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322420 上传时间:2019-08-1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_以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为例毕业论文.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金融业的主体。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不良贷款的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一问题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中的主要隐患,基于国有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地位,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引起了金融界的高度重视。中国银行徐州分行是江苏省总行的二级分行,其不良贷款整体状况良好,每年均可达到人行的最低要求底线。在逐步建立的一套比较完善的不良贷款防范体系下,不良贷款的数量有明显减少,使得徐州分行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贷款投放的手段和方法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以及对于有些即将成为不良贷款的项目还不

2、能够有效地及时遏止。不论是国内外,对不良贷款问题都有过不同层次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针对我所实习的徐州分行,我认为就不良贷款问题,徐州分行还是有需要做出进一步研究。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突出的实践参考价值,可以使分行在不良贷款问题上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判断。因此,本文就针对徐州分行的不良贷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调研收集的大量数据资料,总结了中国银行徐州分行不良资产的特殊成因,并与已采取的对策作对比,从而整理出对徐州分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对策研究成果,同时提出针对徐州分行实际情况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我所学的知识结合实际数据理论,对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

3、。关键词:徐州分行 ;不良贷款 ;风险管理 ;成因 ;对策ABSTRACTFinance is the core of modern economy, commercial bank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ith the opening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non-performing assets has become bound our financial system and economic health deve

4、lopment block.The dangers of bad loans is beyond doubt, this issue has become a major hidden dangers of the Chinese ban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state-owned Banks non-performing loans problem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5、the financial community.The bank of China branches in jiangsu province of xuzhou is spilling primary branch, its bad loans overall good condition, every year may achieve a minimum requirement of the bottom line. In a set of gradually establish a more perfect bad loans under guard system, the number

6、of bad loans have significantly reduced, make xuzhou branch of anti-risk ability has improved. But in practice, the loan on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and will become the bad loans for the project is not able to effectively combat in tim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roblem

7、of bad loans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obvious, but for I practise xuzhou branch, I think its bad loan problems, xuzhou branch or need further analysis. This not onl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outstanding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can mak

8、e the branch in bad loans on the problem can be made more targeted judgment.Therefore, this article is to xuzhou branch of bad loans were thoroughly stud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 a large number of data in material, summarized the bad assets of xuzhou branch bank of China special cause

9、s, and has taken countermeasures and contrast, thus sort out to xuzhou branch bad loans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s forward to xuzhou branc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specific Suggestions. Hope I can make my knowledge with actual data theory, xuzhou branch of ba

10、d loans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Keywords: xuzhou branch ;non-performing loans ;risk management ; causes ; countermeasures目 录1 绪论1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1选题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国内外对不良贷款的研究31.2.1国外对不良贷款的研究31.2.2国内对不良贷款的研究4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与成因52.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产生的理论分析52.1.1信用论52.1.2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理论62.1.3银行行

11、为理论62.1.4信贷市场分割理论72.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72.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92.4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对策回顾103 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103.1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工作介绍103.1.1中行徐州分行简介103.1.2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概况113.2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123.2.1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分类标准123.2.2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资产分析133.2.3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趋势分析154 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174.1宏观方面174.1.1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经济起伏剧烈174.1.2金融监管乏力1

12、84.1.3社会信用环境有待提高,企业故意逃避还款184.2微观方面194.2.1高风险行业集中194.2.2中行徐州分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204.2.3中行徐州分行贷后管理制度的不足,信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204.2.4中行徐州分行处置不良贷款手段的不足之处215 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管理方法与对策215.1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管理模式215.2针对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问题的主要对策分析225.2.1中行徐州分行贷款的优劣势分析225.2.2中行徐州分行的相关对策建议236 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展望与思考256.1不良贷款对中行徐州分行的影响256.2对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思考26结 论

13、28参考文献29英文原文31中文译文36致 谢401 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化、多元化,金融风险的传导日趋紧密,而不良贷款问题一直备受金融界的关注。不良贷款一般是指那些不能按期归还的贷款,尤其包括那些贷款虽未到期,可仍存在着潜在风险的那部分贷款。不良贷款是具有两面性的。从内部关系上看,不良贷款体现的是贷款人对信贷资金的运用和管理的关系,从外部关系上看,不良贷款体现的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关系。不良贷款的本质是债务人或借款人对债权人利益的侵蚀和损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

14、开始显露,90年代日益突出。我国财政部于1988年颁布了关于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暂行规定,首次明确的呆账的涵义,不良贷款问题逐渐被关注。八九十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业敲响了警钟,于是国家在1999年成立的华融、信达、长城、东方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宏观层面上开始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采取由资产管理公司实施专业化集中处置。在微观层面上,主要依靠银行自身力量进行自主化解。经过剥离和自主化解,初步解决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主要矛盾,取得了相当成效和阶段性成果。银监会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831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

15、率为1.49%。较之年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大规模政策性不良贷款剥离初步化解了困扰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在谋求不良贷款再度大规模发生和消除潜在不良贷款隐患,增强其核心竞争力是现阶段各项工作的重点。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贷款与政府行政性干预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它承担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大部分经济成本。面对巨额不良贷款存量,政府已经通过划拨、核销、注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处置不良贷款,尽量减轻国有商业银行的负担,效果还是比较显著。但在新形势下,如何预防新增不良贷款成为当前急需重视的问题。不良贷款问题是世界银行业的一个共同难题。这一问题尤其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问题,

16、解决不好,会影响到经济与政治的稳定。为了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1.1.2研究意义在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加上商业化后各银行在利益驱动下贷款极其膨胀,使得我国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我国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危机的硝烟还未完全殆尽,在这一特定时期,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越来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羁绊。深入这一问题,探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正是选择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要动因。正确处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不但有利于解决银行、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理顺三者之间的关

17、系,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因此,该论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良贷款问题不仅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银行倒闭,更可能诱发金融危机,给全社会带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自1980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都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4%。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银行不良贷款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41起,其中因金融不良资产引起的有24起,占59%。表1.1 各国不良贷款发生情况国家时间程度不良贷款情况芬兰1991-1994危机1992年不良贷款损失率13%意大利1990-1995严重1

18、995年不良贷款率到10%丹麦1987-1992严重累积贷款损失占贷款额的9%墨西哥1984-1996危机1999年不良贷款率达到12%智利1981-1984危机1983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9%玻利维亚1986-1987严重不良贷款率达30%冈比亚1985-1992严重不良贷款率为10%贝宁1988危机1988年末不良贷款率达到78%日本1992-1996严重1996年不良贷款占GDP的8%泰国1983-1987危机1987年不良贷款率达15%菲律宾1981-1987危机1986年不良贷款率达到8.9%法国1991-1995危机1986年不良贷款率达13%注:资料来源于李扬等,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19、理论、技术和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对外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里,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诸多层次的矛盾与问题也已经逐渐显露,尤其是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对贷款极其谨慎小心,甚至在某些地区和行业出现“惜贷”的现象,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可归咎于不良贷款过多,导致银行放贷信心不足和贷款能力下降。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待不良贷款应有清醒的认识:当不良贷款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运营困难,加剧银行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流动性困难,导致银行资信下降,影响自身发展稳定。若发生挤兑现象,就会迫使银行倒闭,进而引发一连串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金融是

20、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银行又是金融的主体。银行经营恶化必然影响金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国民经济运行不畅,使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难以实现,严重时甚至出现重大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可见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大的意义。1.2国内外对不良贷款的研究1.2.1国外对不良贷款的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产生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程度。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理论随着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伴随着金融工程学的诞生和巴塞尔体系的形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经过两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一个

21、较为完整的体系。表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时间理论沿革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20世纪60年代负债风险管理西方商业银行变动负债为积极的主动负债,创造了许多如同业拆借的金融工具20世纪70年代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强调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风险的协调管理,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相互替代和资产分散,进而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形成对于风险全面管理和监控的巴塞尔体系80年代以后全面风险管理形成对于风险全面管理和监控的巴塞尔体系注:资料来源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整理而得大多国外经济学家认为,高坏账水平影响经济的增长,因为它削弱了许多

22、尤其特别是银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筹集资金的能力。在对国家的研究中,日本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与银行在泡馍经济彭葵后产生的不良贷款密切相关。金融压制不仅抑制储蓄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干预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必须发展和依靠市场以实现经济增长。自此之后,大多经济学家们都认为使经济实现有效增长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是经历一个不受束缚的、以私人为中心的金融制度。著名经济学家明斯基曾对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做过有影响的研究。他分析了银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认为导致银行可能会对风险最高的借款人放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逆向选择,而道德风险则会导致借款人在借

23、款后进行最高风险的活动,所有这些都使得银行中不良贷款产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以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理论依据,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繁荣时期对于利润的过度追求,当经济不景气,没有足够的“头寸”去清偿债务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货币紧缩。关于不良贷款,国外还有研究成果显示证明信贷市场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具体而言,相对于贷款人,借款人对其所投资项目的等闲性质更为了解,这将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另外,严重信贷紧缩的状况,这种现象与不对称信息密切联系。犹豫你想选择,信贷市场很有可能在货币市场利率小幅上升后出现崩溃,由于道德风险的作用,总体金融状况能够对宏观经运行产生影响。投资

24、者在信息不完备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所导致的羊群行为,宏观经济基础和金融资产价格之间产生多重均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效银行挤兑理论认为不良银行贷款组合运营导致的漏损是引发银行挤兑的原因,银行挤兑的经验证据似乎也证明了这一论点。此外,对银行经营状况的悲观预期,也是导致银行出现挤兑的基本原因,其与不良贷款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1.2.2国内对不良贷款的研究我国有济学家吴晓灵认为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度负债。本应该由股价作为权益所有者注入的资金由银行注入是其主要原因。另外,国有企业负担过重、折旧率过低,政府往往控制着企业经营决策权使得企业的经济体制不完善,企业运营方面的不合理导致还款能力差也是重要原

25、因之一。而经济学家张维迎并不同意上述理论中多度负债的观点。他们认为居民的高储蓄资金分流到股票市场可以解决国有企业负债多高的问题。而现在距离当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居民将储蓄投资到股票中并没有明显降低企业的高负债,也没用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所以,他们所提出的原因只是不良贷款产生的间接原因。经济学家樊纲提出“国家综合负债”和“国家综合金融风险”的概念,阐述了经济破洞与企业间债务生成机制之间的关系,认为银行坏账在一定意义上是准国债。很多中国学者把不良贷款归结为一种制度性原因,这是从经济基础的信用风险传导机制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的。胡冰星认为我国信贷市场中的贷款勉强与贷款需求无弹性共存。银行在国有银行商业化

26、之后竞争加剧,给予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贷款会大于其实际需求,从而逐渐产生的资金闲置,对于效益不好的企业不给予或者给予的贷款额度不足,致使这部分企业贷款的供给严重不足,从而贷款需求无弹性。孙杰在其研究中指出,银行贷款在形成不良贷款之前,是作为企业投资支出,并且最终表现为消费,所以银行贷款一旦被使用,不管将来是否会形成不良贷款,就已经对经济增长实现了贡献,只不过此类的经济增长不一定是可持续和健康的。于为群对于银行中不良贷款产生的成因分析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他指出:中国金融不良资产生成的主因是金融制度因素,我国到目前为止我国没能完全摆脱传统的经济体制的束缚,制度不合理因素从集权经济时期到现在仍然根深蒂

27、固。聂庆平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采取的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角度,他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内部控制机制,银行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导致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不良贷款逐年累积。毛瑞宁认为社会资金过分集中于银行,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银行信用是不良贷款危机不断发生的根源。吸收社会资金的银行本身就具有了社会投资的风险,而在吸收社会资金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规范行为更加加大了资金的风险。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化的结果是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银行信用。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与成因2.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产生的理论分析2.1.1信用论信用是包含着时间长度的预期,是预期就会存在不确定性。金融活动作为一种

28、信用过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在借贷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中利率、汇率、价格等因素的变化,会使人们的收益与预期水平出现偏离,给借款人带来经济损失。当这种损失达到一定程度时,借款人便无法按贷款合同还款,进而出现违约。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直接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出现。事实上,由于信贷资金的使用和偿还时间上的分离,银行业出现一定数量的不良贷款是必然的。同时,信用的连锁性也会导致银行业已出现的不良贷款不断放大。这种理论主要是从金融过程的不确定性出发论证了不良贷款产生的外部不可抗拒原因,即不良贷款的产生是必然的。2.1.2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机构中存在的委托代理

29、关系容易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机构具有内在脆弱性,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首先,信息的不对称性使贷款过程中借贷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有差别。通常情况是借款人了解的信息多于银行,并且倾向于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借款人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欲投资项目的预期成本、收益、风险情况有着比银行更详细的了解,并且有的借款人为了达到去的贷款的目的,还会对真实情况进行隐瞒或提供虚假的信息,从而使银行依据不完整、不准确的信息做出贷款决定。这从一开始就使银行信贷资产处于潜在的风险之下。并且,在贷款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使银行不能充分的掌握贷款的使用状况以及借款人本身的经营状况,这也会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其

30、次,银行中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道德风险也是不良贷款产生的重要原因。银行所有者、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的设置不当,会造成银行经营者的业绩高低与奖励处罚不对称,并引发道德风险,进而导致不良贷款增加。对银行经营者来说,如果某项风险决策的成功使他获得极大的收益,而对于失败的成本他只是承担了小部分或者全部损失都由银行承担的话,他就倾向于实施此项决策,以使自己获得收益。这一理论主要是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追寻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事实上,以上两个因素在接待过程中都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或者机制使其产生的效果最小化,来达到遏止不良贷款增加的目的。2.1.3银行行为理论这一

31、理论主要从银行行为的角度来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其主要包括贷款客户关系理论和贷款勉强理论。贷款客户关系理论是由John H Wood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了保持客户对于贷款的长期需求,实现其利润极大化目标,倾向于通过增加贷款来培养与客户的关系,从而导致贷款数量的增加。贷款勉强理论最初由Gwyne提出的,后来经过多人的发展得到了逐步完善。贷款勉强是指银行在一定利率条件下向借款人提供超过其意愿需求的贷款。这一理论认为,由于银行经理的业绩和贷款量相关,为了突出业绩表现,其倾向于把贷款量扩大到安全范围内,超额的信贷供给降低了借款人贷款的边际效用,造成了资本使用效率的降低,这势必会影响借款人的偿还

32、能力,从而使不良贷款发生率提高。银行行为理论通过分析一般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来解释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这对于我国的不良贷款研究十分有借鉴意义。2.1.4信贷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认为,我国的信贷市场是以贷款勉强与贷款需求无弹性为特征两个分割市场的共存。即银行商业化之后,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对于效益好的企业竞相贷款,使这些企业的贷款供给大于需求,贷款勉强产生;而对于那些效益不好的企业则不给予或者不愿意贷款,导致这部分企业的贷款供给不足,贷款需求无弹性。在前者市场上,贷款利率低,贷款需求小于供给,企业贷款资金剩余,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贷款偿还的风险增大;在后者市场上,贷款利率高,贷款需求大于

33、供给,贷款需求的无弹性是企业愿意以高利率进行贷款,这样会导致其偿付压力的增加,贷款违约的风险增大。这一实际上是银行行为理论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是对我国信贷市场特殊行为的分析。2.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是下了不少功夫,如加强银监会的监管,剥离不良资产,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到2003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92 万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20.36%;2004年末,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降至13.2%;2005年末,

34、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0724.8 亿元,比去年年初减少5026.1 亿元,不良贷款率10.5%。然而,这个比例还是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不过经过近些年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成功,不良贷款也已处置了不少,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2006年末不良贷款达到12549.2亿元,有小幅上升;但在2007年末降到9268.4亿元;2008年末更是有大幅下降达到5602.5亿元;2009年末是4924.3亿元;2010年末则是4036.7亿元。图2.1 2003年-2010年末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银监会2003年至

35、2010年不良贷款情况表从上图来看,首先,从不良贷款率的下降程度来看,2003年-2010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了16.16%,反映出我国近些年来频频采取诸如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关闭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加强银行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是有很大成效的,同时反应出国有商业银行在处理不良贷款问题上控制的很好。但这仅仅是所有银行的平均水平,很难看出单个银行存在哪些问题,而且每年仍有许多地区银行出现超额不良资产,更有个别国企以及大中型企业的不良贷款还逐年攀升,所以不良贷款问题仍然着实令人堪忧。图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整体水平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银监会不良贷款情况表从上图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

36、良贷款率与国际水平还相差很大,主要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的弊端,同时银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些则过与追求市场份额和资产规模,从而导致内部控制相对薄弱。除了这些内部的劣势,外部环境的威胁也是不可小觑。在华外资银行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用人激励机制,加之外资银行有备而来、轻装上阵,以此和国有商业银行抗衡,相比之下,国有商业银行可谓相形见绌。从上图来看,在2003年前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不低于20%,而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四大国有银行必须在2005年之前将其平均不良贷款率降至15%,每年下降3%-5%。而按照上市的相关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下

37、降速度应该更快,在2005年之间应降至10%之内。从图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达到了人民银行的要求顺利上市,并且在接下来发展的近5年都取得了很好的进步,不良贷款率水平也在向国际水平看齐。2.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已久,因此其产生的原因也就比较复杂,其中主要是历史上的原因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影响。当然,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也是不良贷款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1、“银行的钱是国家的”的错误认识 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许多人认为银行的钱是国家的,不仅企业、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地方党政部门的许多人这样认为,就

38、连中国银行的一些干部职工也都这样认为。当问到企业的贷款是哪里来的时候,许多企业负责人都会毫不犹豫他说是国家给的,更有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带人甚至认为,国有企业借国有银行的钱,就好比是用自家的钱一样,是否偿还都无所谓。国有银行的资产被全部看作是国有资产,国有银行的钱被认为是姓“公”,这是导致中国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思想根源。这些不良贷款的产生只要来自于国有企业。 2、银行内部的监管无力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于代理人的监管往往是软弱无力的,并且仅仅以经济为主的惩罚手段很难达到有效规范其行为的目的。这样一来,经营者完全可以通过手中的权力和银行的信用来谋求私人利益。这反映在信贷经营活动中,就是粗放经营、违

39、规经营、关系贷款、越权贷款、逆程序和减程序贷款,以及未来降低不良贷款率,将不该转贷、展期的贷款进行转贷或展期,利用五级分类定性比这一重大特点,按照主观意志分类或只凭借个人或小集团与地方的关系来发放贷款。这些行为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造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实质性增加。3、外部信用环境较差说文解字里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构成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根本道德标准。一旦形成可诚信的社会氛围,就会产生无形的压力和普遍约束力,促进市场交易的顺利完成,经济得到正常运行,银行的信贷资金也会不断实现良性循环。但是现代社会有些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人,想利用贷款来发一笔“横财”。还有

40、像为贫穷大学生发放免息助学贷款,最后贷款都是无疾而终的例子也有很多,这些诚信问题着实令人堪忧。2.4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对策回顾过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处置不良贷款的对策较为单一,这主要也是归因于国家宏观调控,统一指导。大多对策也都是宏观性的,国家主控性过强,不能针对地域经济做出相适合的对策。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金融业务监管,提高贷款的质量,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2、加大中国企业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经营和竞争机制。3、适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给一些能救活的企业输血。4、发行基础货币,冲淡不良贷款。从上述对策回顾来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处置不良贷款的对策不仅仅是手段单

41、一,而且没有针对性,每一个地域、每一个银行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不同的银行使用不同的预防手段,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3 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分析3.1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工作介绍3.1.1中行徐州分行简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分行成立于1980年12月,1981年1月1日正式对外挂牌营业,是江苏省分行辖下的二级分行。徐州分行秉持“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和“务实、奋进、和谐、育人”的企业文化精神,成功地导入市场机制,在推行了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之后,使得中行营造出良性循环的竞争氛围,形成了全行动员、共谋发展的可喜局面。中国银行徐州

42、分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其他金融市场业务。公司金融业务主要是向公司客户提供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涵盖公司存款、公司贷款、国际结算、资金业务、金融机构业务、账户服务、中小企业业务等。个人金融业务主要向个人客户提供的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涵盖储蓄存款、零售贷款、个人国内外结算、结售汇业务、基金业务、理财业务和银行卡业务等。其他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为银行主要业务和服务提供支持,包括风险管理、运营服务、财务管理、稽核审计、信息科技等。中国银行徐州分行地处淮海西路,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徐州是淮海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和重心,拥有多家大中型企业,同时也是苏北地区的工业重地,徐州已经

43、发展成为苏北经济的领头羊,这对于徐州分行的发展也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徐州分行服务领跑同行业,社会美誉度较高,是社会各界信赖的金融企业明星,其社会形象和优质服务在当地享有盛誉。徐州分行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促进了分行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成为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金融市场中赢利能力最强、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商业银行之一。3.1.2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的概况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淮海经济开发区从90年代初开始规划发展,其中重点打造徐州的经济地位。徐州市区位于主城区,自然是淮海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重点。徐州的经济步入高速发展时期,2011年全年GDP超过百亿,财政收入超过

44、20亿元,企业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对银行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中行徐州分行贷款总额的增加,产生的不良贷款也逐渐增加,到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值。随后,该行不良贷款呈现下降趋势。到2010年底,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总额为3.0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4.07%,从2011年开始对高风险企业的不良贷款预防和处置,其资产质量得到大幅度地改善。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徐州地区部分企业也受其影响,尤其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影响甚大,连锁反应影响了一些钢材贸易企业,甚至出现破产现象,不良贷款率又有小幅提高。3.2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3.2.1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贷款分类标准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

45、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中行徐州分行对不良贷款的界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划分:一、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自然人贷款1、授信等级为优秀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次级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可疑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信用91天-180天181天以上保证91天-270天271天以上抵押181天-270天271天以上质押181天-360天361天以上2、授信等级为较好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次级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可疑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信用91天-180天181天以上保证91天-180天181天以上抵押91天-180天181天以上质押1

46、81天-270天271天以上3、授信等级为一般档次的、以及3-10万元自然人贷款,按照以下矩阵分类次级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可疑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信用91天-180天181天以上保证91天-180天181天以上抵押91天-180天181天以上质押91天-270天271天以上二、10万元以上自然人贷款及企事业贷款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划入次级贷款:借款人经营亏损时,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来源,并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借款人采用隐瞒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贷款;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变卖、出售其主要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或者通过履行保证责任、拍卖抵押品等途径筹集资金;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债务;

47、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已经被划为可疑类;借款人的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法律性文件遗失、并且对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借款人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已无法进行正常经营;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31天至90天(含)。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划入可疑贷款: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经过多次谈判,借款人明显没有还款意愿;借款人改制后,难以落实债务,不能正常还本付息;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损失类;银行已开始通过法律程序追收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的贷款或表外业务垫款91天以上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集体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1、积欠利息未超过1年,拥有有效担保,划分为次级类;2、借款单位已不存在,已丧失还款能力,债权不能落实,所持有不能足以偿还本息的担保,划归为损失类;3、其余的情况则划归为可疑类。3.2.2中行徐州分行不良资产分析中行徐州分行目前的贷款质量总体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