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4752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第十六章,病例,病例:患者,女,40岁,不规则阴道流血三个月,检查:宫颈下唇菜花样肿物,触之易出血,子宫大小正常,活动良,宫旁无明显增厚。 问题:你考虑何诊断?需做哪些检查?存在哪些护理问题?如何护理?,第一节 子宫颈癌的护理,【定 义】 发生于子宫颈鳞状上皮或腺上皮的癌,【病 因】多因素发病机制 三环节: 易感上皮、性活动、 致癌因子(病毒、细菌) 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早婚、早产、多产、多性伴、性不洁、高危男伴、宫颈慢性病,【组织发生和发展】 正常宫颈上皮的生理: 原始鳞柱交接部 生理鳞柱交接部:随体内雌激素水平 变化而移位的鳞柱交接部 宫颈移行带区: 宫颈原始鳞柱交接

2、部与生理鳞柱交接部间的区域,为宫颈癌好发部位,鳞状上皮替代柱状上皮的机制 鳞状上皮化生: reserve cell 转化 主要是未成熟的鳞状细胞 无表、中、底三层之分 鳞状上皮化: 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 多见宫颈糜烂愈合过程,【病理】 1 CIN 【定义】 CIN-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宫颈癌前病变,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表现为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有丝分裂增加. 宫颈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 级:上皮的下1/3异形, 级:上皮的下2/3异形, 级:几乎累及上皮全层,原位癌:上皮内癌 全层极性消失,细胞显著异型 基底膜完整,可累及腺体,2.宫颈浸润癌: 90-95%鳞癌,5

3、-10%腺癌 巨检四种类型: 外生型-菜花型向外生长 内生型-深部浸润、桶状宫颈 溃疡型-凹陷溃疡或空洞 颈管型-隐蔽颈管侵入宫颈及转移,宫颈癌菜花样型,显微镜检: 镜下早期浸润癌 间质浸润深5mm 宽7mm 浸润癌 浸润超过以上范围,【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 1.直接蔓延: 外生型累及阴道壁、宫旁、盆壁、膀胱、直肠,晚期输尿管阻塞、生殖道瘘 内生型扩散宫腔,2.淋巴转移: 与分期、瘤块大小、分化、类型有关. 宫颈淋巴结转移分为: 一级组宫旁,宫颈旁或输尿管旁 闭孔,髂内外 二级组髂总,骶前, 腹股沟深、浅,腹主动脉旁 3.血行转移:少见 晚期可至肺、肾、脊柱等,【临床表现】 1

4、.症状:阴道流血、白带增多为最早症状 阴道流血- 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 阴道排液- 水样 米泔状有腥臭 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脓性恶臭 晚期继发症状- 邻近器官受压:疼痛 尿路 肠道 神经 尿毒症 全身衰竭恶病质,2.体征: 宫颈-类炎症,外生物,渗出,桶状宫颈 溃疡,空洞 阴道- 赘生物 宫旁-双侧增厚、冰冻骨盆,【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普查常用方法 移行带取材 巴氏染色分级 级正常,炎症 可疑 可疑阳性 阳性 需进一步检查 假阴性10-35%,2.碘试验:阳性区不染色 识别宫颈病变危险区 3.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 紫色、紫红色为阳性

5、蓝白色阴性,提示无恶性变,4.阴道镜: 观察异型上皮 选择活检点,5.活检: 交接部3。6。9。12。四点 或可疑部位 取材包括上皮和间质组织 6.宫颈管搔刮术 指征: 刮片级及以上, 但宫颈活检阴性者 刮出物送病理,【鉴别诊断】 糜烂、息肉、结核、乳头状瘤等 活检为唯一的鉴别,【护理诊断】,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治疗及预后有关 疼痛:与晚期病变侵润及术后创伤有关 排尿异常:与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膀胱正常张力有关,【治疗护理措施】,一.预防措施 1.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卫生教育 2.定期开展宫颈癌的普查普治 3.积极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二.治疗 综合考虑治疗措施 选择手术、放疗、

6、化疗 1.CIN: 级 消炎、随访, 级 局部手术,术后随访 级 全子宫切除 切盼生育可锥切 术后严格监测,2.镜下早浸癌: a1 子宫全切术 a2 子宫次根治术 两者均可保留卵巢 脉管有瘤栓者清除盆腔淋巴,3.浸润癌: 手术: b-a 子宫根治术 + 盆腔淋巴结清扫,放射治疗:适用各期 早期内照为主 晚期外照为主 勿过量避免放疗并发症 (直肠炎 膀胱炎 生殖道瘘),手术+放疗: 术前放疗缩小病灶 或术后补充放疗 化疗: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三.护理要点,1.加强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 取得家属配合 采取必要的保护性医疗措施 2.协助病人接受各种诊疗方案 3.鼓

7、励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4.指导病人维持个人卫生 5.帮助病人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术前心理护理 阴道准备 认真执行术前护理活动 6.协作术后康复 7.做好出院指导,【随访】 第1年: 1/月3,1/23月 第2年: 36月一次 第35年: 6月一次 第六年起: 每年一次 内容: 临床检查 胸透 血象 B超,病例,病例:患者,女,40岁,不规则阴道流血三个月,检查:宫颈下唇菜花样肿物,触之易出血,子宫大小正常,活动良,宫旁无明显增厚。 问题:你考虑何诊断?需做哪些检查?存在哪些护理问题?如何护理?,复习思考题,1.哪些病毒可能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2.宫颈鳞癌巨检分为哪几型? 3.宫颈癌的主

8、要转移途径有哪些? 4.宫颈癌诊断的常用辅助检查有哪些? 5.宫颈癌的护理诊断及护理要点 5.名词解释: CIN 宫颈移行带区,病 例,病例:女,32岁,婚后四年未孕,月经周期正常,量多。妇检:宫体如手拳大,前壁稍突出,有鸡蛋大的质硬隆突区,双附件(-)。 问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什么?还需做哪些检查?如何处理护理?,第二节 子宫肌瘤的护理,【概况】 女性生殖系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由平滑肌组织增生和结缔组织组成 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发病率:育龄妇女20%,【病因】 确切的病因尚不明了 据临床表现,提示与女性激素有关,【类型】 根据生长的部位 子宫体肌瘤(92%) 子宫颈肌瘤(8%) 根据肌瘤与宫壁的

9、关系分类: 肌壁间肌瘤 60-70% 浆膜下肌瘤 20% 粘膜下肌瘤 10-15%,肌壁间肌瘤: 占60%-70%,最多见 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 周围被肌层包围,形成假包膜,浆膜下肌瘤: 占20% 肌瘤向子宫浆膜层生长 肌瘤表面仅覆盖少许肌壁及浆膜层,粘膜下肌瘤: 占10%-15% 近宫腔的肌瘤向宫腔生长 表面覆盖子宫内膜,多发性子宫肌瘤: 各类肌瘤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多发性肌瘤,【肌瘤变性】 肌瘤失去其原有典型结构时称为变性 (1)玻璃样变性 (2)囊性变 (3)红色变性 (4)肉瘤变 (5)钙化,【临床表现】 1.症状: 症状的出现与肌瘤大小、数量关系不大 而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有无变

10、性关系密切,(1) 月经改变: 最常见的症状 出血原因: 宫内膜面积增大 宫缩不良 内膜增生过长,浆膜下肌瘤- 无月经改变 壁间肌瘤- 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黏膜下肌瘤- 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肌瘤坏死、感染- 不规则阴道流血,淋漓不净,(2)腹部包块:质硬、不规则 (3)白带增多: (4)腹痛、腰酸、下腹坠胀: (5)压迫症状:尿频 排尿障碍 尿储留 肾盂积水 便秘 (6)不孕与流产: (7)继发性贫血:,2.体征: 肌瘤的大小、部位、数目及有无变性影响到体征的表现 妇检-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 宫旁包块有蒂相连 宫颈口肌性肿块 感染者阴道臭味脓液,【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病

11、史、症状、体征 妇科检查 疑难的病例的辅助诊断- B型超声、宫腔镜、 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二.鉴别诊断: 子宫肌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妊娠子宫、卵巢肿瘤 子宫肌腺病及肌腺瘤 盆腔炎性包块 子宫畸形:双子宫、残角子宫,【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及保健知识,【治疗护理措施】 一.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 症状、肌瘤的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 (一)保守治疗: 1、期待疗法:定期随访 小肌瘤 无症状 近绝经,2、药物治疗: 指征-肌瘤小于孕2月子宫,症状较轻 近绝经 不能耐受手术 雄激素:丙酸睾丸酮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三烯高诺酮 米非司酮,(二)手术治

12、疗: 指征: 肌瘤大于孕2.5月子宫 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者 手术方式 肌瘤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 子宫切除术:次全或全切 无生育要求 疑有恶变,二.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2.健康教育 3.手术者同腹部手术护理,病 例,病例:女,32岁,婚后四年未孕,月经周期正常,量多。妇检:宫体如手拳大,前壁稍突出,有鸡蛋大的质硬隆突区,双附件(-)。 问题:首先考虑的诊断是什么?还需做哪些检查?如何处理护理?,复习思考题,1.子宫肌瘤有何临床症状? 2.子宫肌瘤的分类? 3. 肌瘤变性有哪些?,病例,病例:女, 56岁,绝经4年后水样白带半年,阴道不规则出血半个月;检查宫颈光滑,宫体稍大。 问题:什么疾病可

13、能性大,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第三节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又称宫体癌,指子宫内膜发生的癌症,多数为腺癌,【流行病学】 占女性癌总数7%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 高发年龄5861岁 近年发病有上升,【病因】 确切病因仍不清楚 1.雌激素对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 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不典型增生过长30%发展内膜癌 3.体质因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宫体癌三联征) 未婚 少产 4.绝经期延后:危险性增加4倍 5.遗传因素:20%有家族史,【病理】 1.巨检:多位于宫底部近宫角处 弥漫型:侵犯内膜大部分或全部 较少浸润肌层较少浸润肌层 局限型:病灶局限于宫腔, 多位于宫底或宫角处 易侵犯肌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