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05243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0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讲孟子研读导论孟子人其书与相关研究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8/10,1,鄭州大學嵩陽書院人文科學實驗班(國學方向)10級本科生研讀課程(2012年2月-2012年6月),第一講:孟子研讀導論 孟子其人其書與相關研究 主講人:張永超 博士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哲學系 2012年2月24日北5-204教室,2019/8/10,2,齊人與妻妾,4.61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

2、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施,音迤,又音易。墦,音燔。施施,如字。章首當有孟子曰字,闕文也。良人,夫也。饜,飽也。顯者,富貴人也。施,邪施而行,不使良人知也。墦,塚也。顧,望也。訕,怨詈也。施施,喜悅自得之貌。,2019/8/10,3,求富貴利達者妻妾不相泣者幾希矣,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 孟子言自君子而觀,今之求富貴者,皆若此人耳。使其妻妾見之,不羞而泣者少矣,言可羞之甚也。趙氏曰:言今之求富貴者,皆以枉曲之道,昏夜乞哀以求之,而以驕人於白日,與斯人何以異哉?

3、 離婁下第六十一章,斜體為朱子之註釋,2019/8/10,4,第一講提綱:,一、孟子其人 二、孟子其書 三、關於孟子的研究與註解 四、本课程授课與考核方式;教材与参考书目推薦,2019/8/10,5,一、孟子其人其書:孟子傳論,史記列傳曰:孟軻, 趙氏曰:孟子,魯公族孟孫之後。漢書注云:字子車。一說:字子輿。騶人也,騶亦作鄒,本邾國也。受業子思之門人。子思,孔子之孫,名急。索隱云:王劭以人為衍字。而趙氏注及孔叢子等書亦皆云:孟子親受業於子思。未知是否?道既通,趙氏曰:孟子通五經,尤長於詩書。程子曰:孟子曰: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聖之時者也。故知易者莫如孟子。又曰:

4、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又曰:春秋無義戰。又曰:春秋天子之事,故知春秋者莫如孟子。尹氏曰:以此而言,則趙氏謂孟子長於詩書而已,豈知孟子者哉?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2019/8/10,6,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按史記:梁惠王之三十五年乙酉,孟子始至梁。其後二十三年,當齊愍王之十年丁未,齊人伐燕,而孟子在齊。故古史謂孟子先事齊宣王后乃見梁惠王、襄王、齊愍王。獨孟子以伐燕為宣王時事,與史記、荀子等書皆不合。而通鑒以伐燕之歲,為宣王十九年,則是孟子先游梁而後至齊見宣王矣。然考異亦無他據,又未知孰是也。當是之時,秦用商鞅,楚魏用吳起,齊用孫子、田忌

5、。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趙氏曰:凡二百六十一章,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韓子曰:孟軻之書,非軻自著。軻既沒,其徒萬章、公孫丑相與記軻所言焉耳。愚按:二說不同,史記近是。 注:上引自朱子孟子集注孟子序說,2019/8/10,7,羅根澤:孟子傳論,(一)孟子名字及家世 孟子名柯,字則未聞。其先蓋魯孟孫之後,不知何世,徙居邹國。父諱母氏,無可稽考;惟聞“三歲而孤”,則不然也。,2019/8/10,8,(二)孟子生卒年月,生卒年月,史傳不載,稽古之士,群焉搜討。或謂生於周定王三十一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或

6、謂生於周烈王四年,卒年與前說同。或謂生於周定王三十七年,卒年仍同前說。或謂生於安王初年,卒於赧王初年。或謂生於安王十七年。卒於赧王十三年。或謂生於安王二十六年,卒於赧王二十三年。或謂生於安王二十年前,卒於赧王二十年後。或謂生於安王十七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2019/8/10,9,羌無古證,終屬臆測,確定年月,實不可能。 約略言之,蓋生於烈王初年,卒於赧王二三十年,當西曆紀元前三百七十年左右,至二白九十年左右之間。 上距孔子之卒,約及百年。下與荀子並世幾二十年。,2019/8/10,10,(三)所處環境:戰國社會急劇簸荡,孔門弟子,固皆殂喪,子思之徒,亦已物故。儒教道術,蓋衰微矣。楊朱墨翟之流

7、,其身雖死,其學徒充斥天下,奔走號呼,宣靡一世。 兼之列國並峙,需材孔亟,貴族閥閱之階級亦破,言論自由之趨勢已成,姬周數百年右文之所蘊蓄,戰國社會急劇變遷之所簸蕩,九流十家,繼軌並作。,2019/8/10,11,九流十家,繼軌並作,其在墨家,則禽滑厘之等倡其兼愛之義。 而法家商鞅輩,著其富國強兵之言。 兵家孫子吳起者流,進其戰勝攻取之策。 道家,則莊周倡言自然。 農家,則許行力主並耕。 而告子謂性無善惡,仁內義外。 宋子言見侮不辱,尚利弭爭。 此外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卓然成一家之說者,不可勝數。,2019/8/10,12,蘇秦張儀之徒嘩世惑眾助長禍亂,而蘇秦張儀公孫衍淳於幾之徒,复逞其捭闔飛箝

8、之術,縱橫短長之技,嘩世惑眾助長禍亂。 一時諸國君相,又多急功好利之人。內之,聚斂民財,以供無餍之欲。外之,互相侵伐,置塗炭人民於不顧。,2019/8/10,13,以云學術,固極發達;以云世風,則喪亂幾矣,士庶黎民,則一以異說並起,道德之標準律亡,不足以一道同風,而足以增其敢於為惡之氣;一以社會劇變,生活之基礎動搖,不足以敦品勵行,而足以逼其至於寡廉鮮恥一途,士無定主,民無恆心,尚權詐而賤篤誠,趨淫泆而卑質樸。 以云學術,固極發達;以云世風,則喪亂幾矣。,2019/8/10,14,(四)學術傳承:受儒家之業,習孔氏之書,孟子之幼,靡得詳焉。及稍長,從學於子思門人。受儒家之業,習孔氏之書。以當世

9、之人,無足師效,尚友古聖,欲學孔子。 其志大,其取則遠,故能矗立於戰國帥亂之世,俗愈卑而己愈高,眾愈污而己愈潔,出處進退辭受取予之間,峻立防閒。 嘗曰:“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蓋自道也。,2019/8/10,15,(五)學說要旨:植基性善,而以仁義為歸宿,孟子之學,植基性善,而以仁義為歸宿。 仁者何?孟子自釋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鄭康成之釋曰:“仁讀如相人偶之仁,”“人也,施以人恩也。” 然則仁之義無他,人與人相偶相親之道也。 及其倡行,則每輔之以義理禮智。,2019/8/10,16,(六)孔

10、孟之異,義者,裁制事物之宜;理者,條分縷析使不爽;禮以節文,智以察理,皆所以導人於仁也。孔子罕言性,孟子則倡言性善;孔子止言仁,孟子則兼言理義。 此固由於二聖之思想,微有不同。亦以孔子之時,時未大亂,人未盡澆,誘導使仁,即能收效於一二。,2019/8/10,17,孔孟相異之原因,及乎孟子,喪亂已極,人心益詐,純恃誘導,不克有功,故不得不輔之以含有限制性之理義;言如此則可,背如此則非,嚴厲督責,使之漸趨於仁焉。世人謂孟子並重仁義,其實不然。 即其言性善,亦怵於戰國人士之喪心病狂,姦險惡狠,倡言性善,冀以喚起其良心,而依仁蹈義耳。,2019/8/10,18,孔孟相異之原因,乃至孔子惟不攻異端,孟子

11、則大辟邪說,孔子且欲無言,孟子則嘵嘵爭辯;亦因孔子之時,異端尚未大熾,孟子之時,則群說杂出,欲昌己道,必辟邪說,所謂“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污民充塞仁義”者也。 後儒不察先哲所處之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而妄以此判其優劣。孟不及孔,固無待言,而以此為標準,則殊大謬。甚矣!不知其世,不可遽論其人也。 引自羅根澤:孟子傳論,第3-54頁,2019/8/10,19,二、孟子其書,孟子七篇,約三萬五千字,總計二百六十一章(亦有二百六十章)之說 作者,大約由弟子記述,孟子過目 有外四篇之說,已被考證為偽作 孟子七篇順序安排可參見趙岐孟子篇叙,2019/8/10,20,三、關於孟子的研究與註解,焦

12、循:孟子正義 戴震:孟子字義疏證 朱子:孟子集注 趙岐:孟子章句 鄧秉元:孟子章句講疏 楊伯峻、金良年、史次耘、方勇等孟子譯註,2019/8/10,21,本講主要參引文獻:,1、羅根澤:孟子傳論,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2、朱子:孟子集注 3、王緇塵講述:孟子讀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 4、蒙培元:蒙培元講孟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徐洪興: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2019/8/10,22,問題與思考:,1、對於羅根澤先生說孔孟之異在於“時”之不同,你是否同意?有何看法? 2、對孟子之生平時事古今學界有著極繁雜之考證,你對此為學方式有何看法? 3、你為什麼要讀孟子?,2019/8/10,23,四、本课程授课與考核方式; 教材与参考书目推薦,(一)授課方式 初步擬定逐章誦讀,簡易者速過,義理深邃者細究;每人負責三章,集體領讀,隨後闡明其意,老師引導,學生辯難、討論。 (二)考核方式 1、平時考核:討論、辯難、作業(約40%) 2、期末考核:論文或筆試(60%左右),2019/8/10,24,(三)參考教材與書目推薦,1、教材 楊伯峻:孟子譯註(或金良年、方勇先生的譯註均可) 2、拓展閱讀 趙岐:孟子章句 朱子:孟子集注 焦循:孟子正義等,2019/8/10,25,第一講結束 謝謝諸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