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286118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8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要3关键词3Abstract31前言41.1问题的提出41.1.1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41.1.2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41.1.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拓展51.2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51.2.1国外研究现状51.2.2国内研究现状62课题研究的意义62.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的发展有重要意义62.1.1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62.1.2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化学教师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72.1.3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促使教师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72.2化学

2、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73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概念的界定83.1课程的概念83.2课程资源的概念83.3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93.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涵义94课程资源的分类与特点94.1课程资源的分类94.2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114.2.1课程资源的特点114.2.2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125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25.1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125.1.1目的性原则135.1.2科学性原则135.1.3开放性原则135.1.4绿色性原则135.1.5个性化原则145.1.6经济性原则145.2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例145.2.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

3、力145.2.1.1 实验室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5.2.1.2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替代品175.2.1.3多设计一些趣味实验和家庭小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185.2.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多媒体资源185.2.2.1图形图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95.2.2.2声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5.2.2.3动画以及视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05.2.3开发化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25.2.4充分挖掘科技和社会新闻,进行STSE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35.2.5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46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和建议256.1拓展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的途径26

4、6.1.1重视化学实验课程资源266.1.2注重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和融合266.1.3推广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拓展交流渠道266.2制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266.2.1教育观念266.2.2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薄弱276.2.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没能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276.3使用多媒体化学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276.3.1多媒体课件要紧扣教学内容,避免内容华而不实276.3.2某些教学目标的实现不能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代替实验操作28结语28参考文献:29致 谢29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XXX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重庆 400715

5、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化学课程资源的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并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对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关键词: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arbon and Carbon Oxides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Che

6、n Jing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resource is still in its introducing stage, mature fruits are rare. based on the existent survey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ollowing topic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7、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 home and abroa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the principl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

8、ation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and tried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of carbon and carbon oxides.Key words: Chemistry;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1前言1.1问题的提出1.1.1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1996年6月我国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9、,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目标主要是改变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改变过多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改变现行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10、利用给地方、学校以及教师极大的自主权,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充分发挥地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作用,使课程适应地区差异、不同学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向前推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1.1.2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有利于化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

11、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

12、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化学课程是化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生的化学基础、兴趣等都存在差异,那么具体采用什么内容去实现这些理念日标,各地、各校有充分的开发空间。地方、学校以及教师只有各显神通,充分开发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化学课程标准。1.1.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促进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拓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以生活问题和社会

13、现象为线索展开讨论,涉及的内容主体相当广泛,既有衣、食、住、行方面的化学素材,又可以与工农业生产和科技进步相关的化学知识(新材料的制造、矿物冶炼、石油加工、化肥生产等),还涉及一系列热点问题中引申的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观问题(健康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都能够促进课程内容的进一步拓展。1.2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上个世纪中期,在课程研究中,人们首先关注到的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来源问题。杜威(John Dewey, 1902)在儿童与课程中提出了教育过程的二个基本因素:学习者、社会和有组织的学科。博比特(F. Bobbin, 1918)受工业分析法的影响,认为“课

14、程发现者首先是对人性和人类事务的分析者”。他利用活动分析法,把人类经验分成一些主要领域,在他那里,课程的来源是可以分析为若干个领域的人类经验。查斯特(W. W. Charters, 1923)通过对人类活动的分析,来探查课程来源,把确定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作为课程编制过程的第一步,并据此提出了弥补学生经验缺陷的课程编制模式。博依德(Boyd H. Bode, 1931)似乎更倾向于杜威的课程哲学观。泰勒(Ralph W. Tyler, 1949)比他们前进了一大步,重视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关注;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但他仍将重点放在了社会来源“当代生活需要”。坦纳夫妇(Dani

15、el Tanner&LaurelN. Tanner, 1975)认为泰勒在课程来源认识上有两点疏忽:一是:忽略了把它们当作有组织的相互联系的来源进行认识的必要,二是:把社会、学习者和有组织的学术知识当作资料的来源时,忽视了它们对教育目标和课程的影响。坦纳夫妇已经察觉到了泰勒在课程来源的研究上的局限,看到了这二者对课程的制约作用,体现了从课程来源研究到课程资源研究的转向。泰勒(1985年)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撰写课程资源条目,从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组织、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表示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问题浮出水面,为我们解释课程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启示。1.2.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笔者通过搜集新一轮国

16、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教育类书籍、杂志以及各类网站,查阅了有关课程资源的资料,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方面的著作文章较为匮乏。作为书中一个章节,有少数著作谈到了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如: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中第六部分“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第七章“课程资源”、刘旭东等主编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论文寥寥数篇,如吴刚平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徐继存的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专门全面论述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章没有,只查到林长春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刊第

17、二期发表一篇论文论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及其开发策略,这是从实验方面来谈课程资源。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谈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界对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充分,与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很滞后,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现有研究领域中可以看到,化学课程资源开发重视图书馆、社区资源、教材编写等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课程资源。尽管这些资源在化学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涵盖化学课程资源的全部,一些很重要但尚未被人们重视的课程资源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管理等资源有待开发与利用。2课题研究的意义2.1化

18、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教师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1.1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化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彻底改变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要全面地改变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这种改变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垄断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借助拥有的知识,在学生面前是权威,居高临下,一切由他说了算。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超出化学教师的专业领域,或成为化学教师平时不关心不留意的问题。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己失去专业知识方面优势。课程资源选择的广泛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许多问题超出了课堂教

19、学、教材、教学参考书的范围。教师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也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垄断,会直接改变现在的师生关系,教师优越感可能会丧失,教师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会暴露无遗。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宽了知识传播的途径、渠道,使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交融,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挑战,迫使教师重新评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不断推动自己的专业成长。2.1.2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化学教师教育认识水平的提高专业的自觉和理性是影响工作成效最基本的因素。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直接决定教师职业目标和理想的实现。正因为如此,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主观意识领域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师对职业的认识是在教师和教育活动之间相互

20、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它不仅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工作条件和要求的感受方式,而且也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方式。在化学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去认识化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认识化学课程资源的种类、分布,去认识课程资源开发与实现课程目标的关系,设计开发的程序和方式,估计开发所产生的效果。这些思维过程是一种对教育和教学的重新认识过程。这一过程为教师提供了组织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有助于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也为教师提供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过程和学习过程,教师因此也获得了一种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观念和价值体系,不断提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水平。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有助于培养教师开放的思

21、维和意识,使自己从资源的无意识状态向全面认识和积极开发转变。2.1.3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促使教师角色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教师的传统角色主要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供应者,闻道在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也是学生其他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教科书的讲授者,讲授也是他们的主要工作方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中,教师将与学生一道获取知识,转变角色形象。教师将不仅成为学生知识的提供者,也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合作者和组织者。教师将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也将转变为一个学习者,更重要的是将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各种化学资源引入课程,特别是各种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和远程教学设备进入课程,将极大地改

22、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对于化学课程来讲,教师将不再只是教科书的被动讲授者、课程目标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从化学课程边缘走入课程中心,成为课程目标和标准的制定者、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将主动、积极地参与课程的全过程,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各个环节,实现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2.2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普通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价值。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它以其生动、活泼形象和学生能够亲

23、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保证,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达成了有意义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分,学生应创造性的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服务。3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相关概念的界定3.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简单地说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进入20世纪70年代,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呈现出六个趋势:(一)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二)从强调目标、计

24、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三)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五)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六)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3.2课程资源的概念目前课程资源的概念土要有六种提法,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是这样论述的: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在该书论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所采用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即形成课

25、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徐继存等对课程资源的定义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即是知识、信息、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范蔚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含义。课程资源必须有利于学生发展、富有教育价值,这点是其最基本的属性。可以说只要我们去开发,一切事物都具有成为课程资源的潜在价值。3.3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化学课程资源,是课程资

26、源的一种,是指那些进入化学课程,与化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课程资源的总和。化学课程资源既符合课程资源的一般定义,也具有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如开放性,探究性,亲和性,学科性等。3.4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涵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在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围绕课程培养目标,挖掘出新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要素,并把新课程资源和传统课程资源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教学,真正为学校教育服务。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上就是充分挖掘

27、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把新课程资源和传统课程资源恰如其分地运用于教学,真正为学校教育服务。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进一步的开发。4课程资源的分类与特点4.1课程资源的分类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众多的化学课程资源,我们有必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区分和归类。所谓课程资源的分类,就是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特点,将它们区分开来、进行归类,以便更好的认识、开发与利用它们。化学课程资源具有课程资源的一般属性,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可以借鉴课程资源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

28、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表1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特点及示例分类标准课程资源类型特点示例按功能特点素材性课程资源化学课程直接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化学课程直接来源,但却制约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人力、财力、物力、场地、设备、时间、设施和环境校内课程资源实现课程

29、目标按空间分布不同校内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师、信息中心、教师群体、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校外课程资源具有补充性、拓展性,家庭、社区、科研所、工厂等按呈现方式文字课程资源容易获得教材、参考书、期刊等实物课程资源直观、具体实验室、标本、仪器、模型、挂图等活动课程资源潜在性教师言语、体态、班级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师生关系等信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网络、软件按存在方式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活动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隐性课程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学校和社会

30、风气、师生关系、家庭气氛等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分类不是绝对的。事实上课程资源并无明显的界限,它们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时,也无需明确区分开来。相反,综合利用各种各类课程资源更加有利于课程活动的开展。化学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化学学科的特点,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突出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体现化学学科的特性。4.2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4.2.1课程资源的特点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开发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并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认识课程资源的特点,有助于正确理解课程资源,有助于课程

31、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它具有课程资源的一般属性,具体表现为:(1)潜在性。课程资源同其它一切功能性资源一样,开论其存在形态,结构,还是其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即它并不是现实的课程要素和条件,必须课程实施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加以赋值,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成分和相关条件,发挥课程作用和相关价值。(2)不确定性。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完全是以资源本身的质的规定性来分类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课程资源则与他们不同。课程资源是客观社会资源经过主体意义筛选后的、具有主观与客观特点的资源,其涉及范围广,不但有物质层面,而且有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课程资源根

32、据主体需要而人为命定,是课程资源与一切自然资源的最大区别,同时也就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3)多样性。首先课程资源的客观状态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也各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待具有差异性,其认定的课程资源也各具特色,由于学校层次,规模,传统以及教师素质和办学水平不同,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亦不同;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经历不同,要供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必然千差万别。其次,课程资源人为命定的结果是多样的,不同主体,各自存在不同的人生经历,学识水平及教育观,课程观等,势必导致对

33、课程资源筛选和评价的不同,从而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多样性。再次,课程资源的功能具有多样性。(4)动态性。首先一个地区的课程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总有一定的限度,但这个限度又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即人为命定的不确定性;其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及内容不同,其本身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再次,课程资源是一个与社会资源系统,人的主观价值系统和开发条件等动态系统相适应的子系统,因而不同主体在不同情景下可能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不同的。4.2.2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化学课程资源不但具有课程资源的一般属性,还具有化学学科的特有属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开放性。化学课程资源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密

34、切相关,因而具有更为广泛的外延。资源的内容以化学学科为中心,向社会、生活、科研前沿发散。资源的信息通过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渠道向学生开放。学生在自动探究的活动中能够获取各种信息,以保证探究顺利进行。 (2)探究性。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课程资源作为化学课程的来源和支持条件,必然具备化学学科的一大特色探究性。 (3)亲和性。化学课程资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化学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以探究、实验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35、学科性。化学课程资源是为化学课程的实施服务的,化学课程资源必然与化学学科相联系。例如,化学实验室、药品和仪器、化工厂和化学科研院所、化学化工类期刊和图书资料等,这些都是化学学科特有的。 (5)综合性。化学学科提倡STSE教育理念,化学课程资源要反映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反映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环境等方面的联系。例如,生物化学、医学化学的产生就是化学课程资源综合性的体现。将化学课程资源的一般属性和特有属性结合起来理解和考察,对于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具有积极意义。5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5.1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随意而行的,需要遵循一

36、定的原则,从而根据原则更好地审视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得当。基于课程资源的特点和多样化的类型,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5.1.1目的性原则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首先要遵守目的性原则,切忌化学资源开发的盲目性。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求工作者要有眼光。在开发化学资源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化学的发展方向,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进行开发,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给我们正常的教学带来混乱。在使用化学资源包时,也要全面考虑化学资源的有效性,注意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使我们已有的化学资源和开发的化学资源能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资源包在教学中的功能。5.1.2科学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7、,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一方面,课程资源特别是那些涉及客观知识的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注意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打破对于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课程资源的迷信,不能把教科书之类的课程资源当作“圣经”来对待我们甚至要培养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质疑精神。比如,长期以来,课程资源的选择往往是只习惯于用是否对我们有利来衡量它们的价值,而不是把讲事实的真为和可靠性放在首位。于是,表面上对我们有利的信息被广泛重视,甚至一再夸大;反之,则讳莫如深,不闻不问而评价是否有利的标准并不科学,也不讲究实效,以致常常适得其反像“太空见长城”这样的谬误在教科书中的流传及其引起的争议,就应该引起人们多方面的反思。5.1

38、.3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有益于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指无论以什么类型,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只要不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应该是开发和利用的对象;空间的开放性,指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途径的开放性,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局限于某一途径或方式,而应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并且能够尽可能地协调配合使用。此外,根据这一原则还可建立开发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在实验室中进行设计,操作和思考。5.

39、1.4绿色性原则 化学在保证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强化学工业的竞争力方面均起着关键作用。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使我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受益匪浅,让我们更高质量地享受生活。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给人类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讨厌的烟尘、难以处置的废物和各种各样的毒物等,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伤害着我们的地球。我国一直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化学课程资源时必须遵循绿色性原则,降低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负方面影响,在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既然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1.5个性化原则尽管课程资源可

40、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是相对于不同的地区、学校和教师,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还是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展示教师风采,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突出个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而且有可能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流于机械主义和形式主义,个性化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5.1.6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支的经济性,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佳效果,尽可能开发和利用那些不需要多少经费开支的课

41、程资源,不应借口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而大兴土木,不计高昂的经济代价;时间的经济性,指应尽可能开发和利用那些对当前教育教学有显著意义的课程资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条件或时机,否则就会影响课程的实施;空间的经济性,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地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校内有的不求诸校外,本地有的不求诸于外地;学习的经济性,指尽可能开发和利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如果引入到教学活动资源晦涩难懂,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5.2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例5.2.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5.2.1.1 实验室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

42、学科,实验使化学这门学科变得丰富多彩, 实验室是最重要的化学课程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化学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学生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体。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和理解、巩固化学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科学探究

43、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以实验探究为主的科学探究能力训练对于转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与教的方式,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二 二氧化制取的研究及课题三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都可以安排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开展实验探究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设计适当的课堂探究活动报告如课堂探究活动报告课题名称:_一、实验药品的选择编号实验药品实验现象1碳酸钠+稀盐酸2石灰石+稀盐酸

44、4碳酸钠+稀硫酸5石灰石+稀硫酸根据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你准备选择何种原料来制备,以及选择理由_。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_。二、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可供选择的仪器(也可另选或自制仪器)三、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画出你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图(可自选实验用品)四、收集装置的选择画出你准备组装的实验装置图(含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五、实验操作方法和步骤(别忘了气密性检验哦!)六、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氧气你在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和建议:_。通过本课题的探究活动你有哪些收获:_。中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可能会产生盲目感,课堂探究活动报告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消除探究活动中的盲目性,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可贵的化学课程资源。5.2.1.2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替代品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替代品有利于解决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短缺的问题,易实现人手一套,这是克服目前中学化学实验的动手率低,教师黑板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等弊病的有效途径。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替代品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