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254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1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稿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2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2013-14(第二学期)2011级,课程背景,需要学习知识、技术,但最终要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来结束。 学位论文的撰写涉及诸多方面。 过去学位论文开题、撰写、答辩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缺少一个统一的要求与指导。,课程目标,本课程面向本科毕业班 以学位论文的撰写为主线,阐述论文相关的要求、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步骤 相关的文献检索、论文开题、论文答辩等问题。 为学位论文的撰写、答辩铺垫基础。,课程内容介绍,课程内容介绍,第一讲 学位论文概述 1.1 什么是学位论文 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 1.3 学位论文的分类 1.4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5 学位论文的评价,课程内容介

2、绍,第二讲 论文选题 2.1 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2 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2.3 学位论文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2.3 论文选题的范围与参考题目,课程内容介绍,第三讲 论文开题报告 3.1 开题报告的目的与意义 3.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3.3 开题报告的形式与要求 3.4 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问题,课程内容介绍,第四讲 文献检索 4.1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 4.2 文献检索的目的与意义 4.3 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 附录部分信息资源,课程内容介绍,第五讲 学位论文撰写 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 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 5.3 学位论文的规范 5.4 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课

3、程内容介绍,第六讲 论文答辩 6.1 什么是论文答辩 6.2 论文答辩的目的与意义 6.3 论文答辩的形式与程序 6.4 论文答辩的要求,课程内容介绍,第七讲 文稿演示 7.1 演示文稿的作用 7.2 文稿制作与演示 7.3 软件系统的演示,课程内容介绍,第八讲 课程答辩与指导 选择部分同学的开题报告进行答辩 现场进行点评、指导 采用自愿报名与指定学员方式 对汇报的学员适当加分,作业与成绩评定,作业安排 撰写开提报告 制作演示文稿 汇报,成绩构成 出勤10 检索10 开题报告20 文稿演示20 讲稿汇报+结课论文40,1.1 什么是学位论文 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 1.3 学位论文的分类

4、1.4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5 学位论文的评价,第一讲 学位论文概述,1.1 什么是学位论文,什么是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外延: 文章 内涵: 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 论文的本质: “讨论”和“研究”,什么是学位论文,1.1 什么是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是攻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所撰写的论文 它应能反映出作者系统地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 对所研究的题目有新的独立见解 论文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较好的科学价值,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用以申请授予相应 学位而提出作为考核和评审的文章。 学位论文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等级,1.1 什么是学位论文,撰写学位论

5、文的目的与意义,目的: 直接目的提交审核,获得学位 深层目的形成成果 意义: 是对前期实践活动的总结、认识、提高 是后期工作的一个基础 是对写作能力的完整训练,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题目 十分简洁的语言突出描述你所研究开发的工作 摘要 使用大约1页的空间,描述你的工作与成果 关键字 Keyword 正文 若干章节 参考文献,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1.封面和封底 一般由学校统一印刷,封面内容一律打印,其中导师姓名以学院备案名单为准。 2.题目 在25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特定内容,必要时,可以使用副标题。中文、外文题目应一致。 3.扉页 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题目、专业名称、

6、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由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一前置部分,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一前置部分 摘要: 概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 关键词:(35个),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或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要求图表清晰,叙述流畅,纸面整洁,章节有序,层次分明。,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参与的研究开发项目。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3.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4.附件:,学位论文形式

7、结构附录部分,1.2 学位论文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程序清单 磁盘、鉴定证书 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1.3 学位论文的分类,工程设计 具体的系统设计开发 项目实施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设计、开发、管理、测试等) 研究论文 理论研究 技术研究,1.4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选题要有创新性、实用性(选题) 学位论文的工作要相对系统、完整(内容) 学位论文的撰写要规范(形式) 学位论文的文字量要达标(量),1.5 学位论文的评价,首先是判定是否达到学士学位水平 同时是对学生工作的再一次指导 再进一步探究未来的工作,学位论文的评价目的与意义,1.5 学位论文的评价,学位论文评价包含的几个环节,

8、1. 导师审核、学院初审 同意送审 2. 同行专家评阅 3名副高级职称以上专家、教授(不包括导师、 不包括学员同单位人员、要有学校之外的专家) 同意答辩,1.5 学位论文的评价,学位论文评价包含的几个环节,3. 论文答辩 5位专家(不包括导师、需要有校外人员、不包括学员单位人员) 通过答辩,建议授予学位 4. 学位分委员会审核 同意授予学位 5. 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 授予学位,1.5 学位论文的评价,学位论文质量评审表(工程设计类),1.5 学位论文的评价,学位论文质量评审表(研究论文类),1.5 学位论文的评价,背景 前景 国内外状况(文献综述) 研究开发主要问题的界定 研究开发的基本思路

9、研究开发期望目标,选题,1.5 学位论文的评价,论文包含的工作点:两个以上 论文所完成的字数:不少于6000字 论文相关的设计工作 论文相关的开发工作,主要工作的量,1.5 学位论文的评价,是否针对提出的问题提进行了研究、解决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有效 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真实、有益 所进行的工作是否系统 论文的写作:结构清晰、文笔流畅、符合规范,主要工作的质,2.1 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2.2 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2.3 学位论文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2.3 论文选题的范围与参考题目,第二讲 论文选题,2.1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 选题有意义,写

10、出来的论文才有价值; 爱因斯坦说,在科学面前:“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选准了论题,就等于完成论文写作的一半,题目选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选题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铺垫基础。 要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 (3)题目选定,应该大致形成了论文的轮廓,界定工作框架。,2.1 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勾勒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估计大致的工作量;,不是会什么做什么,而是做什么会什么; 针对选题界定需要的技术、知识,可进行准备。,(4)选题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5)确定需要弥补的知识、欠缺的技术,2.2 学位论文选题的

11、基本原则与要求,来源: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意义: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 水平: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2.2 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与要求,选题方式 1以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题目的方式为主: - 学生向教师介绍自己的工作; - 教师帮助学生概括、抽象一个相关的题目 2. 老师提出题目,学生完成,2.2 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与要求,选题范围 1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3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 4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 5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

12、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6工程设计与实施。,2.3 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注意的问题,1选题应属于相关专业领域; 2与本身的工作紧密结合 3从本身工作中提炼题目; 4选题注意结合自身的工作基础; 5选题不宜太大、不宜太小; 6要有设计与实施。,2.4 论文选题的范围与参考题目,选题类别(一) 软件系统设计开发: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软件技术:比较关键的技术(中间件技术、软件测试、安全技术) 软件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制定; 大型项目需求分析、系统方案设计;,2.4 论文选题的范围与参考题目,选题类别(二) 大型软件系统实施; 软件系统移植与性能改进; 软件项目管理(加入管理的技术与手段),论文题

13、目介绍,选题参考,第三讲 论文开题报告,3.1 开题报告的目的与意义 3.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3.3 开题报告的形式与要求 3.4 开题报告例 3.5 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问题,3.1 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开题者对论文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 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3.1 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引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 脑中想象的,口头表达的都不足以支持开题。 增强研究的计划性。 使自己对论文工作“有谱”,对后续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加强选题的程序化管理 便于指导教师确定你的工作可行与否,开题报告的目的与意义:旨在

14、说明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可行性,外部,内在,3.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What 做什么(选题) 阐述自己要做什么 Why为什么(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问题的实际背景 完成此项工作将产生的作用 How如何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 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开发。,3.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题目阐释:说明题目的基本意思 选题背景:主要介绍论文题目及其由来 研究开发意义: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开题报告包含的几部分内容,3.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研究/开发主要内容: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等。 研究开发重

15、点:写作重点、特色、主要观点以及创新之处。 研究开发方法与技术路线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拟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题报告包含的几部分内容,3.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要求,研究开发工作的基础 预期目标与与计划进度安排 主要参考文献,开题报告包含的几部分内容,3.3 开题报告的形式与要求,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 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 便于开题报告按项目填写,避免遗漏。 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一般在5-7页,3.4 开题报告例,例1: 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 设计开发 题目解析: 针对天津市市区智能交通系统所获得路况交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开发一个对交通信息进行综合统计

16、分析、展示的软件系统。,3.4 开题报告例,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选题背景 城市交通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 车辆不断增加,道路建设相对迟缓, 道路不能大幅度增加 USA: 1976-1997年期间 年车辆公里数增长77 同期道路建设里程的增长2 高峰时54的车辆处于拥挤状态, 每人每天多耗时1.5小时 天津如何?,3.4 开题报告例,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选题背景 有限的土地和经济制约,道路建设不可能达到满意 需要在不扩张路网规模的前提下,提高交通路网的通行能力 综合运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等手段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而对交通信息的分析是

17、进一步决策、调度、控制的基础,3.4 开题报告例,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 (法国、美国Menphis、日本Tokyo、Singapore) 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 (十个示范城市) 天津市智能交通的发展 建设基本的设施、设备(三环十二线) 获得许多的交通信息,但是缺乏必要的分析 (时间轴、空间轴、要素的统计分析),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3.4 开题报告例,研究开发意义 一般性地讲 利用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路况做出深层的分析,提供决策支持,便于进一步的道路调度,交通控制,乃至交通规划 针对天津市讲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对交通信息做出分析,可以* 200

18、8奥运,交通是一个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该项工作可为此做出贡献,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3.4 开题报告例,研究/开发主要内容 设计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 确定交通信息分析的若干要求 实现一个覆盖天津市城市整体交通的信息分析软件系统 研究开发重点 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总体架构 信息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 信息分析结果的表现技术与方法(多中形式),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3.4 开题报告例,研究开发方法与技术路线 拟采用C/S、B/S相结合的结构: C/S结构用以对用户、权限的控制,以及统计指标体系的管理; B/S结构主要用于浏览、检索信息

19、分析结果。 采用.NET技术架构系统平台+ORACLE数据库; 叠加GIS系统,以便更好展示、分析交通信息,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3.4 开题报告例,研究开发工作的基础 天津市作为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已经建立起基础设施 交通信息的采集、获取已经实施多年,积累了丰富数据 我们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技术 我们曾从事过的相关研究开发工作,例1题目:天津市城市智能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开发,3.4 开题报告例,基本工作量估计与计划进度 设计开发工作与论文撰写实施期限为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 进度安排如下,3.4 开题报告例,主要参考文献 1 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知道小组办公室

20、简报,2002年第1期(总第1 期),2002年12月2日 2 R.J.Torres著,张林刚,梁海华译用户界面设计与开发精解,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 3 Larry L.Constantine, Lucy A.D.Lockwood著Software for Use,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4 Oliver Wrede著Handbook of User-Centred Design 5 http:/ 广州交通信息网http:/ 事业IC卡应用网) 6 http:/ 7 http:/ 8 http:/ 开题报告撰写应注意的问题,开题报告应该阐述清楚各个部分 开题报告

21、是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 注意是说你要做什么、打算怎么做 不是说你做了什么 不能缺项,各项应该填写的比较充实 (注意表格很容易显示出各部分的比重) 开题报告应与最后的设计开发、论文工作一脉相承 开题报告要有电子版、打印,第四讲 文献检索与使用,4.1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 4.2 文献检索的目的与意义 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 4.4 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 4.5 参考文献列表/文献的引用 附录部分信息资源,4.1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什么是文献 (literature) 文献就是记录着知识的一切载体 三要素 记录的载体 所记录的知识或信息 纪录所采用的文字图象声音符号,4.1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什么

22、是文献检索(literature retrieve) 文献检索就是查找文献 以科学的方法利用专门的工具,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迅速、准确、完整地查找到文献资料的过程。,4.1 文献检索基本知识,文献的分类 文献形式:文字性、非文字 文献信息载体:印刷、手写、缩微、机读、视听 文献加工程度:一次、二次、三次 文献公开程度:公开发表、非公开发表 文献资料性质:可分为图书、文物、资料,4.2 文献检索的目的与意义,文献检索的意义(针对论文写作) 开拓思路,选择题目 确定题目,进一步界定问题 学习他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得到启迪,形成研究思路 获取具体的素材、知识、技术,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一、科技

23、图书 图书: 内容比较成熟、资料比较系统 有完整定型的装帧形式的出版物 特点:大多是对已发表的科技成果、生产技术知识和 经验的概括论述。 包括:学术专著、参考工具书(手册、年鉴、百科全 书、辞典、字典等)、教科书等等。 使用:对要较全面、系统地获取某一专题的知识,参 阅图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二、科技期刊 期刊也称杂志(Journals 或Magazine): 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汇集了多位著者论文的的连续出版物。 科技期刊的特点: 有固定的名称和版式,有连续的出版序号 有专门的编辑机构编辑出版 出版周期短,刊载速度快,数量大,内容较新颖、丰富。 使用:特定的专题的检

24、索;前沿的信息的检索,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三、专利文献 指发明人或专利权人申请专利时向专利局所呈交的一份详细说明发明的目的、构成及效果的书面技术文件,经专利局审查,公开出版或授权后的文献。 特点: 数量庞大、报道快、学科领域广、内容新颖、具实用性和可靠性。,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四、科技报告 又称研究报告和技术报告 是科学技术工作者围绕某个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正式报告,或对某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各阶段进展情况的实际记录。 特点: 单独成册,所报道成果一般须经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审定鉴定 其内容专深、可靠、详尽,而且不受篇幅限制 可操作性强,报告迅速。,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五

25、、学位论文 本科生、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撰写的学术性较强的研究论文 特点: 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内容专一,阐述详细 具有一定的独创性,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六、会议文献 各种科学技术会议上所发表的论文、报告稿、 讲演稿等与会议有关的文献。 特点: 常以文集的形式出现 传播信息及时、论题集中、内容新颖、专业性强、 质量较高 往往代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基本上反映了该学科或专业的学术水平、研究动态 和发展趋势,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七、政府出版物 各国政府部门及其设立的专门机构发表、出版的 文件,可分为行政性文件和科技文献 (科技研究报告、科技成果公布、科普资料及技 术

26、政策文件等) 特点: 内容可靠,与其他信息源有一定重复。 可以了解某一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等 了解其科技活动、科技成果等,4.3 文献信息源及其特点,八、标准文献 技术标准、技术规格和技术规则等文献的总称。 记录人们在从事科学试验、工程设计、生产建设、商 品流通、技术转让和组织管理时共同遵守的技术文件。 特点: 全面地反映标准制订国的经济和技术政策,技术、生 产及工艺水平,自然条件及资源情况等。 能够提供许多其他文献不可能包含的特殊技术信息。 它们具有严肃性、法律性、时效性和滞后性。,4.4 文献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信息存储与检索两个过程所

27、采用的特征和标识达到一致,以便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文献。 存储过程-对文献进行标引 比如图书编目、摘录 比如网上数据信息的分类 检索过程-根据需求,确定提问式,4.4 文献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检索工具(Retrieval Device ) 是指用于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的工具。 检索工具按著录形式可分为:目录、索引、文摘、全文,4.4 文献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检索工具四点要素 (l)准,高的查准率 (2)全,高的查全率。 搜集的资料不仅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纵向的 也有横向的,既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既全面又系统。 (3)深,占有情报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 (4)快,要迅速。 一个准确度高、有

28、价值的情报资料,如果检索速度慢 了,耽误了时机,就会失去它的应有价值。,检索的途径与步骤,从文献外表特征 题名途径-Title Index 著者途径-Author Index 号码途径-Number Index,检索的途径与步骤,从文献内容特征 分类途径 - Classified Index 关键词途径 - Keyword Index 主题词途径 - Subject Index 分类主题途径-Classified subject Index,基本方法,1顺查法 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查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查出的

29、结果基本上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此法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基本方法,2逆查法 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而这种课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新论文、专著,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检。,基本方法,3 引文查找法(跟踪法) 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 缺点在于查得的文献资料受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影响,资料

30、往往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4.4 文献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检索速度快 检索途径多 更新快 资源共享 检索更方便灵活 检索结果可以直接输出,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的特点,4.4 文献检索的工具与基本方法,信息源: 标准的数据库SCI、EI、CNKI 主题性的网站 http:/www.nist.gov 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Technology) 电子刊物、图书、论文 免费网络资源,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的基本途径,关于公共交通IC卡信息分析的相关文章 策略1:公交IC卡+信息分析 策略2:公交IC卡信息分析,人力资源系统,绩效评价 下载论文 下载

31、系统介绍,计算机网络检索的问题,查全率 查全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系统文献库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该系统文献库中实有的相关文献量在多大程度上被检索出来。 查全率= 检出相关文献量/ 文献库内相关文献总量 100%,计算机网络检索的问题,查准率 查准率是指系统在进行某一检索时,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它反映每次从该系统文献库中实际检出的全部文献中有多少是相关的。 查准率= 检出相关文献量/ 检出文献总量 100%,4.5 参考文献列表/文献的引用,参考文献列表 参考文献在论文正文后列出 文献编以序号,4.5 参考文献列表/文献的引用,1. 张克修,刘田

32、苗. 科技文献检索.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2. 希尔伯特 西蒙.人工智能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3. 王子成.工程硕士论文的规范.研究生教育,Vol.23,No.4,pp.126-131, 2004 4. 谢鹏程,冯茜. 基于J2EE的医院电子病例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计算机工 程,Vol.16,No.5,pp.437-451,2005 5. Cohen. J. On Data Mining for Financial Decision, Int.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Vol.28, No.7, pp.324-

33、329, 2005 6. Sussan. G. A novel method for Incremental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Proc. Of Int. Conf. on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Vol.2, pp.1426-1431, Singapore, 2004 7. 苏昆. 电子制造企业的内部物流系统的设计. 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年6月 8. 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标准.http:/ 20041106,4.5 参考文献列表/文献的引用,文献引用的几种可能 引用来自其他文献的一些描述、语言 引用来自其他文

34、献的数据 引用来自其他文献的结论、结果,4.5 参考文献列表/文献的引用,文献引用的方式 文献在引用时基本格式是*,其中*为文献编号 在正文中,如果文章作主语,则用 “文*指出-” “文*提出了-” “文*解决了-” 在正文中,所陈述事实来自其他文献,或把一些来自其他文献的文字、结论、数据融入到自己的文字中,一般使用上标*。,附录: 部分信息资源,附录: 部分信息资源,计算机、软件工程相关的中文刊物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系统应用 软件学报 计算机应用研究 计算机科学 系统工程 计算机工程 系统仿真学报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

35、报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信息与控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中文信息学报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第五讲 学位论文撰写,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 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 5.3 学位论文的规范 5.4 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题目 十分简洁的语言突出描述你所研究开发的工作 摘要 使用大约1页的空间,描述你的工作与成果 关键字Keyword 目录 正文 若干章节 参考文献,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一前置部分 1.封面和封底 由学校统一印刷,封面内容一律打印,其中导师姓名以学院备案

36、名单为准。 2.题目 在25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特定内容,必要时,可以使用副标题。中文、外文题目应一致。 3.扉页 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题目、专业名称、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等。,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一前置部分 摘要: 概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 关键词(35个),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主体部分 包括引言,正文,结论或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图表清晰,叙述流畅,纸面整洁,章节有序,层次分明。,5.1 学位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位论文形式结构附录部分 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参与的研究开发项目。 2.由

37、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3.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4.附件:,计算机程序清单 软磁盘、鉴定证书 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论文题目 高度概括论文工作 在开题时选定一个,待撰写时定义一个 全部完成后再次审定 如果论文题目合适,但是工作欠缺,就得补充,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论文目录 是在论文主题指导下,分解的工作 论文目录与论文题目应紧密相关 论文目录即是对工作的总结、概括,也是一种指导 论文目录有其规律与固定格式,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论文纲要 在目录基础上的进

38、一步扩充 对每一个小节的一个规划 可以包括各种各样的素材,5.2 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论文初稿 论文全部内容已经完成 由导师、作者自己进一步审核整体结构、主要内容 论文二稿 论文大的调整不再进行 主要一些细节问题和格式问题 论文终稿,5.3 学位论文的规范,1中文封面 2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4中文摘要 5Abstract 6目录 7符号说明 8正文(第1章,第2章) 9参考文献 10附录 11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2致谢,学 位 论 文 组 成 部 分 要 求,5.3 学位论文的规范,论文印制规格 采用A4纸张单面(或双面)打印,纸的四周留足空

39、白边缘 采用标准的封面、封底 论文用文规范 论文应用汉语简化字书写 论文中英文摘要用规范英文撰写 引用的专有名词、论文参考文献可以包含英文,5.3 学位论文的规范,中文封面 分类号:暂空 密级: 非涉密(公开)论文不需标注密级 涉密标注密级(内部、秘密、或机密),注明保密年限。 培养院系: 专业学位名称: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研究员等) 年月日:填写论文成文打印日期,论文题目 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和反映出论文的核心内容 一般不宜超过25字 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要准确 要具体,不宜过大,5.3 学位论文的规范,中文摘要 摘要要覆盖论文的内容。 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工

40、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 尽量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一般别超过一页。 力求语言精炼准确,5.3 学位论文的规范,中文摘要 摘要中不可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摘要不要写成章节的安排 关键词属于摘要,或者说要与摘要在同一页。,5.3 学位论文的规范,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关键词属于摘要 关键词是真正关键的,学术性的 摘要内容后另起一行标明,一般35个 关键词应该覆盖论文题目(否则题目有问题,或者关键词有问题) 关键词中英文要对应中文词之间用空格分开,English中词之间要

41、用“,”分开。,5.3 学位论文的规范,5.3 学位论文的规范,Abstract Abstract的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Keywords要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 论文章节目录只排到三级标题,按照章、节、小节编排 章用罗马字母编排:第1章 节按照章编排:第二章第四节 2.4 小节反映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第三小节 2.4.3 章、节、小节后需要标注页码(罗马数字) 摘要、参考文献、附录不编排进章节,5.3 学位论文的规范,层次标题 标题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 多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 末位数字后面不加

42、点号,如“3.1.2”; 多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与标题间隔1个字距。,5.3 学位论文的规范,5.3 学位论文的规范,中间章节编排 章要分页,节不要分页 遵循一定的结构,5.3 学位论文的规范,图形 图按照章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如第六章第五个图,为“图6.5” 不得出现更细致的排序,如“图4.1.1.1”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列 图名不得与图分离到两页,5.3 学位论文的规范,表格 表序按照章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第3章第1个表的表序表示为“表3.1”; 表题应简明 表序及表名居中,置于表的上方,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 表格较大需要转页排时,需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续表的表

43、头应重复排出。,数字、公式 年份一概写全数。例: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分数、世纪、年代均以汉字表示。 例:三分之二不能写成2/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不能写成20世纪90年代。 公式均需标注公式号 公式号用圆括号,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章编排。 例:第2章第三公式编为: X+Y=Z (2.3),5.3 学位论文的规范,5.3 学位论文的规范,篇眉和页码 篇眉从中文摘要开始,内容与该部分的标题相同 论文篇眉奇偶页相同,各部分首页也要有篇眉。 页码从第1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之前的部分(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等)用大写罗马数字(,)单独编排。,5.3 学位论文的规范,

44、文章内容 不可出现过多代码,可放在附录 不要过多介绍现有知识、技术,避免空对空 一定把自己的实现工作表述完整、表述清楚,5.3 学位论文的规范,参考文献 是指论文写作中参考、引用涉的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序 “参考文献”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序码与论文加注处对应 “参考文献”内容排列在论文末尾,单独成页 在10篇文献以上,不能太少,“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期刊: 序号.著者.题名.期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图书: 序号.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 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 序号 作者.

45、书名(,译者).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 作者.文题.见(in)文集名.,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 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 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利: 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者,出版日期,1 李飞,黄亚楼,刘丽君数据挖掘中知识管理与表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01.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博士论坛;pp 25-28 2 Huang Z. Extensions to the K-means algorithm for clustering large data sets wit

46、h categorical values J. of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1998,2:283-304. 3 王姗、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4 Schach,S.R.,Object-Oriented and Class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 Fifth Ed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 5 李飞,基于中间知识库的可继承聚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南开大 学,2005年5月 6 黄亚楼,等 RoboMiner知识发现系统中国软件著作权, 2005SR03934,2

47、005年4月 7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 则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8 http:/ 政府数字化解决方案,文献引用(引文) 上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 句子中无明显字眼体现所引用文献,但 是具体内容来自文献26 把文献作主语,直接用参考文献序号 文26中使用了一种新的文献标注方法,5.4 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整体呼应 前言: 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打算如何做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 中间章节: 各章之间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章节之间要均衡 结束语: 做了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还要做什么

48、 明确、精练、完整、准确。,5.4 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文字量、页数 页数:10页以上 字数:1万字以上 用语 论文陈述的是客观事实,不是主观的情感,不能用“我”、“本人”、“作者”、“笔者”,要用第三人称,至多用“我们” 可以用“本文如何如何”、“系统如何如何”,5.4 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章节分布要均匀 如*论文第一稿 第二章6页,第三章6页,第四章4页,而第五章48页。 论文不是系统说明书 论文一定要重点突出,5.4 学位论文应注意的问题,再次强调论文目录的作用,第六讲 论文答辩,6.1 什么是论文答辩 6.2 论文答辩的目的与意义 6.3 论文答辩的形式与程序 6.4 论文答辩的要求 6.5 论文答辩注意事项与失败分析,6.1 什么是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是答辩委员会成员和撰写 毕业论文的学员面对面的,学员陈述论文工 作,答辩老师就论文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 当面回答。,6.1 什么是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的特点 答辩具有明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