创立了新的会计行业监督委员会,旨在严厉打击公司财务欺诈、尽量避免舞弊行为,力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我国,现阶段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容乐观,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虽高,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很普遍,所以可靠性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一些。把为投资者和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摆在第一位。只有在可靠性得到基本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相关性进而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5.你认为应该如何禁止或杜绝会计造假?,1、严格会计人员

6、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 质量水平 2、抓原始凭证,从源头上防止造假。 3、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约束高管人员行为。更多地追究造假单位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不是只对单位进行经济处罚了事。 4、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加强会计监督力度,6.辩题:不做假账对会计人员来说要求很高吗? 正方: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最高要求 反方: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正方: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最高要求。 人是社会的人,金钱、名利,权力的诱惑很大,坚持不做假账需要很大的毅力;当会计人员受到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做假帐时,将面临来自法律和单位负责人的双重压力, 如不服从,可能遭致报复,如果服从,就是实施违法行为。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就会按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去做。,反方:不做假账是会计从业人员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说,会计行业它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正因为会计行业有它那诚信、真实、可靠的职业本质,才获得社会的信赖与赞誉。时代发展要求 “不做假账”。假账已引起了会计职业界的诚信危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及到全球经济的安全。因此从做假账的危害角度来看,“不做假账”应该是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