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41797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管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示例.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列管换热器设计示例 一、设计计算基本步骤(续) (8)计算管子数和管长,对管子进行排列,确定壳体 直径 (9)根据管长与壳体直径的比值,确定管程数: (10)计算管程和壳程压力降,若压力降不符合要求, 调整流速,再确定管程数或折流板的间距,或选择另一 规格的换热器,重新计算压力降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一、设计计算基本步骤(续) (11)计算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确定污垢热阻, 计算得到总传热系数K,比较 初设值K与计算值K,若KK1.151.25,则 初选或初步设计的换热器合适; 如果不满足上述要求,用计算值代替初设值,从步 骤(6)起,重复以上计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上述步骤为一

2、般原则,设计换热器时,可视具体情 况灵活变动。 一、设计计算基本步骤(续)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1、换热器内流体通入空间的选择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哪一种流体走管程,哪一种流体 走壳程,一般可从下列几方面考虑: (1)不洁净的或易结垢的流体走易于清洗的一侧;对 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一般走管程;U形管换热器,一般走 壳程。 (2)粘性大的或流量小的流体,宜走壳程,因流体在 有折流板的壳程流动时,一般在雷诺数(Rel00)以下, 即可达到湍流,有利于提高传热系数。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1、换热器内流体通入空间的选择(续) (3)有腐蚀性的流体应走管程,这样,只有管子、管 板和管箱需要使用耐腐蚀的材料,

3、而壳体及管外空间的 其他零件都可以使用比较便宜的材料。 (4)压力高的流体走管程,因为管子直径小,承受压 力的能力好,还避免了采用高压壳体和高压密封。 (5)有毒的流体走管程,减少泄漏的机会。 (6)饱和蒸汽一般走壳程,便于冷凝液的排出 (7)被冷却的流体走壳程,便于散热。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1、换热器内流体通入空间的选择(续) (8)对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若两流体的温差较大,对 流传热系数较大者宜走管程,这样可以降低管壁与壳壁 的温差,减少热应力。 以上原则,在实际中不可能同时兼顾,对具体情况 仔细分析,抓住主要方面。 例如首先从流体的压力、腐蚀性以及情况等方面考 虑,然后再对压力降和传热

4、系数等方面要求进行校核, 以便作出较恰当的选择。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2、流速的选择 换热器内流速的大小必须通过经济核算进行选择。 因为流速增加,传热系数增大,同时亦减少了污垢在 管子表面沉积的可能性,降低了垢层阻力,从而使总传 热系数提高,所需传热面积减少,设备投资费减少。 但随着流速的增加,流动阻力也相应增加,动力消耗 增大,使操作费用增加。 因此,选择适宜的流速是十分重要的。表1和表2列出 了一些经验数据,可供设计时参考。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2、流速的选择(续) 对低粘度流体,一般尽可能 使Rel0000;对高粘件流体常 按滞流设计。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2、流速的选择(续) 流体在换

5、热据中合理 的流速也可通过允许压力 降来决定。 在一般的情况下,由 操作压力决定一合理的压 力降,然后通过计算得到 相应的流速。合理压力降 的规定可参考表3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3、载热体的选择(续) 在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载热体能满足工艺上的要求达到的加热(冷却)温度 (2)载热体的温度易于调节; (3)载热体的饱和蒸汽压小,加热过程不会分解; (4)载热体的毒性小对设备的腐蚀性小; (5)载热体不易爆炸; (6)载热体的价格低廉,来源充分。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3、载热体的选择(续) 工业上常用的载热体及其适用场合列于表3,供选用 时参考。 二、操作条件的

6、确定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4、换热终温的确定 另外在决定换热终温时,一般不希望冷流体的出口 温度高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否则会出现反传热现象 ,当遇到达种情况时,可采用几个换热器串联的方法 解决。 为了合理地规定换热终温,可参考下述数据。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4、换热终温的确定(续) (1)热端的温差20。 (2)冷端的温差分三种情况考虑: 两种工艺流体换热时,在一般情况下,冷端温 差20; 两种工艺流体换热时,若热流体尚需进一步加 热,则冷端温差15; 采用水或其他冷却剂冷却时,冷端温差5 。 二、操作条件的确定 4、换热终温的确定(续) 如果超出上述数据,应通过技术经济比

7、较来决定 换热终温。 (3)冷却水的出口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加快水垢 的生成。 对于经过良好净化的新鲜水,出口温度可达到 45或稍高一些; 对于净化较差的冷却水,出口温度建议不要超 过40。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1、传热速率方程 在稳态下,当总传热系数随温度变化不大时 Q=KAtm 式中 Q热负荷,W; K总传热系数,W(m2K); A与K对应的基准传热面积,m2 tm有效平均温差,K.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2、热负荷 无相变时 Q= WhCph(T1 -T2)=WcCpc(t1- t2) 式中 Wh热流体的流量,kgs; Wc冷流体的流量,kgs; T1、T2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K或;

8、t1、t2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K或; Cph、Cpc热、冷流体的换热系数。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2、热负荷(续) 有相变时 Q= Wr 式中 W热或冷流体的流量,kg/s r冷凝或蒸发潜热,J/kg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3、有效平均温差 在无相变的纯粹逆流或并流换热器中,或一侧为恒温 的其他流向的换热器中,其有效平均温差采用对数平均温 差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3、有效平均温差(续) 当 时,可采用算术平均温差 在其他流向的换热器中,当无相变时,有效平均温差为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3、有效平均温差(续) 各种流动情况x下的校正系数可根据R和P两个参数查图 得到,也可以用数学解析法计算得到

9、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3、有效平均温差(续) 对应m壳程,2mn管程(ml,2,3)换热器的温差 校正系数为 当R1时 其中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3、有效平均温差(续) 当R=1时 其中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4、总传热系数 基本条件(设备型号、雷诺数、流体物性等)相同时, 总传热系数可直接采用经验数据,否则应用传热膜系数的 关联式,并选择合适的热阻值计算得到总传热系数。 (1)总传热系数的经验值 总传热系数的经验值见表4,有关手册中也列有其他 情况下的总传热系数经验值,可供设计时参考。 选择时,除要考虑流体物性和操作条件外,还应考虑 换热器的类型。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三、传热计算基本

10、方程 2、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注意: 在通常的操作过程中,传热系数是个变量,由于 污垢热阻是变化的,因此设计中选择污垢热阻时,应 结合清洗周期来考虑。 若污垢热阻选得太小,清洗周期会很短,所需传热 面积会较小; 反之,所需传热面积会较大,所以应该全面衡量, 作出选择。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2、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续)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K总传热系数,W(m2K); i、 0分别为管程和壳程流体的传热 膜系数,W(m2K)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2、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续) Ri、R0分别为管程和壳程的污垢热阻,KW; A、A0、Am分别为管程、壳程及管壳平均的传 热面积,m2; A任一

11、选定的作为计算K值的基准传热面积,m2; m管壁的导热系数,W(mK); b管壁的厚度,m。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 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与传热过程是否存在相变、 换热器的结构及流动状态等因素有关; 关于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很多,在选用时应注意 其适用的范围,对传热膜系数的关联式在此不作详细 的介绍,只列出常用的无相变的传热膜系数关联 其他形式的传热膜系数关联式可参考相关文献。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1)管程传热膜系数 1)层流流动区域 当雷诺数Re2300,普朗特数Pr0.66700, Re/Pr d/L100时,传热膜系数为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

12、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式中 传热膜系数,W(m2K); 流体的导热系数,W(mK) d管内径,m; u管内流速,ms; 流体的密度,kgm3; 流体的粘度,Pas; L管子的长度,m; w壁温下流体的粘度,Pas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定性温度:除 w取壁温外,其余均取流体进出口 的算术平均温度。 2)湍流流动区域 对于低粘度流体(小于水的粘度的两倍),当Re 10000,Pr= 0.7120,d/L60时 式中流体被加热时,n0.4;流体被冷却时n0.3。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当d/L60时,必须考虑进口效应,可用下式进行

13、校正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3)高粘度液体 当Re10000,Pr= 0.716700,d/L60时 式中 (/w)0.14考虑热流方向的校正项 液体被加热时, (/w)0.14 1.05; 液体被冷却时, (/w)0.14 0.95; 对于气体,不论是加热还是冷却, (/w)0.14 1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4)过渡流区域 当Re 230010000 式中 过渡流区域管程传热膜系数; 由前面式求得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2)壳程传热膜系数 当换热器内无挡板时,壳程流体可按平行管束流动 考虑,仍可用上述管程

14、传热膜系数关联式进行计算, 需将式中管内径用壳程管子当量直径de代替即可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2)壳程传热膜系数(续) 当换热器内有挡板时,对于弓形挡板,当Re=3 20000时 当Re=10060000时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2)壳程传热膜系数(续) 式中 u0基准流道截面Sm计算的流速 Sm的计算式为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2)壳程传热膜系数(续) R壳体半径,m; b弦长,b2Rsin(/2),m; hd弓高, hd 2Rsin2(/2) ,m; 圆心角,rad。 设计时应

15、尽可能使sls2,以减少阻力损失。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2)壳程传热膜系数(续) 对于圆盘圆环形挡板,当Re320000时 此时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5、传热膜系数的计算(续) (2)壳程传热膜系数(续) 三、传热计算基本方程 6、传热污垢热阻的确定 积存在传热表面的污垢,对传热会产生附加的热阻, 在估算总传热系数时,一般不能忽略。 通常选用经验值(见表5)作为计算依据。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降)的计算 1、管程流体阻力 管程阻力可按一般摩擦阻力公式求得。 对于多程换热器,其总阻力pi等于各程直管 阻力、回弯阻力及进、出口阻力之和。 一般进、出口阻力可忽略不

16、计,故有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降)的计算 1、管程流体阻力(续) 式中 p1 、 p2分别为直管及回弯管中因摩擦阻力引起的压 力降, Ft结垢校正系数,无因次,对于25mm25mm管子 取为14;对于 19mm2mm管子,取为15 Np管程数; Ns壳程数; 摩擦阻力系数,无因次 流体的密度,kgm3。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降)的计算 2、壳程流体阻力 当壳程无挡板时,流体顺着管束流动,此时壳程流体 阻力可按直管阻力的方法计算,但应以当量直径代替圆管 内径。 当壳程有挡板时,总的壳程流体阻力由流体垂直流经 管束的阻力、经过挡板缺口转向阻力和壳程出入口的阻力 加和而得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

17、降)的计算 2、壳程流体阻力(续)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降)的计算 2、壳程流体阻力(续) 流体垂直流过管束一次的压力降p1为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降)的计算 2、壳程流体阻力(续) 式中 M流体垂直于管束流动时,沿流动方向上管子的排数;对 于弓形挡板, M等于对角线上的管于数;对于圆盘-圆环形挡 板,M等于六角形的圈数; u0流体横过管束流道截面积Sl处的流速;对于弓形挡板, Sl按式 计算;对于圆盘-圆环形挡板,Sl 按式 计算; C常数,与管心距a与管外径d0的比值有关,具体数值见表 6。 四、流体流动阻力(压力降)的计算 2、壳程流体阻力(续) 1、2为局部阻力系数,其值可由表7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