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紫霄殿.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73011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当山紫霄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武当山紫霄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武当山紫霄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武当山紫霄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武当山紫霄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当山紫霄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当山紫霄殿.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案例分析:武当山紫霄宫,武当山建筑群,中国道教文化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自然相融相生,所以,武当山古建筑群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遂,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 形成了武当道教宫观建筑群独特的建筑文化和美学价值。 武当山建筑群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出于政治原因大肆兴建而成。武当山建筑群是南方最庞大的一组官式建筑群体,是集皇权与神权与一体的道教建筑。,紫霄宫,明代道教宫观,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展旗峰下。建筑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分布有龙虎殿、御碑亭、十方堂、紫霄殿及父母殿。紫霄大殿为其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面阔进深均五间。殿两侧为东宫、西宫,其后

2、为父母殿。,建筑布局,背倚坐山展旗峰,面朝案山赐剑台,远对朝山诸峰,左右又有青龙山、白虎山围护。不仅四面冈峦环绕,宫前还有抱水“玉带河”蜿蜒流过。 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父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紫霄殿,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 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平面

3、,殿身双槽加副阶周匝 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通面阔与通进深之比为1.43:1。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立面,明代建筑立面上斗拱层的高度已急剧减小。即使是七踩、九踩斗拱,占立面总高也不超过15%,多在10%-12%。重檐建筑的副阶檐柱与正身檐柱高度之比通常接近1:1.8-1:1.9,如紫霄宫大殿。,紫霄大殿木结构体系是以檐柱高为大木结构的权衡尺寸,从平面的柱网布局、面阔与进深、屋架的通高等都是用檐柱高为设计模数标准。,剖面,紫霄殿梁架结构采用九檩大木,高宽比摒弃了宋代3:2的断面标准。枋材高宽比在1.8:12.7:1之间。 明代建筑中

4、檐步架深大大超过金、脊二步。明代在檐下大量使用溜金斗拱,加强了檐、金步间的联系,为檐步架深的加大创造了条件。,斗拱,紫霄殿下檐平身科溜金斗拱 溜金斗拱:指斗科后尾与“金桁”相联系的斗拱,后尾杆件特别加长,顺着举架的角度向上斜起秤杆,以承受上一架的金桁。,紫霄宫在额枋上增加了斗,即平身科斗增多,使建筑更加华丽。柱头科斗与梁的节点逐渐取消,梁头割出檩和檩槽直接放置在柱上或插入柱内,梁柱节点更加合理。 虽然明代建筑已取消复杂的内糟斗,上下梁之间也不用驼峰和斗,而改用童柱支撑,柱脚用角背固定。但紫霄大殿完整地保留有内槽斗拱,而上下梁之间却使用童柱。 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镂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 屋脊由六条三彩琉璃飞龙组成,中间有一宝瓶,闪闪发光。因为宝瓶沉重高大,由四根铁索牵制,铁索的另一头系在四个儿童手中。传说,这四个小孩护着宝瓶,无论严寒酷暑和风雨雷电,他们都坚守岗位,确保宝瓶不动摇。因为所在位置比殿里供奉的主神还高,所以叫他们“神上神”。,选地,坐北朝南 交通便利 视野开阔 靠近农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