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8047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23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2、23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及其曲折发展,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临时宪法,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新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直接选举选出代表产生),选民,县、镇、乡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省、市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代表产生),(选出代表产生),间接选举,民主集中制,大杂居,小聚居,竞猜游戏,你知道是哪个少数民族?,藏族,蒙古族,回族,高山族,傣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畲族,1947年建立 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958年建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构建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重要的民族制度,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 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最高权力执行机关 C、修改宪法的机关 D、奠定了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体现的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多党合作 C、政治协商 D、区域自治 3、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政治

3、协商 D、区域自治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和政协工作陷于瘫痪是在 A、巩固新政权时期 B、过渡时期 C、“文革”时期 D、“文革”后,B,c,A,A,5、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 A、中共一党专政 B、各党派轮流执政 C、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D、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6、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民主集中 B、政治协商 C、长期共存 D、互相监督 7、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A、民主党派组织 B、工农商学兵的联合组织 C、广大爱国人士的组织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C,B,D,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4、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1958)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9 1963)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1982)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1987)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199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199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200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2007),改革开放之初,历经反右、“文革”等反复洗炼的民主党派人士,用一幅对联表达了他们的心声:,最大的冤案,我国1954年宪法: 第二十八

5、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第八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建国初,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拨乱反正:,(1)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工作重心的转移,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3)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

6、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夫人王光美迎接刘少奇的骨灰,刘少奇冤案的平反,“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拨乱反正:,(1)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2)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工作重心的转移,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 (3)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意义:,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被称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1980年8月21日,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采访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错误?”,“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

7、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体制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1980年 邓小平,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 ,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 和政治协 商制度,加强 。,(3)加快 ,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 备的法律体系。,A、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并相继出 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 种法律法规。,B、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 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C、1997年,“十五大”把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 化社会的新时期。,平反“文革” 前后的冤假错案,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我们身边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民主法制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