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42803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9.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ppt(1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肺与纵隔的影像检查,应用最普遍的是胸部摄片和CT 多数疾病可经平片结合透视和CT作出诊断,密度较低容易穿透 良好的自然对比图像质量好 气管与外界接触易于患病 体循环回流的血液经肺泡过滤,多种疾病可有肺部异常,肺与纵隔的检查技术,X线检查:透视、拍片、体层、造影等 CT:平扫、增强、螺旋 MRI: T1、T2 超声成像:仅用于纵隔、心脏、胸膜疾病,肺与纵隔的透视检查,简便、经济 多方位多角度 观察功能变化 辐射量大 无永久纪录 清晰度差 多数大医院已作为胸部摄片的补充检查,胸部摄片Chest radiography,常规:站立后前位 侧位:病变定位,体层检查Tomography,显示肿块、空洞、

2、支气管、肺门结构 显示病变的纵剖面和气管的整体结构较好,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120KV以上管电压,5-7mAS 减少胸壁结构干扰,清晰显示细节,支气管造影,显示支气管扩张的程度、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支气管动脉造影,了解咯血原因、咯血或肺肿瘤的介入治疗,肺动脉造影,确诊肺血管畸形,CT平扫: 直接自肺尖扫描至肺底,CT增强扫描: 注射造影剂分辨血管与病变,高分辨率扫描:薄层、高分辨率计算螺旋扫描:快速不间断扫描,CT扫描要点,用不同的窗位和窗宽分别观察肺与纵隔 -肺窗:-700-400;10001500HU -纵隔窗:3060;300500HU 自肺尖到肺底不遗漏

3、兴趣区薄层扫描,必要时增强,肺与纵隔的MRI应用,在肺部作为X线和CT的补充检查 对纵隔肿瘤和心脏大血管具很高价值 T1横断和冠状成像,T2矢状成像,肺与纵隔的USG,仅在检查胸膜病变和纵隔肿瘤时应用,胸部的正常X线表现,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结构的综合投影,胸壁软组织,胸锁乳突肌 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 乳房 乳头 前锯肌 内缘逐渐消失,外缘一部分边缘伸向肺外,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与前踞肌,乳头与乳房,胸廓骨骼,肋骨 胸骨 锁骨 肩胛骨 胸椎,肋骨和肋间隙常作为 胸部病变定位的标志,第6前肋相当于9-10后肋 肋软骨钙化顺序1,10-2 肋软骨钙化形式多样 变异:叉状肋、颈肋、肋骨

4、融合,锁骨,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菱形窝,肩胛骨,胸骨与胸椎,胸 膜,脏层与壁层胸膜间为潜在的胸膜腔 斜裂胸膜:第4-5胸椎前肋隔角后数cm 水平裂:肺门向外下平第6后肋,副叶裂-奇叶,肺 野 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和CT上显示的透明区域,纵向等分为内中外带 横向分为上中下野(第2、4前肋下缘),肺野示意图,肺门,正常肺门主要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等结构组成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4前肋间 左侧比右侧高1-2cm,肺门结构2,右上肺静脉分支与右下肺动脉干相交处为肺门角 右下肺动脉干直径小于15mm(小儿与气管直径相当) 左上肺静脉与左下肺动脉相交处为肺门点,肺门异常,肺门增大 肺门血管扩张 肺门淋

5、巴结增大 支气管肿瘤 肺门缩小 肺门移位 密度增高,肺纹理,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分支形成 观察肺纹理的变化主要依据印象、划线和对比等方法,肺叶 肺段,是肺脏的解剖结构,影像检查时只能大致判断其空间位置,胸廓疾病时判断位置有一定难度.,肺叶-右上肺叶,肺叶-右中叶,肺叶-右下叶,肺叶-左上叶,肺叶-左下叶,上叶肺段,下叶肺段,肺小叶 是具有纤维间隔的最小肺单位,肺腺泡(呼吸性小叶),终末细支气管支配的远侧肺结构 是肺实质的基本组织学单位 是x线所能显示的基本病变单位,肺实质与肺间质,肺实质 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肺含气间隙及结构 主要是肺泡及肺泡壁,肺间质 肺组织的支架结构 主要由血管、支气管及肺泡间

6、隔的结缔组织构成,气管,宽度1.52cm 长度1113cm 第5-6胸椎水平分支 气管分叉角(隆突角)6085度,支气管,左右侧支气管分支形式与 肺叶一致,了解双侧支气管的分支有利于判断肺部病变的解剖位置 主-叶-段-亚段-小-细-呼吸-肺泡管-肺泡囊-肺泡(38级),左右支气管的差别,纵隔,纵隔,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与性质上意义重大,六分区法 食管前缘、 气管心血管前缘 胸骨角与第4胸锥体下缘连线,纵隔分区,纵隔的变化,增宽 变窄 移位 局部包块,膈,内前侧高的圆顶状 右侧较高 一般位于第9-10后肋或第6前肋水平 呼吸幅度1-3(3-6)cm 与胸壁相交肋隔角 与心脏相交心膈角,膈(变

7、异),局限性膈膨升,波浪膈与梯状膈,纵膈CT 正常淋巴结不能显示,前纵隔淋巴结 前胸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中纵隔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支气管肺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后纵隔淋巴结,正常纵隔CT解剖,胸腔入口:8大血管 胸骨柄:头臂血管 主动脉弓 主动脉窗 气管分叉 左心房层面,正常纵隔CT解剖,正常肺野与肺门CT解剖,肺野为透亮区域 下叶后部血管坠积效应 肺门上界为尖段支气管,下界为下叶肺段支气管 肺纹理呈条状、椭圆或圆形,与伴行支气管直径接近,纵膈CT 正常淋巴结不能显示,前纵隔淋巴结 前胸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中纵隔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支气管肺淋巴结

8、 隆突下淋巴结 后纵隔淋巴结,正常肺段与肺小叶CT解剖,肺叶之间的叶间裂表现为无肺纹理的透明带 肺段的区分以支气管分支判断 次级肺小叶是CT观察的基本肺单位,正常胸部的MRI表现,主要显示纵隔内和肺门部的血管、支气管结构,正常胸部检查报告-1,片序 胸部 站立后前位 胸廓对称,照片条件适中,气管居中;双侧肺野清晰,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双侧肺门大小、位置、形态正常;纵隔未见增宽、移位及变形;双侧膈面圆滑,肋膈角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膈上肋骨未见明显骨质病变。 意见:双肺及心膈未见明显病变。,正常胸部检查报告-2,片序 胸部 站立后前位 意见:双肺未见明显实质性病变,心膈正常。,胸部疾病的

9、基本影像表现,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基本病理决定病变的基本影像表现,支气管阻塞及其表现,支气管阻塞原因 管腔内堵塞:肿瘤、异物、分泌物、凝血块等 管壁增厚:肿瘤、创伤、炎症、畸形 管壁外压迫:肿瘤、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阻塞的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 与胸腔的压力和小支气管壁肌肉的舒缩有关,支气管部分阻塞引起支气管的呼气性障碍,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膨胀和肺泡壁破裂肺气肿,支气管完全阻塞后肺内气体18-24小时血液交换吸收,导致肺泡萎缩肺不张,肺气肿,直接征象 肺野透亮度增高(吸气相与呼气相接近) 肺纹理细、少 肺大泡,间接征象 桶状胸 膈肌低平、活动减弱 心影缩小、肺血管内粗外细萝卜根状,局限性肺气肿 较大支

10、气管病变,小儿多为异物,成人多为肿瘤,弥漫性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节段的阻塞,检查肺气肿CT敏感度高,深呼吸时CT值变化小于100HU可明确,阻塞性肺不张 表现形式与不张部位和有无原发病变有关,直接征象 肺叶密度增高 肺叶体积缩小 叶间裂向心性移位 肺血管纹理聚拢,间接征象 肺门移位 代偿性肺气肿 纵膈心脏移位 胸廓塌陷 膈肌上升,右上叶肺不张,右中叶肺不张,左下叶肺不张,右下叶肺不张,盘状肺不张,肺实变,肺泡内的气体被渗出的液体、细胞及蛋白所代替 见于急性炎症、结核、肺水肿等,片状密度均匀增高影 密度均匀 边界模糊 叶间裂为界 大支气管气相,肺实变(图示),增殖性病变(腺泡结节病变),肺组织肉

11、芽肿、血管及其周围炎、间质浸润 见于慢性肺炎、结核、结缔组织疾病、肿瘤早期,结节点状阴影 梅花瓣状 密度较高 边界较清晰 直径4-6mm,增殖性病变(图示),肺肿块,肿瘤组织增生堆积或炎症组织被纤维组织包裹,直径20mm以上阴影 数目、部位、边缘、轮廓、形态、密度、与肺门和胸膜的关系、合并空洞的特性是判断肿块性质必须参考的条件,良性肺肿块(图示),恶性肺肿块(图示),肺肿块的MRI,分辨肿块的性质 脂肪性: T1高,T2高 液性: T1均低,T2高 实性: T1中低, T2中高,分辨肿块与肺门大血管的关系,胸部肿块(MRI图示),空洞,肺组织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空洞壁的形态及厚度反应空洞

12、的性质,厚壁空洞=壁厚大于3mm,多见于肺脓肿、肺癌、部分肺结核等 癌性空洞:壁厚、不规则、偏心、壁结节,薄壁空洞=壁厚小于3mm,多见于肺结核 长期存在的结核空洞内可继发真菌感染(内部出现可移动的团状真菌球),无壁空洞=虫蚀样空洞,见于肺结核的干酪性肺炎,空腔 肺内正常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薄壁透光区:内无液平外无实变 见于肺大泡、肺气囊、肺囊肿、囊状支扩等,肺纤维化 肺组织炎变修复后的纤维组织增生,局限性:僵直索条状,广泛性:周围组织移位,网、线、条状影 肺间质浸润或增生,肺纹理增粗模糊 支气管壁增厚 小叶间隔显示 胸膜下条状影 蜂窝状改变 小结节影,钙化 肺组织坏死后钙盐沉着,不定形状的高密

13、度影:边界锐利、密度极高,钙化,胸腔积液,胸膜腔内液体量超过正常 胸腔积液的原因 炎性渗出 漏出液 血液 脓液 乳糜液,影像检查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但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 游离性 局限性 液气胸,少量胸腔积液,外后侧肋隔角变钝,膈肌活动正常 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积液的敏感性:B超-CT-X线,中等量胸腔积液,下肺野密度增高 肋膈角消失 上界呈外高内低斜性弧线,大量胸腔积液,液体上界达到第1前肋水平 纵膈心脏向对侧移位,包裹性积液,自胸壁向肺野突出半圆形致密影: 边界清晰 密度均匀 上下缘与胸壁相交呈钝角,叶间积液,切线位失显示为叶间裂部位的梭形影,肺底积液(肺下积液),“膈肌升高” 肋膈角变钝 卧位肺

14、野密度增高,膈肌正常,气胸 壁层或脏层胸膜破裂后气体进入胸膜腔,肺野外带无肺纹理透亮带 自发、张力、开放性,左侧少量气胸,液气胸 胸膜腔内液、气体共存,胸膜肥厚粘连 胸膜腔内纤维素沉着、肉芽组织增生,肋膈角消失变平,膈肌活动局限性受限,胸膜增厚超过1mm,胸廓塌陷,胸膜钙化,增厚胸膜内极高密度影,与胸壁组织分隔,常见肺与纵隔疾病 的影像表现与诊断,支气管扩张症Bronchiectasis,临床 咳嗽、咯血、大量脓性痰 儿童、青少年 常继发于慢性化脓性炎症,病理 支气管壁感染破坏 分泌物淤积 支气管内压增高 外在牵拉 发育缺陷 感染=淤积:主要过程,支气管扩张症的影像表现,平片 肺纹理异常 肺内

15、炎症 肺不张 肺循环异常,支气管造影可确定支气管扩张的存在、部位、范围、类型 高分辨率CT是最佳检查方法 支气管口径大于伴行肺动脉直径,支气管扩张症-影像表现,胸部平片 肺纹理改变 -增多增粗紊乱 -管状或杵状 -蜂窝状 -含有液平的多发囊状 肺内炎症 肺不张,支气管造影 支气管囊状或柱状增粗 CT 支气管口径大于伴行肺动脉;囊状影,影像表现:肺纹理、炎症、支气管口径,影像表现-多种形态肺纹理,影像表现:肺纹理与CT,影像表现-肺不张与柱状支扩,影像表现-CT的敏感性高于平片,右下柱状支扩,影像表现-混合型支扩,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临床 青壮年,冬春季 突起热、寒、铁锈色

16、痰,肺炎双球菌感染 充血期 红色、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充血期:肺纹理增强,CT可见肺野磨玻璃样变 实变期:典型的渗出性实变(片状、均匀、边界模糊或以叶间裂为界、含气支气管) 消散期:密度不均的斑片状,左舌叶肺炎,右上肺炎,右下肺炎,肺炎吸收,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临 床 婴幼儿、年老体衰者 高热、咳嗽、泡沫脓性痰,病 理 多种致病菌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 肺间质浸润 肺小叶实质炎性渗出 肺小叶组织坏死,支气管肺炎表现-常见,双肺中下野内中带 肺纹理增强模糊 沿肺纹理分布小片状模糊影,支气管肺炎表现-特殊,小儿肺门影增大模糊 局限性肺气肿(症状重而肺部

17、体征较轻),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临床 常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流感;成人多为肺间质纤维化 气急、咳嗽、紫绀、原发病症状;体征较少,病理 细小支气管浸润 间质结构炎性细胞浸润 淋巴管炎变 肺泡炎性渗出,间质性肺炎-X线表现,肺纹理增粗模糊 肺纹理交织成网 肺纹理间小点状影 肺门增大模糊 弥漫性肺气肿,间质性肺炎-CT表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 磨玻璃样阴影 小片状模糊炎症 肺门淋巴结增大,肺脓肿lung abscess,临床 急起驰张高热、寒战、咳嗽、大量脓性腥臭痰,病理 吸入性、血源性、直接蔓延 化脓性细菌坏死性感染 细支气管阻塞、小血管炎性阻塞、肺组织坏死

18、液化排出,肺脓肿-急性表现,密度较高、边界模糊的致密影中出现有液平的空洞,肺脓肿-慢性表现,紊乱毛糙的实变影中不规则厚壁空洞;多叶受侵、多房相通、多支相连。,肺脓肿-血源性表现,两肺外围多发类圆形致密影,部分阴影内有液平。,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临床 低热、盗汗、疲乏、消瘦、食欲下降; 咳嗽、咯血、胸痛 高热、脑膜刺激,病理 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 渗出:结核性肺泡炎 增殖:结核性结节肉芽肿,肺结核,病情进展方式 干酪样坏死 液化空洞形成 播散,病变愈合方式 吸收 纤维化 钙化 空洞瘢痕性愈合 空洞净化,肺结核-分类,现行分类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

19、核) 血性播散型肺结核(急性、慢性) 浸润型肺结核(包括结核球、干酪性肺炎)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98新定分类 原发性肺结核 血性播散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肺外结核,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肺叶中部接近胸膜除淡薄不均渗出阴影 淋巴管炎:引向肺门的索条状影 淋巴结炎:肺门影增大,胸内淋巴结结核 侧位胸片和CT提高淋巴结增大的显示率,炎症型:肺门增大模糊,结节型:肺门纵隔旁肿块影,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大量结核杆菌短期内多次进入血流播散至肺部 肺野内均匀分布、大小一致、密度相同的粟粒状影 要拍片检查,CT显示与肺血管无关的小点状影,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少数结核杆

20、菌较长时间内多次进入血流播散到肺部 分布不均的多种性质的病灶;上多下少、上旧下新、上重下轻,浸润型肺结核,锁骨上下区中心密度较高边界模糊致密影 肺部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化、空洞等多种性质病灶共存,浸润型肺结核-结核瘤,肺内类圆形致密影 边界清晰光滑 密度较高有较多钙化 卫星病灶 光滑 边缘,卫星病灶,浸润型肺结核-干酪型肺炎,密度较高的片状致密影 病灶内出现虫蚀空洞,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纤维厚壁空洞 广泛纤维化 支气管播散灶,结核性胸膜炎,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可合并肺结核,支气管肺癌 bronchogenic carcinoma,起源于支气管上皮、腺体、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肺癌的组织类型

21、,鳞癌:最多、大支气管、男性、生长慢 腺癌:女性、转移早 肺泡癌 未分化小细胞癌 肺泡癌,肺癌的生长部位,中心型:肺段以上支气管 外围型:肺段以下支气管 细支气管肺泡癌 (肺段型),肺癌的生长方式,管内型 管壁型 管外型 伏壁式生长,中心型肺癌,局限性肺气肿 固定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症 肺门区肿块 支气管腔内肿块或狭窄阻塞,中心型肺癌,肺门肿块+肺不张或炎症=“彗星征” 右上叶反S征,周围型肺癌,肺内孤立肿块 病变进行性增大 边界清晰有短毛刺 轮廓分叶状或有切迹 小结节内含气支气管或空泡症,大肿块密度均匀,肺泡癌,肺内孤立结界内有空泡征或含气支气管 肺内弥漫性斑片状结节,可融合,肺泡癌,肺

22、癌的其他变化,增强扫描时CT值增高20HU以上 T1肌肉信号,T2不均匀高信号 肿块与纵隔血管间结构模糊消失,表现侵犯纵隔,肺癌的鉴别诊断,肺腺瘤:圆,边界光滑,强化度小 炎性假瘤:无毛刺或长毛刺,胸膜增厚 结核球:无毛刺,钙化多,卫星灶,肺癌的最佳影像检查安排,正侧位胸片是诊断肺癌的基本方法 CT是目前最佳检查手段 MRI可作为补充检查方法,肺部转移性肿瘤,血行转移:双肺多发密度一致、大小形态不一结节状影,淋巴转移:肺门影增大,自肺门向外部规则索条状影,肺转移性肿瘤,纵隔原发性肿瘤,病 理 神经源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胸腺瘤 畸胎瘤 胸内甲状腺肿 支气管囊肿,临 床 无症状 胸骨后压迫感 上腔

23、静脉受压症状 气管受压症状 神经受压症状 内分泌症状 肿瘤破裂症状,纵隔肿瘤的影像表现,纵隔局限性肿块状突出 根据部位大致判断肿瘤来源 根据组织结构确定病变性质 可引起相邻结构的压迫或侵蚀,神经源性肿瘤 -后纵隔脊柱旁沟、可有脊椎和肋骨压迫,胸腺瘤-前上纵隔较低密度含脂肪,胸腺瘤-前上纵隔较低密度含脂肪,畸胎瘤-前中纵隔多种组织成分,淋巴瘤-中纵隔双侧多发淋巴结增大,支气管囊肿-中纵隔类圆形囊状,胸内甲状腺肿 -前上纵膈与颈部相连 -吞咽时移动,诊断纵隔肿瘤的要点,肿瘤的部位 肿瘤的形态 肿瘤的密度或信号 肿瘤的活动 肿瘤周围结构的变化,胸部骨折,注意骨折合并的胸内情况 逐根肋骨观察,胸骨体层或CT,肺挫伤,斑片状不规则实变 24-48小时后开始吸收,肺裂伤,肺内类圆形薄壁囊腔,早期与肺挫伤共存,支气管裂伤,多合并上位肋骨骨折 纵隔气肿而无胸腔积液 支气管周围透亮带 支气管错位、成角、中断 肺不张、气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