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总复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133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7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总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总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一历史总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总复习.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总复习,一、帝国主义侵华史,(一)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法国侵略势力深入西南。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5、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中国完全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6、中日战争。 (1)19311937年,局部侵华。 (2)19371945年,全面侵华。,(二)不平等条约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协调关税。 2、1843年,中英南京条约

2、附件领事裁判权(侵犯司法主权)。 3、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教堂及传教。 4、1857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深入内地;开放通商口岸最多。 5、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6、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准许华工出国;开天津为商埠。 7、1885年,中法新约铁路修筑权。,8、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资本输出;重庆;日本成为获得赔款额最多的列强。 9、1901年,辛丑条约严禁人民反帝;赔款最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10、1915年,“二十一条”灭亡中国(“五九国耻”)。 11、1932年,中日淞沪停战协定上海陷落。 12、1935年,何梅协定河北陷落。 1

3、3、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获得各项特权(对民族资产阶级打击最大)。,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 2、义和团运动 (二)学生运动 1、五四运动 2、“一二九”运动 3、上海学生的“三反”运动 (三)资产阶级 1、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分子新文化运动,(四)工人运动 1、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1923年“二七”大罢工 3、1925年“五卅”运动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 4、1925年省港大罢工 5、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五)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第

4、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国共对峙时期 3、抗日战争时期 4、解放战争,三、党建问题,(一)创建 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诞生。 2、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3、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二)国共对峙十年 1、1927年“八七”会议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1935年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3、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三)抗日战争时期 1、1937年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2、1945年中共“七大”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会议;确立毛泽

5、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解放战争时期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的第二次转移。,(五)建国后 1、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和制定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2、1959年八届八中全会批判彭德怀,开展“反右倾”斗争。 3、1962年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的经验教训。 4、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文革”全面发动。 5、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6、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的结束 7、1982

6、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8、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0、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四、经济问题,(一)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1、19世纪70年代以前: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 办洋行 资本输出表现: 开银行 经营轮船公司 设工厂 2、甲午战争以后: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贷款给清政府 资本输出表现: 开采矿山 修筑铁路 建立工厂,3、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 总方针: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

7、庸经济 农业:掠夺土地和劳动力 表现: 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 金融:掠夺黄金和现款,建立银行 掠夺劳动力,(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产生的条件: (1)列强的入侵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两面性特征 4、发展: (1)甲午战争以后初步发展 (2)辛亥革命后(1912年1919年):“短暂的春天” (3)国民党统治时期:缓慢发展 5、建国后: (1)保护其发展 (2)赎买政策,(三)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经济 1、前期的经济措施: (1)整顿税务 (2)控制金融 (3)改革币制 (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抗战期间对国统区的掠夺:统制经济政策,(四)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 1、土地政策:(略) 2、建国后: (1)建国初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合理调整工商业 (2)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3)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文革”期间: 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1975) (5)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谢谢观看 金川公司第一高级中学贺忠发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