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18703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斯密的经济学说.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斯密的经济学说,一、斯密所处的时代 二、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 三、斯密的经济理论,一、斯密所处的时代,1、农业资本主义关系的确立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业革命开始 3、殖民地掠夺和海外扩张 4、阶级关系的变化,二、斯密的生平、著作与方法,1、斯密的生平 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最杰出的建立者 出生于苏格兰小镇柯卡尔弟。14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毕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任教。1751年回格拉斯哥大学任教 1764担任贝克莱公爵私人教师,陪同公爵去欧洲大陆游历3年 “经济学应感谢贝克莱,他使斯密有闲暇写国富论。” 熊彼特 1777年任命为苏格兰关税委员。1

2、787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2、斯密的著作,斯密一生著作甚丰,但生前只出版了两部著作和少量有关文学的论文 道德情操论1759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 国富论的目的是阐明财富的起源、构成和增长的条件。全书分为5篇 第1篇: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劳动生产物分配的顺序 第2篇: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第3篇:历史上各种经济政策 第4篇: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经济学说 第5篇: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国富论几乎包括了当时同经济有关的所有学科,不仅有经济理论,还包括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 这一方面反映了各经济学科之间还没有严格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富论体系庞杂,斯密关于国民财富的决定要素的基本思路

3、国民财富 劳动生产率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比率 分工 资本积累 市场范围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3、方法论,哲学基础 斯密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 道德情操论,在道德世界人的本性是同情心 国富论,在经济世界人的本性是利己心 被称为“斯密难题”或“斯密矛盾”,方法论 斯密研究方法具有二重性 抽象演绎法与经验归纳法 斯密理论上的多元化甚至不一致的情况,使他的理论成为后来不同倾向的经济学家观点的来源,成为后来理论争论的根源之一,三、斯密的经济理论,1、分工、交换与货币理论 分工 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是从分工开始的,他把分工作为提高生产率,从而增进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 企业内部分工以制针为例 社会各部门之间分工

4、以呢绒上衣为例 他还论述了分工促进生产力提高的原因:技巧提高、节省时间、操作简化、改进工具等,交换 分工是人类的交换倾向引起的,而交换是由“人类的本性”决定的 货币 斯密认为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为克服交换困难而产生的 他坚持货币的商品性质 他论述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这与他反重商主义思想有关,2、价值论,斯密价值论的主要贡献是系统地论证了劳动价值论,明确肯定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于劳动。他一方面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来源的观点,另一方面又纠正了重农主义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的偏见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商品与货币或商品与商品交换的比例如何决定交换价值问题

5、区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之谜”,(2)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斯密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在斯密的著作中,创造价值的是一般社会劳动(不管它表现为哪一种使用价值),仅仅是必要劳动的量”。马克思 但他在进一步考察什么劳动决定商品价值时,出现了二重价值学说 第一种,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 第二种,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是这个商品在交换中购买到或能支配的劳动,(3)价值由三种收入构成 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 三种收入决定价值“斯密教条”“三位一体公式” 以价值的分配来论证价值的源泉,混淆了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3、

6、分配论,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学说 由于斯密的价值论是二重的,因而他的分配论也是二重的 (1)工资论 工资是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在没有资本和土地私有权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属于劳动者;在资本和土地私有权形成后 ,工资就只是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 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斯密还论述了工资变动与人口变动的关系 财富增长工资增加生活状态改善劳动者和人口增长 反之,劳动者和人口趋向于减少,(2)利润论 斯密认为利润是随资本的出现而产生的,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范畴来研究 “斯密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 马克思 一是,他认为利润是工人劳动生产物的扣除部分,指出利润与工资的对立 二

7、是,他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生产费用的一部分 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资本积累资本增加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 关于利息,他认为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总是一种派生收入”,(3)地租论 斯密对地租有不同的看法 一是,地租是劳动生产物或价值的一部分 二是,地租是价值的源泉之一 三是,地租是农产品垄断价格的结果 斯密还探讨了三大阶级收入的长期变动趋势 斯密在分析三种收入构成价值源泉时,强调和谐的一面,在分析收入变动趋势时,则强调阶级冲突的一面,4、生产劳动和资本理论,(1)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斯密把提高生产者人数在社会成员中的比例,看成是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积极因素之一 生产劳动的定义 一是,从商品

8、的价值观出发,能增加商品价值的劳动 二是,从商品的物质观出发,能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 上述定义存在着矛盾 斯密生产劳动理论的意义,(2)资本的性质和分类 斯密认为,一切能带来收入或利润的财货都是资本,这比重农学派的资本理论前进了一步;但他却将所有的生产资料都看成资本,忽视了资本的社会历史性 斯密第一个使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来代替重农学派的原预付和年预付 斯密的划分标准:以资本的物质形态是否流通或转手为标准 另一种划分标准:是看资本的价值是否一次全部消耗,马克思采用这一标准 此外,斯密认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仅限于生产领域,商业资本不作此划分,6、经济自由与国际贸易理论,(1)经济自由主义

9、自由放任是斯密整个经济理论的中心思想,也是其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斯密是第一个明确、系统地运用“经济人”假设的经济学家 “看不见的手” 保护竞争,限制独占,(2)国际贸易理论 “地域分工论”、“绝对成本说”,(3)国家的作用和赋税原则 斯密认为,在自由放任的状况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有三项“守夜人” 斯密对赋税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赋税的四原则: 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他认为,一切税收最终来自三种收入。他不赞成工资税和利润税,认为这两种税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地租是最适合的征税对象,对地租征税不会影响任何产业的发展 这种税收主张反映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评价,测验,1、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何不同? 2、如何看待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作业 1、 简述斯密的价值理论。 2、简述斯密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