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安全知识培训交通安全知识培训 课程设置一、明确一个中心防御性驾驶二、掌握两个要点防御性驾驶常识夏(冬)季驾驶注意事项三、分析三个方面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及现状常见违法行为和驾驶陋习如何做到文明行车四、学习四项常识紧急情况的处置交通事故的基本知识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处理交通事故发生后自救和救助一、明确一个中心防御性驾驶1、安全意识的转变:不伤害别人到不被别人伤害。2、所有的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树立全新的概念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它是预测危险、远离危险的一种驾驶技术及用路哲学。由看、听的察觉,进一步认知及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而预先采取措施,预防因为别人的失误或因为环境的因素,而造
2、成的意外事故。二、掌握两个要点1、防御性驾驶开车前我们要检查什么三水:玻璃水、冷却水、电瓶液三油:燃料油、润滑油、液压油轮胎:胎压、胎纹、外观灯号:远近光、刹车灯、转向灯(雾灯)行车前车辆检查行车前车辆检查三水三水冷却水冷却水,雨刷雨刷水水,电瓶电瓶水水三油三油汽油汽油,机油机油,液压油液压油5行车前车辆检查行车前车辆检查轮胎轮胎胎压胎压,胎纹胎纹,外观外观6行车前车辆检查行车前车辆检查灯号灯号远近灯远近灯,煞车灯煞车灯,方向灯方向灯(雾灯雾灯)7上车方式上车方式绕车逆时钟方向绕车逆时钟方向8上车后我们要检查什么1、检查驾驶座:净空驾驶室2、调整座椅及姿势:高矮、前后、头枕3、安全带:合格有效
3、4、后视镜:位置调整要合理防御性驾驶防御性驾驶检查驾驶座检查驾驶座调整坐椅及姿势调整坐椅及姿势安全带安全带视频(安全带)视频(安全带)9后视境的后视境的调整调整102、冬季交通安全常识、冬季交通安全常识(一)、车辆方面(一)、车辆方面(一)、车辆方面(一)、车辆方面1 1、机油、机油 2 2、防冻液、防冻液 3 3、电瓶、电瓶 4 4、制动、制动 5 5、四轮定位、四轮定位 6 6、轮胎、轮胎 7 7、暖风、暖风 8 8、玻璃清洗液、玻璃清洗液 9 9、空调、空调 1010、打蜡、打蜡 (二)、驾驶方面(二)、驾驶方面1 1、预热、预热 2 2、起步、起步 3 3、换档、换档 4 4、行驶、行
4、驶 5 5、选线、选线 6 6、会车、会车 7 7、超车、超车 8 8、转弯、转弯 9 9、制动、制动 1010、停车、停车 (三)、其它方面(三)、其它方面 1 1、三角木、绳子、三角木、绳子 2 2、手套、防寒服、手套、防寒服 3 3、旧报纸、胶带、旧报纸、胶带 4 4、干布、掸子、干布、掸子 5 5、墨镜、墨镜 6 6、擦干钥匙孔、擦干钥匙孔 7 7、支起雨刮片、支起雨刮片 8 8、开门降温几分钟、开门降温几分钟 9 9、敲敲备胎、敲敲备胎 1010、看看灭火器、看看灭火器 夏季安全行车常识夏季安全行车常识一、安全行车一般性常识 1.夏季要经常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检查2.严禁疲劳驾驶车辆
5、3.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 二、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 1.注意水温表的变化,防止发动机过热 2.温度过高,要及时停车降温 3.冷却液因发动机过热或缺水沸腾时,应停车使发动机怠速运转,降温后关闭发动机 三、注意观察轮胎温度 1.每隔2个小时或行驶一段路程后,适当停车休息同时检查轮胎温度 2.轮胎因过热而气压上升时,停车让轮胎自然降温、降压 3.尽量避免紧急制动,严禁车辆超载超限 四、避免疲劳驾驶1.午后或午夜行车极易瞌睡,勉强驾驶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出现疲劳时应及时停车休息 五、夏季酒后驾驶危害更大 1.导致驾驶人员酒后思想不集中,对外界事故的感知力、判断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下降 2.
6、严重时会使人高度兴奋,情绪失控,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甚至还会发生肇事逃逸 六、拒绝超速行驶 1.夏季路面温度高,导致轮胎温度不断增高而引发爆胎事故 2.超速行驶,会增加驾驶人的心理压力,出现操作错误,导致交通事故 七、夜间行车需更谨慎 1.检查所有的车灯和镜面,确保车灯正常和镜面整洁 2.夜间远近灯光的使用 3.要直视迎面来车的发出的强光 4.通过市区、村镇或桥梁时,要减速慢行,注意人群,八、爆胎应急处置 1.双手应紧握转向盘,松抬加速踏板 2.尽量采用“抢档”的方法,利用发动机钳制作用(俗称为发动机制动)使车辆减速 3.尚未控制住车速前,不要冒险使用行车制动器停车,以避免车辆横甩 九、制动失效
7、应急处置 1.握稳转向盘,立即松抬加速踏板,实施发动机牵阻制动,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 2.利用驻车制动器或“抢档”等方法,设法减速停车 3.液压制动车辆,可连续多次踏制动踏板,以期制动力的积聚而产生制动效果 4.使用驻车制动器不可将操纵杆一次拉紧 十、转向失灵应急处置 1.1.直线行驶时,不可使用紧急制动,应立即松抬直线行驶时,不可使用紧急制动,应立即松抬加速踏板,抢档减速,均匀而用力拉紧驻车制动加速踏板,抢档减速,均匀而用力拉紧驻车制动器进行辅助;当车速明显减弱时,轻踏制动踏板,器进行辅助;当车速明显减弱时,轻踏制动踏板,缓慢平稳地停车。缓慢平稳地停车。2.2.当车辆已偏离直线行驶方向,
8、事故已经不可避当车辆已偏离直线行驶方向,事故已经不可避免时,应果断地连续踏制动踏板,使车辆尽快减免时,应果断地连续踏制动踏板,使车辆尽快减速停车,尽量缩短停车距离,减轻撞击力度。发速停车,尽量缩短停车距离,减轻撞击力度。发出示警信号,如打开危险报警灯、开大灯、鸣喇出示警信号,如打开危险报警灯、开大灯、鸣喇叭或打手势等叭或打手势等 十一、山区道路安全行车要点 1.1.充分使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控制车速,严禁空充分使用发动机的制动作用控制车速,严禁空档滑行和紧急制动档滑行和紧急制动 2.2.注意制动器的工作效能,气压制动的车辆要经注意制动器的工作效能,气压制动的车辆要经常观察气压表读数,液压制动的车
9、辆要防止常观察气压表读数,液压制动的车辆要防止“气气阻阻”;感到踏板;感到踏板“软弱软弱”或异常时,应及时停车或异常时,应及时停车检查检查3.3.载货车辆在较长的下坡路段行驶时,应在行驶载货车辆在较长的下坡路段行驶时,应在行驶一段路程后,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以降低轮一段路程后,选择安全地点停车休息,以降低轮毂温度毂温度十二、驾驶人的饮食和休息 1.保持健康的起居,注意饮食平衡 2.夏季驾驶车辆,要切实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每天8小时的休息时间3.行车中尽量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有效的控制情绪、情感,保持心情舒畅,做到安全愉快的驾驶 4.驾驶车辆感到疲劳时,应选择在安全地方停车休息
10、十三、保护乘车人安全七人座以上客车驾驶人和全部客车驾驶员是重点十四、避免占道行驶 行驶中侵占对方车辆行驶路线,使会车横向距离变小,容易发生刮碰事故。在单向行车道长时间压线或占道行驶,会阻碍同方向车辆正常行驶,使后方车辆无法正常超越,造成道路拥堵,增大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三、分析三个方面二、我国的交通安全形势及现状1、交通事故比火灾、犯罪、空难更为严重;2、我国的万车死亡率、交通事故致死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超标;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的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将持续攀升。我国与发达国家交通事故万车年死亡人数相比:中国中国 15.215.2人人 (20022002年)年)美国美国 1.77
11、1.77人人 法国法国 2.62.6人人 (20022002年)年)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1.41.4人人 瑞典瑞典 1.411.41人人 (20022002年)年)日本日本 0.860.86人人 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的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的3 3左右,但交通事故左右,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世界的死亡人数占世界的14.514.5 衡量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事故致死率。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10年(1993年2002年)间的平均值为25.5。美国为1.3,日本为0.9,加拿大为1.5。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比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高出约20倍。三、交通事故的基本知识(一)、有关概念
12、1、“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3、“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4、“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5、“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 首先,属于在道路上发生的事件。道首先,属于在道路上发
13、生的事件。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其次,事故一方必须是机动车或非机其次,事故一方必须是机动车或非机动车。事故形态根据发生事故的车辆类型区分,动车。事故形态根据发生事故的车辆类型区分,包括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包括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机动车与行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机动车与行人之间。之间。第三,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当事人的主第三,事故的
14、发生是由于当事人的主观过错造成或属于当事人意识以外原因造成的交观过错造成或属于当事人意识以外原因造成的交通意外。通意外。第四,事故必须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第四,事故必须造成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后果。损失的后果。(二)、交通事故的几种现象1、碰撞2、碾压3、刮擦4、翻车5、坠车6、爆炸7、失火(三)、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置一、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1、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2、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3、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二、遇有肇事逃逸
15、事故时怎么办1、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2、记清肇事逃逸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及牌号,并提供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3 3、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还应该立即记下车辆的逃逸方向。逃逸可耻!三、发生事故后下列情况应当及时报警1、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2、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指无驾驶证的,驾驶证被吊扣期间的,驾驶与准驾车类不相符合的);3、驾驶人饮酒(指机动车驾驶人),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4、当事人对事实或成因有争议的;5、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16、6、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其他设施的。7、车辆受损后找不到肇事方的。8 8、有人员伤亡的。、有人员伤亡的。9 9、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有下列过错,承担全部责任。(四)、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四、交通事故发生后自救和救助(一)、人体生理的基本知识(二)、自救:外伤与止血(三)、救助:心肺复苏(CPR)(一)、人体生理的基本知识1、人体形态和基本结构 人体分为四部分:头 颈 躯干 四肢(一)、人体生理的基本知识2 2、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人体的器官和系统 运动系统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
17、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二)、自救:外伤与止血1、外伤分为四类 机械性致伤 物理性致伤 化学性致伤 生物性致伤(二)、自救:外伤与止血出血分为:外出血、内出血、皮下出血止血的方法: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 及屈膝加垫止血(二)、自救:外伤与止血指压止血法:在动脉出血部位上端(近心端)压迫止血点,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把动脉管压在骨面上,能迅速阻断血液的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二)、自救:外伤与止血人体主要动脉:颞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尺动脉、耾动脉、腋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三)、救助: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按照A、B、C的步骤A
18、畅通气道:使受难者头后仰通畅气道B建立呼吸:进行口对口的呼吸C建立循环:进行胸部按压A畅通气道采取仰头举颏法,5个要点:1、手的主要力量用于前额部2、手指放在颏部的下颌骨3、以手指支持和抬举下颌,但不要使口闭合4、不要压迫咽部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5、必要时用拇指轻拉下唇以保持口不闭合B建立呼吸1、观察是否有呼吸2、进行两次口对口呼吸3、每次历时11.5秒4、两次呼吸之间,留有肺部排出气体的时间C建立循环1 1、确定按压位置、确定按压位置2 2、保持手指交叉,手指上翘、保持手指交叉,手指上翘3 3、两膝分开等肩宽,使身体垂直向下按压、两膝分开等肩宽,使身体垂直向下按压4 4、弯曲臀部而不是膝部,垂直下压、弯曲臀部而不是膝部,垂直下压5 5、按压深度,成年受难者:、按压深度,成年受难者:4545厘米厘米6 6、胸部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相配合:每分钟按压、胸部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相配合:每分钟按压8080100100次,每按压次,每按压1515次,进行两次口对口呼吸,按照次,进行两次口对口呼吸,按照1515:2 2不间断重复进行不间断重复进行谢谢倾听谢谢倾听 祝大家一路平安、一生平安祝大家一路平安、一生平安以上所讲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上所讲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