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264028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设计)-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工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编号:0601070116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 院 (系) 经济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成 绩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2010年6月 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由我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在文中指出,并与参考文献相对应。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如在文中涉及到抄袭或剽窃行为,本人愿承担由此而

2、造成的一切后果及责任。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美国对于中国钢铁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主要以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条款等手段,对中国的钢铁产品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而这种贸易冲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恢复过程中,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对中国钢铁出口遭遇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问题的研究是有长远意义的。本文将结合国际环境与中国国内产业环境两个角度,对中国钢铁行业现状进行实证与理论分析,并讨论得出如何突破美国贸易保护制裁的策略。钢铁贸易保护是贸易周期的必然产物,不能够被完全屏蔽。因此在这场持久的贸易大战中,中国的钢铁企业要以正确

3、的方式来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制裁,并让自己保持一个客观积极的态度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钢铁出口;贸易保护;对策Abstract The trade protectionism of America on Chinese iron-steel products export is becoming fiercer, mainly on anti-dumping, anti-subsidy and safeguard clauses. The impact of these heavy trade protect restrictions on China should not be ignore

4、d. Especially in the restor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crisis, the Chinese iron-steel products export trade needs a long-term st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erefore, research on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e protectionism of America on Chinese iron-steel products have important theory meanings

5、and realistic meaning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hinese steel industry status from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omestic industry environment by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end, we will get a series of strategies on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e protection sanctions of America.

6、Steel trade protection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trade cycle, can not be completely shielding. Therefore in this lasting trade war, only Chinas steel enterprises following the proper measures to face the trade protection sanctions of America and keeping a positive attitude are vital importanc

7、e.Key words: Iron-steel export trade; Trade protect; Strategy目 录前言.1(一)文章的选题和意义.1(二)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一、钢铁贸易保护主义概述.3(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及特征.31. 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32. 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特征.4(二) 世界钢铁行业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4二、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实证分析.6(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6(二)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钢铁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7(三)美国对我国钢铁出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战略的实证分析.81.“201条款”的实证分析.82.“421特保条款”的

8、实证分析.9三、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现状考察及钢铁行业困境分析.10(一)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现状考察.10(二)中国钢铁行业困境的内部因素.101出口优惠政策庇护下生产结构水平落后.102我国钢铁行业内部恶性竞争.113钢铁出口产品种类单一.114钢铁产业出口结构不合理.11(三)中国钢铁行业困境的外部因素.111世界范围内对于钢铁业实行贸易保护.112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的恶意控制.123世界贸易组织对于钢铁行业贸易保护条款的不明确性.12四、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影响.13(一)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131导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量减少.132导致中国钢铁行

9、业发展受阻.133致使国内投资环境恶化.134对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破坏影响.13(二)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正面影响.141对于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的反思.142积累应对危机的经验.14五、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战略选择.15(一)钢铁行业自行积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缺陷.151优化钢铁业产业结构整合.152提高出口钢铁产品竞争力.153拓展多元化的国际出口市场.154主动投资减少贸易摩擦.16(二)政府出面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61加强与美国政府双边贸易的谈判.162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诉讼并适时采取抗诉.163宏观调控钢铁出口规模.17(三)完善我国钢铁行业的法律

10、规范.171出台钢铁行业自律规范.172规范钢铁企业内部不正当竞争.173采取兼并、强制退出等措施扩大产业规模.18结论.19致谢.20参考文献.21附录A .22附录B .32前 言(一)文章的选题和意义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等原材料进口大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采取了严格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危机恢复过程中,我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也进入了稳定恢复期,但在此期间我国对美国钢铁出口的双边贸易摩擦问题不断升级,使我国的钢铁行业成为这场贸易大战中的重灾区。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未来贸易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关系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国际钢铁贸易保护

11、和摩擦问题进行考量和实证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国钢铁出口量逐渐增大,2005年我国首次遭受来自于美国七家钢管生产企业和两家行业协会向美国贸易委员会提起的对于中国非合金钢管的421特保调查。之后几年中,美国钢铁贸易协会对于我国的钢铁出口企业采取多次反倾销指控,最近于2010年3月美国商务部最新裁定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从11.06%至12.97%不等的反补贴关税。根据美国钢铁协会2009年的数据显示,美国钢铁行业净出口17.5万短吨,这也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首次成为钢铁净出口国。与此同时,我国的钢铁出口量在大幅减少,国内钢铁行业因此受到重挫。本文选题目的也在于通

12、过对我国国内钢铁产业及国际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我国钢铁出口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在WTO法律框架下找到能够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对策,使我国钢铁出口贸易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下稳步有序地发展。(二)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的整体思路主要是由五个部分组成。首先,通过对钢铁贸易保护主义的概述来明确贸易保护的定义及钢铁贸易在世界范围内所遭遇到的贸易保护历史;并针对美国钢铁贸易保护的历史和实例进行深入合理的实证分析,探究近期美国对于我国钢铁出口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原因;随后,对于我国自身钢铁产业进行现阶段及内外部因素的分析,在找到自身症结的同时结合外界的压力可以为之后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现实依据;在此基础上

13、,采用客观且辩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思考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最后,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针对不同方面的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达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目标。本文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实证分析法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和当今最新的贸易保护记录进行实证分析,可以为文章增加充分的论据来支持本文的核心观点和主题思路,使文章整体感觉内容丰富且真实可靠。例如对中美钢铁进出口贸易近一年来的摩擦及美国政府对中国所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进行实证分析。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需要通过一些有说服力的贸易学、经济学的理论观点,甚至是一些国际惯例和法律来对案例进

14、行支持和讨论,只有通过将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来,才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案例所要提供的有效信息。3)归纳分析法本文将通过分析研究得到的历史相关结论和观点用于找到现阶段钢铁贸易保护的问题所在并对未来中国钢铁出口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意见和建议。一、钢铁贸易保护主义概述(一)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及特征1. 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关税等各种壁垒限制进口, 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或政策。它作为自由贸易主义的对抗力量,对于国际贸易的走向、规模、战略格局、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贸易保护主义根据其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有着不同的经济含义

15、,并且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根据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相关参考资料,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重商主义、保护关税论、保护幼稚工业论、超保护贸易论和新贸易保护主义。 1)重商主义其产生于15 世纪国际贸易萌芽时期,是最早的贸易保护思想,目标在于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金属留在国内。早期的重商主义对外贸易中主张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而晚期重商主义认为主张发展加工工业和转口贸易。2)保护关税论它由美国独立战争后第一任财长汉密尔顿首次提出,主张加强国家政策干预,采取关税保护制度,目的是扶持本国制造业的发展。3)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该理论由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目的是使德国在不受外国产品的干扰情况下充

16、分发展民族工业,主张利用国家贸易政策进行干预,保护幼稚工业。例如,通过禁止商品输入和提高关税等手段来实行保护贸易。4)超保护贸易理论该理论是在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环境中应运而生的,市场问题白热化,导致贸易保护发展到空前的规模。这一时期的贸易保护,更多地保护国内具有优势产业或夕阳产业,不断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地位。其理论根据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dy/dx=1/(1-b+m)(其中m为进口,b为边际消费倾向,dy为国民收入增加量,dx为出口增加量),认为只有贸易顺差才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5)新贸易保护主义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鼓励本国产品出口、限制进

17、口实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外的超额利益,并借机掠夺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由于它形成于一个新的全球贸易条件下,目的以寻求新的形式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为主,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保障就业率及维持本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主导地位。其主要贸易措施有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反倾销等贸易措施,用以扶持本国工业的发展,增强市场垄断地位。2. 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特征每个时期的贸易保护虽然概念和手段不同,但都有着同样的目标,即在瞬息万变的世界贸易环境中,一国使自身的产业不受外界的冲击,全力保护本国经济、就业等各方面稳定增长,并在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结合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资料,本文总结出贸

18、易保护主义的特征如下:一是方式多样性。在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既存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同时还出现了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战略性补助、知识产权保护、关税同盟等贸易壁垒,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这些措施均以国际公约或多边规则为依托, 寻找合法的外衣,打出“擦边球”。二是制裁标准不同。一些发达国家有时会运用各种非共享的技术手段,或是故意制造复杂且不透明的操作标准和程序来实现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制裁,例如,利用各国产品标准上的差异性,在国际贸易中为其提供合法的保护作用。三是挑战世贸规则。近些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多次对世

19、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采取威胁的方式处理贸易纠纷。这一举动表明其公开挑战世贸组织的权威性,对有关规则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增加了世贸组织解决相关争端案例的数量和复杂性。(二)世界钢铁行业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世界钢铁行业是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最早也是贸易争端最多的行业之一,世界贸易格局经过不断演变,许多国家对钢铁行业采取贸易保护的理由越来越多,而且更加复杂。纵观国际钢铁贸易的发展史,不论是在自由贸易时期、垄断时期,还是经济全球化时代,钢铁贸易保护都已成为一种事实上的常态,频频出现于国际钢铁贸易的各个历史舞台。 每一个历史阶段,不同的国家都通过不同的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制度体现了贸易保护的特定功能与历史作用,

20、清晰地展现了贸易保护制度在理论上从重商主义到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政策上从单纯的贸易保护到有保护的自由贸易、在制度形式上从关税制度到非关税制度、在制度范围上从一国内的措施到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客观历史过程。二、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实证分析(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消费国,对世界钢铁贸易市场供需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兴起的重工业部门,钢铁产业曾是美国经济的代表产业,并为几代美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和欧洲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其后发优势使美国的钢铁企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外

21、来产品的压力,威胁到了美国钢铁企业和产业工人的利益。从此钢铁产业成为美国采取贸易保护的重点产业之一。来自美国钢铁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自1776年独立之后,很多钢铁商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排除外国势力影响。1789年,国会通过第一项针对欧洲钢铁产品的关税法案,单项关税在5%15%之间,平均为8.5%。1816年,关税普遍上调到25%30%,特别是对各类制造品征收重税。到1828年,贸易保护主义达到顶峰,平均关税升至49%。自1846年开始,国会通过一系列立法降低关税,到1857年下降到20%左右。但是,1890年、1913年、1922年、1930年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一系列提高关税法案,其中后三次是

22、对欧洲贸易保护主义的报复行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些关税很大程度上加重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二战后,虽然美国在随后的60年中积极推动自由贸易,组织建立关贸总协定(GATT)及世界贸易组织(WTO),但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日本等亚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又在美国开始抬头。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反倾销救助很大一部分是向钢铁业伸出的援手。如下表所示,19802003年,钢铁反倾销案高达498例,占美国全部反倾销案件的46.67%,可见钢铁产业对于美国整体贸易的重要地位,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得钢铁产业受到保护成为一种常态。资料来源:戴斯勒,美国贸易政治,王恩冕、余少蔚译,

23、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第241页。(二)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钢铁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2008年爆发了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世界性金融危机,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就在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未见消退时,美国国会众议院于2009年1月28日通过了一项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规定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如要获得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支持,其所使用的钢铁产品必须均是美国生产。引发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实施钢铁贸易保护计划的原因主要是:1)虚拟经济的破灭这次经济危机来源于美国虚拟经济的破灭,这种资金链的断裂同时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国内失业率上升,给政府带来一定程

24、度的政策压力,从而美国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实体经济。为解决经济危机所带来的资金短缺,美国鼓励本国银行主要对国内投资,同时调回国外投资资本,尤其是投资具有传统优势的钢铁行业,政府对其实行重点贸易保护和扶持,最终达到带动国家整体基础经济恢复的目的。2)民族主义对抗全球化经济进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结构和技术转变使经济全球化加速。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钢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对欧美等国的同类产品形成竞争压力,导致贸易福利损失,而这种不均衡也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奠定了基础。美国历史上几乎每次出现较严重的经济危机时,国内都会出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而奥巴马新政府面对金融危机时,美

25、国人民期待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只购买美国货”的相关提案在遭遇来自国际各方反对意见后仍得到了美国参议院的批准,恰恰就是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的体现。3)世贸组织制度的缺陷虽然世贸组织在国际贸易自由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诞生了新贸易保护主义,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而不断发展。WTO所提出的贸易自由化制度并不完美,存在着的一些缺陷为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发展空间。例如,为了保护落后进口国的适当利益,WTO条款允许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正当贸易保障措施,对某种产品的进口可以进行数量限制或提高关税等。这些条款的措辞很模糊,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常常将其用来作为实行贸易保护的“合法外衣”

26、,WT0设计出的缓冲性措施被滥用,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进攻工具。(三)美国对我国钢铁出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战略的实证分析1. “201条款”的实证分析“201条款”是美国政府根据关贸总协定中的相关免除条款制定的一项行业法规。该条款规定,当美国的企业或某一行业协会认为,造成该行业破产增加、失业率升高是由于进口产品的冲击,就可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实施补救性措施。如确认“严重损害”成立,则总统有权决定对进口产品采取限制产品配额、提高进口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2002年3月5日美国宣布对进口板坯、板材、长材等主要钢材品种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并征收830的进口关税,这是迄今

27、为止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厉、涉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贸易限制。其中对我国出口的普通中厚板、普薄板、不锈钢板等9种进口钢铁产品实施关税配额,次日,中国原外经贸部(今商务部)立即对“201条款”的启动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积极与美国进行磋商,表明中国认为此举是保护主义的做法。因此,“201条款”中的钢铁保障措施案最终不得不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以司法的形式来解决,其结果不仅减少了中国原本就不是很大的钢铁出口,并且也致使其他钢材出口国把出口目标转向中国,加剧了中国钢铁进出口失衡,这对中国钢铁企业造成双重挤压。2. “421特保条款”的实证分析所谓“421特保条款”,即中国在加入世

28、贸组织时签订的关于“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该条款规定:中国在加入WTO后的12年内,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数量激增或对同类直接竞争产品的美国国内产品造成威胁或扰乱市场,美国总统可在防止或补救市场扰乱必需的限度和时间内,针对中国产品实行加征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手段。特保条款与一般的保障措施相比,对中国钢铁出口具有更大的不公平性。例如,特保条款只要求对产业造成“市场扰乱或市场扰乱威胁”,而并非保障措施要求的“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另外,保障措施针对所有进口国,而特保条款只针对中国,违背了非歧视性原则。“421特保条款”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发展中国家应享受的优惠待遇,该条款不仅启动程序简单

29、,而且适用期长,成为了美国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三、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现状考察及钢铁行业困境分析(一)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现状考察2008年年底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钢铁需求大幅下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的贸易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回顾刚刚过去的2009年,对中国钢铁出口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中国在国际上所遭受到的钢铁反倾销案共计21例,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盟,其中美国占7起。从产品种类上看,中国的钢管产品又成为各国主要的反倾销对象,总计12起。因此, 对于依赖外贸出口比较严重的中国钢铁业来说,无疑它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空前巨大的。 其中在2009年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的贸易保护主要

30、有以下几个方面:2009年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对中国的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肯定性反补贴损害裁决,美国海关将按照商务部最终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税率为1.10%299.16%的反补贴税。在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螺杆实施反倾销税令,大部分厂家的反倾销税率在55.16%,普遍税率206%。并于5月29日,美国对中国出口的钢格板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诉讼,此案涉及中国18家钢铁企业,价值9000万美元,之后对中国出口的钢格板征收13%145%高额反倾销税。之后在6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钢绞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征收12%关税。同年10月7日,

31、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双反”调查,并要求对自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征收98.37%的反倾销税,并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在2009年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石油钢管征收10.49%15.78%的反补贴税和高达36.53%99.14%的反倾销税。(二)中国钢铁行业困境的内部因素1出口优惠政策庇护下生产结构水平落后在2008年以前,中国钢铁行业处在产能过剩、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状态。生产结构总体来看属于以生产低端、产能过剩的钢铁产品为主,而在需求较大及高端钢铁产品的生产上十分缺失,这也是造成中国钢铁产品附加值低,在国际上缺少竞争力的第一个主要原因。但中国为鼓励钢铁这类基础产业的发

32、展,为低端钢铁产业链提供了各种出口优惠政策,使得钢铁企业在这危机四伏的温床下养尊处优,而当金融危机的影响辐射到中国的时候,使本来就很脆弱的钢铁企业在面对这种巨大的考验时就变得弱不禁风。 2我国钢铁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中国国内的钢铁企业众多,不同地域的钢铁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由于受到地方出口优惠政策程度的影响不同,导致区域间的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出口配额而造成了严重的产业内耗。这种不正常的企业间竞争,也蔓延到了一些规模较小的钢铁制造企业,在经济严峻的关口,由于竞争不过具有较大产业规模的钢铁企业,因此在无法支撑其原有的生产规模情况下,被迫选择被兼并或停产、限产。3钢铁出口产品种类单一中国钢铁出口商

33、品结构单一、某段时期内进口商品增长过快等特征,使得一些进口国认为受到来自中国相关产业的较大冲击,从而增加了我国在外贸中发生摩擦的机会。中国出口遭到贸易保护制裁的钢铁产品,主要集中在一些产能过剩、基础性的钢材,因此如果不对钢铁出口产品结构和种类进行调整,则会为中国未来的钢铁出口造成更大的威胁。4钢铁产业出口结构不合理我国钢铁规模普遍较小、生产集中程度低、制造设备陈旧、科技含量低,尤其以螺纹钢、中小型材、线材等为代表。目前国内这种以只追求产量的生产方式,不仅造成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供大于求,利润下降,同时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紧俏产品,例如板材产品,国内需求中进口板材比例持续高于85%,说明对国

34、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这也造成了中国钢铁的供需矛盾激化。 (三)中国钢铁行业困境的外部因素1世界范围内对于钢铁业实行贸易保护目前,许多国家在危机中抱着自救的态度出台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并且通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相互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助长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商务部曾就此表示,国外对中国钢铁制品出口过度敏感,为保护本国企业而对中国企业采取双重标准,只会继续恶化国际贸易环境。 美国2009年的新经济刺激方案中就有规定,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就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钢铁产品。同样,欧盟、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也相继推出了通过调整钢材进出口关税而保护本国钢铁企业的措施,可见中国钢铁企业未来

35、会面临更大的出口压力。 2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的恶意控制中国近些年的崛起速度让世界倍感压力,中国的出口在国际贸易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也不断增加。对此,尤其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开始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采取各种打压和限制措施,将本国企业的衰落归咎于中国的产品大量涌入,恶意地对中国进行了大量反倾销、反补贴的指控,而其背后的真正目的却是抑制中国经济前进的步伐。3世界贸易组织对于钢铁行业贸易保护条款的不明确性 世贸组织某些条款的模糊概念使一些成员国有机可乘,故意制造一些贸易摩擦和单方投机行为,这种做法有时会混淆正当贸易保护与贸易报复行为。比如,在“201条款”中对于本国企业受到“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的界定

36、上,每个国家的衡量标准不一,而世贸组织也并未对“严重”一词划定任何数量上的界限,在争端解决过程中只需凭控诉国的调查结果划定是否构成倾销,从而借机启动“201条款”,实行对本国企业的贸易保护。在2002年3月,美国就曾启动了该条款,并对钢铁进口加征高关税,可以将其变相看作是对欧亚一些钢铁企业实施的贸易报复行为。四、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影响(一)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钢铁行业的负面影响1. 导致中国钢铁出口贸易量减少据海关数据统计表明,通过综合考虑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因素可以发现,这类措施一般会危及到中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0%20%。我国之所以对贸易保护主义十分敏感,尤其是对其中几

37、个贸易伙伴的贸易保护制裁高度敏感,也就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过于集中,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外需。而这对于中国钢铁产业这样一个正在向国际化转型的产业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使中国钢铁出口遭到各种限制和贸易壁垒,出口量呈连续下降趋势。 2导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受阻面对美国目前大规模的钢铁产品制裁,使本已处于产能过剩情况下的中国钢铁企业突然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危险。2008年,钢铁产品出口值占其生产总值的36.7%,钢铁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有30.7%是在为出口进行生产。如果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实行限制措施继续扩大,必将阻碍该行业的未来发展,也会减少一定就业机会。3致使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

38、前钢铁行业通常被认为是个高利润产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而在危机之后,本就存在供求矛盾的钢铁企业受到了本质上的冲击。一方面,国外的投资商看到这种不明朗的前景后选择将资本撤回,甚至投资于本国钢铁企业;另一方面,一些不景气的中国钢铁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国内投资骤减,导致一些急需资本支持的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最终供需失衡,投资环境也不断恶性循环下去。4对于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破坏影响 中美双边贸易产生摩擦的历史由来已久,而在钢铁行业的贸易纠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两国双边贸易的关系。随着两国贸易关系的快速发展,两国经济利益的争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

39、略遏制等对双边贸易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贸易保护主义造成的双边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双边贸易中责任与利益的不平衡、美对中反倾销等问题。(二)美国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正面影响1对于中国钢铁行业现状的反思虽然美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使我国钢铁企业元气大伤,但我们并不能将这种冲击看作是完全的消极作用。在我们寻找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时发现,中国国内的一些钢铁企业和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关注并提出各种解决这类矛盾的建议,这说明中国钢铁产业开始关注国际的态度并对自身缺陷进行反思,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太过于关注近期的利益,却忽略了钢铁产业未来的成长。国内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弯路会让我国钢铁企业找到一条适合未来发展的道路

40、。 2积累应对危机的经验相比其它国家,我国面对经济危机的能力和经验远远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因此在经历过贸易环境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最终的产业升级等一系列蜕变后,可以改善我国钢铁产业结构、增强钢铁产品竞争力,为将来的贸易出口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是伴随着经济周期发展而来的,也是无法规避的现实,因此这次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在将来更好地处理类似的贸易保护,降低对钢铁出口贸易的冲击。五、中国钢铁出口突破美国贸易保护的战略选择(一)钢铁行业自行积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和产品的缺陷1优化钢铁业产业结构整合为了在美国这个主要的贸易伙伴市场上立足,更是为了以后在国际钢铁市场上更好的发展

41、,我们的钢铁行业应研究最新的国际分工形式,并结合中国国内环境,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一定行业标准的兼并重组、优胜劣汰策略,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最终达到钢铁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的目的,提高钢铁出口竞争力。例如,政府加大对高端钢铁产品制造领域的财政投入,并对此采取补贴等鼓励措施,同时限制产能过剩的钢铁产品,激励其向高端产品转型。只有当中国自身产业结构坚不可摧时,才能更好地抵御美国贸易保护的恶性冲击。2提高出口钢铁产品竞争力在各种贸易保护案例中,对手最常用的诉讼理由是中国出口钢铁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质量保证便成为我国贸易战中取胜的最重要的战略意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焦点,大多针对中国出口钢铁商品加工技术标准低、产品附加值低、一些出口贸易违反行业行为规范等。这些理由大多披着环保和低碳标准的“合法外衣”,对我国钢铁出口贸易制造壁垒。因此,只有我们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按照国际标准安排生产,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并通过行业协会和国家检验技术进行严格把关,减少出口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