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11377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千年伟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千年伟人马克思,马克思并不是闲散的梦想家,盼望着会像奇迹似地出现一个“新天地”,而更像旧约全书中的先知阿摩西那样,告诉人们为了真正的自由他们必须做些什么。 LJ宾克莱,在上个世纪的思想家中,若要举出两位对本世纪影响最大的人物,当推马克思和尼采。马克思是一位高瞻远瞩的社会革命家,为人类指明了走向光明未来的现实道路,他的思想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意识。 周国平,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

2、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三层含义: 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 2、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3、广义:由马恩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

3、发展和中国化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时代的产物,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一、时代的产物,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 资本原始积累 经济危机,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 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 自发、零散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19世纪30至40年代,英

4、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 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阶级斗争条件,三大工人运动,科学技术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细胞学说,施莱登,施旺,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焦尔,赫尔姆霍兹,生物进化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和科学精神,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剩余价值学说成熟。 1875年哥达纲领批判和1880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

5、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和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三、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创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对立统一的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历史

6、和逻辑统一的思想,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第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第三、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政治经济学史的革命: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 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 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创新,(1)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家: 法国的圣西门、傅里叶和英国的欧文。

7、(2)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勤奋学习和伟大实践,主观条件,19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时代主题的转换,马克思、恩格斯适应工人阶级合法斗争的需要,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时代的前进、革命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推进到了列宁主义阶段。,“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 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 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 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8、。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 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 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 一成不变。”,四、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006年1月21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人们高举列宁画像在列宁陵墓外聚集等候敬献鲜花,纪念列宁逝世82周年

9、。,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扎根开花结果,分别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还正在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嫁接 1、西欧和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把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社会批判。 2、东欧的马克思主义:探索不同于斯大林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

10、界观和方法论 1、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 3、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二、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革命性和党性所决定 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 3、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1、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所决定 2、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性所决定 3、由马克思主义严格的科学性所决定 四、马克思主义

11、崇高的社会理想 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第三节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一、世纪之交的马克思主义 1、苏东剧变及其之后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的情况 2、马克思主义的生 命力何在? 强解释力; 全人类的理想; 与时俱进。,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是马克思主义 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指导 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 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1、学透理论,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2

1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3、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反对教条主义态度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时代特征,并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革命的、批判的、科学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灵魂,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密切联系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2、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4、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5、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阅读文献,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

13、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卡尔马克思(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节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7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基础,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毛泽东: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至今未变,个别结论可以改变,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