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15002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网路通讯的发展.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網路通訊的發展,1-1 電腦網路的發展和作用 1-2 資料通訊基礎 1-3 電腦網路技術 1-4 電腦網路應用 1-5 Internet及其應用,1-1 電腦網路的發展和作用,電腦網路的發展是進十年來的重要大事,從初期僅能承載文字的訊息,進步到能傳輸圖像、聲音、動畫,並且因傳輸速度與壓縮技術的發展,已能同步傳輸影視及聲音,使得網路能夠處理全方位的資訊,尤其是網際網路在全世界的串聯,使得網路的成為既方便有有效的溝通機制。,1-1-1電腦網路的發展,1969年第一個電腦遠端分封交換網路ARPANET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美國國

2、防部高級研究專案部門網路)的問世,象徵著電腦網路的誕生。 20世紀70年代中出現的電腦區域網路,在20世紀80年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並由此掀起了電腦網路的研究與開發高潮。,1-1-2 電腦網路是管理資訊系統的技術基礎,隨著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對資訊管理的需求越來越高,同時,伴隨著資料通訊技術和電腦技術的迅速發展,使電腦網路成為管理資訊系統的技術基礎。 電腦走出工程和科學計算的第一個應用領域是管理領域。電腦在管理中的應用,包括生產、行銷、財會、人事勞資和行政等多個管理職能的管理資訊系統。,1-2 資料通訊基礎,資料通訊系統是電腦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任務是將地理位置不

3、同的電腦或終端設備連接起來,有效率地完成資料傳輸、資訊交換和通訊處理的任務。,1-2-1 資料通訊的基本概念,資料通訊就是經由適當的傳輸線路將資料資訊從一台機器傳送到另一台機器,這裡所指的機器可以是電腦、終端設備或其他任何通訊設備。資料通訊實質上包含了資料處理和資料傳輸兩方面的內容。在電腦網路中,資料處理主要由電腦系統來完成,而資料傳輸是依靠資料通訊系統來實現的。,1-2-2 類比資料通訊與數位資料通訊,類比資料是連續變化的數值,例如,聲音、溫度和壓力等都是連續變化的物理量,這些物理量經感測器轉換成的電訊號,是一個振幅、頻率及相位連續變化的電波,這就是類比資料。 數位資料是離散的數值,如整數、

4、字元都是數位資料,電腦中二進位資料表達方式的0和1也是數位資料。數位資料的表達是用一系列電壓脈衝(voltage pulse)來表示的數位訊號,例如,用恒定正電壓脈衝表示1,用恒定負電壓脈衝或零電壓表示0 。,類比資料通訊是指在傳輸介質上用類比訊號進行傳輸。 電腦處理的是數位訊號,不能直接用傳統的類比通訊方式進行傳輸。要想透過類比資料通訊方式傳送數位訊號,就要用數據機作為資料訊號轉換器。 數位資料通訊是直接在傳輸介質上傳送脈衝數位訊號。直接透過通訊傳輸埠將兩台電腦連接起來,就可以進行數位資訊的傳送。用數位通訊方式也可以傳輸類比訊號,這時就要使用編碼解碼器作為資料訊號轉換器。,1-2-3 訊號傳

5、輸方向,單工通訊方式。資訊的傳送始終保持一個方向,而不進行相反方向的傳送。例如,廣播、電視。 半雙工方式。資訊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傳輸,但任一時刻只能在一個方向傳輸,即兩個方向的傳輸只能交替進行。 全雙工方式指兩個方向上的資訊傳輸可同時進行,雙方都可以一面發送資料,一面接收資料。例如電話就是全雙工通訊方式。,1-2-4 資料通訊的主要性能指標,1傳輸速率。每秒鐘能夠傳輸資料的位元數,單位為位元/秒。 2頻寬。頻寬指通道能夠傳送訊號的頻率寬度,也就是可傳送訊號的最高頻率與最低頻率之差。 3誤碼率。二進位碼在傳輸過程中被傳錯的機率。,1-2-5 基頻傳輸與寬頻傳輸,依據訊號傳輸的方式,可以分為基頻與寬

6、頻兩種。基頻是資料通訊中二進位數位脈衝訊號的基本頻寬,也就是電子訊號所固有的基本頻率範圍。基頻傳輸過程中很容易引起衰減和波形失真,因此傳輸距離短,只能應用於短距離資料傳輸,而在遠距離傳輸中主要是應用寬頻傳輸。基頻通常頻寬低於 T1 (1.544 Mbps) 或是 E1 (2.048 Mbps) 稱為基頻,而高於此數值的則稱為寬頻。,寬頻傳輸類型,寬頻傳輸根據二進位訊號對載波的不同調製方式,可分為調幅、調頻和調相三種。調幅是以正弦波的振幅大小來表示0和l;調頻是以正弦波的疏密來表示0和l;而調相是以正弦波的相位變化來表示0和l的轉換。寬頻傳輸克服了電話線上不能直接傳送基頻訊號的缺點。,寬頻的多工

7、技術,(1)頻分多工:將傳輸線路的可用頻寬按不同的頻率分割成若干個獨立的子頻帶通道,並分別分配給一種傳輸訊號。 (2)時分多工:利用線路的時間分成小的時間片,再將時間片按順序週期性地分配給多個獨立的通道,即每種訊號輪流分時地佔用整個通道。 (3)統計時分多工:統計時分多工分配時間片是按統計規律進行的,發送速度高的通訊設備多分一些時間片,反之則相反,進而線路的時間片不會輪空,效率高。,1-2-6 非同步傳輸與同步傳輸,在資料通訊過程中,發送端和接收端必須保持同步,即接收端要根據發送端發送訊號的起止時間和頻率來接收和識別訊號,保持兩端步調一致,才能準確無誤地通訊。有兩種方式可以保持收、發端的同步,

8、一種是非同步方式,另一各種為同步方式。 非同步方式是以字元為單位進行傳輸和識別, 同步方式是以一段訊息(字元序列)為單位進行傳輸和識別。,1-2-7 錯誤控制,錯誤糾正方法。即在每一個要發送的資料塊上附加多餘的資訊,使多餘資訊與所發出的資訊存在某種邏輯關係,透過多餘資訊可以推導出所發的資訊。 錯誤偵測方法。在傳輸的字元中加入多餘位元,該多餘位元與其他各位元有對應關係,接收端透過檢查對應關係可以發現有錯誤發生,但不知出錯的原因和糾正的方法,因此請求發送方重發出錯的字元。,1-2-8 通訊傳輸介質,通訊傳輸介質是通訊系統中發送端與接收端之間的通道通路,主要有以下幾種: 1雙絞線 2同軸電纜 3光導

9、纖維(光纖) 4微波 5衛星通訊,1-2-9 資料交換方式,資料交換就是,從發送端發出的資料要透過網路的中間節點,這些中間節點作為交換設備將資料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直至達到接收端。常用的三種基本交換方式是: l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ing) 2訊息交換(Message Switching) 3分封交換(Packet Switching),1-3 電腦網路技術,業隨著電腦網路技術的演進,往往透過網路將分散在各地的企業內部私有網路(Intranet)加以連結,使企業分散在各地的分支機構能夠透過網路的運作,將企業內部資訊緊密地結合,發揮資訊管理最大的功效。,1-3-1 電腦網路

10、的基本概念,凡將地理位置不同、並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電腦系統,透過通訊設備和通訊線路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包括網路通訊協定、資料交換方式及網路作業系統等)實現網路資源分享的系統,可稱為電腦網路系統。電腦網路系統由主電腦系統、終端設備、通訊設備和通訊線路四大部分構成。,電腦網路的主要功能,1資源分享 2均衡負荷及分散處理 3資訊的快速傳輸與集中處理 4網路用戶的通訊與合作 5綜合資訊服務 6教育資源重要工具,1-3-2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定,在電腦網路中,通訊的兩端只有“講相同的語言”,按照彼此認可的規則行事,才能順利進行通訊。這些在通訊過程中必須遵循的規則就是通訊協定(Protocol)

11、。 為了簡化通訊功能的設計和執行,通常採用高度結構化的分層設計方法,將複雜的通訊功能分解成一組功能明確、相對獨立並且易於操作的層次功能,依靠各層次之間的功能組合,完成整個通訊功能。,ISO/ OSI參考模型,(l)實體層(Physical Layer) (2)資料連結層(Data Link Layer)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5)對話層(Session Layer)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1-3-3 電腦網路的拓撲結構,網路中的節點相互連接

12、的方式和形式稱為網路拓撲”(Topology)。 在規劃Intranet 的網路拓撲結構時,應根據企業規模的大小、分佈、對多媒體的需求等實際情況加以確定。,拓撲結構的類型,1星型結構:以中央節點為中心,將其他多個節點透過點到點的線路連接到中央節點上。 2環型結構:多個節點彼此串接並首尾相連,形成閉合環形。 3匯流排結構:多個節點都連接在一條公共的匯流排上。,1-3-4 電腦區域網路,電腦區域網路,簡稱LAN(Local Area Network),是在小範圍內將許多資料通訊設備以高速線路互連,進行資料通訊的電腦網路。被連接的資料通訊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小型主機或中大型電腦,也可以是終端、印表機

13、、大容量外記憶體等週邊設備。區域網路一般可以提供較高資料傳輸速率和較低誤碼率的資料通訊。,介質存取控制方式,介質存取控制方式是指網路中多節點之間資訊傳輸的基本控制方式。由於區域網路中不採用儲存轉發方式,而是以廣播發送方式在一定的拓撲結構中進行傳送,因此介質存取控制方式是區域網路的通訊協定和控制的基礎。應用比較廣泛的介質存取控制方式有以下幾種: (1) CSMA/CD (2)權杖存取(Token access) (3)光纖介質存取(FDDI),1-3-5 電腦廣域網路,所謂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是能夠將地理位置相距較遠的多個電腦系統透過通訊線路連接起來實現資料通訊的電腦網

14、路,也可以說是將分散於各地的區域網路互連而形成的跨越地區的大型網路。單獨為每個系統建造一個廣域網路是極其昂貴和不切實際的,因此只能採用公共的網路資料線路。,廣泛應用的廣域網路技術,1數位程式控制交換機 2分封交換公共資料網 3整體服務數位網路 4數位式的用戶線路,1-4 電腦網路應用,一般說來,網路最常見的功能是資料搜尋,其次是透過網路取得即時新聞與資訊。進修與學習,也是網路所能提供的功能。透過網路資料的傳遞、遠距教學、訂閱電子報、討論群等方式進行學習與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習不再侷限在教室。而檔案傳輸(FTP)、網路購物、網路電話等功能則使生活變得更為便利與多采多姿。,1-4-1 企業資訊網路,

15、企業資訊網路是指專門用於企業內部資訊管理的電腦網路,它一般為一個企業所專用,含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部門,在整個企業範圍內提供硬體、軟體和資訊資源的共用。根據企業經營管理的地理分佈狀況,企業資訊網路既可以是區域網路,也可以是廣域網路。,1-4-2 連線事務處理,連線事務處理是指利用電腦網路,將分佈於不同地理位置的業務處理電腦設備或網路與業務管理中心網路連接,以便於在任何一個網路節點上都可以進行統一、即時的業務處理活動或客戶服務。連線事務處理在金融、證券、期貨以及資訊服務等系統得到廣泛的應用。,1-4-3 POS系統,POS(Point Of Sales)系統是電腦網路的商業企業管理資訊系統,

16、它將櫃檯上用於收款結算的商業收銀機與電腦系統連成網路,對商品交易提供即時的綜合資訊管理和服務。商業收銀機本身是一種專用電腦,具有商品資訊儲存、商品交易處理和銷售單據列印等功能,既可以單獨在商業銷售點上使用,也可以作為網路工作站在網路上運行。,1-4-4 電子郵件系統,電子郵件系統是在電腦及電腦網路的資料處理、儲存和傳輸等功能基礎之上,建構的一種非即時通訊系統。 先進的電子郵件系統可以提供“文字信箱”、“語音信箱”、“圖形圖像信箱”等多種類型的電子郵件功能,支援資料、文字、語音、圖形、影像等多媒體郵件。,1-4-5 電子資料交換系統EDI,電子資料交換系統是以電子郵件系統為基礎擴充而來的一種專用

17、於貿易業務管理的系統,它將商業活動中貿易、運輸、金融、海關和保險等相關業務資訊,用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透過電腦網路,按照協定在貿易合作者的電腦系統之間快速傳遞,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業務處理過程。,1-4-6 電子商務,電子商務是指透過電腦與資訊網路所完成的商業交易活動。 遠在十數年前,美國與歐洲等先進國家,就開始推行以電子資料交換進行商業交易活動。當時使用電腦的用戶不多,企業與企業間電腦連線者更屬有限,因此EDI雖推行十幾年,而使用並不普遍,直到90年代,隨著WWW的Internet技術快速發展,商務活動電子化的想法逐步成熟。,1-5 Internet及其應用,INTERNET普及之後,除了會讓

18、電腦的使用者迅速增加外,也將讓這群為數眾多的電腦使用者,無論何時,身處何處,祇要能連上INTERNET就可以相互溝通。 INTERNET商用發展的時間不長,卻儼然成了一種新的傳播資訊的媒體。和傳統的資訊傳播媒體比較,INTERNET所具備的近乎即時互動的特性終將對人類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資訊傳送與接收的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衝擊,。,1-5-1 Internet 的產生與發展,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在1969年建立的ARPANET計畫發展而來的,它是美國國防部專門為了進行國防研究而建立的網路,其目的在於:一方面將研究人員和工作分散於全國各地,避免戰爭和動亂對專案研究的全面破壞;另一方面,透過網路

19、將分佈於全國各地的參與專案研究的科學研究機構和大學連接起來,以便於科學家、專家和教授們進行研究成果的交流與溝通。,1-5-2 Internet 的基本功能,1通訊交流 2遠端主機登入 3資訊檢索 4WWW多媒體資訊服務 5網路線上服務,1-5-3 Intranet 及其應用,Intranet稱為內部網路,是將Internet技術應用於企業或組織內部資訊網路的產物,其主要特點是以Internet技術為基礎的企業資訊管理系統。企業資訊系統在企業內部網路上以WWW方式向企業內的用戶提供各種資訊資源,而用戶只要透過WWW流覽器軟體就可以存取企業內部網路上的所有資訊資源。,1-5-4 Internet 對企業組織的作用與影響,1通訊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2管理與控制能力的提高 3資訊傳輸速度的加快 4客戶服務品質的改進 5新的市場行銷策略和工具,1-5-5 Internet 存在的問題,安全性問題。網路的電子連線使所有傳輸的資訊都有可能成為盜賊、商業間諜、惡作劇者攻擊的對象。 技術問題。其一是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其二是網路負擔日益加重,其三是網上大量資訊的有效過濾和篩選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改善。 第三是法制問題。大部分涉及Internet電子商貿的有關法律和法規尚未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