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15811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计划】二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学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优秀教学计划1 特征码 SsmcDFDSPPMnSNHSDxgZ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共有学生 32 人,优秀生 5 人,中等生 21 人,学习有困 难的学生有 6 人。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能按时完成老 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只有少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书写 也较为潦草。本班学生比较活跃,自制能力差,教师在抓好学 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大部分学 生在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 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 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 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

2、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 绩有所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 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 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 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 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具体分析: 1、认知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100 以内 第 2 页 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 ,掌握了初步统计、图形知识,进行 了简单的数学实践活动,掌握了简单的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 成绩比较平均,尖子生较少,学习困难生比较多。 2、情感方面 大部分学生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表现为

3、上课 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存在以下缺 点: 个别学生对待学习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习,需要教师多方 面引导。 部分学生由于父母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整天忙于工作,无暇顾 及孩子,这些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开小差,作业马马虎虎 完成。 二、学期课程目标 (一)认知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 ,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 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 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 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

4、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 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 第 3 页 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 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 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 知道 1 千克=1000 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 程;会用简

5、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 格表 示 5 个单位)和统计表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 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 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情感方面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 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和课程资源分析 第 4 页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 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

6、统计,找 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 解决问题。 四减负提质的措施 1、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 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给 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 识。 2、注重引导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新教材的优势,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基 础上获得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 3、建立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 索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 推理能力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发挥个别学生 的特长,培养数学能力。 4、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 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 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 第 5 页 ,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 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