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述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1851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1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地球概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地球概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地球概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地球概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述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1 地 球 概 述 上宝中学 袁春红 1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圈层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知道人 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 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能够 用一些典型的数字描述地球的大小; 了解地球内部、外部圈层划分,初步了 解各层主要特点 。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学 会归纳总结,学会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并提出关于地球形 状的一些证据; 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 做出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时的艰辛与 漫长; 体会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 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 感受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勇 于探索、坚持不懈的伟大精神。 l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l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l 体会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历程的漫 长及科学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l 地球的圈层结构。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显示地球是球体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显示地球是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找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找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圈层地球圈层 外部圈层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内部圈层 生物圈生物圈水水 圈圈大气圈大气圈地核地核地幔地幔地壳地壳 充分利用网络

3、资源,学 生在课前查找资料,课 上交流,以探究人类认 识地球的过程,提出地 球是球体的证据。 利用图像、视频形象展示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作为序言课,了 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播放宇宙奇 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宇宙 奥秘的决心。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 对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讲授,播放科 幻电影地心抢险记,了解地球内 部的主要物质组成,感受为地球为人 类的献身精神。 1 . 2 地 球 的 自 转 上宝中学 袁春红 1 . 昼 夜 交 替 2. 时区和区时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理解昼夜交替与自转的关系; 了解不同经度的地

4、方时间不同,理解划分 时区的意义; 了解怎样划分时区; 学会区时计算和运用“时区计算盘”获取 各地的区时; 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变更的规律; 理解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体会地球自转为什么会引起 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通过生活常识体会世界各地存在时差 ;通过时差如何产生的问题讨论理解 为什么要划分时区,怎样划分; 通过制作“时区计算盘”,学会使用 方法,完成区时转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球运动的知 识,即地球自转产生时 差的地理现象,初步认 识一切地理事物都在不 断变化。 地球自转的方向;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过日界线日期变更的

5、规律 难 点 重 点 从不同角度体会地球自转的方向;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日界线的设立及日期的变更 为了人们的交 往需要,要划 分时区,换算 各地时间 如何计算时差 地 球 自 转 昼夜交替 不同经度的地 方,时间不同 方 向 周 期 意 义 怎样划分时区 1、充分利用地球仪,做好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解决以下问题: (1)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侧视、俯视) (2)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 (3)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4)仔细观察0经线与180 经线两侧是东时区还是西时区, 以便更好地理解比较拗口的过日界线日期变更的规律。 2、利用动画演示进一步巩固理解以上

6、知识点。 4、利用时区转盘掌握区时的换算方法。 3、利用右手演示地球自转方向:大拇指向上代表北极,四指 弯曲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1、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提醒学生注意: 昼夜昼夜交替 2、世界各地存在时差,过日界线日期要变更。 讲授这两部分内容时,除了书上的例子外, 还可以让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关于时区和 日界线的趣事的例子,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理解。 、区时的数学计算方法书中没有给,建议 教师在教学中给出公式和步骤。 、区时的计算和日界线的变更,着重在于应用, 因此要多举例,让学生反复实践,达到学会 的目的。 1.3 地球的公转 知识和技能: 1.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公转轨道 平面与赤

7、道平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规律 以及与南北回归线分布的关系 3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与地面得到太阳 光热之间的关系、五带划分的方法 4.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与四 季的形成 颛桥中学 方金林 过程和方法: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a.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b.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c.南、北回归线的分布与成因、 五带的分布与划分的依据 d.二分、二至太阳直射点在地 球上的位置及四季的的形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 颛桥中学方金林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太阳系示意图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

8、星 冥王星 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 一年 地球公转的周期: 一年 一年:365天 366天 (2月份为28天) (2月份为29天) 平年 闰年 一个周期:365.2422日(365天5小时48分46秒) 能被4整除的年份一般为“闰年” 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闰年” 2100220023002400 7000 6999 地球公转的轨道: 近似圆形的椭圆 赤 道 赤道平面 地球赤道平面 地球赤道平面 地 轴 北极 南极 地球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66.5 23.5 北极星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地

9、球 地球 太 阳 太 阳 光 的 直 射 与 斜 射 90 90 90 90 90 60 60 0 0 直射点 太 阳 光 线太 阳 光 线 太阳能够 垂直照射 的最南界线 太阳能够 垂直照射 的最北界线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纬23.5 南纬23.5 北回归线 云南广西 广东 台湾 桂平 第二课时 太 阳 光 线 有 阳 光 直 射 现 象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很亮 较暗 直 射 斜 射 亮度集中亮度分散 北极圈 南极圈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纬66.5 南纬66.5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热 带 北 温 带 南 温 带 北 寒 带

10、南 寒 带 太阳直射现象 太阳高度小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极昼极夜现象 又无太阳直射机会 既无极昼极夜现象 又无太阳直射机会 太阳高度小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极昼极夜现象, 又无太阳直射机会 第三课时 四季的形成 3月21日前后, 春分日 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南、北半球得到的 太阳光热大致相等 6月22日前后, 夏至日 太阳光直射在 北回归线上 北半球得到 太阳光热多, 南半球得到 太阳光热少 9月23日前后, 秋分日 太阳又直射赤道, 南、北半球得到的 太阳光热大致相等 12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太阳光直射在 南回归线上 北半球得到 太阳光热少, 南半球得到 太阳光热多 春季 秋季 夏季 冬季 秋季 春季 冬季 夏季 昼长 夜短 昼短夜长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极昼 极夜 极昼 极夜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6月22日前后 约82 约59 约35 3月21日、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夏季 春季 秋季 冬季 1月 2月 3月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春 季 夏 季 秋 季 冬 季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