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4831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队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团队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团队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团队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团队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团队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队管理.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团队管理,第13章,第四篇 组织,2,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科学家发现当雁群成“V”字型飞行时,要比孤雁单飞节省70%的力气,相对地也就等于增加了70%的飞行距离。 一个伟大的团队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其平凡的队员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你愿意在一个优秀的团队中工作呢,还是愿意在一群优秀的人们中工作?”,3,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1 群体和群体发展,13.1.1 什么是群体 群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彼此互动的个体,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由所在组织的结构所确定的工作群体,有着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具体的工作任务,而且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实

2、现组织的目标。 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自然而然地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交往和接触的需要的群体。,4,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1.1 什么是群体,由组织章程规定,由直接向某个管理者汇报工作的下属组成,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任务由个人组建起来的群体; 它们的存在往往是暂时的,因为一旦任务完成,这个小组也就解散了,汇集了来自不同工作领域和群体的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这个群体的成员受到培训,因而能够相互替代工作,这是一种基本上独立的群体。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承担着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职能,如人员招聘、计划安排、绩效评估等工作,5,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安全需要。群体可以为

3、个人提供安全感。作为一个大型组织的成员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的焦虑,但归属于一个小群体则可以减轻这种恐惧。 2、情感需要。群体可以满足个人的友谊和情感需要。被他人所接纳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需要,它可以增强个体的自信心。 3、尊重和认同的需要。群体给个人提供了称赞和认可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4、完成任务的需要。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完成任务。有许多工作必须协同努力才能完成。,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6,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1.2 群体的发展阶段,形成阶段 在这个阶段,成员开始加入,也开始形成群体的目标、结构和领导层等 震荡阶段 随着群体成员抵制群体对个体所施加的控制,以及

4、对领导层的不赞同,群体内成员的冲突逐渐凸现 规范阶段 随着群体表现出的内聚力和建立起来的可被接受行为规范,密切的群内关系得以发展,执行阶段 一个全功能的群体开始发挥作用,群体的主要精力开始关注于完成当前的工作任务 解体阶段 群体为解体做好准备,不再关注于更高的工作绩效,7,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发展的阶段,8,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 工作群体的绩效和满意度,施加于群体的外部条件,群体成员的资源,群体的结构,群体的 程序,绩效和满意度,群体的 任务,9,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1 工作群体的外部条件,组织整体战略 权力关系 正式的规章制度 可获得

5、的组织资源 员工甄选标准 组织绩效管理系统 组织文化 工作空间,10,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2 群体成员资源,群体成员资源 知识 个人能力 技能 个性特征 积极:社交能力、自力更生、独立性等 消极:独裁主义、支配欲、反复无常等,11,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3 群体结构,12,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3 群体结构,角色 角色指的是在一个社会单元中,人们对于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这些角色指向任务的完成,或者指向维持群体成员的满意度 任务完成者角色、满意度维持者角色 角色冲突: 扮演不同的角色,承载着不同的期望,导致冲突,1

6、3,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3 群体结构,规范 群体成员共同认可的标准或期望 工作努力程度与绩效(霍桑试验) 着装 忠诚度 消极方面,14,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3 群体结构,从众 个体为获得群体接受而遵守群体的规范 群体压力能够影响个体成员的判断和态度 群体思维 群体常常会对个体施加大量的压力,使他们的观点与其他人相一致,15,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阿希从众实验,在群体规范的压力下,个体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从而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16,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3 群体结构,地位系统 地位是一个群体内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7、威望等级、位置或头衔,群体中的成员将之作为个体对群体贡献的认可以及作为一种行为激励。,常见的地位符号,17,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规模,小群体 比大群体完成工作速度要快 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论据. 大群体 比小群体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善于获得不同的信息 在收集论据上更有效,社会惰化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的倾向,13.2.3 群体结构,18,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3 群体结构,群体内聚力 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和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 但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具有高内聚力的群体比低内聚力的群体的工作效率更高,19,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群

8、体内聚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20,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4 群体程序,决定群体绩效和满意度的另一个因数是在工作群体内运行的程序 群体决策 群体冲突,21,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优势 提供更全面完整的信息和知识 产生更多样化的备选方案 增加解决方案的可接受性 增强合理性,劣势 花费时间 少数人控制局面 从众压力 责任不明,群体决策,5-7人的群体决策最为有效,22,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使群体决策更有创造性的技术,23,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运行过程: 冲突管理,冲突 由于某种干扰或对立状况而导致的不协调和差异 传统观点: 必须避免冲突. 人

9、际关系观点: 冲突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任何群体都无法避免. 相互作用观点: 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群体中的一种积极推动力,而且有些冲突对群体的有效运作是绝对必要的。,24,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冲突与群体绩效,25,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运行过程: 冲突管理,冲突的分类 良性冲突 恶性冲突 冲突的类型 任务冲突: 工作的内容和目标(中等以下) 关系冲突: 人际关系(几乎是恶性的) 过程冲突: 工作如何完成(低程度),26,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冲突处理技术,寻求对各方均有利的办法从而解决冲突,双方各自放弃一些利益从而解决冲突,通过逃避或屈服对方从而解决冲突,把他人的需

10、要和关心放在高于自己的地位从而解决冲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解决冲突,自我肯定,不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性,强制,迁就,协作,妥协,回避,不合作,合作,合作性,27,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2.5 群体的任务,群体程序对群体绩效和成员满意度的影响会随着群体任务的改变而改变。 任务的复杂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会影响该群体的绩效。,28,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3 把群体转变为有效团队?,研究指出,当所从事的任务需要多种技能、经验和判断力时,团队通常要优于个体。,29,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3.1 工作团队是什么,工作团队是由利用积极协作、个人责任

11、和集体责任以及彼此互补的技能来努力完成某个特定的共同目标的成员组成的群体。,30,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群体与团队的比较,31,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3.2 工作团队的类型,由来自同一个部门或职能领域的员工组成,其目的是努力改进工作活动或解决具体问题,由员工组成的正式群体,员工在没有管理者监管的情况下操作,并对整个工作流程或部分负责,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一个混合体,而这些专家也为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在一起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把实际上分散的成员联系起来已实现共同目标的工作团队,32,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3.3 打造有效地工作团队,高 效 工 作 团

12、队 的 特 征,清晰的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谈判的技能,恰当的领导,良好的条件,目标明确专一,并使成员感受到价值意义,由任务所需的不同专业与技能的成员组成,具有非正式组织的含友情成分的人际关系,成员具有对目标对组织对领导的高度忠诚,成员间形成良好的多渠道多形式的信息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决策权,关注、关怀和授权、具有自我指挥的能力,较好的工作条件与合理报酬有上司的支持,33,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4 团队面临的挑战,让员工: 与他人协作 共享信息 面对分歧 为实现团队利益牺牲个人利益,34,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4.1

13、 管理全球团队,群体成员资源 团队成员间独特的文化特征 避免一成不变 群体结构 从众较少的群体思维 地位不同文化下地位的重要性不同 社会惰性一种西方偏见 内聚力更难以达到 群体程序将多种多样的想法转变为一种资本 管理者的角色做对使用何种全球团队具有敏感性的沟通者,35,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4.2 团队建设技能,团队能力训练,36,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13.4.3 理解社会网络,社会网络 群体中个体正式联系的模式 社会网络的重要性 这种关系能够帮助或阻碍团队的效率 这种关系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增加成员对团队的奉献,37,范建平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