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262697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你学校的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题 目:学 院:专 业:班 级:姓 名:学 号:指导老师: 摘要路灯是城市照明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夜晚,路灯的照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路灯在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目前一般的传统路灯,主要是高压钠灯,一盏路灯的功率约为100W400W,一些大型路灯功率可以达到1000W以上。我们以一盏路灯200W来计算,一个晚上照明12个小时(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那么一盏路灯就要消耗20012/1000 2.4度电能。假设路灯之间的间距是20米,一条长2公里的街道就有22000/20 200盏路灯(道路两边各有一盏路灯,所以要乘2),那么这条街道

2、一晚上消耗的电能就有2002.4 480度,1年消耗的电能是48036517.52万度。在一个城市中,除了主干道外,还有很多次干道和小的路段,这些街道在夜晚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小。特别是一些郊区和比较偏僻的路段,在半夜1点钟以后,人流量和车流量一般非常少。但是即使没有人或车经过,这些路灯也是长期点亮的,这时电能就被白白浪费掉了。很多路段真正有效的照明时间只占到整个照明时间的20%30%,也就是说大部分电能被浪费掉了。如果有效照明时间是30%,那么一条街道浪费的电能就有17.520.712万度。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这样的街道可能就有100个以上,一个大城市往往有数百个这样的街道,那么就是说一个城

3、市每年在路灯上浪费的电能就有数百到数千万度以上。考虑到全国有数百个大型城市,中小规模的城市更多,总的浪费电能是非常巨大的。据统计,杭州市一年用于城市照明的费用就高达3亿元以上。如果我们采取一定的节能措施,比如说在没有人和车经过时自动关闭路灯,就可以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特别是很多城市存在电力不足的矛盾,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目录1绪论。11.1 课题概述。11.1.1 课题的题目。1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1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2.1 国外研究现状。11.2.2国内研究现状。2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2 系统方案

4、设计。 32.1节能方法。32.1.1传统节能方法。32.1.2具有智能控制的节能方法。 32.2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2.3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52.3.1设计思路。 52.3.2 总体设计框图。63 硬件设计。73.1硬件结构设计。 73.2光学信号的采集与检测设计。83.2.1光源检测原理。83.2.2检测装置所需器件及选型。 83.3红外检测信号的采集与单片机的处理。103.3.1红外检测原理。103.3.2热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104软件设计。124.1软件结构设计。124.2程序设计。134.2.1 设定时间程序。135总结与体会。17参考文献。181绪

5、论1.1 课题概述1.1.1 课题的题目课题的题目:路灯节能控制器的设计及应用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己经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危机,特别是我国的电力能源近年来显得十分吃紧,电力紧张阻碍着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甚至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城市亮化、美化大潮的趋势下,城市景观照明耗电也吞噬着我们的电力资源。而发电企业投资和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快速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更充足的电力供应和消耗,电力的供求之间矛盾重重。电力供应缺口很难在短期内得以缓解,发展与节约并重,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此时,灯光照明行业节

6、电也成为了我们的必然选择!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路灯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必需的用电设备,它在我国的整体用电量中所占比例巨大,如果通过节能装置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就能够降低电力损耗,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生产安装成本,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研究的智能路灯节能控制器是通过运用MCS51单片机设计的,通过配套的功率变换组件,可在路灯的启停和运行中,有效的调节路灯的端电压,控制路灯的照明亮度,从而改变了路灯在不同时段的耗电量,改善了功率因素,到了节约电能的目的。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近20年来,美国和日本照明节能集中在使用紧凑型荧光灯(CFL)和荧光灯采

7、用镇流器两个方面,两个国家中用新技术替换老产品的过程有点不同:2001年美国销售的镇流器中电子的占53%,而日本只有36%。而两个国家在销售CFL灯占白炽灯的比例中,美国只占3%,日本占了15%。两个国家的国家、省和地方都在立法,鼓励和普及活动这三方面做文章,旨在推动节能产品的广泛使用。国外照明节能技术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大力推动绿色照明,在光源的材料,使用规范上加以有效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将照明节能推广到全民范围;(2)不断提高功率器件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镇流装置上技术提高。通过对镇流器技术改进来提高照明设备的功率因素。1.2.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多种路灯节能

8、控制产品,能达到一定节能效果,但就功能和效果上还不能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况:采用自耦变压器及磁饱和电抗器的降压技术。其不足是由于反应速度较慢,用电高峰时电压降到非稳定区,容易造成灯光闪灭,不能自动调节,同时如果电压突然升高,则不能避免灯具受到市电的瞬时高压冲击,对灯具的保护能力较差;相对来说稳压功能较差。.针对于磁饱和电抗器来说,除了上述不足外,其效率也普遍偏低。采用电子器件构成的可控硅式设备。该设备主要采取简单的相控技术,不足之处是元件易发热烧坏,由于采用相控技术产生谐波污染电网,使荧光灯及气体灯小停闪动,减损灯具寿命及相关附件的使用寿命,降低照明质晕,不绿色不环保,国家相关规定已明令

9、禁止使用这种无功补偿技术设备。以系统节电滤波形式,主要是净化电网,补充无功功率,补偿电网,而对于有功电度表计量系统,缺少实际节电效果。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比较几种常用的路灯节能控制方法。讨论了基于可变电抗技术的功率单元的结构和系统构建。详细描述了路灯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电路设计,并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控制算法设计,最后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和调试,并对试验结构进行了分析。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 基于可变电抗技术的调压节能系统结构设计;(2) 基于MCS51单片机设计的路灯节能控制器;(3) 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硬件设计;(4) 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仿真和试验研究

10、。2 系统方案设计2.1节能方法2.1.1传统节能方法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城市路灯照明控制广泛采用传统控制方式,其节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工控制节能方式:根据开关灯时间表由值班人员负责手动进行开/关灯操作。时控节能方式:以时间为唯一的开关灯依据,不论气象条件如何变化,均只能在规定时刻开关灯,随季节变化人工干预调整开关时间。光控节能方式:按光照度的差异来控制路灯开关。这些节能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憾,国内大多数城市路灯的开/关灯控制由各变压器(配电箱)分散控制,尽管城市路灯运行有专门控制线,只有控制功能而无法实现监测。由于不能严格按照室外自然光照度进行控制,不仅实时性差,故障率高,而且浪费严重

11、。另外,传统控制方式要求人不离岗,及时控制灯光的开启和关闭,由于人工控制误差而造成电能浪费很是惊人。比如采用定时器控制方式时,由于一年四季的时差,要经常对定时器进行人工调整,从夏至到冬至,日出时间推迟、日落时间提前;从冬至到夏至,日出时间提前、日落时间推迟,据此天气现象,要求路灯开关时间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进行调整。这样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资源,还可能由于调整不及时而造成浪费。2.1.2具有智能控制的节能方法该节能方法是通过智能控制器对功率单元进行控制,进而操控可变电抗变换器来改变路灯的输出电压,通过改变路灯的光照来实现节能。其系统结构图如图2-1所示。图2-1 路灯节能系统结构图此方法利用了人眼在夜

12、晚行进时对光照要求不敏感的特点改变了路灯的端电压,在不同的时段根据实际要求获得相应的照度,实现路灯亮度的智能化调节。其基本思想是:将可变电抗变换器的一次绕组直接与路灯负载相接,在变换器中增加二次线圈,将二次线圈与功率变换器以及智能控制器连接。通过智能控制器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单元来控制可变电抗器的二次绕组,达到改变可变电抗变换器一次阻抗的目的,进而改变路灯的输入电压,使路灯既可实现软起动又可以对其进行调节.其工作过程为:首先,通过对光照信号的采集,由智能控制器判断路灯照明系统是否需要开启,如需要运行则由功率单元来完成路灯的软启动(一般情况下是由数十、甚至上百盏路灯组成一条街道的照明系统)。路灯开

13、启后,当到达指定的时间后,智能控制器会做出判断,之后会关闭路灯,进入到另一种状态,此时如果有人经过并且天黑,那么智能控制系统会让灯自动开启并且延时,延时时间根据控制者的要求而定。智能控制器作为整套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控制方式选取的为模糊控制算法,采集的外部信号通过放大、转换后输入到控制器的微处理器中,这里我们采集的信号为光信号与声音信号两种,其中光信号用来控制整套系统的启停,而声音信号则用来实时反映外部环境的要求,通过模糊控制的方式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比对,选取最优化的控制信号加以输出。2.2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本文设计的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稳压控制:任何功率电器在使

14、用过程中都应处于其稳定的电压范围内,作为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路灯照明设备就更应该稳压工作,保持路灯电压平稳从节能和功效两方面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无论在用电的高峰还是低谷始终将供电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是路灯控制首要解决的问题.(2) 软起动功能:由于路灯并联后属于大功率电器,而现在所使用的启动方式均为直接启动,这种启动方式会造成启动电流过大,对灯具的耐用性有一定的损害,而且该起动电流还会引起电网电压急剧下降,电压频率也会发生变化,这会破坏同电网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使用软启动功能来点亮路灯可以防止起动时大电流对照明设备的不良影响.(3) 自动启停:路灯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必被的公共设

15、施,它的启停跟道路上行人与车辆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只要是环境需要无论是在雷雨将至的暑天午后还是日常状况下的夜幕之时,它都会根据外部环境的明暗程度来自动判断系统是否需要开闭。表2-1 几种路灯节能方式比较 路灯节能 常用控制 光源节能 智能路灯 方法 节能方法 方法 节能控制 方法 启动方法 一般启动 一般启动 软启动光源选择 常用光源 节能光源 常用光源控制方式 简单控制 简单控制 智能控制能量损耗 较小 较小 最小可靠性 较低 低 较高 使用寿命 短 较短 长 启动电流 大 大 较小 环境要求 无污染 有一定污染 无污染 光源更换 较短 短 较长周期成本 低 适中 适中由上表可知,智能路灯

16、节能控制系统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控制节能方法、光源节能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从产品的成本和其消耗使用效率上来看也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所以,综合来讲,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在路灯照明节能领域应该很有前途的产品。2.3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结构设计2.3.1设计思路路灯控制器电路主要由可变电抗变换器,功率单元,红外检测控制电路,光控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及延时电路构成。其中可变电抗变换器与功率单元共同组成本文所提出可变电抗器, 将可变电抗变换器的一次线圈与路灯负载串接,构成一次阻抗串联电路,其二次线圈与功率变换单元构成二次阻抗变换电路,通过改变二次阻抗来改变一次阻抗与负载阻抗的比例关系,实现负载调

17、功,从而改变路灯端电压。工作时,光控电路和声控电路同时控制开并控制电路,而光控电路具有优先控制的功能,即先让光控电路来控制开关电路,使灯打开,只有到设定的时间后且在有红外信号时路灯会照明并且延时照明一段时间,这部分电路由延时电路来实现,电源电路的作用是为负载电路提供照明电源同时向电路中的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源,交流电源经过桥式整流以后,再经过电容降压,为负载提供电源,同时经过稳压以后,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流。该电路是利用光敏电阻对光敏感的特性和开关管的开关特性来实现,即白天或光线较亮的时候,控制灯不亮,而在晚上或光线较暗时控制灯亮,同时还要有一个延时电路,以达到延时照明的目的,当有光亮的时候,此

18、控制电路阻止,信号不再往下传输,即灯不会亮,而只有当光线足够暗且有声音的时候此控制电路才起作用,才往下一电路传输信号,灯才会亮。此电路既可以用三极管实现,也可以用4000糸列的数字集成实现,出于简单稳定的目的,这里选用数字集成电路来实现。本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在白天光线比较亮的情况下,灯不亮,而在光线比较暗或天黑的时候,灯就会亮,当到达指定时间的时候路灯灭此时如果有人经过那么灯会变亮同时加上延时电路的延时作用,灯会延时亮一段时间,不致灯连续工作,造成能源浪费或元器械件的损坏。其控制电路可由TC4011BP数字集成电路来实现,延时电路由电阻,电容实现,光控电路由光敏电阻实现,开关电路由开关管实现

19、。2.3.2 总体设计框图路灯控制器电路的总体框图由光控电路,红外检测控制电路,开关电路,延时电路,负载电路和电源电路等构成,工作时,先由光控电路控制电路输入信号,当设定的时间到的时候由光控电路和红外检测控制电路控制输入信号,使开关打开,同时也促使延时电路开始工作,而电路的电源由电源经过桥式整流以后,再经过降压电路降过压以后来提供,电路中其他需供电的电路由降压以后再进行稳压以后来供电,负载的供电直接由电源来提供。总体框图如下所示,工作流程如箭头所示:开关电路光控电路红外检测电路延时电路基于MCS51的智能控制器电源电路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图2.3.2 总体方框图照明电路3 硬件设计3.1硬件结构设

20、计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由智能控制器和功率变换单元组成。其中功率变换单元由电力电子功率器件、触发控制器、信号检测与处理器等组成。智能控制系统硬件主要由红外检测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信号变送器、微处理器、A/D和D/A转换器等组成。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光信号通过光电传感器转变成模拟信号,经变送器输入至A/D转换器,实现系统的开启和关闭。红外信号通过红外检测传感器转变成电信号,实现路灯的开启。其系统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 硬件结构图受控路灯红外信号信号处理(DSP)A/D转换MCS51单片机处理器光信号光学传感器开关电路3.2光学信号的采集与检测设计3.2.1光源检测原理光源检测其实

21、就是利用了一个光电式传感器。所谓光电式传感器是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器件,简称光电器件。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3部分组成。其基本原理是以光电效应为基础,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效应是指用光照射某一物体,可以看作是一连串带有一定能量为的光子轰击在这个物体上,此时光子能量就传递给电子,并且是一个光子的全部能量一次性地被一个电子所吸收,电子得到光子传递的能量后其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受光界射的物体产生相应的电效应。通常把光电效应分为3类:(1)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

22、;(2)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的电阻率改变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等;(3) 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如光电池等。3.2.2检测装置所需器件及选型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光源检测用于整套系统的开启和关闭,因此只需要有内光电效应的光敏器件即可。光敏器件包括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及光敏三极管等。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用光电导体制成的光电器件又称光导管,它是基于半导体光电效应工作的。光敏电阻没有极性,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使用时可加直流偏压,也可以加交流电压。当无光时,光敏电阻值(暗电阻)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当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时,它的阻

23、值(亮阻值)急剧减少,因此电路中电流迅速增加.光敏二极管的外型与一般二极管一样,只是它的管壳上开有一个嵌着玻璃的窗口,以便于光线射入,其符号如图3-3所示,为增加受光面积,PN 结的面积做得较大,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串联,当无光照时,它与普通二极管一样,反向电流很小,称为光敏二极管的暗电流;当有光照时,载流子被激发,产生电子空穴,称为光电载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光电载流子参于导电,形成比暗电流大得多的反向电流,该电流称为光电流。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于是在负载电阻上就能得到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电信号。 图3-3 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除了具有光敏二极管

24、能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功能外,还有对电信号放大的功能,其符号如图3-4所示。光敏三极管的外型与一般三极管相差不大,一般光敏三极管只引出两个极 发射极和集电极,基极不引出,管壳同样开窗口,以便光线射入。为增大光照,基区面积做得很大,发射区较小,入射光卞要被基区吸收。工作时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比一般三极管的穿透电流还小:当有光照时,激发大量的电子空穴对,使得基极产生的电流Ib增大,此刻流过管子的电流称为光电流,可见光电三极管要比光电二极管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图3-4 光敏三极管由于本系统涉及的光源采集为系统启停提供控制信息,所以采用光敏电阻即可满足系统需求。光敏电阻和其它半导体光电器件相比有以

25、下特点:(1) 光谱响应范围相当宽.根据光电导材料的不同,光谱响应可从紫外光、可见光、近红外扩展到远红外,尤其对红光和红外辐射有较高的响应度.(2) 工作电流大,可达数毫安。(3) 所测光强范围宽。既可测强光也可测弱光。(4) 灵敏度高。图3-5所示是利用光敏电阻控制的路灯自动启停电路。该电路由两部分组成。电阻R、电容C和二极管D组成半波整流电路。CdS光敏电阻和J组成光控继电器。路灯接在继电器常闭触点上,光控继电器控制灯的1点亮和熄灭。工作原理是:晚上光线很暗,CdS光敏电阻阻值很大,流过J的电流很小,使继电器J不动作,路灯接通电源点亮。早上,天渐渐变亮,即照度逐渐增大,CdS光敏电阻受光照

26、后,阻值变小,流过J的电流逐渐增大,当照度达到一定值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足以使k动作,使其闭合,其常闭触点断开,路灯熄灭。RCDKJ 图3-5 光敏电阻控制的路灯自动点电路3.3红外检测信号的采集与单片机的处理3.3.1红外检测原理红外测量结构如图3-6所示。其中,外部热红外信号传播到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并通过运算放大器将输入的微弱红外线信号转换为一信号电平(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则由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发送至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决定是否让路灯开启。MCS51单片机运算放大器红外线传感器红外信号A/D转换器开关电路图3-6红外检测结构框图3.3.

27、2热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感器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可昼夜不停地用于监测,广泛地用于防盗报警。热释电红外(PIR)传感器,亦称为热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的新型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元件。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输出的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如作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主要有上海赛拉公司的SD02、PH5324,德国Perkinelmer 公司的LHi954、LHi958,美国Hamastsu公司

28、的P2288,日本Nippon Ceramic公司的SCA02-1、RS02D等。虽然它们的型号不一样,但其结构、外型和特性参数大致相同,大部分可以彼此互换使用。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由探测元、滤光窗和场效应管阻抗变换器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3-7所示对不同的传感器来说,探测元的制造材料有所不同。如SD02的敏感单元由锆钛酸铅制成;P2288由LiTaO3 制成。将这些材料做成很薄的薄片,每一片薄片相对的两面各引出一根电极,在电极两端则形成一个等效的小电容。因为这两个小电容是做在同一硅晶片上的,因此形成的等效小电容能自身产生极化,在电容的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的正、负电荷。传感器中两个电容是极性相反串联的

29、。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在电容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电量相等的正、负电荷,所以,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回路中无电流,传感器无输出。 当人体静止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 内时,照射到两个电容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相等,且达到平衡,极性相反、能量相等的光电流在回路中相互抵消,传感器仍然没有信号输出。图3-7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当人体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内移动时,照射到两个电容上的红外线能量不相等,光电流在回路中不能相互抵消,传感器有信号输出。综上所述,传感器只对移动或运动的人体和体温近似人体的物体起作用。图3-8 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滤光窗是由一块薄玻璃片镀上多层滤光层薄膜而成的,能够有效地滤

30、除7.014um波长以外的红外线。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637.5,即309310.5K,其辐射的最强的红外线的波长为m=2989/(309310.5)=9.679.64um,中心波长为9.65um,正好落在滤光窗的响应波长的中心。 所以,滤光窗能有效地让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而最大限度地阻止阳光、灯光等可见光中的红外线的通过,免引起干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探测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场效应管输入阻抗高达104M,接成共漏极形式来完成阻抗变换。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对于移动速度非常缓

31、慢的物体,如阳光,两个电容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仍然可以看作是相等的,在回路中相互抵消;再加上传感器的响应频率很低(一般为0.110Hz),即传感器对红外光的波长的敏感范围很窄(一般为515um),因此,传感器对它们不敏感,因而无输出。4软件设计节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执行软件程序实现的。软件是系统的灵魂,没有软件,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软件设计的好坏将关系着整个系统的好坏,软件的优劣也关系到硬件各部分能否协调工作.本系统软件设计采用了目前广泛使用的MCS-51单片机高级语言keil-C51作为软件开发工具,它表达能力强、可移植性好、便于进行结构化程序设计可以直接操作计算机硬件,对速度要求不是很

32、高的应用场合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开发工具。4.1软件结构设计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使得软件系统具有了模块化的特点。结构化程序设计是在70年代逐渐被采用的一种新型的程序设计方祛,它具有易读、易查、易调试、编程效率高等优点。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如图4-1所示。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数据通讯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对比数据输出数据存储数据设定数据信号采集A/D转换D/A转换 图4-1软件系统结构框图智能路灯节能控制系统软件分成通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服务功能为: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现场信号通过A/D转换发送到单片机中;在单片机的系统中完成数据的处理并

33、传给相应的输出模块,通过D/A转换来控制路灯。4.2程序设计4.2.1 设定时间程序在控制要求中有设定时间后(如23:30)自动熄灭,下面的程序设计结构供参考:/*功能:本程序在12M晶振模式下,通过定时器中断精确实现数字时钟计时操作,并在KEIL 中实现输出。时、分、秒的变化在定时中断里处理。说明:因采用工作方式2,自动装入初值,所以此程序计时很精确,只是在KEIL中模拟输 出显示的变化速度很快,这点可不理会*/#include#include#define TEST/此行用于KEIL输出显示,如果不需要显示可将其删除typedef unsigned char uchar;typedef u

34、nsigned int uint;#define TH0TL0_INIT (256-250) /定时器8位自动装入模式下寄存器初值,0.25ms中断一次char cHour;/时char cMin;/分char cSec;/秒uint iCount;/秒计数,计数达到4000时1s,4000*0.25ms =1000ms = 1s bitbSecChanged;/秒发生变化标志,每秒送一次输出显示,送显完成后清0,提高主程序效率/=/T0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12M晶振下每0.25ms产生中断,本程序执行一次/=void Timer0() interrupt 1iCount+;/秒计数值+1if

35、(iCount=4000)/时间计数达到1SiCount = 0;/重新开始下一秒计数cSec+;/时钟:秒+1bSecChanged = 1;/置秒发生变化标志if(cSec=60)/计够60scSec = 0;/重新开始下一分计数cMin+;/时钟:分+1if(cMin=60)/计够60分钟cMin = 0;/重新开始下一小时计数cHour+;/时钟:小时+1if(cHour=24)/计够24小时cHour = 0;/重新开始第二天计数/=/主程序/=void main()uchar outstr10;/输出字符串 TMOD = 0X02;/工作方式2,8位自动重装计时模式TH0 = TH

36、0TL0_INIT; /0.25ms中断一次TL0 = TH0TL0_INIT; /0.25ms中断一次#ifdef TEST SCON = 0x50; /* SCON: mode 1, 8-bit UART, enable rcvr */ TMOD |= 0x20; /* TMOD: timer 1, mode 2, 8-bit reload */ TH1 = 221; /* TH1: reload value for 1200 baud 16MHz */ TR1 = 1; /* TR1: timer 1 run */ TI = 1; /* TI: set TI to send first

37、char of UART */#endifcHour = 0;/时cMin = 0;/分cSec = 0;/秒iCount = 0; /秒计数bSecChanged = 0;outstr2 = :;/时分分隔符outstr5 = :;/分秒分隔符outstr8 = 0;/字符串结束符EA=1; /开总中断ET0=1; /允许T0中断TR0=1; /启动T0while(1)if(bSecChanged=1)/秒发生变化,将时间值转换为可显示字符串准备送显示bSecChanged = 0;/清除标志,节省CPU资源/-if(cHour=23)&(cMin=30)/定时到23:30的程序可以放在这/

38、-outstr0 = cHour/10 + 0x30;/将秒转换为ASCII码outstr1 = cHour%10 + 0x30; outstr3 = cMin/10 + 0x30;/将分转换为ASCII码outstr4 = cMin%10 + 0x30;outstr6 = cSec/10 + 0x30;/将小时转换为ASCII码outstr7 = cSec%10 + 0x30; #ifdef TESTprintf( %sr,outstr);/在KEIL中显示时钟#endif 5总结与体会路灯控制器集电磁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数据控制技术于一体,在可控和平缓的方式下智能调节,使输出电压稳定在设

39、定的额定值范围之间,路灯控制器实现公共照明系统的工作电流与亮度需求的理想结合,达到节电和优化供电的目的,路灯控制器节电率可高达20%-40%,对用电系统的保护作用可使其寿命延长3-4倍。路灯控制器主要采用进口元器件,且极少运用活动的元器件,通过生产流程中完善的品质控制,保证了极高的产品工作安全性,因而确保为用户单位提供更安全可靠和更优性能的产品服务。通过本课题的设计与研究,我体会到了整个系统研制与优化设计是个工作量很大的过程,涉及到强电、模拟电路、数宇电路、PLC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是一个自动化知识综合应用的系统,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所以,在理论学习阶段,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在硬件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要细心认真,态度端正,尽量减小硬件电路中的干扰和误差:在软件编程过程中,要多思考一下程序设计的方法,多做实验来证实各种编程思路,并做好文档;发现问题要深入分析问题,不要急躁,要冷静思考;养成注释程序语句的习惯,对长而复杂的程序设计很有必要。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坦白的说,这个设计不是完美的,还有很多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