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42384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计算机网络基础.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2 计算机网络基础,4.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4.2.2 局域网的基本原理 4.2.3 4种以太网介绍,4.2.1 网络的组成与分类,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 传输速率与带宽 5 网络的两种工作模式,什么是计算机网络?,性质: 它是一种通信系统(与电话、电视系统不同,它是一种数据通信系统) 它是计算机系统的延伸与扩展 需要使用多种复杂的技术,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软件,把位置分散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的一个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手机、电子书、监控器等“终端设备” 数据通信链路: 用于传输数据的介质:双绞线、光缆、无线电波等 通信控制

2、设备:如网卡、集线器、交换器、调制解调器、路由器等,确保通信正确、可靠、有效地进行 网络通信协议共同遵循的一组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如何开始、如何结束?数据如何表示?命令如何表示?通信对象如何区分?其身份如何鉴别?发生错误如何处理?等等。例如: TCP/IP, HTTP, FTP,POP3等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实现通信协议、管理网络资源等 实现各种网络应用,如浏览器、电子邮件程序、QQ、搜索引擎等,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NOS)是指运行在服务器上的操作系统,有时也称之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的责任是:

3、 支持大量客户机同时发出服务请求并快速作出响应 管理并协调资源的分配与共享 管理、监测与记录客户机的操作 (记录用户每一次登录和退出的时间,以及每一次使用服务器资源的情况) 数据保护和错误处理 等,当前使用的主流网络操作系统,主流网络操作系统: Linux, 源代码开放,可免费得到许多应用软件 UNIX系统, 稳定性和安全性好,可用于大型网络 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的服务器版 (如Windows NT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 R2等,用于中低档服务器) 网络管理员(超级用户) 的职责: 为用户建立账号(开户)、分配资源

4、使用权限、撤销账号(销户)、维护网络正常工作和保证信息安全,计算机组网的目的,(1)数据通信 使计算机之间可以相互传送数据,方便地交换信息 (2)资源共享 用户可以共享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3)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 大型问题可以借助于分散在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协同完成 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用户通过网络合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 (4)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互为后备 计算机负荷过重时,可将部分任务分配给空闲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的传输介质可分为: 有线网 无线网 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可分为: 公用网 专用网 虚拟专网(VPN) 按网

5、络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 企业网 政府网 金融网 校园网 按网络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可以分为: 局域网(LAN):使用专用通信线路把较小地域范围(一幢楼房、一个楼群、一个单位或一个小区)中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 城域网或市域网(MAN) :作用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其作用距离约为5km50 km,例如一个城市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广域网(WAN) :把相距遥远的许多局域网和计算机用户互相连接在一起的网络。广域网有时也称为远程网,几种网络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传输速率与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6、,指数据链路中每秒传输的二进位数目 速率的单位是 b/s,或kb/s, Mb/s, Gb/s 等 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 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 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指的是数据链路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 ,有时也称为“信道容量”,带宽与采用的传输介质、传输距离、多路复用方法、调制解调方法等密切相关,传输速率与发送/接收器速率、网络的拥挤程度等有关,例:数字图像传输时间的计算 假设数据传输速率为56 kb/s,传输一幅分辨率为640480的6.5万种颜色的未压缩

7、图像的时间是: (640x480x16)/56000 = 87.8秒,选讲: 计算机网络的其他性能指标,误码率(error rate) 指数据传输中规定时间内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 端端延迟(end-end delay) 指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 吞吐量(throughput)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的限制 其他:如服务质量QoS等,计算机网络的两种工作模式,资源:硬件、软件、数据都是计算机的资源 网络中的计算机可以扮演2种不同的角色: 客户机:需要使用其它计算机资源的计算机 服务器:提供资源(如数据文件、磁盘空

8、间、打印机、处理器等)给其它计算机使用的计算机 每一台连网的计算机,其“身份”或者是客户机,或者是服务器,或者两种身份兼而有之 计算机网络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 对等(peer-to-peer,简称P2P)模式 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C/S)模式,对等工作模式(P2P),网络中每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客户机也可以作为服务器 例: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网上邻居”,特点: 可共享的资源主要是文件和打印机,由资源所在计算机自己管理,使用比较简单 不需要专门的硬件服务器,也不需要网络管理员 保证可靠性、安全性是关键,因特网应用中的P2P工作模式,P2P是通过网络中计算机与计算

9、机之间直接交换来相互共享计算机资源的一种应用模式 以前P2P模式以局域网使用居多,近些年它已在因特网上广泛使用,例如: 文件共享:BitTorrent(BT下载),eMule(电驴),迅雷 即时通信:QQ、MSN Messenger 流媒体服务: Skype(网络IP电话) 对等协同计算 P2P业务已占互联网业务流量的60%以上,举例:BT下载的工作原理,A,C,B,D,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C/S),特点:网络中的计算机有专门分工,有的是客户机,有的是服务器,服务器大多是一些专门设计的性能较高的计算机,并发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网络数据传输速率高 服务器按用途分为:Web服务器、打印服务器

10、、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客户机提出服务请求,使用服务器所提供的资源,服务器用于提供资源,为客户机服务,Client/Server的工作过程,客户机用户必须预先在服务器上注册,由网络管理员为该用户分配访问网络资源的权限。每个注册用户都有自己的账号和口令,并获得使用某些服务的授权 需要获得服务时,用户应先登录(login,输入用户名和口令),登录成功后才能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 客户机向服务器提出请求(例如访问某个文件),服务器响应请求, 找到该文件,然后将文件传送给客户机,C/S模式例1:文件服务,文件服务(又叫做“共享存储服务”) 客户机可以使用服务器中可共享的数据文件,使用方法

11、如同使用本地磁盘一样 必须在获得服务器授权的情况下进行,( 如果是共享服务器中的程序,则一般是将该程序下载到客户机中然后再在客户机中运行,需购买软件的多用户版本和软件许可证),C/S模式例2:打印服务,打印服务:共享打印机,打印服务器 (管理程序),共享的打印机,客户机2,客户机1,打印管理程序的一般原则是先来先服务(排队处理) 可以更改打印任务的顺序,也可取消某个正在排队的打印任务,例3:ATM柜员机,例:银行ATM自动柜员机的工作过程: ATM机是金融计算机网络上的客户机,它是一台嵌入式计算机,供存款、取款、查询等使用 服务器在银行的计算中心,是一台大(巨)型计算机,具有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

12、库 取款操作时的工作过程: ATM将用户身份信息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检查是否为合法用户,给出提示 用户输入取款数 服务器检查是否在允许范围,若可,记帐,发命令给ATM输出现款 ,4.2.2 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局域网(LAN)的特点与组成,单位自建自管,地理范围有限 使用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进行连网 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ps10Gbps)、延迟时间短 数据传输误码率低(10-810-11),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或者无线电波,连接的每台设备都装有网络接口卡(网卡),计算机通过网卡和传输介质相互连接,计算机,不同局域网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令牌网、FDDI),(交换式以太网),(共享总线以太网),

13、(千兆/万兆以太网),以太网原理(1) :MAC地址,以太网中,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安装1块网卡,每块以太网卡都有1个全球惟一的编号,称为MAC地址,也称为该计算机的物理地址 MAC地址使用48位表示,例如:,网卡即计算机的通信控制器 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应安装网卡 网卡的功能大多已集成在芯片组中,即所谓的“集成网卡”,以太网原理(2) : 帧格式,在以太网上传输数据,也采用将数据分组(包)的方法,以太网上的分组,称为“MAC帧” 每个 MAC 帧格式如下:,网卡从网络上每收到一个 MAC 帧,就检查其中的 MAC 地址: 如果是送往本机的帧,则收下进行处理 否则,就将此帧丢弃,不做任何处理,4.2

14、.3 四种以太网介绍,近几年局域网技术的变化与发展方向是: 技术单一化(交换式以太网) 传输高速化(千兆网、万兆网) 主干采用树形结构 无线局域网(WLAN)开始普及,以太网之1:总线式以太网,以集线器(hub)为中心,每台计算机通过以太网卡和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的一个端口,通过集线器与其他节点相互通信,集线器,A,B,C,D,把一个端口接收到的帧向所有端口分发出去,并对信号进行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起着中继器的作用,总线,以太网之2: 交换式以太网,以以太网交换机(Ethernet switch)为中心构成 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高速电子交换器,连接在交换机上的所有计算机均可同时相互通信,(

15、例如:1 3;2 5;4 6同时传输),以太网之3:千(万)兆位以太网,不同速率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按层次方式互相连接起来,构成“校院系室、组”的多层次的局域网,传输介质(光纤)的长度可达几公里,以太网之4:无线局域网,组成: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等,无线网卡,使用扩频方式通信,具有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室外覆盖距离通常可达100300米,室内一般为30米左右,每台计算机都需要有1块无线网卡,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它只是有线网络的补充,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简称WAP或AP)提供从无线节点对有线局域网和从有线局域网对无线节点的访问,实际上就是一个无线交换

16、机。,小结:几种以太网的比较,附: 以太网卡和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使用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早期使用) 速率为10Mbps 的以太网,价格高 双绞线(5类线) 大量用于速率为10Mbps和100Mbps的以太网 光纤 用于速率为千兆(1Gbps)和万兆(10Gbps)的以太网,双绞线和RJ45插头(水晶头)是目前以太网使用最多的传输介质,以太网使用的网卡,功能: 按照以太网的传输协议(IEEE 802.3 标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按传输速率分为: 10 Mbps 网卡(10Base-T) 100 Mbps 网卡(100Base-T ) 10/100 Mbps 自适应网卡 100/10

17、00 Mbps自适应网卡 按产品形态分为: 独立网卡 集成网卡(由芯片组实现网卡功能),选讲: 网卡的具体功能,1 在计算机与网络之间建立一个通信链路(link),通过传输介质发送信息和接收信息 2 将数据分成帧(frame)、以帧为单位发送和接收信息 3 将计算机的输出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信号(并串转换、码型转换、电平转换),每块网卡均由生产厂家分配一个全球惟一的MAC地址,该地址就是使用这块网卡的节点MAC地址,选讲: 以太网卡结构示意图,选讲: 以太网交换机,数据帧:以太网帧格式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接收某个节点输入的1个帧 通过CRC检测数据传输有无错误 若有错,通知发送计算机重

18、新发送 若无错,分析其目的计算机MAC地址 查表,看目的计算机是否在网中,如在,它连接在哪个端口 从该端口把帧转发给目的计算机,以太网交换机内部有检测器、转发表、缓冲器等,实际上是一个嵌入式计算机,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802.11标准(Wi-Fi), 其中: 802.11a : 54Mbps(5.8GHz频段) 802.11g : 54Mbps(2.4GHz频段) 802.11b(传输速率能根据环境变化),最大可达11 Mbps 802.11n : 108 Mbps甚至更高 蓝牙(bluetooth) 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标准,是802.11的补充 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Mbp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ps) 传输距离为10cm10m 适合于办公室或家庭环境的无线网络(无线个人网 WPAN),选讲: 无线自组网(Ad hoc),一种无线对等局域网。由一组无线工作站以自组织、多跳移动通信的方式构成 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移动,它们均具有动态搜索、定位和恢复连接的能力 在军事上非常有用,也可使用在会议室和家庭中,(重组前),(重组后),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优点 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最大通信范围可达几米几公里 组网、配置和维护较容易 缺点 还不能完全脱离有线网络,只是有线网络的补充 传输速度较慢 产品相对较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