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264548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OF FRUIT AND VEGETABLE BASKET BASED ON PRO/E SOFTWARE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20*年5月27日 摘要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注塑模技术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CAD/CAM技术得到普及的同时,CAE技术应用越来越广,以CAD/CAM/CAE一体化的技术得以发展,模具新结构、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得注塑模的发展迅猛。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果蔬篮进行模具设计,

2、综合运用Pro/E和MoldFlow软件设计出一套合理的注塑模具,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运用Pro/E软件对果蔬篮进行三维模型重构;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合理选用塑件材料、注塑机,模架等,并进行了相关校核;运用模流分析软件MoldFlow,分析了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预测翘曲变形、熔接痕,气穴等缺陷,并校验冷却系统能力等;确定了型腔数目及布局,选择分型面并进行了浇注系统设计;设计型腔、型芯的结构并进行了相关尺寸计算,同时设计了侧抽芯机构及冷却系统等,最终完成整副模具的设计及装配。关键词 注塑模具;果蔬篮;Pro/E;模流分析AbstractPlastic products are used w

3、idely in our daily life, and the technique of injection mold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surements of product manufacturing level for a country. When the technique of CAD/CAM is used diffusively, the technique of CAE is also used more and more popular. With the new composition, new varity,

4、 new technique and new metarial invented, the integration of CAD/CAM/CAE and injection mold is developing. This article refer to lots of literature to redesign a Fruit and vegetable basket mold, it use the softwares of Pro/E and MoldFlow to design a reasonable injection mold. Our reasearches are foc

5、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basket 3D modeling by Pro/E. Select reasonable plastic materials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refer to some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Use the software of MoldFlow to analysis the best gate, predict the warping deformation, welding trace, ca

6、vitation and exam the capability of cooling system .Determine the numbers of cavities and locations; choose the parting line and determine the feed system. Design cavity, cores of structure, calculate the relevant dimensions, design side core-slide and cooling system, ensure mold assemble.Keywords I

7、njetion Fruit And Vegetable Basket Pro/E Moldflow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注塑模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1.2 本文研究内容2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32.1 基于Pro/E的果蔬篮三维建模32.2 果蔬篮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能的分析42.2.1 材料的选择42.2.2 工艺性能的分析63 注塑设备选择及校核73.1 塑件体积的估算73.2 注塑机的选择73.3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83.3.1 注射压力的校核83.3.2 锁模力的校核94 分型面设计及型腔布置104.1 分型面的设计104.2 型

8、腔布置125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135.1 MoldFlow软件简介135.2 网格的划分与处理135.3 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分析155.4 塑件的翘曲分析155.5 塑件的流动性分析165.5.1 气穴、熔接痕和分子表面取向165.5.2 充填时间分析185.5.3 锁模力和螺杆速度185.6 塑件的冷却分析196 浇注系统设计206.1 浇注系统概述206.2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216.2.1 主流道的设计216.2.2 分流道的设计226.2.3 浇口的设计237 成型零部件设计及模架选择247.1 成型零部件设计247.1.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247.1.2 成型零件工作

9、尺寸的计算247.2 模架的选择258 相关机构设计278.1 脱模机构的设计278.1.1 脱模力的计算278.1.2 塑件脱出机构278.1.3 凝料脱出机构288.2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298.2.1 合模导向机构的作用298.2.1 导向机构的设计298.3 注塑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308.3.1 机构抽芯距和抽芯力的计算308.3.2 斜导柱的设计319 冷却系统及排气系统的设计339.1 冷却系统的设计339.1.1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339.1.2 冷却系统的设计339.2 排气系统的设计3510 模具的总装36结论38致谢39参考文献40441 绪论1.1 注塑模行业现状及其发展

10、趋势模具是工业产品生产用的重要工艺装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许多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模具生产,汽车、摩托车、轻工、电子、航空等行业尤为突出。注塑模是其典型代表。随着工业塑料制件和日用塑料制件的品种和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这些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对塑料的品种、产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模具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具标准化、对优质模具材料的研究、先进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专用的机床设备,更重要的是生产技术的管理等。21世纪模具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追求的目标是提高

11、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缩短设计及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行业的应变能力,满足用户需要。可见,未来我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普及、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逐步走向集成化。现代模具设计制造不仅应强调信息的集成,更应该强调技术、人和管理的集成。 提高大型、精密、复杂与长寿命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逐步减少模具的进口量,增加模具的出口量。 在塑料注射成型模具中,积极应用热流道,推广气辅或水辅注射成型,以及高压注射成型技术,满足产品的成型需要。 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模具标准件是模具基础,其大量应用可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

12、同时也显著提高模具的制造精度和使用性能,大大提高模具质量。我国模具商品化、标准化率均低于30%,而先进国家均高于70%,每年从国外进口相当数量的模具标准件,其费用约占年模具进口额的3%8%。 发展快速制造成型和快速制造模具,即快速成型制造技术,迅速制造出产品的原型与模具,降低成本,推向市场。 积极研究与开发模具的抛光技术、设备与材料,满足特殊产品的需要。 推广应用高速铣削、超精度加工和复杂加工技术与工艺,满足模具制造的需要。 开发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提高模具的可靠性。 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逆向工程与并行工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模具的开发效率与成功率。 开发新的成型工艺与模具

13、,以满足未来多学科多功能综合产品开发设计技术。1.2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参考了大量文献,在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基于PRO/E的塑件模型重构。2塑件的工艺性分析。3注射机的选择与校核。4分型面的选择与创建,型腔数目的确定。5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包括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翘曲分析、流动分析和冷却分析。6浇注系统的设计。7注射模具成型零件及模具体的设计。8冷却系统及排气系统的设计。2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2.1 基于Pro/E的果蔬篮三维建模Pro/E是美国PTC公司旗下产品Pro/Engineer软件的简称,是一款集CAD/CAM/CAE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维软件,在目前的

14、三维造型软件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并作为当今世界机械CAD/CAE/CAM领域的新标准而得到业界的认可和推广,是现今最成功的CAD/CAM软件之一。果蔬篮是居家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对其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大致步骤如下:(1)拉伸 (2)拔模、抽壳 (4)侧孔设计 (3)扫描边缘(5)底孔设计 (6)最终产品图2-1塑件建模步骤图2.2 果蔬篮材料的选择及工艺性能的分析2.2.1 材料的选择塑件材料的选择要在保证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热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要选择价格适中且性能优良的塑料。果蔬篮要求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它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屈服强度及其弯曲疲劳寿命要高;要有稳

15、定的化学性能,果蔬篮会经常接触农药等有腐蚀性的物体,良好的耐腐蚀性显得十分重要;卫生程度要高,日常使用时安全无毒;成型工艺性要好,所选的塑料流动性要好;易于成型;有较高的光泽表面;市场价格应低廉。几种常见的塑料资料见表2-1。通过资料可以看出,ABS常用于电器外壳,因为它的机械强度较高,但由于其耐热性差,果蔬篮可能会放在室外,暴晒于日光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PA化学稳定性较差,且温度控制较复杂。PC价格昂贵,成本过高,化学稳定性差,不耐碱、脂等,成型工艺性好,主要用于制造工艺品。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PP是制造果蔬篮的最佳材料。PP塑料的相关参数见表2-2。表2-1几种常用塑料相关资料塑料品种

16、市场平均价格使用温度化学稳定性性能特点成型特点主要用途ABS18元/千克70较好机械强度较好,有一定的耐磨性。但耐热性较差,吸水性较差。ABS流动性一般,加工成型性能好, 适应挤出,吹塑、注塑、层合、热成型、发泡、焊接、印刷、电镀、金加工和抛光等类加工。应用广泛,如电器外壳、汽车仪表盘、日用品等。PA14元/千克100不耐强酸和氧化剂,能溶于甲酚、苯酚、浓硫酸等。机械性能优越,表面硬度大,有自润滑性,摩擦系数小, 耐磨耗,有较高的韧性、耐冲击。结晶度高、熔点高,但熔融温度范围窄,热稳定性差,PA 流动性好,成型间隙为0.02mm的溢边,成型收缩率大,制品易产生缩孔和凹痕。机械零件、纺织、化工容

17、器、电工仪表等领域。续表2-1PC20元/千克50Mpa热性能维卡软化点1kgfASTM D-1525152热变形温度4.6kg/cm2ASTM D-6481052.2.2 工艺性能的分析PP塑料的工艺性能如下:(1)结晶性好,吸料性小,可能发生熔融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易发生分解。(2)流动性好,溢边值在0.03mm左右。(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冷却系统应散热慢。(3)成型收缩范围大,收缩率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方向性强。(4)注意控制成形温度,料温低方向性明显,尤其低温高压时更明显,模具温度低于50以下塑件不光泽,易产生熔接不良,流痕;90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5)塑件应壁厚均匀,避免

18、缺口,尖角,以避免应力集中。PP塑料的注射工艺参数如见2-3。表2-3 PP塑料的注射工艺塑料名称PP干燥处理温度/80100时间/h34料筒温度后部/160180中部/180200前部/200230螺杆转速/rmin-13060喷嘴结构直通式喷嘴温度/180190模具温度/4080注射压力/Mpa70120时间/s15保压压力/Mpa5060时间/s2050降温固化时间/s2050成型周期/s40120注射机类型螺杆式3 注塑设备选择及校核3.1 塑件体积的估算该产品因大批量生产,所以设计的模具要求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自动脱模,又由于塑件比较大,因而模具可以采用一模一腔结构,综上所

19、述可采用点浇口自动脱模结构。该产品的材料为PP,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其平均密度为0.9gcm-3,平均收缩率为1.00%。通过Pro/E建模分析计算塑件的质量属性,计算结果如图3-1所示。图3-1 塑件质量属性计算结果浇注系统的凝料在设计之前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可以根据相关资料按塑件体积的0.21倍来计算。由于此设计采用直流道,结构简单,因此浇注系统的凝料按塑件体积的0.2倍来计算,所以一次注入模具型腔内的塑料熔体的总体积(单个塑件的体积和浇注系统的凝料体积之和)见式(3.1):V总=(1+0.2)V塑=(1+0.2)136.532cm3=163.839cm3 式(3.1)式中 V总表示型腔内的塑料

20、熔体的总体积;V塑表示塑件的体积。3.2 注塑机的选择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应稍大于塑件的质量或体积(其中包括浇注系统的凝料)。注塑机一般的注射量最好控制在注塑机最大注射量的80%以内。注射量的校核可利用式(3.2):KV机V总 式(3.2)式中 V机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cm3);K注射机最大注射量的利用系数,K取0.8。通过计算可知最小量V总=204.799cm3,初步选定注射机型号为XS-ZY-1000,其主要参数见表3-1。表3-1 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型号XS-ZY-1000标称注射量/cm31000螺杆直径/mm85注射压力/MPa121注射行程/mm260合模力/N2500000模板最

21、大行程/mm700模板最大厚度/mm700最小模板厚度/mm350喷嘴球半径/mm18孔直径/mm4拉杆空间/mm650550注射方式螺杆式电动机功率/KW403.3 注塑机相关参数的校核3.3.1 注射压力的校核塑件成型时所需的压力一般由塑料流动性、塑件结构和壁厚以及浇注系统类型等因素决定,则:k1p0=1.390=117p公=121MPa 式(3.3)式中 k1注射压力安全系数k1=1.251.4,这里取k1=1.3;p0PP塑料所需的注射压力,这里去p0=90MPa。所以,注塑机的注射压力合格。3.3.2 锁模力的校核塑件在其开模方向的投影面积A塑,通过Pro/E软件测出的面积为A塑=3

22、03.984cm2,如图3-2所示。图3-2 塑件投影面积浇注系统在其开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即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由于本产品流道设计简单,无分流道,因此流道凝料投影面积可以适当取小。这里取A浇=100mm2。所以 A总=A塑+A浇=30500mm2 式(3.4)模具型腔内的胀型力F胀,则F胀=A总p胀=3050025N=762500N=762.5KN 式(3.5)式中p胀型腔的平均压力值,通常取注射压力的20%40%,范围是2540MPa, PP属于低等粘度、精度要求一般的塑件,这里取p胀=25MPa。由表3-1知该注塑机的公称锁模力F锁=2500KN,则k2F胀=1.2F胀

23、=1.2762.5KN=915KNF锁 式(3.6)式中k2锁模力的安全系数为k2=1.11.2,这里取k2=1.2。所以注塑机锁模力合格。4 分型面设计及型腔布置4.1 分型面的设计塑件在成型模具中的位置,是由模具的分型面决定的,分型面是模具上用以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系统可分离的接触表面。在注射模具的设计中,必须根据塑件的结构、形状,首先确定成型时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分型面的正确选择,对塑件的质量、工艺操作和模具制造均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是:分型面应选择在塑件断面轮廓最大的位置,以便顺利脱模,具体归结如下:(1)为了便于塑件脱模,分型面一般是塑件在开模时留在下模(或动模)上,

24、这是因为模具的推出机构一般都设在下模(或动模)上。(2)选择分型面时,应尽量采用一个与开模方向垂直的分型面,尽量避免侧向抽芯与侧向分型。如果塑件有侧凹或侧孔必须采用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则最好将侧型芯设在动模上,便于抽芯,特殊情况特殊考虑。(3)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塑件,模具设计时应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计在同一模板内。另外,分型面应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和塑件飞边容易修整的部位。(4)分型面的选择有利于防止溢料。当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接近于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面积时,有可能产生溢料。因而要合理选择分型面。(5)分型面的选择要有利于排气。为此,一般分型面应与熔体流动的末端重合。(6)对较高的塑件,其外

25、观无严格要求时,可将分型面选择在中间。(7)合理安排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位置。(8)有利于模具加工。如图4-1,由模具模型可以看出,此塑件料制品有一定脱模斜度,则依据塑料制品成型的原理对此产品分模,可以得出图4-2a,b,c三种分模方式。图4-1 塑件(a) (b)(c)图4-2 选取塑件不同分型面位置从理论上讲,对这三种分模方式都可以成型,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从模具的开模、产品的推出、产品的外观要求等方面来看这三种分模方式;图4-2a在开模时,凹模侧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真空,可以通过设置型芯镶块和型芯侧不同的脱模斜度和表面粗糙度来保证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图4-2b在塑件推出时可能有些困难。图4-

26、2c会在塑件的外侧表面留下分型线的痕迹,从而影响塑件的外观。所以采用方案a。通过Pro/E软件创建分型面,如图4-3所示。图4-3 分型面其凹凸模形状如图4-4所示。图4-4 凹凸模4.2 型腔布置为了使模具与注塑机的生产能力相配,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性,并保证塑件的精度,模具设计时应确定型腔数目。型腔数目的确定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型腔的数目及排列形式与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有关。型腔的数目及排列形式的设计要考虑到后者的结构。(2)模具加工条件好,加工精度高时可以增加型腔数目,反之应减少型腔数目。(3)型腔越多,模具加工周期越长。设计时要考虑加工周期。(4)多型腔模具的可靠性及灵活性不如单型腔。

27、但在空间利用和能耗上优于单型腔。(5)型腔的数目与塑件外形尺寸有关。一般尺寸较小的塑件采用多型腔,尺寸较大的塑件采用少型腔,甚至单型腔。(6)模具中每增加一个型腔,制品尺寸精度将降低4%。型腔数目的确定要考虑到塑件精度。置物架的外形尺寸较大,有侧向分型机构,考虑到模具结构形式和模架的结构尺寸,以及制造费用和各种成本费等因素,应采用一模一腔。5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5.1 MoldFlow软件简介MoldFlow是决定产品几何造型及成形条件最佳化的模流分析软件。从材料的选择、模具的设计暨成形条件参数设定,以确保在射出成型过程中塑料在模具内的充填行为模式,以获得高质量产品。MoldFlo

28、w能分析模拟塑料流动形态、产品体积收缩、冷却时间、纤维配向性、产品翘曲等,并且加强了塑料材料的使用。此外MoldFlow还能分析模拟气体辅助射出及热固性成型。 MoldFlow模拟分析减少生产周期时间。我们通过电脑模拟分析能确定和修改潜在问题。并帮助模具设计人员预测常碰到的问题并加以修正设计。其它的效益是改变材料材质以节省材料费用及烦琐的射出成形条件设定,以达到降低成本之目的。5.2 网格的划分与处理将使用Pro/E创建的塑件模型另存为STL文件,然后导入MoldFlow,之后进行网格划分。网格的划分与处理是模流分析最重要、最复杂的环节。网格划分与处理是否合理将影响到后续分析的准确性,所以要细

29、致地修改网格。网格类型选择Fusion,即双层有限元网格,它创建在模型的上下两层表面上。划分的网格边长越小分析精度越高,但是后续分析的计算量将大大增加,运算时间将会延长。在本设计中,网格边长采用6mm,对于曲面和圆弧区域,系统将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小网格边长。对于排水孔附近区域,应当进行网格局部细化。网格划分完毕后要进行网格统计,网格统计结果如图5-1所示。图5-1 网格统计(修改前)如图5-1所示,有8个相交单元,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改,采用自用修复功能,结果如图5-2a、b所示:(a) (b)图5-2 网格统计(修改中)如图5-3所示,不理想之处为最大纵横比,其值不应超过20,对相关区域进行处理

30、,处理方法有节点的插入、合并、移动等。处理结果如图5-4所示。图5-3 纵横比诊断(修改前)图5-4 纵横比诊断(修改后)5.3 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分析浇口位置的不同,不仅影响流程长短,而且影响熔接痕的方位和熔接的强度,直接影响塑件制造质量和模具制造成本。使用MoldFlow对浇口位置进行分析,结果见图5-5。可以看出该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在底部几何中心处。图5-5 浇口匹配性分析5.4 塑件的翘曲分析PP属于易变形材料,最大形变量应小于2mm。分析结果如图5-6所示,翘曲变形为1.474mm,合格。图5-6 翘曲变形分析5.5 塑件的流动性分析5.5.1 气穴、熔接痕和分子表面取向气穴是指熔体

31、前沿将型腔或塑件内的空气包覆形成的孔洞。表现形式为空洞、气泡、表面缩孔等。它发生在熔体从不同方向流动的交汇处,以及空气无法从排气孔或模具缝隙溢出时。如图5-7所示,气穴大多在孔附近,气体可以从分型面排出,故符合要求。图5-7 气穴分析熔接痕是由两股或多股熔体的流动前沿交汇在一起形成的。熔接痕会影响外观质量,一般来说,塑件的外观面应没有熔接痕或熔接痕较少。产生熔接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塑件有孔等局部结构;因壁厚变化产生竞流效应;料筒温度过低或材料粘度过大;注射压力过低;排气不畅。熔接痕不易避免,但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调整和减少:调整浇口位置和尺寸,将熔接痕转移到非外观面;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熔体和模具

32、温度,使熔体前沿融合时不产生熔接痕,见图5-8。图5-8 熔接痕分析熔接痕的产生也可由图5-9来解释,因为不同液体分子的流动,必然会产生交汇,在其交汇处,波峰波谷的叠加,冷却后会产生熔接痕。图5-9 表层取向5.5.2 充填时间分析塑件填充时间的分析结果见图5-10,可以看出,塑件完全填充,填充时间为1.722s,时间较短,左右两侧对称填充,填充效果良好。图5-10 充填时间分析5.5.3 锁模力和螺杆速度锁模力的分析结果见图5-11,可以看出,最大锁模力小于注射机对应的最大锁模力1500KN。这里根据模流分析结果数据对注射机进行了再次校核,校核合格,符合生产要求。图5-11 锁模力分析推荐的

33、螺杆转速见图5-12,实际生产时可参考推荐转速曲线对注射机进行调速。图5-12 推荐螺杆速度5.6 塑件的冷却分析冷却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模拟模具内热量传递的情况,优化管道的设置或检验既成设计,提高产品成型的质量。冷却系统性能的高低决定了冷却的效果和产品最终的质量。影响冷却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塑料熔体与模具间的热传导速率和模具与冷却剂间的传导速率。冷却系统的性能决定于冷却管道的设置和冷却时间的长短。如图5-13所示,可以看出,冷却液进口温度为25.01,出口温度为27.28,温差较低,说明冷却能力没有问题。图5-13 回路冷却介质温度分析6 浇注系统设计6.1 浇注系统概述1. 浇注系统的作用浇注

34、系统的作用是使熔融塑料平稳、有序地填充到型腔中去,且把压力充分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分,以获得组织致密、外形清晰、美观的塑件。2. 浇注系统的组成浇注系统通常分为普通浇注系统和无流道凝料浇注系统两大类。浇注系统按工艺的用途可分为冷流道浇注系统和热流道浇注系统。普通流道浇注系统属于冷流道浇注系统,应用广泛。本设计采用的是此浇注系统。无流道浇注系统属于热流道浇注系统,应用日益扩大。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组成。主流道又称主浇道,是有注塑机喷嘴与模具主流道衬套接触的部位起到分流道为止的一段总流道,它是熔融塑料进入模具是最先经过的部分。分流道又称分浇道,它是主浇道与浇口之间的过渡段,能

35、使熔融塑料的流向得到稳定的转换。对于多型腔模具,分流道还起着向各型腔分配塑料的作用。浇口又称进料口,它是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狭小通口,也是最短的部分。其作用是熔融塑料在进入型腔是产生加速,有利于迅速充满型腔;成型后浇口处得塑料首先冷却凝固,封闭型腔,防止熔融塑料倒流,避免型腔压力下降过快,甚至在塑件上产生缩孔或凹陷;成型后便于使浇注系统凝料与塑件分离。冷料穴又称冷料井,它是储存两次注射间隙产生的冷料头,防止冷料头进入型腔造成塑件熔接不牢,影响塑件质量,甚至堵住浇口造成成型不良。冷料穴通常设在主流道末端,当分流道较长时,分流道的末端也应开设冷料穴。3. 设计原则(1)能顺利地引导熔融塑料充满型腔,不

36、产生涡流,又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2)在保证成型和排气良好的前提下,选取短流程,少弯折,以减小压力损失,缩短填充时间。(3)尽量避免熔融塑料正面冲击直径较小的型芯和金属嵌件,防止型芯位移或变形及金属嵌件偏移。(4)浇口料易清除,整修方便,无损塑件的外观和使用。(5)浇注系统流程较长或需要开设两个以上的浇口时,由于浇注系统的不均匀收缩导致塑件翘曲变形,应设法予以防止。(6)在一腔多模时,应使各个型腔同步连续充浇,以保证各个塑件的一致性。(7)合理设计冷料穴、溢料槽,使冷料不直接进入型腔及减少毛边的负作用。(8)在保证塑件质量良好的前提下,浇注系统的断面和长度应取最小值,以减小对塑件的占用量,

37、从而减少回收料。6.2 普通浇注系统的设计6.2.1 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与注塑机喷嘴在同一轴心线上。在卧式或立式注塑机用模具中,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主流道的结构形式与注射机喷嘴的连接关系如图6-1所示。图6-1 主流道形状及其注射机喷嘴的关系(简图) 其设计要点如下:(1)主浇道一般设计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一般为=24,内壁表面粗糙度Ra0.8um,以便于浇注系统凝料从其中顺利拔出。(2)为使塑料熔融体完全进入主流道而不溢出,主流道与注塑机喷嘴的对接处应做成球面凹坑,同时为便于凝料的取出,其半径R=r+(12)mm,其小端直径D=d+(0.51)mm。凹坑深度取38mm。图6-2 主流道衬套的

38、结构形式(简图)(3)由于主流道与高温塑料和喷嘴反复接触和碰撞,所以主流道部分常设计成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俗称浇口套),衬套一般选用碳素结构钢。主流道衬套的结构形式如图6-2所示。用螺钉把定位圈与定模板连接,将主流道衬套压住,防止主流道衬套因受熔体的反压力而脱出。主流道衬套与定模板的配合可采用H7/m6或H9/m9。(4)为减少塑料熔融体充模时的压力损失和塑料损耗,应尽量缩短直流道的长度。为减小料流转向时的阻力,主流道的出口端应做成圆角,圆角半径r=0.53mm。主流道的设计尺寸如图6-3:1)主流道上部的长度:取L1=40mm。2)主流道上部小端直径:d1=注塑机喷嘴尺寸+(0.51)mm=

39、4mm+0.5mm=4.5mm 式(6.1)3)主流道上部大端直径:d2=d1+2L主tan/24.5240tan28mm 式(6.2)式中=4。4)主流道球面半径: SR=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12)mm=18mm+2mm=20mm 式(6.3)5)球面配合高度h=3mm。6)主流道下部的长度:L2=40mm7)小端口直径d3=1mm。8)主流道的当量直径为: R主=4.777mm 式(6.4)图6-3 主流道的设计图(简图)6.2.2 分流道的设计由于采用的是一腔一模式的注塑方法,故没有分流道。6.2.3 浇口的设计注射模的浇口形式较多,按照浇口的形状、大小、位置不同的浇口形式也多种多样,

40、其种类大致可以分为:直接浇口、中心浇口、点浇口、侧浇口、潜伏式浇口、护耳形浇口等。这里我采用的是点浇口,它适用于壳、盒类塑件,应用非常广泛。点浇口的优点是:充模速度快,可使塑件外表清晰有光泽;熔体流过点浇口时,由于摩擦阻力,部分能量转换为热能,熔体温度升高,粘度下降,流动性好;冷凝快,缩短了成型周期;可以自动拉断凝料,凝料脱出方便。所以本设计中应用点浇口,其形式和尺寸见图6-3。6.2.4 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通过Pro/E软件绘制主流道凝料,并分析,见图6-4a、b,可知V主=1.74cm3。(a)凝料 (b)分析结果图6-4 凝料与分析结果主流道的体积流量为:q主=(V主+V塑)/t=81

41、.03cm3/s 式(6.5)式中V主表示主流道中的凝料体积;V塑表示塑件的体积;t 表示注射时间,由模流分析中的充填分析知t=1.722s。主流道的剪切速率为:主=3.3q主/(R主3)=781.2s-1 式(6.6)主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为51025103s1,所以主流道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7 成型零部件设计及模架选择注塑模的成型零部件是指构成模具型腔的零件,通常包括型腔(凹模)、型芯(凸模)和成型镶块。按功能划分,成型零部件可分为安装部分和工作部分。安装部分起安装和固定成型零件的作用;工作部分与塑件直接接触,用来成型塑件。成型零部件工作部分和尺寸决定塑件的形状和尺寸。7.1 成型零部件设计

42、7.1.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注进行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时,既要考虑保证获得合格的塑件,又要注意尽量节约贵重的模具材料,以降低模具成本。1.凹模的结构设计凹模也称型腔、凹模型腔,用以形成塑件的外观轮廓。按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局部镶拼式和四壁拼合式四种类型。本设计采用的是整体嵌入式凹模,凹模与模板采用最小间隙配合或过度配合。如图7-1所示。2.凸模的结构设计凸模又称型芯,是用以成型塑件内表面的零部件。通常可以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本设计采用的是整体式,如图7-2所示,模板与底板做成一体的凸模,其优点是结构牢靠、不易变形、塑件无拼缝的溢料痕迹。图7-1 整体嵌入式凹模(简图) 图7-2 整体式凸模(简图)7.1.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本设计中计算成型零件的尺寸采用平均尺寸法。计算中采用的塑件尺寸公差为塑件零件图中标注的公差。1.型腔的工作尺寸计算(1)型腔径向尺寸:LM长=(1+Scp)ls1-x11=(1+1%)250-0.60.2mm=252.38mm 式(7.1)LM宽=(1+Scp)ls2-x22=(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