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8834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4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自治区党校经济学部 副教授 高仲霞,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二、人才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 三、提升人才资源的十种能力,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1、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2、是知识社会的呼唤和要求 (1)技术变迁与社会变迁 后工业社会,(2)服务型社会和知识社会,工业社会由服务型社会进入知识社会 1996年发达国家与中国从业人员比例,2000年发展中国家服务就业情况,知识社会的特征: “后工业社会的特点并不在于劳动价值论,而在于知识论。知识的汇集成为创新的导引。”(贝尔:前言P10),知识社会就是以知识技术为基础

2、。 资本和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 信息与知识是知识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达国家: 5% (世纪初) 70% (世纪末) 资本贡献率占17-27% 68个发展中国家: 65%源自资本贡献率 35%知识与劳力的贡献,关键在加速改变目前状况:从利用资源到开发知识,我们目前靠劳动密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 单位GDP产出能耗的能源利用效率 日本: 1 德国: 1.5 美国: 2.67 中国: 11.5,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美、日 66-92% 中国 30% 单位能源创造值 日本 10.5美元 中国 0.7美元 世界平均 3.2美元,西部能耗与上海比 每生产1万元人民

3、币产值 上海:0.583(吨/万元) 西部:0.947(吨/万元),知识经济是知识社会的经济形态,知识社会是知识为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为主导的社会。 知识管理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知识管理的任务是管理和开发好人力资源,释放人脑的智能,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促进民族进步与国家兴旺。,3、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新与深化,(1)20世纪对社会的主要贡献是科技的贡献 社会经济发展的六大动力,(2)世界各国发展的启示 富国之间的竞争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价值的实现,后发国家、小国在国际竞争抗衡与取胜之道也是技术创新。,(3)知识影响贫富差距, 穷国与富国、穷人与富人差别在于穷国、 穷人获得较少资本,还

4、在于获得知识较 少,更在于获得知识能力低下。 当今世界,一国的竞争能力和效率,既体 现在创造新科技知识的能力, 更在于 组织、管理、运行知识的获得、扩散和应 用的能力。,(二)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科学观念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观念 (四)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思考题: 如何理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二、人才能力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主体通过教育、培养、配置、使用、管理等途径,增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进而提升人才资源整体能力的系列活动。,(一)人才能力建设的三个层面,1、人才资源是基础 2、人才能力是内容 3、人才能力建设是关键,(二)人才能力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目标: 提高认识世界和改

5、造世界的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主要任务: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以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是重点;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能力提高及其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与环境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关键。,(三)实现人才能力建设的途径,1、培育和开发 人才是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来实现的 2、人才价值的实现 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过程 3、人才的合理流动 人才的边际效益才有可能实现递增 4、遵循市场规律,完善配置、开发机制。 5、优化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才干事业的外在空间。,思考题:,1、人才能力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2、什么是人才能力?,三、提升人才资源的十种能力,(一

6、)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辨别方向、坚定立场、把握大局的能力。,(二)提升人才的学习能力- 手段 新知 行动能力 (三)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目的 知识 思维 创造能力 (四)拓展人才的沟通能力- 发送信息、寻求反馈、相互理解、和谐互助,(五)增强人才的决断能力- 选择、实施、目标 (六)加强人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预防和处理 (七)关注人才的心理调试能力- 调节心理、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九)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能力 (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政治鉴别能力是前提,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核心 。,(一)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辨别方向、坚定立场、把握大局的能力,1

7、、提高政治鉴别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2)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 (3)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纪律,2、个人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鉴别能力 (1) 重视政治学习,提高政治思维能力。 (2) 在实践上重视政治锻炼,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思考题: 1、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有哪些基本要求和内容? 2、个人如何自觉提高自身的政治鉴别能力?,(二)提升人才的学习能力- 手段、新知、行动能力,1、什么是学习? 学习=学+习 =知新+温故 =理论+实践 =知识获取+心灵转变,2、学习什么? 知识的分类 (1)4W: 知道是什么的事实知识 know-what 知道为什么的原理知

8、识 know-why 知道怎么做的技能知识 know-how 知道谁有知识的人际知识 know-who (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3、怎样学习 (1)学习机理: 学习过程是学习的主体、客体、环境及不同 学习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学习是高度个性化的: 建构理论 意义结构 (2)学习过程和学习要素(60-67页),4、阻碍高效学习的因素 (1)学习障碍 : 习惯性防卫 (2)心智模式与个体学习的关系 (3)常见的心智摸式障碍 5、实践高效学习 内容、动机、态度、改善心智模式、学习技巧、个人学习时间和知识的管理等,思考题: 1、如何理解心智模式?心智模式与个体学习的关系如何? 2、阻碍高效学习的因素

9、主要有那些? 3、深度汇谈与讨论的区别。 名词解释: 习惯性防卫,(三)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 目的、知识、思维、创造能力,资料-信息-知识-智慧 1、创新与创新战略 2、创新动力 3、创新环境和障碍 4、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思考题: 1、简述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的内涵。 2、你认为什么样的创新环境最适合你?,(四)拓展人才的沟通能力- 发送信息、寻求反馈、相互理解、和谐互助,1、沟通的基本类型 沟通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2、有效沟通和增进了解 3、矛盾的化解与协作意识的构建,思考题: 1、什么是沟通?沟通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2、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哪些

10、方面? 3、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 名词解释: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五)增强人才的决断能力- 选择、实施、目标,1、决策的基本理念 2、善用决断的常用方法,思考题: 决策主体与价值主体之间的关系,(六)加强人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预防和处理,1、突发事件 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技能,思考题: 在应急管理的几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最重要,为什么? 名词解释: 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七)关注人才的心理调适能力- 调节心理、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1、心理调适能力与成才 2、不良心理调适能力的危害与原因 3、如何加强人才的心理调适能力,思考题: 1、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应克服哪些异常心理状态? 2、何谓健康、成熟的“心理预防机制”? 名词解释: 角色 情绪商,(八)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人才发展离不开团队 团队文化 团队精神 (九)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能力 道德 职业道德的作用 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层次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培养与教育 (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思考题: 1、为什么说人才的发展离不开团队? 2、职业道德有哪些主要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对职业道德的影响需要克服? 4、职业生涯目标确定的要点是什么? 名词解释: 道德,谢谢!再见! 2005年7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