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20243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0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吕苏梅,1.(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了解)影响因素 3.(熟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4.(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变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智力的变化 随着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减退,大脑的萎缩和实践活动的减少,智力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般来说,液态智力显著下降,而晶态智力下降不明显。 2.记忆的变化 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降,短时记忆较为困难,机械记忆力下降,无意记忆变差;但老年人的理解记忆很好,有意记忆也有优势。,3.思维的变化 由于老人的记忆力衰退,无论在概念学习,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方面都有影响,而且个体差异大。

2、 4.人格的变化 由于生物学老化,老年人脑功能减退,与社会交往减少,社会家庭及长期的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老人变得保持性和保守型的加强,情感深厚容易怀旧,自我,返童,多忧多虑多疑多计,喜静,迟钝,不服老,有末日感。,5.情感意志与情绪的变化 老年人的情感变化也因人而异,但情绪存在着共同点:比较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情绪体验比较强烈且持久,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情感脆弱,情绪易波动。 对事情比较胆怯,容易担心,唯恐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尤其缺乏安全感的老年人,对许多事都担忧,也容易患上忧郁和焦虑。,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2.社会地位的变化 3.家庭人际关系 4.营养状况 5.体

3、力或脑力过劳 6.疾病,1.孤独,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孤独感在老年人中常见。我国上海一项调查发现。60-70岁的人中有孤独感的占1,80岁以上的占60%左右。美国医学家詹姆斯等对老年人进行长达14年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独隐居者得病的机会为正常人的1.6倍,死亡的可能性是爱交往的2倍。,原因 (1)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2)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 (3)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 (4)性格孤僻 (5)丧偶,表现 单调乏味,惆怅不安,孤寂,悲凉,空虚和忧伤,情感淡漠,懒动,对外界变化漠不关心,冷漠多疑,抑郁,缺少

4、生活的乐趣,在行动上表现为孤立,动作迟缓,在生理上反应为食欲不好,睡眠不好,易疲倦等。有数据统计表明:所有精神疾患的老年人中,由于孤独闭塞而导致的比例高达67%。,2.焦虑,焦虑是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 可能的原因(1)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2)疑病性神经症;(3)各种应激事件;(4)某些疾病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表现 对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苦的内心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1)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不明原因的惊慌,紧张不安,坐卧不安,常伴有潮热,大汗,心悸,

5、气促,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尿频尿急等。 (2)慢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经常提心吊胆,比较敏感,容易激怒,易于他人发生冲突。,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它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量表之一,包括14个项目,分为精神性和躯体性两大类,各由7个条目组成。,HAMA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0)为无症状;(1)轻;(2)中等;(3)重;(4)极重。,1焦虑心境:担心、担忧,感到有最坏的事情将要发生,容易激惹。 2紧张:紧张感、易疲劳、不能放松,情绪反应,易哭、颤抖、感到不安。 3害怕

6、:害怕黑暗、陌生人、一人独处、动物、乘车或旅行及人多的场合。 4失眠:难以入睡、易醒、睡得不深、多梦、梦魇、夜惊、醒后感疲倦。 5认知功能:或称记忆、注意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差。 6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忧郁、早醒、昼重夜轻。 7肌肉系统症状:肌肉酸痛、活动不灵活、肌肉抽动、肢体抽动、牙齿打颤、声音发抖。,8感觉系统症状:视物模糊、发冷发热、软弱无力感、浑身刺痛。 9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动过速、心悸、胸痛、血管跳动感、昏倒感、心博脱漏。 10呼吸系统症状:胸闷、窒息感、叹息、呼吸困难。 11胃肠道症状主:吞咽困难、嗳气、消化不良(进食后腹痛、胃部烧灼痛、腹胀、恶心、胃部

7、饱感)、肠鸣、腹泻、体重减轻、便秘。 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尿意频数、尿急、停经、性冷淡、过早射精、勃起不能、阳萎。 13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易起“鸡起疙瘩”、紧张性头痛、毛发竖起。 14会谈时行为表现:(1)一般表现:紧张、不能松弛、忐忑不安、咬手指、紧紧握拳、摸弄手帕、面肌抽动、不停顿足、手发抖、皱眉、表情僵硬、肌张力高、叹息样呼吸、面色苍白;(2)生理表现:吞咽、打呃、安静时心率快、呼吸快(20次/分以上)、腱反射亢进、震颤、瞳孔放大、眼睑跳动、易出汗、眼球突出。,3.抑郁,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状态,只是作为病理性情绪,当抑郁持续两周以上,表现符合心理疾病诊断统计

8、手册第四版的诊断标准则为抑郁症。 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常伴有认知障碍,如无价值感,无助感,绝望感,自杀观念,意志减退,精神运动迟滞及各种躯体症状和生理功能障碍。,原因 (1)增龄引起的生理,心理功能退化 (2)慢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与躯体功能障碍和因病致残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 (3)较多的应激事件(离退休,丧偶,经济窘迫,家庭关系不和) (4)低血压症 (5)孤独 (6)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老年人抑郁表现特点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表现形式,常申诉的是睡眠不好,胃口不佳,便秘等。 抑郁在精神和躯体方面有多种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表现:

9、 (1)长期存在抑郁心境,无精打采,郁郁寡欢,兴趣下降,自觉孤独,悲观绝望 (2)感到思维迟钝,注意力下降,思考问题困难,主动言语减少,无端丑化和否定自己,甚至有厌世观念 (3)行为减少,睡眠障碍,身体不适,紧张及愁眉苦脸,对生活失去乐趣,活着没意思,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 GDS),老年人躯体主诉多,而其中许多躯体主诉在老年阶段属于正常,却被误诊为抑郁症。Brink等人于1982年创制该表,专门用于老年人抑郁的筛查,该表共30个条目,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活动减少,易激惹,退缩痛苦的想法,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消极评分。受试者根据最近一周来的

10、感受回答。,1.你对生活基本上满意吗? 2.你是否已放弃了许多活动和兴趣? 3.你是否觉得生活空虚? 4.你是否常感到厌倦? 5.你觉得未来有希望吗? 6.你是否因为脑子里有一些想法摆脱不掉而烦恼? 7.你是否大部分时间精力充沛? 8.你是否害怕会有不幸的事落在你的头上? 9.你是否大部分时间感到幸福? 10.你是否常感到孤立无援? 11.你是否经常作立不安,心烦意乱? 12.你是否希望呆在家里而不愿去做些新鲜的事? 13.你是否常常担心将来? 14.你是否觉得记忆力比以前差? 15.你觉得现在活得很惬意吗?,16.你是否常感到心情沉重? 17.你是否觉得象现在这样活着毫无意义? 18. 你是

11、否总为过去的事烦恼? 19.你觉得生活很令人兴奋吗? 20.你开始一件新的工作很困难吗? 21.你觉得生活充满活力吗? 22.你是否觉得你的处境已毫无希望? 23.你是否觉得大多数人比你强得多? 24.你是否常为些小事伤心? 25.你是否常觉得想哭? 26.你集中精力有困难吗? 27.你早晨起来很快活吗? 28.你希望避开聚会吗? 29.你做决定很容易吗? 30.你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晰吗?,4.离退休综合症,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

12、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离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变动,由此,当事者在生活内容、生活节奏、社会地位、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由于适应不了环境的突然改变,而出现情绪上的消沉和偏离常态的行为,甚至引起疾病,就谓“离退休综合征“。,5.空巢综合症,空巢综合症,老年人由于脱离工作,子女长大成人并已相继独立成家,出现“人去楼空”的情境,故常带有孤独、抑郁心境,称作“空巢综合征”。空巢家庭的老年人产生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尤其是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加重。,在天津,每两个有老年人的家庭中就有1个是空巢家庭,而上海和北京每3个有老年人的家庭中就有1个是空巢家庭

13、,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预计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城市核心城区的老人中,空巢率高达70%;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老龄化趋势下的农村养老问题也已经显现。不少空巢老人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不少人心情沮丧、郁闷、孤寂,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解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14、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国外专家制定的10条标准 有充分的安全感; 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当的估计; 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理想 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能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不违背集体意识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在不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二)我国心理学专家许淑莲教授概括为5条 热爱生活和工作;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 性格开朗,通情达理; 人际关系适应强。,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1.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15、正确认识衰老和对待疾病,采取适当的求医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通达。 2.鼓励老年人勤用脑,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可以看看书报电视网络,及时获得新知识,紧随社会的发展脚步。,3.指导老年人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 (1)为退休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以实现“平稳过渡”:认识与适应离退休后的社会角色转变,“长江后浪推前浪”,正确看待这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退休之前积极做好生活上的安排,经济上的收支。,(2)为退休做好行动上的准备,建立第二生活模式:根据自己的体力精力,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安排好自己的活动时间,或设计一份轻松的工作,使自己退而不闲。 (3)避免因退休而产生的消极不

16、良情绪:刚刚退休下来,不妨多与亲朋好友来往,将自己心中的郁闷、苦恼通过交谈等方式进行宣泄,及时消除和转化不良情绪,求得心理上的平衡。,4.空巢综合症的防护 (1)子女必须从内心关心父母,充分认识到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可能遭遇的危机。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最好不要太远;身在异地,与父母天各一方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尽量常回家看看老人,或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交流感情。丧偶的老年人独自生活,感到寂寞,子女照顾也非长久,别人都替代不了老伴的照顾,子女应该支持老人的求偶需求。,(2)目前日本很多地方都实行“老小共处,互相学习”的敬老方式。小学校或幼儿园都与当地老人

17、建立了联系,定期互访,邀请老人到小学参加活动,让他们讲过去的事情,讲从前没有电子游戏机的时候玩些什么。有的学校还将空置的教室开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让老人在孩子们的读书声和喧闹声中感受活力。此外,日本有一项慈善活动是陪老人说话。志愿者上门陪老人说话,也有通过电话问候老人的。不少志愿者表示与老人聊天能听到很多过去有趣的事情,能感受老人们的人生经验,对自己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5.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1)面对“代沟”,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2)促进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的情感沟通。 (3)支持丧偶老人再婚 6.注重日常生活的心理保健 (1)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坚持适量运动,7.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1)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 (2)尽快完善相关立法 8.心理咨询和心理理疗,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