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1435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与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经济与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经济与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经济与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经济与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与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与文化.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讲 经济与文化,第一节 文化概述,一、文化的定义 1、词源上的解释 西方的“文化”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指的是耕作、培养、教育出来的事物,是人类与自然斗争,通过努力并运用智慧得到的创造物。,2、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首次提出完整的文化概念。 他指出:文化是一种复合物,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3、功能主义的定义 马林诺夫斯基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研究文化。 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体,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人们的观念和技艺、信仰和风俗。 人类通过建立文化、发展文化以更好地生存在这个星

2、球上。,二、文化的分类,我们可以从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角度将文化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二节 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宏观分析,一、文化的一般经济功能分析 1、提供共同观念,增进社会整合度 经济活动中的互动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存在着被社会成员认可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与意识体系。,2、提供行为框架,稳定行为预期 交往双方的彼此信任以及对行为后果的可预见性是经济行为和决策做出的基础。 而文化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列的规则、习俗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3、限制机会主义,保证合作效率 经济过程中,最不确定的因素是人。 如何保证个体间的有效合作,防止个体自私自利导致的机会主义是任何经济制度设计时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共同体内普

3、遍认同的习俗、价值、规范等文化因素可以引导个体经济行为,限制机会主义倾向。,总之,任何经济参与者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结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的社会性存在; 他们从社会生产、文化价值体系中获得必要的物质和情感满足,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组织原则、价值规范的影响与制约。,二、原始宗教对初民经济活动的影响,人类学研究表明:在初民社会里,原始宗教,比如自然崇拜、图腾禁忌、祖先崇拜及魔法巫术等,对经济活动有着深刻影响。 原始宗教与原始经济活动他们是结合在一起的。,首先,原始宗教为初民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团结一致的社会环境,从而为低生产力水平的经济活动提供有力条件; 其次,原始宗教动员人们充当必要的经济角色; 比如

4、土著岛民在参加深海捕鱼之前,要进行有魔力的仪式,来减轻渔民的焦虑不安,动员人们参加捕鱼。,最后,原始宗教还通过加强重要的经济规范以指导角色的行动。 据人类学家弗思对蒂克皮亚人的调查,他们在准备远海捕鱼之前,要进行准备独木舟的仪式。 这独木舟是捕鱼当中必备的工具,本来是经济任务。 但通过严肃的宗教仪式,保证了独木舟的质量和数量。,三、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原始宗教进化到现代宗教,又会对世俗经济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韦伯有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探讨就是这方面研究的经典之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是物质条件与经济结构发展的结果。欧洲国家的新教伦理

5、是导致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基础。 中国、印度在四五百年前,即与欧洲差不多时间就产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中国的儒教、道教,印度的佛教,阻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按照韦伯的解释,合理的资本主义精神既是一种世俗制欲的精神,又是以劳动为义务,以履行个人的职业责任为天职,合理而系统追求经济利润的态度。 这种精神的合理之处在于为个人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一种伦理上的约束力。,他认为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根源在于新教伦理,特别是加尔文教义中的“神之预定论”和“天职”两个观念。 “神之预定论”说的是教徒命运都是神定的,只有听从上帝的召唤才能获得救赎。 而所谓听从召唤,就是强调教徒努力完成自己的世俗工作,

6、履行职业责任,即“天职”。,四、东亚经济增长与文化,中国文化与儒家传统在整个东亚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并被很多学者认为它解释了东亚经济的崛起。 在儒家文化中,某些传统非常有利于经济生产,比如储蓄倾向和教育投资倾向等。,具体而言,儒家的以下传统带动了东亚经济的腾飞: 1、强调团体价值而非个人价值,产生了有凝聚力的政治与企业组织形式; 2、建立了专家治国的组织制度,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动力;,3、使政府与受政府管理的当事人相互负有义务,政策制定因此受公共利益推动; 4、确立了合法的权威主义统治,因此使政权长时间存在,政策稳定且有连续性。,第三节 跨国企业与文化 微观分析,一、跨国企业与

7、文化 1、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庞大的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外资公司进入中国。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2、跨国公司经营的文化特点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运营决策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能体现出母国文化的特点; 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必须根据当地市场的情况调整其经营策略,努力融入当地文化; 这样跨国公司的行为就受到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的双重作用。,二、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1、跨文化冲突的定义 跨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之间由于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导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现象。 在跨国企

8、业中,由于管理者和管理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存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造成文化冲突。,2、跨文化冲突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跨文化冲突对跨国经营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跨国企业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本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差异,则可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避免文化冲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与之相反,若企业不能够有效的处理跨国经营活动中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则有可能因为文化上的冲突而遭到当地居民的抵制。,具体说来,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积极方面的影响。 企业的原有文化同当地文化相结合衍生出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一方面迎合当地人传统生活习俗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具有当地文化中不曾有的新的文

9、化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消费者出于猎奇的心理需要,容易受到新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会不自觉地接受公司产品。,二是消极方面的影响。 跨文化冲突为跨国经营带来文化障碍。 这种文化障碍主要表现在跨国企业对当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群体心理把握不准,企业所秉承的母国文化同当地文化存在分歧和矛盾,而企业往往从母国文化所决定的思维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在当地的文化氛围中取得预期的效果。,3、跨文化冲突的解决实施文化兼容 1)人员管理的文化兼容 人员管理的文化兼容实际上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 管理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尊重当地员工的文化传统。通过这

10、种尊重,使员工形成对企业的认同感,也使当地的消费者认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2)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兼容 产品和服务上的文化兼容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化。 比如2005年,百胜集团的首家中式快餐店的产品并无特殊,均是中国人熟悉的面条、粥、包子等。但是公司对产品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解,根据每个产品的特点比照肯德基的标准确立操作流程。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兼容了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又由兼容了西方标准化生产理念。,3)战略同盟上的文化兼容 主要表现在战略盟友的本地化,兼容当地企业,从而兼容当地的文化。 比如产品原料供应商的本地化、销售协同作战等。 比如2004年百胜集团的肯德基同王老吉建立战略联盟,销售茶饮料,就是典型的战略同盟上所采取的文化兼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