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8513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部分隋朝的统治高三.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 隋朝的统治 (高三),设计制作 范立波,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 581年 杨坚 (隋文帝),杨坚: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隋朝。 在位期间,改革官制建立三省 六部制,废九品中正制。继续 推行均田制,减轻赋税徭役, 50岁者可“免役收庸”。统一货 币度量衡。开凿广通渠。改革 府兵制。587年灭后梁,589年 灭陈统一全国。统治期间,国 势强盛经济繁荣。但迷信佛教 大建寺塔。营建仁寿宫,晚年 用法严峻,社会矛盾加剧。604 年被太子杨广杀死,庙号高祖。,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重点, 北方民族的的融合 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分裂割据状态,阻

2、碍,江南经济的发展,推动,士族地主的衰落,不再构成分裂割据的因素,南朝统治的腐败,杨坚的个人作用,师生谈话,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原因有:(1996年全国高考),A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B 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C 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D隋文帝决策正确,引导认识: a 隋朝的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 b 成熟了的历史条件要想变成现实,离不开历史人物的活动。,二、隋朝的统治政策:,1、三省六部制:,目的 : 鉴于分裂战乱的教训 为削弱豪强士族实力 加强中央集权。,影响: 改革完善了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制度,历 朝基本沿袭。,地 方,583年,中央,581年,2、科举制度:,原因

3、: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使魏晋以来选 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概况: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 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影响: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抑制门阀,扩大管吏来源,提 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3、均田制,租庸调制: 隋文帝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五十岁者可 “免役收 庸”,? :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的条件,三、隋朝的经济繁荣:,1、农业:耕地面积、产量增,仓廪充实,“计天下储 积,得供五六十年”,2、手工业:造船技术,3、商业:洛阳盛极一时,四、隋朝的大运河:605年610年 隋炀帝,条件:社

4、会经济、政治 发展的客观要求。,目的:A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对江南地区 的经济掠夺。 C对江南繁华地区 的巡游。,知识点:时间、人物、 全长、三点、四段 五河,广通渠:584年文帝开通,重点,评价:,师生讨论,(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淮之转输,其为利 也博哉! (选自皮子文薮汴和铭,分析:繁荣经济。,(2)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重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河),分析:夸大开运河对隋亡的影响繁重徭役,(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分析:既肯定开运河的功绩又指出巡游江都 的腐败,五

5、、隋朝的科技文化成就:,1、科技:赵州桥,时间、建造者 、地点 特点 在桥梁史上的地位:世 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2、教育:科举制的推动,3、宗教:统治者的推崇,4、艺术:石窟艺术,六、隋与边境的联系:,流求(今台湾) 西域,(与相关知识联系),七、隋朝的灭亡:,1、原因:,?从胡曾的汴河和皮日休的汴河怀古诗中分析:,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奢侈腐化,讨论分析,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对内大兴土木,奢侈腐化,对外穷兵黩武,繁重的无休 止的兵役和 徭役,激化阶级矛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重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汴河) 尽

6、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原因、时间、起义军、人物,2、隋朝的灭亡:618年,难点,评价人物隋炀帝:,功,开运河,客观上加强南北经济交流 密切内地与边境的联系:流求、西域 设进士科,促成科举制的形成,过,暴政:繁重的兵役徭役,使阶级矛盾激 化,引发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评:过大于功?功大于过?,小结,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第一,从历史的发展趋势看: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第二,从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看: 开创了继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又一个盛世局面。,第三,从对唐朝和后世的中国及东亚的影响看:各项建设措施、

7、 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具有深远影响。,第四,从大运河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看:巩固国家统一,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隋的短暂,其根源在于隋的暴政,这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唐朝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比较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1、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2、促进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3、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4、修建举世闻名的大工程,5、暴政导致农民战争而亡,6、二世而亡,统治短暂,其灭亡的 教训对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大业元年)三月诏杨素与纳言杨连、匠作大匠 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三百万人,徙洛阳郭

8、内居民 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发大江之南、五岭以 北奇木异石,输之洛阳命尚书右丞黄甫议发河南、 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沁水、洛 水达于河,复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 汴水入泗,达于淮,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 至扬子入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长 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遣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 杂船数万艘,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 司以车载死丁,东至成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 (大业元年)八月上行幸江都,自漕渠出洛口,御 龙舟,龙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船数,千艘,及载内外百司供奉之物,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 舳舻相接二百余

9、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 野。所过州县,五百里皆令献食,极水陆珍奇;后宫 厌饫,将发之际,多弃埋之。 摘自资治通鉴卷一八零 材料二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到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污水点龙舟使,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引自全唐诗,请回答:,(1)简答两段材料中叙述的历史史实。,(2)、“大业”是那个皇帝的年号?“大业元年”他命人 所开之渠的名称是什么?,(3)“上”为何要开此渠?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他的目的达到没有?,(4)、皮日休在诗中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这些见解 正确与否?试结合史实加以评论.。,解析,此题为史料与诗文混合式分析评论题型材料解析题,是历史、政治和地理综合能力题。主要考察历史学科的阅读和理解材料并从中汲取有效信息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评价历史人物功过的能力,评论观点的能力,评价历史事件作用的能力;政治学科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主观与客观、动机与效果 、现象与实质、 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唯物史观与唯心 史观;大运河本身也属于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本题涉及的是辨别地理方位能力。,想一想,练一练,您准行!,谢 谢 指 导!,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范立波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