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768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1海淀期中试题解析.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 史,2011.11,1. 考古资料对于先秦史的研究特别重要。右图为河北省南杨庄遗址出土的距今5500多年的陶蚕蛹,同时还出土了当时纺丝用的纺轮。这一考古发掘可以证明,A该地是我国蚕丝业的发源地 B蚕丝业可以上溯到夏朝之前 C丝、棉纺织品成为主要衣料 D古代官营的丝织业发展起来,图1 河北省南杨庄遗址 出土陶蚕蛹,时间限定,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2. 分封制是西周治理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下列关于分封制叙述正确的是,A周武王把全国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B诸侯须承担为周天子缴纳赋税的义务 C分封制形成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局面 D分封制在春秋时期的改革中最终瓦

2、解,王畿,贡赋,3. 孔子认为周礼是理想之制度,“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一思想提出的政治背景是,A诸侯不满封号,纷纷改称“王” B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D王室衰微的迹象开始出现,生活时代:春秋晚期,战国时期,经济背景,西周末年,4. “商鞅变法是一个长期实践法家路线的过程”,下列思想中体现商鞅变法精神的是,A“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C“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墨家,儒家,荀子,法家,历史观,5.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

3、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经验 D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判断一: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判断二:郡国并行的评价,6.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 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7.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使农民成为国家编户齐民的措施是,A宗主督护制 C保甲制,B三长制 D租调制,编户齐民:国家直接控制的平

4、民。 国家设置户籍,使政府得以在没有贵族为障碍的条件下更直接地对人民进行控制,人民在法律上的身分渐趋平等;被编入户籍的齐民主要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兵源。,8.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良种繁育,精耕细作 C作物轮耕,提高地力 D合理施肥,改良土壤,9. 读图2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隋炀帝在位时期,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下关于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灭南方割据政权 B保障京畿物资供应 C发展南北商贸流通 D促进江南农业开发,图2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主观,客观作用,10. 唐太宗

5、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这段话体现唐太宗的统治思想是,A“存百姓” C济世安民,B知人善任 D轻刑薄赋,11. 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下列制度体现了这种变化开端的是,A推恩令的实行 B中朝官权力加强 C三司使的设立 D科举制的创立,中央官职的演变,1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诸侯国)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

6、们。”材料中的“他”是指,A秦始皇 C唐太宗,B汉武帝 D宋太祖,废分封,设郡县,13. “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 材料中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春秋战国 C唐朝末年,B西汉初年 D北宋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控制加强,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过渡,郡国并行制,藩镇割据,14. 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A“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朱熹,陆王心学,黄宗羲,天人感应,格物致知,15. 唐宋时期发展起来,对明清时期主流文学形式有影响的

7、是,唐诗宋词 宋朝话本 A C,唐代传奇 宋元散曲 B D,小说,16. 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 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 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与题干材料中哪些内容对应?,17. “初,秉忠(刘秉忠)以大明历自辽、金承用二百余年议欲修正而卒守敬首言: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今司天浑仪,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与此处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极,约差四度;表石年深,亦复欹侧(倾斜)。”因此,当时的科学家,A创

8、制简仪 C进行经度测量,B修订大明历 D颁布太初历,18. 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太祖时期,殿阁大学士通过票拟参决政事 B随着内阁地位提高,六部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C皇帝以批红的方式采纳或否决大学士的票拟 D清朝初年,内阁被议政王大臣会议所取代,张居正个人因素,“几乎”,共存,关系?,19. 雍正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A平定三藩 C设立台湾府,B平定西北地区叛乱 D签订尼布楚条约,20. 下列官职具有分散相权和军权双重作用的是,A汉朝的尚书令 B唐朝的兵部尚书 C宋朝的枢密使 D清朝的军机大臣,21. “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苏指苏州,今江苏吴县一带,太湖

9、以东。湖指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太湖以南)。而明清时则流传“湖广熟 天下足”的谚语(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湖南湖北)。从民间谚语的变化可看出,A均田制促进了北方农业的发展 B宋以后长江中游农业开始开发 C明清时期地域性分工进一步发展 D明清时期湖广经济超过江浙地区,粮食主产地、输出地变化,粮食生产经济,国初各省惟湖广常有余粟,江西次之。及四川生聚开辟,于是川米贯于东西,视楚米尤多。 石渠余记卷四记邻谷协济,22.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A朱熹 C黄宗羲,B王阳明 D顾炎武,知行合一,23. 下列农书,涉及了江南地区水田耕作生产经验的有,氾胜之书 王桢农书

10、 A C,齐民要术 农政全书 B D,24. 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谈到:“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 C市坊制度,B朝贡贸易 D官营专卖,目的?,25. 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纷纷设立,发展情况见图3。,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加速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 反映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 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A C,B D,图3 通商口岸洋行数量,2

11、6.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A起了动员群众参加起义的作用 B基本上摧垮了地主土地制度 C为资政新篇提供理论借鉴 D体现了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27.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洋务运动创办的企业中,体现这一主张的是,江南制造总局 开平煤矿 A C,轮船招商局 福州船政局 B D,民用产品,兴办民用企业的目的,28. 1872年,华侨商人陈启沅引进近代技术,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

12、以上内容可以印证的是,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全面解体 B洋务派通过兴办民用工业获取利润 C欧风美雨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D中国的近代丝绸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C,29. 图4为通商口岸分布图,其格局形成于,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图4 通商口岸分布图,图4 通商口岸分布图,图4 通商口岸分布图,30. 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13、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31. “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以上言论应出自,A魏源 C张之洞,B洪仁玕 D康有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2. 以下列强在华攫取的侵略权益,其获取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外商在中国投资设厂 中英双方商定关税税率 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 外国军舰可深入长江口岸,A C,B D,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附件,天津条约,1858年,马关条约,1895年,33.(26分)一个时期的思想与社会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韩非子与其他法家都具有一种极端独

14、裁的秩序观。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不存在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布的东西,加以广泛宣传和坚定地推行,它就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这样,百姓的意见在体制中就没有存身之处了。在法家的思想中,没有哪条法律凌驾于或独立于统治者意愿。 摘编自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法家法治思想的哪些特点?分析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6分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法家法治思想的哪些特点?分析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6分),法家法治思想的特点 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布的东西 没有哪条法律凌驾于或独立于统治者意愿 不存在

15、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 百姓的意见在体制中就没有存身之处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1分) 不考虑人民的意愿(1分),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促进各国变法(1分) 富国强兵(1分)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分),教材:战国政治形势 教材:变法目的 或材料: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 教材:各国变法影响,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对王朝政治的影响。(8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举,在当时仅是将“百家”摈弃于官方尊奉的意识形态之外,对其在社会上自由发展则不予干预,未曾一概禁绝。在实际政策的制定上,仍然带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并非教条地照搬儒家原则。法家的

16、一套施政思想、手段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只不过注意用儒术加以包装、“缘饰”。虽然王朝治国并非纯用儒学,但由于形成了一套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选官和教育制度,故而儒家经学大盛于时。另外,汉儒鼓吹的“天人感应说”也使专制皇权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儒学对王朝政治的影响。(8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法家的一套施政思想、手段仍然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天人感应说”也使专制皇权受到某种程度的约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2分) 但法家理论仍然有重要作用(2分) 教材:加强了君主专制(或中央集权)统治 (2分) 但对君主的行为有一定的制约(2分)

17、,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明清实学思潮与宋明理学的不同。(6分),实学思潮是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股新的社会进步思潮,实学思潮适应明末清初社会的变迁而兴起,把研究的范围扩大到社会领域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明清实学的精神首先表现在经世思想上,乃是锐意于社会改革的经世济国。与宋明理学家“凭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的避世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摘编自尚斌等中国儒学发展史,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明清实学思潮与宋明理学的不同。(6分),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1分) 强调三纲五常(1分) 不关注社会实际问题(1分) 明清实学 主张研究社会现实问题,经世致用(2分,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均

18、可。) 推动社会改革(1分),教材 “避世” 经世思想 锐意于社会改革的经世济国,进入到晚清时期,实学思潮继续发展,并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中国近代早期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简要说明鸦片战争后至洋务运动期间实学思潮的主要表现。(6分),林则徐(1分)主张“开眼开世界”(1分) 魏源(1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洋务派(1分,回答张之洞也可。)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分)。,能否举例说明以上思想变化对社会变革的影响?,34.(26分)古代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长期奉行的基本国策。但是商业活动仍然兴旺,长途贩运贸易对国计民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七国(战国七雄

19、)者,各君其国,各有其土,有余不足,各产其乡,迁其地而弗能为良。战争频,而戈甲旌旄之用繁;赂遗丰,而珠玑象贝之用亟;养游士,务声华,而游宴珍错之味侈。益之以骄奢之主、后宫之饰、狗马雁鹿袨服殊玩之日新,而非其国之所有。于是而贾人者越国度险,罗致以给其所需。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图5 读通鉴论书影,图5 读通鉴论书影,图5 读通鉴论书影,图5 读通鉴论书影,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的特点和作用。(6分),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先秦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的特点和作用。(6分),特点:奢侈品贩运。(2分) 作用:满足统治阶层的需要,(2分)与人民日常生活关系不大。(2分),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

20、的长途贩运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北宋开始,全国统一王朝的都城不复设在关中。旧称富庶的关中地区已日趋衰落,与此同时,淮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却直线上升。北宋以都城开封为中心,大力发展水运交通。汴河流经开封,宋史云:“唯汴之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而进”。在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米,沿海的水产,北方的牛羊,南方的果品、名茶,西北的石炭,成都的纸等等。 摘编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的长途贩运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变化: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商品(

21、农副产品、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物品也可)投入市场,(2分)水运在长途贩运中起到重要作用。(2分) 影响:有利于北宋工商业经济(商业也可)发展;(1分)保障都城物资供应,(1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1分)有助于打破坊市界限。(1分),依据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分析晋商兴起的背景及原因。(6分),山西商贾众多,活动地区很广。“晋俗以商贾为重,非弃本而末,土狭人满,田不足于耕也。”(五台新志) 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给戍边的明军储粮,乃“招商输粮而与之盐,谓之开中”(明史卷八十)。这种政策的实行,为地临边境的山西商人,提供了一个极为有利的生财途径。“输粮于各堡仓,给引(指盐引,领取食盐的凭

22、证)前去江南投司领盐发卖。盐法疏通,边商获利。”(明经世文编卷四四七) 摘编自魏千志明清史概论,依据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分析晋商兴起的背景及原因。(6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2分) 山西耕地不足(2分) 政府戍边政策的推动。(2分。学生回答“开中法”或具体正确描述戍边政策也可。),教材,大背景,材料,概括,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导致晋商衰落的哪些原因?(6分),咸丰朝只有11年,而这11年中山西商人损失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太平军起义所形成的国内战争,使晋商在两湖等地的企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清政府财政拮据,大开捐输搜刮民财,山西是重灾区,勒令捐输的结果,竟使一些富户成为“赤贫”。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侵略,又使山西商人在京津、直隶、山东的企业被抢被焚。沙俄取得内陆沿海商埠通商权,使晋商对俄国的茶叶贸易锐减,大多数企业关闭。 摘编自黄鉴晖明清山西商人研究,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导致晋商衰落的哪些原因?(6分),太平军起义所形成的国内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财政拮据,大开捐输搜刮民财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侵略 沙俄取得内陆沿海商埠通商权,战乱的破坏(2分。如学生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破坏每点1分,此角度分数不超过2分。) 政府的搜刮,(2分) 列强的侵略掠夺。(2分。如学生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特权每点1分,此角度分数不超过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