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5237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网自动化技术DistributionAutomationTechnology.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Technology,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郭谋发,概 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郭谋发,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 微网等)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 动化系统, 具备配电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 馈线自动化、配 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主站、 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构成,系统中的配电主站是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 配电主站通过基于IEC 61968的信息交

2、换总线或综合数据平台与,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1提高供电可靠性 (1)缩小故障影响范围 (2)缩短事故处理所需的时间 2提高供电经济性 3提高供电能力 4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图 馈线运行工况 a)馈线正常运行 b)馈线发生故障 c)馈线故障隔离,提高供电经济性,网络重构及电容器投切 优化潮流,降低线损 用电信息采集 抄表准确,降低管理线损,提高供电能力,将重负荷甚至是过负荷馈线的部分负荷转移到轻负荷馈线上 ,不需新建线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包括查抄用户电能表、监视记录变压器运行工况、监测配电站的负荷、记录断路器分合状态、投入或退出无功

3、补偿电容器。 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客户呼叫服务系统的应用。 停电管理系统应用,国外配电网自动化发展,三个阶段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国外依然同时存在 日本、韩国侧重全面的馈线自动化 欧美的配电网自动化除了在一些重点区域实现馈线自动化之外,在配电主站具备较多的高级应用和管理功能,国外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工业发达国家,城市配电网络都已经成型且网架结构比较完善,所以给配电网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没有大面积搞馈线自动化,而是在一些负荷密集区和敏感区实施馈线自动化。 重视配电网基础资料的管理及故障抢修管理,通过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来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1

4、996年,在上海浦东金藤工业区建成基于全电缆线络的馈线自动化系统。这是国内第一套投入实际运行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1999年,在江苏镇江和浙江绍兴试点以架空和电缆混合线路为主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2003年,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配电网自动化应用项目青岛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通过国家电力公司验收。,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20022003年,杭州、宁波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南京城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先后由ABB公司和南瑞公司实施。 2005年,县级电网调度/配电/集控/GIS一体化系统,在四川省双流县成功应用。 2006年开始,上海电力公司在所辖13个区供电所全面开展了采用电缆屏蔽层载波为主要通信手段、以两

5、遥(遥信、遥测)为主要功能的配电网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由于技术和管理上的许多原因,大多数早期建设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怎么运行就被闲置或废弃了。 从2004年开始,国内许多电力公司和供电企业都对前一轮的配电网自动化进行反思和观望,慎重地对待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的开展。,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近期颁布了 Q/GDW 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2010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 514-2010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 436-2010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 Q/GDW 567-2010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技术规范,国内配电网自动化发展,配电网一次设备、配电终端和配电主站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设备基础。 配电网分析与优化理论的研究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随着城乡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的推进,配电网网架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这为进一步发挥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提供了条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难点,(1)测控对象多 (2)终端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 (3)通信系统复杂 (4)工作电源和操作电源获取困难 (5)我国目前配电网现状落后,国内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