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97755 上传时间:2019-07-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节防御系统失常.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節 防禦系統失常,免疫系統能辨識自我與非我,進而保護個體免受異物的侵害 當免疫系統防衛過當、不正常的活化或防衛性不足時,皆可能造成疾病,如過敏、自體免疫及癌症等 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免疫缺失,亦可能造成嚴重的疾病,11-4.1 過敏反應,過敏: 是指個體的防禦系統對一些環境中存在之抗原,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而導致的疾病 造成過敏反應的抗原稱為過敏原: 如塵蟎、寵物的皮屑、黴菌、棉絮、羽毛、海鮮、牛奶、花粉及藥物等,進階知識,過敏原檢驗技術: 檢驗過敏原的方法: 抽血檢查 皮膚測試,抽血檢查,需先檢驗IgE的濃度 若超過正常數值,則需再進行多重過敏原檢查,一次可檢測36種過敏原,皮膚測試,是將一滴

2、含有可能過敏原的溶液滴在皮膚上,再用針刺破皮膚,20分鐘後,若出現紅腫斑塊,則表示該液體中的物質為其過敏原 減敏治療:當找出特定過敏原後,重複注射劑量漸增的過敏原,以降低過敏反應,過敏反應有幾種不同的類型 最常見的為立即性過敏,當患者第一次和過敏原接觸時,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相對應的抗體,這些抗體與肥大細胞結合後存在於黏膜層內,圖11-16 立即性過敏反應示意圖:,A.第一次受到過敏原刺激 的反應:過敏原附著 於B細胞表面的抗體上。 B細胞經輔助性T細胞 協助活化。 B細胞分 化形成漿細胞。漿細 胞產生抗體。 抗體附 著於肥大細胞的細胞膜 上。,當再度遇到相同過敏原(抗原)時,此過敏原便和肥大細胞

3、上的抗體結合,使得肥大細胞釋出組織胺等物質,組織胺作用於外分泌腺和血管,引起黏液分泌、微血管擴張及通透性增加 導致紅、癢、熱及腫脹等症狀,常見的過敏症狀,皮膚過敏 鼻子過敏的打噴嚏和流鼻水 發生在呼吸道的氣喘,肥大細胞,肥大細胞起源於骨髓幹細胞,與嗜鹼性球均與過敏反應有關 細胞質中含有許多顆粒,顆粒中含有多種發炎介質,骨髓先驅細胞在未分化為成熟的肥大細胞之前,即離開造血組織,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中,隨後進入多種組織與器官中,才分化為肥大細胞,肥大細胞存在於皮膚、結締組織及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與消化道等的黏膜層中,11-4.2 自體免疫性疾病,人體某些疾病是由於免疫系統無法正確辨識自我與非我,於是

4、產生對抗自身細胞、組織或器官的抗體及免疫細胞,因而導致各種自體免疫性疾病。,某些自體免疫性疾病能同時影響許多器官: 紅斑性狼瘡 類風溼性關節炎 有些自體免疫性疾病只影響一種器官: 重症肌無力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型糖尿病) 風溼性心臟病,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簡稱RA),個體對自己本身的抗體產生抗體 兩者結合所產生的複合物易堆積在病人的關節部位,導致關節發炎、僵硬、腫大以及疼痛 特徵是手和腳的小關節最先受到影響,手指會產生變形的現象,圖11-17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雙手: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對稱性關節變形。,用來與一般關節炎區別的特徵: 疾病症狀的對稱性:身體

5、一側的關節如果受到影響,另一側的同一關節通常也受影響 對稱性多關節炎,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 簡稱MG),發生在骨骼肌 患者產生某種抗體,作用於運動終板的乙醯膽鹼接受體 此受體位於肌細胞表面,當受體與乙醯膽鹼結合,肌肉就會收縮,重症肌無力的患者因乙醯膽鹼受體被抗體占據,因此肌肉無法正常收縮,圖11-18 自體免疫產生抗體作用在運動終板的乙醯膽鹼受體上,導致重症肌無力。,患者首先出現的症狀為控制眼瞼的肌肉無力,因此眼瞼會下垂 接著臉部及咽喉的肌肉亦受到影響,導致咀嚼及吞嚥困難 當影響至呼吸肌時,將導致呼吸困難而有生命危險,圖11-19 重症肌無力導致眼皮下垂。,胰島素依

6、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簡稱IDDM),為患者產生自體免疫反應 攻擊胰臟內的胰島素生成細胞,致使無法合成胰島素 患者必須長期注射胰島素才能控制血糖濃度,11-4.3 免疫缺失症,免疫缺失症是指免疫系統功能受損的疾病: 先天性 後天性,先天性免疫缺失疾病,大都和遺傳有關,導致抗體免疫或細胞免疫的缺失 若兩種免疫系統均失去作用,則稱為重症複合型免疫不全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簡稱SCID),最有名的SCID患者為1971年誕生於美國的一名男孩 大衛, 為了避免病原體感染,大衛一出生立刻被送進完全隔離的無菌室,成長後的大衛雖然可以穿著類似太空人服裝的防護服外出,但是仍然不能直接與外在環境接觸,圖11-20 罹患重症複合型免疫不全症的男孩大衛。,1984年大衛接受骨髓移植治療時,不幸因感染而去世 目前針對SCID的疾病,科學家積極以基因療法來治療,後天性免疫缺失疾病,可能由藥物、放射線、營養不良、癌症或感染所造成 如一些癌症會降低免疫系統的反應力 愛滋病則是因感染病毒所引起的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AIDS病毒可感染輔助性T細胞及巨噬細胞 造成免疫系統功能逐漸喪失,易發生感染而產生併發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