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35211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2,“道家”之名的由来,最早见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3,一、道家的思想渊源与先驱,4,道家学派的思想渊源,应从黄帝说起。李白飞龙引(其一)诗: 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伺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5,道家先驱,道门常言及姜太公: 吕尚者,冀州人也,生而内智,预见存亡。避纣之乱,隐于辽东四十年。西适周,匿于南山,钓于

2、蟠溪三年。不获鱼,比闾皆曰:可矣。尚曰:非尔所及也。已而果得兵铃于鱼腹中。文王梦得圣人,闻尚,遂载而归。至武王伐纣,尝作阴谋百余篇。服泽芝地髓具二百年而告亡。有难而不葬。后子乃葬之。无尸,唯有玉铃六篇在棺中云。 (列仙传卷上),6,复作诗云: 吕尚隐钓,瑞得祯鳞。通梦西伯,同乘入臣。沈谋籍世,芝体炼身。远代所称,美哉天人。,7,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 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杖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8,总之,黄帝与吕望姜太公的声名在道家学派中影响颇大。,9,二、老子其人及主要哲学思想,10,(一)老子其人其书,11,史记:

3、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12,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13,(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14,(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16,(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4、,其中有信。”,17,(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 “反” :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18,(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19,“无为”不

5、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20,“无为” 的方法论意义:,(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偏见、执着、错误,透过现象看本质。故老子曰:“为学日益”

6、,“为道日损”。,21,(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22,(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所以不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23,(四)老子的处世哲学以柔克刚的阴谋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

7、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2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25,(五)关于老子哲学的缺点,台湾大学陈鼓应教授认为: (1)“返本复初”思想浓厚,“有碍于事物的先前推

8、展”; (2)循环论“会导致一种退缩的态度”;,26,(3)忽略了“知”和“学”可以引人向上。 (4)忽略了主观能动性。 (5)理想国是不现实的。 (6)“柔弱处下”的主张将会侵蚀人的奋发精神。,27,三、从关尹到庄周:早期道家哲学的发展,28,就现有文献看,老子之世,道家尚未形成一个团体。 只是从关令尹喜开始,所谓“道德”之学才逐步传授开来,经关尹的传播和列子、庄子的弘扬,道家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29,(一)关尹与列御寇,关尹是老子的第一个学生。 关令,周大夫也,姓尹,名喜,字阳公,一云字公文。母昼寝,梦天降电绕其身,须臾入口,因而有娠。遂生喜,既生,有双光若日,飞游其侧,目有日精,姿形

9、端伟,博通坟典之外,善天文秘纬。仰观俯察,莫不洞悟。虽鬼神之变,无以匿其情,损身济物,入为东宫宾友,出补函谷关令。每望霄汉而有升虚之思。,30,庄子天下引关尹子言: “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h)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关尹子文始真经,31,列御寇 冲虚至德真经: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像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峻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

10、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32,(二)庄周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周是老学的继承者,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卒年不可详考,大约在公元前375年至前300年。,33,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附庄子传载: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34,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犀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

11、浊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35,今存庄子一书凡三十三篇,大部分是庄周自著,一部分为其后学整理。 特点是基本以寓言故事暗示哲理。庄子一书,“寓言十九”。,36,(1)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37,“道”无所不在: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荑稗。”曰:“何其愈下耶?”

12、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尿溺。”(知北游),38,(2)庄子“万物齐一”与超越自我的神游境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芋,曰朝三而幕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幕三,众狙皆悦。名实为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3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他物我齐同精神境界的写照。,40,(3)庄子反对“独断”的认识论与相对主义 人的认识对象和能力是相对的,反映的是相对主义的认识方法与立场。 在当时有解放思想的作用。,41,庄子寓言故事的思想性分析: 高蹈出世,视权贵

13、如腐鼠 庄子秋水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 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2,视自由如生命,宁做自由之龟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43,否定现实,向往逍遥之境

14、,是贫穷,不是潦倒 庄子山木载: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絜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楠梓豫章也,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虽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栗,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徵也夫!”,44,有用与无用:乱世做人的困境,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

15、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淮南子人间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45,死亦可乐,庄子至乐中生与死的辩白: 庄子之楚,见空髑(du)髅,髐(xiao)然有形,撽(qiao)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

16、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46,生与死的本质:自然之化,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

17、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47,平静面对死亡,庄子大宗师: 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48,阅读书目,1、庄子齐物论等篇 2、王明:论老聃,见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见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49,主要思考题,1、 从老子道德经的言辞可以发现他的什么思维特点? 2、 试说明庄子是怎样继承老子的道论及其修养方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